幹隆五十七年(1792)九月,英王喬治三世任命愛爾蘭人馬嘎爾尼伯爵為特使,率英國使團從英國的樸茨茅斯港起航,直駛中國天津。而此前,英國東印度公司董事長佛蘭西斯·培林爵士已給兩廣總督郭世勛寫信,通知英使訪華事。10 郭世勛得信,即火速上奏朝廷,幹隆帝應允,且命於天津上岸。
英國使團除特使、副手、翻譯、秘書、醫生之外,還有一批天文學、力學、化學等多種學科的科學家,於外交使命外,尚有全方位了解中國的意圖。特使乘坐配有六十四門大炮的“獅子號”軍艦,這是當時英國第一流的戰艦。使團成員約百人,加上“印度斯坦”號運輸艦及另外八艘海船的水手、後勤人員,共八百多人。從使團規模之大,可以推知英國國王的重視。11
如果這次來訪僅僅是一次特例,幹隆帝不予回應,或許情有可原。實情恰非如此。
在中國的皇帝一再關門自閉的二百多年間,英國國王卻在矢誌不移地尋找中國,並期望與這個神秘的東方大國建立正常的、平等的外交關係。忽略了這一歷史事實,總是以“侵略”與“被侵略”來簡化英中關係,是當代史學家不忍割捨的愛國主義情結。
在此,不妨插敘英國國王的中國夢:
——1497年和1498年,受都鐸王朝之命,約翰·卡伯特(john cabot)兩次西航,以尋找黃金並探索去中國與印度的海路,未果而返。12
——亨利八世時代(1509-1547),又組織多次西航,均無結果。
——1553年威洛比(willoughby)和錢塞勒(插ncellor)從英國向東北方航行,尋找中國與印度。威洛比死於途,錢塞勒則抵達俄國莫斯科。
——在從北美出發、沿海路尋找中國失敗後,1583年,即明萬曆十一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派商人約翰·紐伯萊(john newberry)攜帶她致中國皇帝的信,從陸路遠赴中國。中途被葡萄牙人發現並逮捕,英王信未至中國。13
——1583年,與陸路去中國的同時,英國女王又從南麵組織了一次通向中國的航行,船隊在巴西海岸遭西班牙艦隊攔截,被迫折回。
——1586年,即明萬曆十四年,伊莉莎白女王派湯姆森·甘文蒂斯(thomas cavendish)率艦隊再一次進行尋找中國的環球航行。船隊繞南美洲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曾經至菲律賓。兩年後船隊回到英國,帶去了詳細的中國地圖,及沿途了解到的中國情況。
——1596年,即明萬曆二十四年,伊莉莎白女王派班傑明·伍德(benjamin wood)為自己的使臣,與另外兩位準備去中國的北美商人一道,前往中國。使臣攜英王致中國皇帝信。信中申明,通商利於兩國臣民,請允許英國人自由出入中國貿易,並給予與他國同等的權利。可惜由於海戰與海難,人亡船沉,英王致中國皇帝信未達中國。14
——1610年至1613年,即明萬曆三十八年至四十一年,斯圖亞特王朝國王詹姆士一世兩次托英國商人尼古拉·道通(nics downton)東航時帶去致中國皇帝信,表示發展兩國關係的意願。因為中國發生了天主教案,無人敢翻譯和傳遞這些信件,至使英國聯繫中國的願望再次落空。15
由於國內資產階級革命及其他原因,英國國王暫停了聯繫中國的努力,但中英兩國間的貿易基本做到了“互市不絕”。
——到了1787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任命卡思卡為全權大使,率團訪華。因卡思卡中途病故,使團返回。
這一次次遙遠的探訪,都表明了英國國家統治者開放、開明的世界意識。待馬嘎爾尼率領的龐大使團經過整整一年海上顛簸抵達中國時,幹隆皇帝僅僅將他們視為祝壽的“貢使”。對英國使者提出的八項要求,幹隆帝逐一以“斷不可行”、“皆不可行”、“更斷不可行”、“尤不便準行”、“尤屬不可”等駁回。16
英國人無功而返,他們高攀不上中國這個“天朝大國”。
中國人失去一次走向世界的機會。由於今天不願意建立平等的國家關係,明天,中國等到了外國強加給她的不平等。
馬嘎爾尼帶了六百箱禮品,送給中國皇帝和官吏,回程時,兩手空空。一路上,他和他手下的科學家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觀察著中國,並寫下了有針對性的感受:·輥·輵·訛
——其中的地質學家考察了黃河的水土流失,預言道:“在八百七十五萬天內,也就是說在二萬四千年內,黃河的泥土就要填滿了黃海。”
——其中的思想家說:“中國老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操在官吏們的手中,對於這種命運,他們是不甘心的。”
——馬嘎爾尼則預言:“清帝國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一旦一個沒有才幹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
那個“沒有才幹的人”終於走上甲板,擔當了“船長”的重任。他便是儉樸而厚道的道光皇帝旻寧。
不是得之於血緣遺傳的智商問題,其實是得之於後天實踐的認識缺失。
不是個人的、偶發的局限,其實是民族的、國家的時代落伍太為遙遠。
英國使團除特使、副手、翻譯、秘書、醫生之外,還有一批天文學、力學、化學等多種學科的科學家,於外交使命外,尚有全方位了解中國的意圖。特使乘坐配有六十四門大炮的“獅子號”軍艦,這是當時英國第一流的戰艦。使團成員約百人,加上“印度斯坦”號運輸艦及另外八艘海船的水手、後勤人員,共八百多人。從使團規模之大,可以推知英國國王的重視。11
如果這次來訪僅僅是一次特例,幹隆帝不予回應,或許情有可原。實情恰非如此。
在中國的皇帝一再關門自閉的二百多年間,英國國王卻在矢誌不移地尋找中國,並期望與這個神秘的東方大國建立正常的、平等的外交關係。忽略了這一歷史事實,總是以“侵略”與“被侵略”來簡化英中關係,是當代史學家不忍割捨的愛國主義情結。
在此,不妨插敘英國國王的中國夢:
——1497年和1498年,受都鐸王朝之命,約翰·卡伯特(john cabot)兩次西航,以尋找黃金並探索去中國與印度的海路,未果而返。12
——亨利八世時代(1509-1547),又組織多次西航,均無結果。
——1553年威洛比(willoughby)和錢塞勒(插ncellor)從英國向東北方航行,尋找中國與印度。威洛比死於途,錢塞勒則抵達俄國莫斯科。
——在從北美出發、沿海路尋找中國失敗後,1583年,即明萬曆十一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派商人約翰·紐伯萊(john newberry)攜帶她致中國皇帝的信,從陸路遠赴中國。中途被葡萄牙人發現並逮捕,英王信未至中國。13
——1583年,與陸路去中國的同時,英國女王又從南麵組織了一次通向中國的航行,船隊在巴西海岸遭西班牙艦隊攔截,被迫折回。
——1586年,即明萬曆十四年,伊莉莎白女王派湯姆森·甘文蒂斯(thomas cavendish)率艦隊再一次進行尋找中國的環球航行。船隊繞南美洲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曾經至菲律賓。兩年後船隊回到英國,帶去了詳細的中國地圖,及沿途了解到的中國情況。
——1596年,即明萬曆二十四年,伊莉莎白女王派班傑明·伍德(benjamin wood)為自己的使臣,與另外兩位準備去中國的北美商人一道,前往中國。使臣攜英王致中國皇帝信。信中申明,通商利於兩國臣民,請允許英國人自由出入中國貿易,並給予與他國同等的權利。可惜由於海戰與海難,人亡船沉,英王致中國皇帝信未達中國。14
——1610年至1613年,即明萬曆三十八年至四十一年,斯圖亞特王朝國王詹姆士一世兩次托英國商人尼古拉·道通(nics downton)東航時帶去致中國皇帝信,表示發展兩國關係的意願。因為中國發生了天主教案,無人敢翻譯和傳遞這些信件,至使英國聯繫中國的願望再次落空。15
由於國內資產階級革命及其他原因,英國國王暫停了聯繫中國的努力,但中英兩國間的貿易基本做到了“互市不絕”。
——到了1787年,英國國王喬治三世任命卡思卡為全權大使,率團訪華。因卡思卡中途病故,使團返回。
這一次次遙遠的探訪,都表明了英國國家統治者開放、開明的世界意識。待馬嘎爾尼率領的龐大使團經過整整一年海上顛簸抵達中國時,幹隆皇帝僅僅將他們視為祝壽的“貢使”。對英國使者提出的八項要求,幹隆帝逐一以“斷不可行”、“皆不可行”、“更斷不可行”、“尤不便準行”、“尤屬不可”等駁回。16
英國人無功而返,他們高攀不上中國這個“天朝大國”。
中國人失去一次走向世界的機會。由於今天不願意建立平等的國家關係,明天,中國等到了外國強加給她的不平等。
馬嘎爾尼帶了六百箱禮品,送給中國皇帝和官吏,回程時,兩手空空。一路上,他和他手下的科學家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觀察著中國,並寫下了有針對性的感受:·輥·輵·訛
——其中的地質學家考察了黃河的水土流失,預言道:“在八百七十五萬天內,也就是說在二萬四千年內,黃河的泥土就要填滿了黃海。”
——其中的思想家說:“中國老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操在官吏們的手中,對於這種命運,他們是不甘心的。”
——馬嘎爾尼則預言:“清帝國好比是一艘破爛不堪的頭等戰艦……一旦一個沒有才幹的人在甲板上指揮,那就不會再有紀律和安全了。”
那個“沒有才幹的人”終於走上甲板,擔當了“船長”的重任。他便是儉樸而厚道的道光皇帝旻寧。
不是得之於血緣遺傳的智商問題,其實是得之於後天實踐的認識缺失。
不是個人的、偶發的局限,其實是民族的、國家的時代落伍太為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