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功的《傻子們》,連載於1922年8月29至31日的《晨報副刊》。主人公“馬大夫”回到被瘟疫襲擊的故鄉,要求大家灑消毒藥、石灰水,提醒大家注意飲水。他的父親病故後被他迅速火化,連帶生活用品一併焚掉。這種處置方法在今天習以為常。而在小說背景所在的時代,馬大夫便因此被鄉鄰稱為“傻子”。這篇小說直接描寫了科學傳播在近代社會中的艱難歷程。
《兩孝子》(樸園著,發表於五四時代,具體時間與出處不詳)不僅以科學為主題,甚至於以科學的科學——科學方法論為主題:兩個受過現代教育的青年,都麵臨長輩重病的問題。張純冒著不孝的罪名,執意不請巫醫,而請了醫生。但母親最終不治辭世。劉文受環境壓力,請了巫醫,但父親的病確實好轉了。“科學到底可靠不可靠?現實生活中的偶然性能不能代替思想認識上的科學性?”《科學與現代文學》253頁。在科學方法論上寫到這樣的深度,《兩孝子》確實很值得推崇。
同為敘事藝術,電影界當然也應該存在“科學電影”(不是科教電影)這麽個門類。筆者在此也舉上幾例:汪誌在《論科學小說》曾經感慨:四大發明誕生時,如果有文人在場,將過程寫成小說多好。實際上,八十年代中國確實誕生了一部名叫《畢升》的電影。隻不過年代久遠,筆者對劇情已無記憶。
在筆者看過的“科學電影”中,2001年上演的《詹天佑》特別值得一提。該片由上海電影集團和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聯合攝製。詹天佑以中國第一位鐵路工程師而聞名。他的堅定支持者又是袁世凱。編導很容易把這樣一部戲拍成反映政治鬥爭、或者體現民族精神的電影。然而,這部電影的主旋律卻是科學。幾大塊情節:京張鐵路、京漢鐵路建築等等,編導都製造了引人入勝的懸念。而這些懸念又都由於技術問題產生,拍攝內容又完全符合當時鐵路工程技術的條件。
其中最令筆者佩服的,是在京漢鐵路洞庭湖段的施工中,詹天佑與某外國工程師的鬥法。這種情節很容易被處理成“華夷之爭”,用來體現“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而編導卻始終把雙方矛盾限定在科學範圍內:那個外國工程師的失敗,是因為他不尊重科學。同時,影片中還特別設置了另外幾個外國工程師角色,他們出於對科學的尊重而支持詹天佑的設計。這段情節的核心是一場施工方案辯論會,對白精彩紛呈,情節緊湊激烈,從電影敘述角度很成功。而其中包含的鐵路工程技術知識,又毫無晦澀之感。《詹天佑》堪稱“科學電影”的佳作。
除了科學人物,單個科學事件也可以成為科學電影的素材。美國電影《阿波羅十三號》被許多人視為科幻電影,甚至某些科幻雜誌也辟出版麵介紹它。大蓋是因為這部電影描寫了太空,又使用許多高科技特技的原因吧。其實,《阿波羅十三號》完全是根據宇航史上真實事件編寫的。編導在製作過程中,嚴格遵守當時的技術條件,把它保持在現實範圍內。它是一部典型的“科學電影”
以筆者所見,即使是科學小說、科學電影,也可以分兩個層次。一是以真實人物、真實事件為素材的作品。筆者認為,這是科學小說或者科學電影的入門層次。因為真實歷史畢竟大大束縛了創作的自由度。另外,在一定意義上,它也顯示不出作者的實力:他畢竟有大量資料可供依靠。而完全超越史實,徹底虛構,而又不超越現實的科學小說、科學電影,是這個領域的高一層次。採用這種素材的,筆者隻欣賞過一部名叫《超導》的電影。
八十年代末,幾個科技大國曾經發生一場常溫超導材料研究競賽。在一年多的時間裏,超導材料的臨界溫度被反覆提高。其中一個中國課題組有幸留下自己的名字。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峨眉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的《超導》,顯然便受此事件的激發。
不過,影片描寫的人物、背景完全虛構。它以複線結構,講述了一個中國超導課題組和一個日本超導課題組之間的競爭。從課題擬定、申請經費、直到研究中一次又一次失敗,電影再現了當時科研條件下的許多真實問題。這部電影由王誌文主演,或許是它能夠給今天的觀眾留下的最深印象吧。
不過,可能是限於科技知識的把握能力,編導最終還是迴避了超導技術本身,沒有用它作為推動情節的基本動力,隻是把“超導”推到電影的背景裏。而在科學家性格塑造、人際關係處理等方麵著墨過多。在電影中,王誌文主演的主人公是個社交能手,特長是為課題組拉贊助。候耀華主演的大款把“超導”誤認為“超級飛彈”,卻為了附庸風雅而投資於這個課題。課題組長林老頗會享受生活,精通西餐作法。而他的助手在遇到實驗挫折後,外出招妓發泄。這些片斷濃墨重彩,固然是為了突破社會大眾對“科學”和“科學家“的刻板印象。但由於突破有餘,正麵塑造不足,整部影片仍然比較蒼白。當然,作為一部探索之作,作為中國文藝界極少數的涉及科學的作品,它仍然應該被人們記住。
看到這些例子後,肯定會有讀者問,所謂科學小說、科學電影不就是以科學為素材的現實主義小說嘛?何必要單獨列出一種文學門類來?其實,汪誌在宣傳科學小說的過程中,也一直遇到過這樣的質問。他選擇了某種折衷,甚至放棄的態度:實際上,隨著科學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科學越來越多地深入人們的一切領域,到那時,所有文藝小說,都可能迴避不了“科學”所涉及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科學小說”有可能成為一切小說體裁的主體,那時的小說也可能就是今天我們所討論的科學小說。我們今天所討論的這個“科學小說”的名詞,也許會在歷史上永遠消失。(46頁)
《兩孝子》(樸園著,發表於五四時代,具體時間與出處不詳)不僅以科學為主題,甚至於以科學的科學——科學方法論為主題:兩個受過現代教育的青年,都麵臨長輩重病的問題。張純冒著不孝的罪名,執意不請巫醫,而請了醫生。但母親最終不治辭世。劉文受環境壓力,請了巫醫,但父親的病確實好轉了。“科學到底可靠不可靠?現實生活中的偶然性能不能代替思想認識上的科學性?”《科學與現代文學》253頁。在科學方法論上寫到這樣的深度,《兩孝子》確實很值得推崇。
同為敘事藝術,電影界當然也應該存在“科學電影”(不是科教電影)這麽個門類。筆者在此也舉上幾例:汪誌在《論科學小說》曾經感慨:四大發明誕生時,如果有文人在場,將過程寫成小說多好。實際上,八十年代中國確實誕生了一部名叫《畢升》的電影。隻不過年代久遠,筆者對劇情已無記憶。
在筆者看過的“科學電影”中,2001年上演的《詹天佑》特別值得一提。該片由上海電影集團和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聯合攝製。詹天佑以中國第一位鐵路工程師而聞名。他的堅定支持者又是袁世凱。編導很容易把這樣一部戲拍成反映政治鬥爭、或者體現民族精神的電影。然而,這部電影的主旋律卻是科學。幾大塊情節:京張鐵路、京漢鐵路建築等等,編導都製造了引人入勝的懸念。而這些懸念又都由於技術問題產生,拍攝內容又完全符合當時鐵路工程技術的條件。
其中最令筆者佩服的,是在京漢鐵路洞庭湖段的施工中,詹天佑與某外國工程師的鬥法。這種情節很容易被處理成“華夷之爭”,用來體現“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而編導卻始終把雙方矛盾限定在科學範圍內:那個外國工程師的失敗,是因為他不尊重科學。同時,影片中還特別設置了另外幾個外國工程師角色,他們出於對科學的尊重而支持詹天佑的設計。這段情節的核心是一場施工方案辯論會,對白精彩紛呈,情節緊湊激烈,從電影敘述角度很成功。而其中包含的鐵路工程技術知識,又毫無晦澀之感。《詹天佑》堪稱“科學電影”的佳作。
除了科學人物,單個科學事件也可以成為科學電影的素材。美國電影《阿波羅十三號》被許多人視為科幻電影,甚至某些科幻雜誌也辟出版麵介紹它。大蓋是因為這部電影描寫了太空,又使用許多高科技特技的原因吧。其實,《阿波羅十三號》完全是根據宇航史上真實事件編寫的。編導在製作過程中,嚴格遵守當時的技術條件,把它保持在現實範圍內。它是一部典型的“科學電影”
以筆者所見,即使是科學小說、科學電影,也可以分兩個層次。一是以真實人物、真實事件為素材的作品。筆者認為,這是科學小說或者科學電影的入門層次。因為真實歷史畢竟大大束縛了創作的自由度。另外,在一定意義上,它也顯示不出作者的實力:他畢竟有大量資料可供依靠。而完全超越史實,徹底虛構,而又不超越現實的科學小說、科學電影,是這個領域的高一層次。採用這種素材的,筆者隻欣賞過一部名叫《超導》的電影。
八十年代末,幾個科技大國曾經發生一場常溫超導材料研究競賽。在一年多的時間裏,超導材料的臨界溫度被反覆提高。其中一個中國課題組有幸留下自己的名字。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峨眉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的《超導》,顯然便受此事件的激發。
不過,影片描寫的人物、背景完全虛構。它以複線結構,講述了一個中國超導課題組和一個日本超導課題組之間的競爭。從課題擬定、申請經費、直到研究中一次又一次失敗,電影再現了當時科研條件下的許多真實問題。這部電影由王誌文主演,或許是它能夠給今天的觀眾留下的最深印象吧。
不過,可能是限於科技知識的把握能力,編導最終還是迴避了超導技術本身,沒有用它作為推動情節的基本動力,隻是把“超導”推到電影的背景裏。而在科學家性格塑造、人際關係處理等方麵著墨過多。在電影中,王誌文主演的主人公是個社交能手,特長是為課題組拉贊助。候耀華主演的大款把“超導”誤認為“超級飛彈”,卻為了附庸風雅而投資於這個課題。課題組長林老頗會享受生活,精通西餐作法。而他的助手在遇到實驗挫折後,外出招妓發泄。這些片斷濃墨重彩,固然是為了突破社會大眾對“科學”和“科學家“的刻板印象。但由於突破有餘,正麵塑造不足,整部影片仍然比較蒼白。當然,作為一部探索之作,作為中國文藝界極少數的涉及科學的作品,它仍然應該被人們記住。
看到這些例子後,肯定會有讀者問,所謂科學小說、科學電影不就是以科學為素材的現實主義小說嘛?何必要單獨列出一種文學門類來?其實,汪誌在宣傳科學小說的過程中,也一直遇到過這樣的質問。他選擇了某種折衷,甚至放棄的態度:實際上,隨著科學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科學越來越多地深入人們的一切領域,到那時,所有文藝小說,都可能迴避不了“科學”所涉及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科學小說”有可能成為一切小說體裁的主體,那時的小說也可能就是今天我們所討論的科學小說。我們今天所討論的這個“科學小說”的名詞,也許會在歷史上永遠消失。(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