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對科幻因素的描述與解釋也較為詳盡,令讀者不禁信以為真,這便是所謂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的則非「機關布景派」莫屬(請注意「硬」在此並沒有「生硬」的涵義)。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沒受過理工方麵的訓練,在描寫科技內容時便會避重就輕,而盡量以故事情節、寓意與人物性格取勝,他們的作品自然而然屬於「軟科幻」。
疑問馬上就出現了:難道“硬科幻”就不需要有好的故事情節、寓意與人物性格嗎?如果一部被劃分為“硬科幻”的作品在這幾方麵上作得很出色,又應該算是什麽呢?相反,如果一個沒有受過理工方麵訓練的科幻作家並沒有“避重就輕”,反而刻苦鑽研科學知識,最終寫出具有優秀科學內核的小說,難道又犯了什麽禁忌嗎?比如凡爾納,就是被人們劃為硬科幻作家的宗師。他隻不過是一個典型的文學青年,他的自然科學知識完全是自學的。所以,葉李華先生給出的定義是不能定性的。並且還明顯帶著對文科知識背景作者的岐視。
在大陸,早在七八十年代便出現了類似的分類:重視科技含量的科幻小說是“硬科幻”,重視文學技巧的科幻小說是“軟科幻”。當時,它們曾被稱作科幻小說中的“重科學流派”和“重文學流派”。
凡此種種均經不起推敲的。打個比方吧。一位廚師拿到一塊豬肉,他可以選擇紅燒、爆炒、清燉等作法。或者,他可以在紅燒豬肉、紅燒牛肉、紅燒魚之間作選擇。但他能夠在“紅燒”和“豬肉”之間選擇嗎?一個是原料,一個是烹飪方法,它們之間怎麽能構成兩極對立呢?科技是科幻小說的主題、題材和素材,文筆是科幻小說的技巧,這兩個東西分別是小說的內容和形式,怎麽能分彼此呢?
將科幻小說中的科學內容與文學形式分開,到了九十年代又演變成將科幻小說中的“科學成份”與“人性成份”分開,認為主要寫科學知識的作品是“硬科幻”,主要寫人性的是“軟科幻”。這樣的定義更是危險。它的立論基礎是:科學是反人性的東西,多一分科學便少一分人性,反之亦然。這種定義深入思考下去,會令人不寒而慄。因為它將把科幻,至少是所謂的“硬科幻”排除在文藝圈之外。
還有一些人稱,根本不存在什麽硬科幻與軟科幻,隻存在“真科幻”和“偽科幻”。這兩個概念不見於正式發表的文字,但在網上交流或者私下聊天時經常被提到。記得有一次,筆者遇到一位作者,問他最近寫了什麽作品。他的回答是,發表了一篇作品。但是不好意思,是偽科幻。
“真科幻”和“偽科幻”當然也不是有理論意義的概念,隻是意氣之爭,是價值判斷而非真偽判斷。稱一部作品是“偽科幻”,實際上等於說它是冒牌科幻。
不過,持這種觀點的人,如果和他們深入交流,會發現他們其實仍然是把那些習慣上稱為“軟科幻”的作品當成“偽科幻”。把習慣上稱為“硬科幻”的作品視為“真科幻”,甚至是“純科幻”、“正統科幻”、“主流科幻”。他們放棄了“軟硬科幻”這對至少表麵上貌似公允的概念,代之以更為偏頗的概念。
搞不清“軟、硬科幻”的定義,那麽就看看被分別認為是“軟、硬科幻”的那些作品吧。在《中華讀書報》上,一位北京籍科幻作家發表了《我所喜歡的十部科幻小說》一文。他認為,《2001太空漫遊》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硬科幻作品。但這部作品怎麽看,怎麽是一部宣揚宗教思想的神秘主義小說。作者又稱,《一九八四》是有史以來最好的軟科幻作品,“當1984年真正來臨之際,各國相關機構開會研討,才發現書中130餘項預言,有110多個均以實現。”(《中華讀書報》2002年九月25號)那麽,作了如此準確之預言的科幻小說,傳統上不是應該劃分為“硬科幻”嗎?
一九八一年,科普出版社出版了《論科學幻想小說》一書。筆者在這本書中找到這樣一段論述:“史密斯(一位八十年代初到上海講授英語,並將科幻小說作為鋪助讀物的美國人)還給我們介紹了一種關於科學幻想的新概念。在美國,人們把科學幻想分為”硬幻想“與“軟幻想”。“硬幻想”是指幻想以物理、化學、生物學、天文學這些自然科學為基礎的,是“堅硬”的科學;“軟幻想”則是指幻想以社會學、歷史學、哲學以及心理學等“柔軟”的科學為基礎的。這與中國的關於以“文”為主,以“科”為主的科學幻想小說的提法,是不同的概念。(摘自《論科學幻想小說》235頁,《太平洋彼岸的科學幻想熱潮》,葉永烈撰)
當然,不能因為這個定義是美國人下的,就想當然地認為比中國人下的定義正確。但這是筆者找到的,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類法了。因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區別就擺在那裏。根據這個定義,我們可以認為,寫遺傳工程、太空探險題材的是硬科幻,寫人口問題、社會學問題的是軟科幻,等等。至少,這個定義沒有把“生煎”和“牛排”兩者對立起來,他們考慮的是煎牛排還是煎豬排的問題。
疑問馬上就出現了:難道“硬科幻”就不需要有好的故事情節、寓意與人物性格嗎?如果一部被劃分為“硬科幻”的作品在這幾方麵上作得很出色,又應該算是什麽呢?相反,如果一個沒有受過理工方麵訓練的科幻作家並沒有“避重就輕”,反而刻苦鑽研科學知識,最終寫出具有優秀科學內核的小說,難道又犯了什麽禁忌嗎?比如凡爾納,就是被人們劃為硬科幻作家的宗師。他隻不過是一個典型的文學青年,他的自然科學知識完全是自學的。所以,葉李華先生給出的定義是不能定性的。並且還明顯帶著對文科知識背景作者的岐視。
在大陸,早在七八十年代便出現了類似的分類:重視科技含量的科幻小說是“硬科幻”,重視文學技巧的科幻小說是“軟科幻”。當時,它們曾被稱作科幻小說中的“重科學流派”和“重文學流派”。
凡此種種均經不起推敲的。打個比方吧。一位廚師拿到一塊豬肉,他可以選擇紅燒、爆炒、清燉等作法。或者,他可以在紅燒豬肉、紅燒牛肉、紅燒魚之間作選擇。但他能夠在“紅燒”和“豬肉”之間選擇嗎?一個是原料,一個是烹飪方法,它們之間怎麽能構成兩極對立呢?科技是科幻小說的主題、題材和素材,文筆是科幻小說的技巧,這兩個東西分別是小說的內容和形式,怎麽能分彼此呢?
將科幻小說中的科學內容與文學形式分開,到了九十年代又演變成將科幻小說中的“科學成份”與“人性成份”分開,認為主要寫科學知識的作品是“硬科幻”,主要寫人性的是“軟科幻”。這樣的定義更是危險。它的立論基礎是:科學是反人性的東西,多一分科學便少一分人性,反之亦然。這種定義深入思考下去,會令人不寒而慄。因為它將把科幻,至少是所謂的“硬科幻”排除在文藝圈之外。
還有一些人稱,根本不存在什麽硬科幻與軟科幻,隻存在“真科幻”和“偽科幻”。這兩個概念不見於正式發表的文字,但在網上交流或者私下聊天時經常被提到。記得有一次,筆者遇到一位作者,問他最近寫了什麽作品。他的回答是,發表了一篇作品。但是不好意思,是偽科幻。
“真科幻”和“偽科幻”當然也不是有理論意義的概念,隻是意氣之爭,是價值判斷而非真偽判斷。稱一部作品是“偽科幻”,實際上等於說它是冒牌科幻。
不過,持這種觀點的人,如果和他們深入交流,會發現他們其實仍然是把那些習慣上稱為“軟科幻”的作品當成“偽科幻”。把習慣上稱為“硬科幻”的作品視為“真科幻”,甚至是“純科幻”、“正統科幻”、“主流科幻”。他們放棄了“軟硬科幻”這對至少表麵上貌似公允的概念,代之以更為偏頗的概念。
搞不清“軟、硬科幻”的定義,那麽就看看被分別認為是“軟、硬科幻”的那些作品吧。在《中華讀書報》上,一位北京籍科幻作家發表了《我所喜歡的十部科幻小說》一文。他認為,《2001太空漫遊》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硬科幻作品。但這部作品怎麽看,怎麽是一部宣揚宗教思想的神秘主義小說。作者又稱,《一九八四》是有史以來最好的軟科幻作品,“當1984年真正來臨之際,各國相關機構開會研討,才發現書中130餘項預言,有110多個均以實現。”(《中華讀書報》2002年九月25號)那麽,作了如此準確之預言的科幻小說,傳統上不是應該劃分為“硬科幻”嗎?
一九八一年,科普出版社出版了《論科學幻想小說》一書。筆者在這本書中找到這樣一段論述:“史密斯(一位八十年代初到上海講授英語,並將科幻小說作為鋪助讀物的美國人)還給我們介紹了一種關於科學幻想的新概念。在美國,人們把科學幻想分為”硬幻想“與“軟幻想”。“硬幻想”是指幻想以物理、化學、生物學、天文學這些自然科學為基礎的,是“堅硬”的科學;“軟幻想”則是指幻想以社會學、歷史學、哲學以及心理學等“柔軟”的科學為基礎的。這與中國的關於以“文”為主,以“科”為主的科學幻想小說的提法,是不同的概念。(摘自《論科學幻想小說》235頁,《太平洋彼岸的科學幻想熱潮》,葉永烈撰)
當然,不能因為這個定義是美國人下的,就想當然地認為比中國人下的定義正確。但這是筆者找到的,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類法了。因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區別就擺在那裏。根據這個定義,我們可以認為,寫遺傳工程、太空探險題材的是硬科幻,寫人口問題、社會學問題的是軟科幻,等等。至少,這個定義沒有把“生煎”和“牛排”兩者對立起來,他們考慮的是煎牛排還是煎豬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