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奧威爾在《一九八四》中創造的虛擬背景,堪稱科幻小說中虛擬背景的楷模。他引入了一個“單一變量”——“英社”。這是一個提供極左社會主義的政黨,它追求絕對的極權統治,將整個社會倒退到貧困愚昧的狀態裏。奧威爾對虛擬背景的設計十分細緻獨到,並且恰當地反映了小說的主題。“英社”黨有一句口號:誰擁有歷史,誰就擁有未來;誰擁有現在,誰就擁有歷史。於是,整部作品裏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現在”:由內黨、外黨和群眾構成的社會階層,全民生活在貧困的配給製下,真理部、仁愛部、和平部、富足部構成的官方機構,和歐亞國與東亞國無休止的戰爭。甚至,作者對秘密警察的審訊烤打過程描繪之細膩,令讀者不寒而粟,感覺那棍棒和皮鞭會加諸自身。
但這個怪異世界的來龍去脈卻是十分模糊的。主人公溫斯頓作為專門負責篡改歷史的“真理部”工作人員,深知真實歷史已不存在於記載中,便到處去尋找這個歷史。這構成了小說前半部分的主要情節。當然,他可以說是讀者的眼線,帶著讀者去尋找這段歷史。因為一個“正常的社會”為什麽變得如此荒誕恐怖,正是讀者所關心的。但溫斯頓一次次失敗了。他從普通人的回憶裏完全無法了解“英社”黨統治之前的時代。
到後來,溫斯頓從奧布蘭手裏得到一本據說是反叛領袖戈斯坦因寫的政治著作《寡頭集體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如饑似渴地讀起來。而讀者也會以為能從大段大段的“引文”中看到真實的歷史。但後來才知道,這本書隻是奧布蘭等“內黨”成員奉命編寫的,目的是“引蛇出洞”。真實歷史仍遙不可知。奧維爾正是在這種巧妙地構造中,令讀者深深感受到失去真實歷史的可怕。
第四卷: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四章:虛擬背景(3)
第三節:虛擬背景的文學理論價值
不僅科幻小說家愛創造虛擬背景。在其它幻想類文學裏,虛擬背景也司空見慣。托爾金在《指環王》中構造的“中土”,幾乎獨立於小說原作之外,成為一個流行的虛擬世界。而中國新派武俠作家共同創造的“江湖格局”,更是小說裏虛擬背景的典型。
科幻作家們為什麽要創造虛擬背景呢?僅僅是為了滿足上帝般的造世欲望嗎?當然不排除許多作者有遊戲的性質。但更多的作者非常認真地構造虛擬背景,是換一個方法來描寫現實。
那麽,虛擬背景僅僅是幻想類文學才有嗎?完全不同。現實主義小說家並非沒有構造過自己的虛擬背景。比如,美國文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福克納就構造過一個“約克納帕塔伐縣”及其首府“傑佛遜鎮”。到一九四五年為止,福克納出版的十七部作品裏,有九部長篇小說裏的故事完全發生在這個虛擬背景裏。這個地圖上不存在的縣雖然再現了密西西比河北部牛津城和拉發埃蒂縣的景色,但畢竟是作者的虛構。而《紅樓夢》中的“大觀園”也不存在於真實世界裏。
不過,完全創造一個自己的虛擬背景,而不是在大家公認的現實背景下展開故事,這種寫法在現實主義作品裏畢竟是少見的。於是,在以現實主義作品為主要參照係構造的文學理論中,對“虛擬背景”的研究也幾乎是空白。
第四卷: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五章:人物理論的突破(1)
上六章前言
第一節:科學家形象
第二節:非人角色
上五章前言
“科幻小說沒有塑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麵對這個似乎不言自明的批評,科幻界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接受這個批評,並認為,這正是科幻文學需要改善的地方。科幻,至今沒有出現安娜卡列尼娜、歐也妮葛朗台、葛裏高利、阿q那樣的人物,這正是科幻作家應該刻苦攻克的一關。”(《林聰點評科幻》,轉引自《科幻世界》95、8)
另一種也是接受這個批評,但是認為,沒有成功的人物形象也沒有什麽,科幻本不以人物見長。持這種觀點的人,或者認為科幻以科學美學見長,或者認為科幻以背景塑造見長。劉慈欣和董鼎山就分別表達了這兩種意見。如果有的讀者看過《科幻縱覽》前幾年的各種版本,會發現筆者也曾經先後持這兩種態度。
但筆者的最新觀點,卻傾向於反對這種批評。科幻文學不僅並非在人物塑造上很失敗。相反,它將傳統文學的人物觀大大提高了一步。也正是因為這樣,運用傳統文學理論根本發現不了這種進步,更不用說理論概括。在本章中,筆者將從科學家形象和非人角色兩個方麵,介紹科幻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之處。
第一節:科學家形象
一個人物形象能否流傳開,除了作者自己的努力和功力外,評論家的品頭論足是絕不可少的。試想,如果沒有成千上萬的論文和專著在分析“包法利夫人”、“卡西莫多”、“桑地亞哥”、“阿q”,他們怎麽能長存在藝術世界裏呢?
讀者會問,評論固然可以提升一個人物形象的知名度,但如果某個人物形象根本不出色,評論家為什麽要浪費筆墨分析他呢?這個規律在主流文學界或許講的通。對於科幻文學來說就不同了。科幻文學在人物塑造方麵的一大貢獻,就是塑造了許多生動的科學家形象。作者在創作這些形象時傾注了自己的感情。而這些形象本身也飽含著人性的光輝和激情。惟一的問題是,這些感情,這些愛與恨、苦與樂、癡與迷都與科學有關。主流文學評論家如果根本讀不懂相關的情節,又怎麽能分析出其中的藝術價值呢?
但這個怪異世界的來龍去脈卻是十分模糊的。主人公溫斯頓作為專門負責篡改歷史的“真理部”工作人員,深知真實歷史已不存在於記載中,便到處去尋找這個歷史。這構成了小說前半部分的主要情節。當然,他可以說是讀者的眼線,帶著讀者去尋找這段歷史。因為一個“正常的社會”為什麽變得如此荒誕恐怖,正是讀者所關心的。但溫斯頓一次次失敗了。他從普通人的回憶裏完全無法了解“英社”黨統治之前的時代。
到後來,溫斯頓從奧布蘭手裏得到一本據說是反叛領袖戈斯坦因寫的政治著作《寡頭集體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如饑似渴地讀起來。而讀者也會以為能從大段大段的“引文”中看到真實的歷史。但後來才知道,這本書隻是奧布蘭等“內黨”成員奉命編寫的,目的是“引蛇出洞”。真實歷史仍遙不可知。奧維爾正是在這種巧妙地構造中,令讀者深深感受到失去真實歷史的可怕。
第四卷: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四章:虛擬背景(3)
第三節:虛擬背景的文學理論價值
不僅科幻小說家愛創造虛擬背景。在其它幻想類文學裏,虛擬背景也司空見慣。托爾金在《指環王》中構造的“中土”,幾乎獨立於小說原作之外,成為一個流行的虛擬世界。而中國新派武俠作家共同創造的“江湖格局”,更是小說裏虛擬背景的典型。
科幻作家們為什麽要創造虛擬背景呢?僅僅是為了滿足上帝般的造世欲望嗎?當然不排除許多作者有遊戲的性質。但更多的作者非常認真地構造虛擬背景,是換一個方法來描寫現實。
那麽,虛擬背景僅僅是幻想類文學才有嗎?完全不同。現實主義小說家並非沒有構造過自己的虛擬背景。比如,美國文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福克納就構造過一個“約克納帕塔伐縣”及其首府“傑佛遜鎮”。到一九四五年為止,福克納出版的十七部作品裏,有九部長篇小說裏的故事完全發生在這個虛擬背景裏。這個地圖上不存在的縣雖然再現了密西西比河北部牛津城和拉發埃蒂縣的景色,但畢竟是作者的虛構。而《紅樓夢》中的“大觀園”也不存在於真實世界裏。
不過,完全創造一個自己的虛擬背景,而不是在大家公認的現實背景下展開故事,這種寫法在現實主義作品裏畢竟是少見的。於是,在以現實主義作品為主要參照係構造的文學理論中,對“虛擬背景”的研究也幾乎是空白。
第四卷: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五章:人物理論的突破(1)
上六章前言
第一節:科學家形象
第二節:非人角色
上五章前言
“科幻小說沒有塑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麵對這個似乎不言自明的批評,科幻界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接受這個批評,並認為,這正是科幻文學需要改善的地方。科幻,至今沒有出現安娜卡列尼娜、歐也妮葛朗台、葛裏高利、阿q那樣的人物,這正是科幻作家應該刻苦攻克的一關。”(《林聰點評科幻》,轉引自《科幻世界》95、8)
另一種也是接受這個批評,但是認為,沒有成功的人物形象也沒有什麽,科幻本不以人物見長。持這種觀點的人,或者認為科幻以科學美學見長,或者認為科幻以背景塑造見長。劉慈欣和董鼎山就分別表達了這兩種意見。如果有的讀者看過《科幻縱覽》前幾年的各種版本,會發現筆者也曾經先後持這兩種態度。
但筆者的最新觀點,卻傾向於反對這種批評。科幻文學不僅並非在人物塑造上很失敗。相反,它將傳統文學的人物觀大大提高了一步。也正是因為這樣,運用傳統文學理論根本發現不了這種進步,更不用說理論概括。在本章中,筆者將從科學家形象和非人角色兩個方麵,介紹科幻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功之處。
第一節:科學家形象
一個人物形象能否流傳開,除了作者自己的努力和功力外,評論家的品頭論足是絕不可少的。試想,如果沒有成千上萬的論文和專著在分析“包法利夫人”、“卡西莫多”、“桑地亞哥”、“阿q”,他們怎麽能長存在藝術世界裏呢?
讀者會問,評論固然可以提升一個人物形象的知名度,但如果某個人物形象根本不出色,評論家為什麽要浪費筆墨分析他呢?這個規律在主流文學界或許講的通。對於科幻文學來說就不同了。科幻文學在人物塑造方麵的一大貢獻,就是塑造了許多生動的科學家形象。作者在創作這些形象時傾注了自己的感情。而這些形象本身也飽含著人性的光輝和激情。惟一的問題是,這些感情,這些愛與恨、苦與樂、癡與迷都與科學有關。主流文學評論家如果根本讀不懂相關的情節,又怎麽能分析出其中的藝術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