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劉慈欣的第一部長篇科幻《魔鬼積木》由福建少兒出版社出版。該書在殘酷的場麵描寫,刻劃了基因工程對社會的影響。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超新星紀元》。這部書自八十年代末便開始創作,反覆修改達十幾年,是作者到目前為止創作水平的最高代表,這部科幻小說虛構了一個巨大災難後完全由兒童組成的世界,可以視為中國版的《蠅王》。不過,《超新星紀元》場麵之宏大,人物之眾多,又為《蠅王》所不及。
2004年,劉慈欣的另一部長篇《球狀閃電》出版。這部作品一反他大開大合的習慣,完全從現實出發。具有濃厚的現實主義風格。小說虛構了中俄等國科學家研究球狀閃電的歷史,從六十年代一直寫到二十一世紀初,兩代科學家前赴後繼。作品展示了科學探索過程的艱辛和漫長。
除了科技含量和人文思想的高度結合外,劉慈欣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也是他受到喜愛的原因,甚至是重要原因。劉慈欣本人熱愛俄羅斯文化,在作品裏褒揚有加。並且經常以美國為假想敵痛扁之。許多二十歲左右,沒有冷戰記憶的讀者對此深愛不已。對比七、八十年代的中國科幻作品,涉及到國際關係時,每每以聯美抑俄為基調,對“北極熊”極力諷刺挖苦。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查羽龍,本名閻安。生於1968年5月,現為中國科普作家科學文藝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小說協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1991年本科畢業於北京聯合大學,主修針織與服裝專業,筆耕多年後,於1995年起轉向從事科幻作品的創作。1999年起調入海洋出版社任圖書編輯,同時參與大型專業科幻雜誌《科幻海洋》的籌備工作,擔任試刊時期的執行主編。從此立足於大陸科幻圈,成為一名主要的作家、編輯與活動家。後該刊停辦,查羽龍主要轉向長篇科幻小說創作,並且參與多套科幻小說的編輯出版工作。
查羽龍的科幻小說少見於雜誌而多見於圖書。主要作品有短篇科幻小說《鸚鵡》、《孔雀伶》、《重生世界》、《昨天的故事》、《那顆星最明亮》、《翻雲覆雨幾千年》、《遠古的遭遇》,中篇科幻小說《光明之箭》、《幽靈在線》、《幻象惡魔》、長篇科幻小說《血色狼煙》、《地獄之火》等,總字數約一百萬。此外,還以“逍遙一派”、“聖人”為筆名在各類報刊上發表科幻、科普、都市麵上言情作品多篇。
“查羽龍”這個筆名係從三大武俠作家查梁鏞(金庸)、梁羽生、古龍的名字中各取一字拚成,昭示著作者的創作和審美傾向多受武俠小說影響。查羽龍將武俠小說的結構和敘事風格與科幻小說的傳統題材作了較好的嫁接嚐試。他的小說裏沒有打鬥情節,卻包含著比試、較量、明爭暗鬥等套路,以及俠風義骨的情懷。在《光明之箭》中,兩個科研團隊在超光速飛船研製方麵的激烈競爭,被作者以武俠式的情節敘述出來。在係列故事《幽靈在線》、《幻象惡魔》中,武俠式情節又出現在虛擬空間中。查羽龍科幻小說不僅情節和結構武俠化,甚至語言風格、人物名字都有明顯的武俠文學特點。而其題材,故事的演進動力又完全是科幻的。查羽龍在外來科幻文學與中國本土武俠文學的結合方麵,進行了有益的嚐試。
鄭軍1969年出生於上海,1990年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教育係。1997年開始發表作品。1999年成為自由撰稿人,幾年來專業從事科幻小說的創作和科幻理論研究工作。鄭軍堅持科幻向現實回歸的創作思想,認為世界科幻文學經歷了一個從凡爾納時期的“近未來”,到二十世紀注重“遠未來”,再到當今時代“回歸現實”這麽一個螺旋上升過程。他於早期創作的短篇科幻小說《資產評估》、《青色》、《人口危機》、《白魔》等等,便極富現實感。除屬於抒發個人感懷的《銀河俠女傳》,以及《時代之艙》外,鄭軍從未涉及“遠未來”題材,或者討論過“機器人”、“外星人”、“時間旅行”等純粹屬於科幻圈的話題。
2000年以後,鄭軍開始創作一係列以未來中國為背景的長篇科幻小說,合稱為“中國創造係列”。這些故事的背景均不超越創作時間十年以上,作者專注於表現現實中的科技進步、以及由這些發展帶來的中國社會和世界麵貌的變化。迄今為止,這個係列已經有中篇《生物圈三號》、長篇《生命之網》、《寒冰熱血》、《驚濤時代》等出版。每部均圍繞著一個科技主題展示。如《生物圈三號》的生態學、《生命之網》的網絡科技、《驚濤時代》的海洋學。這套長篇係列還將繼續創作下去。
鄭軍的另外一部代表作,計劃長達二百萬字的《時代之艙》,其第一卷《災難群島》已經分別在大陸和台灣出版。這部長篇雖然以虛構的千年後“奧姆真理教世界”為背景,但卻濃縮了過去幾百年科學文明從弱小到強大的歷史,分析和批判了種種蒙昧主義現象與思想。
由於題材本身的現實取向,鄭軍科幻小說的文風與主流文學相去不遠。大量真實存在的科研機構、科學家都被引入故事,起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同時,他的作品也因此便於吸收大量科學知識進入情節,使作品本身顯得厚重,紮實。
此外,鄭軍還是中國科幻界目前主要的評論家和宣傳家。在大陸、港、台幾十家雜誌上發表介紹科幻文藝的文章百餘篇,共幾十萬字,並出版了《科幻小說的預言與真相》一書(東方出版社2003年出版)。
2004年,劉慈欣的另一部長篇《球狀閃電》出版。這部作品一反他大開大合的習慣,完全從現實出發。具有濃厚的現實主義風格。小說虛構了中俄等國科學家研究球狀閃電的歷史,從六十年代一直寫到二十一世紀初,兩代科學家前赴後繼。作品展示了科學探索過程的艱辛和漫長。
除了科技含量和人文思想的高度結合外,劉慈欣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也是他受到喜愛的原因,甚至是重要原因。劉慈欣本人熱愛俄羅斯文化,在作品裏褒揚有加。並且經常以美國為假想敵痛扁之。許多二十歲左右,沒有冷戰記憶的讀者對此深愛不已。對比七、八十年代的中國科幻作品,涉及到國際關係時,每每以聯美抑俄為基調,對“北極熊”極力諷刺挖苦。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查羽龍,本名閻安。生於1968年5月,現為中國科普作家科學文藝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小說協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1991年本科畢業於北京聯合大學,主修針織與服裝專業,筆耕多年後,於1995年起轉向從事科幻作品的創作。1999年起調入海洋出版社任圖書編輯,同時參與大型專業科幻雜誌《科幻海洋》的籌備工作,擔任試刊時期的執行主編。從此立足於大陸科幻圈,成為一名主要的作家、編輯與活動家。後該刊停辦,查羽龍主要轉向長篇科幻小說創作,並且參與多套科幻小說的編輯出版工作。
查羽龍的科幻小說少見於雜誌而多見於圖書。主要作品有短篇科幻小說《鸚鵡》、《孔雀伶》、《重生世界》、《昨天的故事》、《那顆星最明亮》、《翻雲覆雨幾千年》、《遠古的遭遇》,中篇科幻小說《光明之箭》、《幽靈在線》、《幻象惡魔》、長篇科幻小說《血色狼煙》、《地獄之火》等,總字數約一百萬。此外,還以“逍遙一派”、“聖人”為筆名在各類報刊上發表科幻、科普、都市麵上言情作品多篇。
“查羽龍”這個筆名係從三大武俠作家查梁鏞(金庸)、梁羽生、古龍的名字中各取一字拚成,昭示著作者的創作和審美傾向多受武俠小說影響。查羽龍將武俠小說的結構和敘事風格與科幻小說的傳統題材作了較好的嫁接嚐試。他的小說裏沒有打鬥情節,卻包含著比試、較量、明爭暗鬥等套路,以及俠風義骨的情懷。在《光明之箭》中,兩個科研團隊在超光速飛船研製方麵的激烈競爭,被作者以武俠式的情節敘述出來。在係列故事《幽靈在線》、《幻象惡魔》中,武俠式情節又出現在虛擬空間中。查羽龍科幻小說不僅情節和結構武俠化,甚至語言風格、人物名字都有明顯的武俠文學特點。而其題材,故事的演進動力又完全是科幻的。查羽龍在外來科幻文學與中國本土武俠文學的結合方麵,進行了有益的嚐試。
鄭軍1969年出生於上海,1990年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教育係。1997年開始發表作品。1999年成為自由撰稿人,幾年來專業從事科幻小說的創作和科幻理論研究工作。鄭軍堅持科幻向現實回歸的創作思想,認為世界科幻文學經歷了一個從凡爾納時期的“近未來”,到二十世紀注重“遠未來”,再到當今時代“回歸現實”這麽一個螺旋上升過程。他於早期創作的短篇科幻小說《資產評估》、《青色》、《人口危機》、《白魔》等等,便極富現實感。除屬於抒發個人感懷的《銀河俠女傳》,以及《時代之艙》外,鄭軍從未涉及“遠未來”題材,或者討論過“機器人”、“外星人”、“時間旅行”等純粹屬於科幻圈的話題。
2000年以後,鄭軍開始創作一係列以未來中國為背景的長篇科幻小說,合稱為“中國創造係列”。這些故事的背景均不超越創作時間十年以上,作者專注於表現現實中的科技進步、以及由這些發展帶來的中國社會和世界麵貌的變化。迄今為止,這個係列已經有中篇《生物圈三號》、長篇《生命之網》、《寒冰熱血》、《驚濤時代》等出版。每部均圍繞著一個科技主題展示。如《生物圈三號》的生態學、《生命之網》的網絡科技、《驚濤時代》的海洋學。這套長篇係列還將繼續創作下去。
鄭軍的另外一部代表作,計劃長達二百萬字的《時代之艙》,其第一卷《災難群島》已經分別在大陸和台灣出版。這部長篇雖然以虛構的千年後“奧姆真理教世界”為背景,但卻濃縮了過去幾百年科學文明從弱小到強大的歷史,分析和批判了種種蒙昧主義現象與思想。
由於題材本身的現實取向,鄭軍科幻小說的文風與主流文學相去不遠。大量真實存在的科研機構、科學家都被引入故事,起到以假亂真的效果。同時,他的作品也因此便於吸收大量科學知識進入情節,使作品本身顯得厚重,紮實。
此外,鄭軍還是中國科幻界目前主要的評論家和宣傳家。在大陸、港、台幾十家雜誌上發表介紹科幻文藝的文章百餘篇,共幾十萬字,並出版了《科幻小說的預言與真相》一書(東方出版社200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