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文獻中的點點滴滴裏,我們首先收集一下散見於各類文獻中的短小篇章。小說中的科幻萌芽自然不能不表。還有一部著作,或許在正統的古典文學史上地位不突出,但在科幻文學史上,它不能不被視為先驅者。那就是東方的偽旅行小說——《鏡花緣》
第一節:歷史文獻中的點點滴滴
如前卷所述,在近代科學產生之前的古代社會裏,不存在完全意義上的科幻小說。但是,仔細搜索一下浩如煙海,不難發現頗具科幻色彩的些許文字。作為文獻大國的中國更是如此。當一位古人馳想連翩時,他的想像力並不比我們更少,隻是少了我們用來作想像素材的科學知識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國古代,寫小說並不是一件體麵的事情。甚至,直到晚清以前,小說都不是“主流文學”。詩詞曲賦才為士大夫所衷愛。所以,我們很難從中國古代文學的正史裏尋找到科幻萌芽。搜索目標,多是那些偏僻罕見的文字。
戰國時期的經典《列子湯問》中,有一篇名叫《偃師》的小故事,至少大陸科幻界公認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篇具有科幻小說色彩的文字:一名方士將一個木偶進獻給君王。這個木偶不僅能夠翩翩起舞,而且向王妃遞媚眼,最終惹惱君王,將它大卸八塊。雖然《偃師》被編入介紹民間方術的集子裏,但其本身卻是一篇完全的技術類幻想小說,大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機器人題材的作品。
莊子既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又是一位浪漫主義文學的大師。雖然在莊子之前,中國民間不乏神仙傳說形諸於文字,但那多是沒有明確作者的,許多人智慧的結晶。隻是被記錄下來而已。而莊子在作品裏,完全獨立地創造了自己的幻想世界。他把這些幻想文字作為寓言,藉以傳播自己的哲學思想。
其中有一部分寓言,單就其創意來看,已經十分接近科幻小說。比如《陽則》一篇,講的是在蝸牛細如髮絲的兩個觸角上有“觸氏”和“蠻氏”兩個國家,彼此為地盤互鬥不休,伏屍數成。這個寓言居高臨下,諷刺了當時爭霸的諸候。而微生物般大小的智慧種族,在當代科幻作品中屢見不鮮。(可見第一卷第三編中的“微觀世界傳奇”)。
東晉文人陶源明創作的《桃花源記》甚至很接近現代的科幻小說。題材上屬於“失落的世界”。作者不僅虛構了一個並不存在的隱蔽社會,而且為這個社會能夠存在和延續建立了自然化的解釋,那就是躲避秦朝暴政。在信息交通極為不便的古代,深山大澤中存在著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微型社會並非不可能。甚至在篇尾處,作者聲稱由於路徑複雜,無法再找到這個隱蔽社區。這種故意隱蔽奇蹟的寫法也非常逼似十九世紀早期階段的科幻小說。當然,作者隻是寫一個寓言,沒有必要把它發展成一篇小說。如果擴展開來,完全可以寫一部不錯的科幻探險故事。
在唐人傳奇中,沈既濟的《枕中記》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是兩篇早期的“虛擬世界”題材的作品。《枕中記》講的就是近人皆知的“黃梁美夢”故事:貧寒書生盧生遇到道士呂翁,後者賜其一枕,盧生枕上睡著後,在夢中娶妻、登科、入仕,竟然度過了五十餘年。醒來後發現呂翁給他蒸的“黃梁”還沒有熟。
《南柯太守傳》也就是成語“南柯一夢”的來源:主人公淳於棼在居室南邊一株古槐樹下飲酒醉臥,夢見自己作了“槐安國” 的附馬,並任“南柯太守”長達二十年,育有五男二女,榮耀一時。後來與檀蘿國交戰大敗,被國王遣發歸家。醒來後根據夢裏的線索尋找,發現“槐安國”和“檀蘿國”原來都是蟻穴,而“南柯郡”則是古槐上南向的樹枝。
虛擬世界與天堂、地獄、奧林匹斯神殿、烏托邦這些概念不同。後者雖然在現實中並不存在,但作者在幻想中賦予了它們存在的可能性和位置,隻是生活在塵世,或今世的人們不能找到它。而“虛擬世界”則在作者的故事裏也是虛幻的。但在這些完全不存在的天地裏,卻有著真實的社會環境,許多角色還能在其中進行各類行動,演繹出完整的故事。(有關虛擬世界題材,詳見本書第一卷第三編)
“虛擬世界”題材在科幻文學中誕生較晚,直到電腦網路時代才蔚然成風。而《枕中記》和《南柯太守傳》與“虛擬世界題材”確有異曲同工之妙。至於作者沒有寫到電腦與網絡,當然不是他的錯了。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王嘉收集民間傳說,創作了文獻集《拾遺記》。其中有《貫月槎》一文:“堯登位三十年,有巨查(通槎,木筏)浮於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晝滅。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後來有人認為這是一篇記錄飛碟一類神秘事件的文獻。但是,古人創作這類作品時,在忠實記錄與自由創作之間的界限並不清楚。我們也可以把它視為一篇描寫“不明飛行物”的幻想小說。
實際上,“槎”這個字在當時經常被用來表示飛行工具,如牛郎織女乘浮槎相會等。由於當時人類並沒有發明飛行器,所以大凡包含“槎”字的文獻,常有科學幻想成份在內。“由於時代的局限,中國古代的科幻故事和科幻小說不可能使用現代人的詞彙,如雷射、全息攝影、機器人、飛碟、外星人等。當他們幻想出這些東西來時,隻好用他們慣用的詞彙來代替。如飛碟叫做仙槎、明珠、火球;望遠鏡叫寶鏡;機器人叫木偶人、傀儡、鐵冠人;而外星人,更多地被叫成羽人、鬼怪、神仙。”(《中國古代科幻故事》楊鵬編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5頁)
第一節:歷史文獻中的點點滴滴
如前卷所述,在近代科學產生之前的古代社會裏,不存在完全意義上的科幻小說。但是,仔細搜索一下浩如煙海,不難發現頗具科幻色彩的些許文字。作為文獻大國的中國更是如此。當一位古人馳想連翩時,他的想像力並不比我們更少,隻是少了我們用來作想像素材的科學知識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國古代,寫小說並不是一件體麵的事情。甚至,直到晚清以前,小說都不是“主流文學”。詩詞曲賦才為士大夫所衷愛。所以,我們很難從中國古代文學的正史裏尋找到科幻萌芽。搜索目標,多是那些偏僻罕見的文字。
戰國時期的經典《列子湯問》中,有一篇名叫《偃師》的小故事,至少大陸科幻界公認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篇具有科幻小說色彩的文字:一名方士將一個木偶進獻給君王。這個木偶不僅能夠翩翩起舞,而且向王妃遞媚眼,最終惹惱君王,將它大卸八塊。雖然《偃師》被編入介紹民間方術的集子裏,但其本身卻是一篇完全的技術類幻想小說,大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機器人題材的作品。
莊子既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又是一位浪漫主義文學的大師。雖然在莊子之前,中國民間不乏神仙傳說形諸於文字,但那多是沒有明確作者的,許多人智慧的結晶。隻是被記錄下來而已。而莊子在作品裏,完全獨立地創造了自己的幻想世界。他把這些幻想文字作為寓言,藉以傳播自己的哲學思想。
其中有一部分寓言,單就其創意來看,已經十分接近科幻小說。比如《陽則》一篇,講的是在蝸牛細如髮絲的兩個觸角上有“觸氏”和“蠻氏”兩個國家,彼此為地盤互鬥不休,伏屍數成。這個寓言居高臨下,諷刺了當時爭霸的諸候。而微生物般大小的智慧種族,在當代科幻作品中屢見不鮮。(可見第一卷第三編中的“微觀世界傳奇”)。
東晉文人陶源明創作的《桃花源記》甚至很接近現代的科幻小說。題材上屬於“失落的世界”。作者不僅虛構了一個並不存在的隱蔽社會,而且為這個社會能夠存在和延續建立了自然化的解釋,那就是躲避秦朝暴政。在信息交通極為不便的古代,深山大澤中存在著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微型社會並非不可能。甚至在篇尾處,作者聲稱由於路徑複雜,無法再找到這個隱蔽社區。這種故意隱蔽奇蹟的寫法也非常逼似十九世紀早期階段的科幻小說。當然,作者隻是寫一個寓言,沒有必要把它發展成一篇小說。如果擴展開來,完全可以寫一部不錯的科幻探險故事。
在唐人傳奇中,沈既濟的《枕中記》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是兩篇早期的“虛擬世界”題材的作品。《枕中記》講的就是近人皆知的“黃梁美夢”故事:貧寒書生盧生遇到道士呂翁,後者賜其一枕,盧生枕上睡著後,在夢中娶妻、登科、入仕,竟然度過了五十餘年。醒來後發現呂翁給他蒸的“黃梁”還沒有熟。
《南柯太守傳》也就是成語“南柯一夢”的來源:主人公淳於棼在居室南邊一株古槐樹下飲酒醉臥,夢見自己作了“槐安國” 的附馬,並任“南柯太守”長達二十年,育有五男二女,榮耀一時。後來與檀蘿國交戰大敗,被國王遣發歸家。醒來後根據夢裏的線索尋找,發現“槐安國”和“檀蘿國”原來都是蟻穴,而“南柯郡”則是古槐上南向的樹枝。
虛擬世界與天堂、地獄、奧林匹斯神殿、烏托邦這些概念不同。後者雖然在現實中並不存在,但作者在幻想中賦予了它們存在的可能性和位置,隻是生活在塵世,或今世的人們不能找到它。而“虛擬世界”則在作者的故事裏也是虛幻的。但在這些完全不存在的天地裏,卻有著真實的社會環境,許多角色還能在其中進行各類行動,演繹出完整的故事。(有關虛擬世界題材,詳見本書第一卷第三編)
“虛擬世界”題材在科幻文學中誕生較晚,直到電腦網路時代才蔚然成風。而《枕中記》和《南柯太守傳》與“虛擬世界題材”確有異曲同工之妙。至於作者沒有寫到電腦與網絡,當然不是他的錯了。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王嘉收集民間傳說,創作了文獻集《拾遺記》。其中有《貫月槎》一文:“堯登位三十年,有巨查(通槎,木筏)浮於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晝滅。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後來有人認為這是一篇記錄飛碟一類神秘事件的文獻。但是,古人創作這類作品時,在忠實記錄與自由創作之間的界限並不清楚。我們也可以把它視為一篇描寫“不明飛行物”的幻想小說。
實際上,“槎”這個字在當時經常被用來表示飛行工具,如牛郎織女乘浮槎相會等。由於當時人類並沒有發明飛行器,所以大凡包含“槎”字的文獻,常有科學幻想成份在內。“由於時代的局限,中國古代的科幻故事和科幻小說不可能使用現代人的詞彙,如雷射、全息攝影、機器人、飛碟、外星人等。當他們幻想出這些東西來時,隻好用他們慣用的詞彙來代替。如飛碟叫做仙槎、明珠、火球;望遠鏡叫寶鏡;機器人叫木偶人、傀儡、鐵冠人;而外星人,更多地被叫成羽人、鬼怪、神仙。”(《中國古代科幻故事》楊鵬編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