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巴拉德進入了劍橋王子學院攻讀醫學,並開始業餘創作,於1956年發表他的第一篇小說。由於巴拉德早年灰暗複雜的生活經歷,他對人性的理解頗深,也具有濃厚的悲觀主義傾向。在他創作的科幻小說中,經常用隱喻和象徵手法表達自己對人性的理解。
巴拉德的科幻代表作有《沉沒的世界》(1962)、《燃燒的世界》(1964)和《結晶的世界》(1966),合稱災難三部曲。在《沉沒的世界》中,來自兩極的冰川融水淹沒大地。在《燃燒的世界》中,毀滅文明的主角變成了旱災。在《結晶的世界》中出現的災難則是無法以科學知識來理解的全宇宙的結晶化。在這三部作品裏,不再有以前的救世英雄,主要角色都是普通人,在毀天滅地的大災難麵前掙紮著。
巴拉德的作品還有《終端的沙灘》(1964)、《暴行展覽》(1970)、《海底飛船》(1976)等等。
新浪潮的又一位主將是布裏安奧爾迪斯。他於1925年出生於英國的諾福克郡。二戰時到緬甸服役四年。後來當過書商、 編輯。其中於1961年到1964年,兼任過“矮腳雞科幻叢書”的編輯。就在這段時間裏,奧爾迪斯大量接觸美國的科幻小說,並受其影響開始自己的科幻創作。1954年發表了自己的科幻處女作《犯罪記錄》。1959年發表了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直航》。1962年,奧爾迪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溫室》。這部作品描寫了千萬年以後的地球,由於自轉速度逐漸下降,終於以一麵永遠朝向月亮。巨大的植物遍布地表,人類已經退化成原始狀態。主人公古連便是在這樣的世界上探索著自己的人生道路。小說中奇異的自然風光和神秘色彩構成了迷人的藝術魅力。
後來,奧爾迪斯還創作了科幻史著作《萬億年的狂歡》。他提出的將《弗蘭肯斯坦》作為第一部科幻小說的觀點受到世界科幻界普遍贊同。1978年,奧爾迪斯作為英國文化名人訪華團的一員來到北京,受到鄧小平的接見。1991年和1997年兩次在中國舉行的世界科幻協會大會上,奧爾迪斯均不顧高齡親自參加。
作為 “新浪潮”運動組織者,莫考克本人也創作了許多科幻作品。其代表作是《瞧這個人》。“瞧這個人”是《聖經》裏的一句話,指的便是耶穌基督。在小說裏,持無神論觀點的主人公乘時間機器來到公元一世紀的以色利,想說服當時的人們不要追隨耶穌。結果發現當時的耶穌完全是個低能兒,其母瑪利亞是個蕩婦。而他自己則陷入命運的擺布中,陰差陽錯地成了救世主,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由於不再以理性、科學為出發點,宗教題材也大量出現在新浪潮作品中。在法默爾的《江河世界》裏,人類歷史上生活過的所有的人都復甦過來,生活在一艘巨大無比的船上。這是基督教末世審判思想的直接藝術表現,已經無法以科學理論來解釋了。
象二十世紀許多西方現代派文學一樣,由於隻強調錶現作家的自我表現而不尊重讀者的閱讀需要,新浪潮的核心《新世界》雜誌每況愈下,不得不靠英國藝術委員會的補助和主編莫考克自掏腰包來維持,六十年代末就停刊了。新浪潮運動也衰落下來。
新浪潮運動將現代文學思潮和哲學思潮帶入科幻創作中,開闢了新的題材領域,豐富了科幻小說的創作手法。作為一種嚐試,新浪潮本身確實給科幻文學留下了值得吸取的東西。最重要的,當然是新浪潮運動中產生的那些經典作品。
不過,新浪潮本身更適合小資需要,始終沒有成為世界科幻的閱讀主流。那種題材虛幻,表現上也重寫意而不寫實的手法,很難取得讀者共鳴。直到今天,黃金時代科幻作品的基本風格:題材幻想與手法寫實,仍然主導著科幻文學的創作和閱讀。
世界各地都偶爾有科幻作家嚐試類似的寫法,但沒有什麽人獲得成功。除了科幻界外,新浪潮運動在主流文學界也幾乎沒有任何反響。這個事實說明,新浪潮運動隻是單方麵從主流文學那裏引進創作手法,它對於整個文學世界的進步沒有什麽影響,其貢獻遠不及坎貝爾時代的科幻小說。畢竟坎貝爾領導他旗下的科幻作家們,創造了一個不可替代的文學品種。
筆者認為,“主流文學”這個詞應該是一個地位的概念,而不是一個性質的概念。也就是說,隨著時代的變化,不同時代會有不同的文學樣式成為那時的“主流文學”。而不是說,某一種或某幾種文學樣式可以固定地、永遠地當為主流文學。十九世紀西方文學的主流是“現實主義”,二十世紀現代主義各流派成為西方的主流文學。如果我們推延得足夠早的話,還會在文學史上發現一個所有的小說都被當作不入流的消遣品的時代。那時候的“主流文學”是詩詞曲賦一類的韻文。
對於新浪潮的主力作家來說,他們或者是把當時的文學主流當成了永恆的主流,或者雖然認識到文學主流的變動不居,但沒有勇氣和能力把科幻文學的本質發揮到極致,使其成為文學主流中的一員。所以,他們選擇了模糊科幻文學個性的方式來實現濟身主流文學這個目標。但是,文學是絕對尊重個性的一個領域。缺乏個性的作品即使能贏得一定的地位,也必定是很有限的。放眼未來,科幻文學絕對應該進入文學的主流,但那不應是以放棄自身特色為前提的。
第二卷:世界科幻文學史 第七章:新浪潮運動(2)
巴拉德的科幻代表作有《沉沒的世界》(1962)、《燃燒的世界》(1964)和《結晶的世界》(1966),合稱災難三部曲。在《沉沒的世界》中,來自兩極的冰川融水淹沒大地。在《燃燒的世界》中,毀滅文明的主角變成了旱災。在《結晶的世界》中出現的災難則是無法以科學知識來理解的全宇宙的結晶化。在這三部作品裏,不再有以前的救世英雄,主要角色都是普通人,在毀天滅地的大災難麵前掙紮著。
巴拉德的作品還有《終端的沙灘》(1964)、《暴行展覽》(1970)、《海底飛船》(1976)等等。
新浪潮的又一位主將是布裏安奧爾迪斯。他於1925年出生於英國的諾福克郡。二戰時到緬甸服役四年。後來當過書商、 編輯。其中於1961年到1964年,兼任過“矮腳雞科幻叢書”的編輯。就在這段時間裏,奧爾迪斯大量接觸美國的科幻小說,並受其影響開始自己的科幻創作。1954年發表了自己的科幻處女作《犯罪記錄》。1959年發表了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直航》。1962年,奧爾迪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溫室》。這部作品描寫了千萬年以後的地球,由於自轉速度逐漸下降,終於以一麵永遠朝向月亮。巨大的植物遍布地表,人類已經退化成原始狀態。主人公古連便是在這樣的世界上探索著自己的人生道路。小說中奇異的自然風光和神秘色彩構成了迷人的藝術魅力。
後來,奧爾迪斯還創作了科幻史著作《萬億年的狂歡》。他提出的將《弗蘭肯斯坦》作為第一部科幻小說的觀點受到世界科幻界普遍贊同。1978年,奧爾迪斯作為英國文化名人訪華團的一員來到北京,受到鄧小平的接見。1991年和1997年兩次在中國舉行的世界科幻協會大會上,奧爾迪斯均不顧高齡親自參加。
作為 “新浪潮”運動組織者,莫考克本人也創作了許多科幻作品。其代表作是《瞧這個人》。“瞧這個人”是《聖經》裏的一句話,指的便是耶穌基督。在小說裏,持無神論觀點的主人公乘時間機器來到公元一世紀的以色利,想說服當時的人們不要追隨耶穌。結果發現當時的耶穌完全是個低能兒,其母瑪利亞是個蕩婦。而他自己則陷入命運的擺布中,陰差陽錯地成了救世主,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由於不再以理性、科學為出發點,宗教題材也大量出現在新浪潮作品中。在法默爾的《江河世界》裏,人類歷史上生活過的所有的人都復甦過來,生活在一艘巨大無比的船上。這是基督教末世審判思想的直接藝術表現,已經無法以科學理論來解釋了。
象二十世紀許多西方現代派文學一樣,由於隻強調錶現作家的自我表現而不尊重讀者的閱讀需要,新浪潮的核心《新世界》雜誌每況愈下,不得不靠英國藝術委員會的補助和主編莫考克自掏腰包來維持,六十年代末就停刊了。新浪潮運動也衰落下來。
新浪潮運動將現代文學思潮和哲學思潮帶入科幻創作中,開闢了新的題材領域,豐富了科幻小說的創作手法。作為一種嚐試,新浪潮本身確實給科幻文學留下了值得吸取的東西。最重要的,當然是新浪潮運動中產生的那些經典作品。
不過,新浪潮本身更適合小資需要,始終沒有成為世界科幻的閱讀主流。那種題材虛幻,表現上也重寫意而不寫實的手法,很難取得讀者共鳴。直到今天,黃金時代科幻作品的基本風格:題材幻想與手法寫實,仍然主導著科幻文學的創作和閱讀。
世界各地都偶爾有科幻作家嚐試類似的寫法,但沒有什麽人獲得成功。除了科幻界外,新浪潮運動在主流文學界也幾乎沒有任何反響。這個事實說明,新浪潮運動隻是單方麵從主流文學那裏引進創作手法,它對於整個文學世界的進步沒有什麽影響,其貢獻遠不及坎貝爾時代的科幻小說。畢竟坎貝爾領導他旗下的科幻作家們,創造了一個不可替代的文學品種。
筆者認為,“主流文學”這個詞應該是一個地位的概念,而不是一個性質的概念。也就是說,隨著時代的變化,不同時代會有不同的文學樣式成為那時的“主流文學”。而不是說,某一種或某幾種文學樣式可以固定地、永遠地當為主流文學。十九世紀西方文學的主流是“現實主義”,二十世紀現代主義各流派成為西方的主流文學。如果我們推延得足夠早的話,還會在文學史上發現一個所有的小說都被當作不入流的消遣品的時代。那時候的“主流文學”是詩詞曲賦一類的韻文。
對於新浪潮的主力作家來說,他們或者是把當時的文學主流當成了永恆的主流,或者雖然認識到文學主流的變動不居,但沒有勇氣和能力把科幻文學的本質發揮到極致,使其成為文學主流中的一員。所以,他們選擇了模糊科幻文學個性的方式來實現濟身主流文學這個目標。但是,文學是絕對尊重個性的一個領域。缺乏個性的作品即使能贏得一定的地位,也必定是很有限的。放眼未來,科幻文學絕對應該進入文學的主流,但那不應是以放棄自身特色為前提的。
第二卷:世界科幻文學史 第七章:新浪潮運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