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淚灑高爾基市(13)
我筋疲力盡,返回奧爾加·阿列克謝耶芙娜舒適的公寓便酣然入睡。第二天,檔案館剛剛開門一分鍾,我就匆匆而來。我對照原件檢查複印件,填補印得不清楚的字句,把不能複印的部分記在筆記本上,整整忙了一天。那天下午閉館時,我帶著我的戰利品--132頁檔案複印件和寫得滿滿的筆記本走出檔案館。關鍵時刻,我設法辨認出最難識別的字跡。我利用星期六在雪梨俄語學校學習的10年,真是沒有白費。
雖然我將在晚上離開尼日尼前往莫斯科,但還有時間和阿廖沙最後一次遊覽高爾基市。沿著鮑爾莎婭·波克羅夫斯卡婭大街,我們看見兩塊並立的霓虹燈gg牌。第一塊用俄語和希伯來語寫著"格魯津斯卡婭大街5號甲--猶太會堂"。第二塊寫著"格魯津斯卡婭大街7號甲--吃角子老虎 "。兩塊牌子上都有一個箭頭,指向一道拱門。"我們去看看那座會堂吧,"我對阿廖沙說,"我曾外祖父也許在那兒祈禱過。"
穿過拱門,馬路邊有一幢19世紀的裝飾華麗的樓房,牆體油漆成那個時代特有的黃白相間的圖案。一個留著長長的黑鬍鬚、身材魁梧的男人正在院裏起勁地打著手機。他竟然就是這裏的拉比 雷帕·格魯茲曼。拉比一邊帶領我們上樓參觀新近開放的猶太會堂,一邊給我們講述它的歷史。這座會堂是由當地的猶太人和參加尼日尼·諾夫戈羅德商品交易會的商人們在1883年修建的,1938年被關閉,變成金屬製品與細木工車間。1991年,一小群猶太人在拉比的領導下,成功地使這座猶太會堂重歸社區並且重新開放。
"這座會堂會是我曾外祖父1937年到1938年在高爾基市居住期間祈禱過的那座猶太會堂嗎?"拉比確信是的。因為除此之外,高爾基市沒有別的會堂了。
回到市中心,大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有的在回家的路上抓緊最後一分鍾購物,有的信步從布置精美、顏色柔和的臨街店麵走過時瀏覽商店櫥窗。夕陽下,尼日尼籠罩著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我不知道,20世紀30年代中期,在它的人民憧憬著正在建設的美好未來的短暫年月,在憂慮和恐怖摧毀這座城市和它的人民的前夜,城市裏是否有過類似的寧靜與溫馨。我想起過去的宣傳片中那些意誌堅定的蘇聯青年,耳邊仿佛響起那激動人心的愛國歌曲:到處是美麗的田野、湖泊和森林的祖國,
養育著牛羊、魚蝦、穀物和樹木。
第35節:淚灑高爾基市(14)
我想像不出任何別的國家,
人們可以挺起胸膛,自由地走來走去……
突然,宛如幻夢中的歌聲被打斷。
"俄羅斯愛國者的報紙,請訂閱。"一個老年婦女把一張傳單塞到我手裏。
"扔掉它,"阿廖沙說,"她是個瘋子。"
這是一份為名為《黑色的世紀》的報紙作宣傳的傳單。那份報紙是由"全俄羅斯東正教君主主義運動"發行的。上麵印著沙皇的徽章和旗幟,"為了信仰、沙皇和祖國",它聲稱反對"猶太民族主義的"半法西斯"現政權",並且呼籲那些尚未選擇百事可樂、旅遊鞋的人們參加為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東正教的俄羅斯而鬥爭。難道沙俄時代對猶太人集體迫害的陰魂仍未驅散?早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基爾什與切斯娜離開俄國前往滿洲時,這些人的前輩就曾高呼這樣的口號。現在,他們又舊調重彈,把早已扔進歷史垃圾堆的陳詞濫調當作法寶。有些東西似乎從來也沒變過。
"哦,這至少是新俄羅斯享有自由的一種表現吧,就連黑暗勢力也學會了市場推銷。"我邊說邊把那張傳單塞進手提包,作為紀念品。過了一條馬路,自由又以另一種形式表現出來。這一次,把傳單塞進我手裏的是一位身穿又透又露的短裙的年輕女郎。這張傳單是為"愛心皇後俱樂部"做gg,邀請人們去觀看來自尼羅河畔的一個皮膚黝黑的男人表演的貨真價實的脫衣舞。從"黑色世紀"到"黑色的"色情表演--1996年的尼日尼真是應有盡有!我覺得,盡管20世紀30年代中期這裏曾經洋溢著樂觀主義精神,但肯定沒有這種選擇的自由。
跟阿廖沙和他的母親匆匆吃過告別晚餐以後,我把在檔案館找到的奧尼庫爾一家人的材料拿給他們看。乘火車返回莫斯科以前,我隻有幾個小時的時間了。
"我們去過的奧克佳勃爾斯卡婭大街上的那幢樓房不是你親戚們住過的地方。"阿廖沙匆匆翻閱過那些材料後平靜地說,"實際上,我們去錯了地方。"
"什麽?我想他們也許沒在那幢樓裏住過,可是他們肯定住在奧克佳勃爾斯卡婭大街上呀!"
阿廖沙把瑪亞第一份審訊記錄上的地址指給我看:
汽車廠,索茨戈羅德,奧克佳勃爾斯卡婭大街,13號樓19號。
俄語中,索茨戈羅德是"社會主義城"的縮寫。這個意思我還懂。
"索茨戈羅德是20世紀30年代為工人們在汽車廠附近建設的居住區。"阿廖沙解釋說,"我們開車路過那兒,在基洛夫大街附近。你親戚住過的奧克佳勃爾斯卡婭大街一定在那裏。"
第36節:淚灑高爾基市(15)
我筋疲力盡,返回奧爾加·阿列克謝耶芙娜舒適的公寓便酣然入睡。第二天,檔案館剛剛開門一分鍾,我就匆匆而來。我對照原件檢查複印件,填補印得不清楚的字句,把不能複印的部分記在筆記本上,整整忙了一天。那天下午閉館時,我帶著我的戰利品--132頁檔案複印件和寫得滿滿的筆記本走出檔案館。關鍵時刻,我設法辨認出最難識別的字跡。我利用星期六在雪梨俄語學校學習的10年,真是沒有白費。
雖然我將在晚上離開尼日尼前往莫斯科,但還有時間和阿廖沙最後一次遊覽高爾基市。沿著鮑爾莎婭·波克羅夫斯卡婭大街,我們看見兩塊並立的霓虹燈gg牌。第一塊用俄語和希伯來語寫著"格魯津斯卡婭大街5號甲--猶太會堂"。第二塊寫著"格魯津斯卡婭大街7號甲--吃角子老虎 "。兩塊牌子上都有一個箭頭,指向一道拱門。"我們去看看那座會堂吧,"我對阿廖沙說,"我曾外祖父也許在那兒祈禱過。"
穿過拱門,馬路邊有一幢19世紀的裝飾華麗的樓房,牆體油漆成那個時代特有的黃白相間的圖案。一個留著長長的黑鬍鬚、身材魁梧的男人正在院裏起勁地打著手機。他竟然就是這裏的拉比 雷帕·格魯茲曼。拉比一邊帶領我們上樓參觀新近開放的猶太會堂,一邊給我們講述它的歷史。這座會堂是由當地的猶太人和參加尼日尼·諾夫戈羅德商品交易會的商人們在1883年修建的,1938年被關閉,變成金屬製品與細木工車間。1991年,一小群猶太人在拉比的領導下,成功地使這座猶太會堂重歸社區並且重新開放。
"這座會堂會是我曾外祖父1937年到1938年在高爾基市居住期間祈禱過的那座猶太會堂嗎?"拉比確信是的。因為除此之外,高爾基市沒有別的會堂了。
回到市中心,大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有的在回家的路上抓緊最後一分鍾購物,有的信步從布置精美、顏色柔和的臨街店麵走過時瀏覽商店櫥窗。夕陽下,尼日尼籠罩著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我不知道,20世紀30年代中期,在它的人民憧憬著正在建設的美好未來的短暫年月,在憂慮和恐怖摧毀這座城市和它的人民的前夜,城市裏是否有過類似的寧靜與溫馨。我想起過去的宣傳片中那些意誌堅定的蘇聯青年,耳邊仿佛響起那激動人心的愛國歌曲:到處是美麗的田野、湖泊和森林的祖國,
養育著牛羊、魚蝦、穀物和樹木。
第35節:淚灑高爾基市(14)
我想像不出任何別的國家,
人們可以挺起胸膛,自由地走來走去……
突然,宛如幻夢中的歌聲被打斷。
"俄羅斯愛國者的報紙,請訂閱。"一個老年婦女把一張傳單塞到我手裏。
"扔掉它,"阿廖沙說,"她是個瘋子。"
這是一份為名為《黑色的世紀》的報紙作宣傳的傳單。那份報紙是由"全俄羅斯東正教君主主義運動"發行的。上麵印著沙皇的徽章和旗幟,"為了信仰、沙皇和祖國",它聲稱反對"猶太民族主義的"半法西斯"現政權",並且呼籲那些尚未選擇百事可樂、旅遊鞋的人們參加為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東正教的俄羅斯而鬥爭。難道沙俄時代對猶太人集體迫害的陰魂仍未驅散?早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基爾什與切斯娜離開俄國前往滿洲時,這些人的前輩就曾高呼這樣的口號。現在,他們又舊調重彈,把早已扔進歷史垃圾堆的陳詞濫調當作法寶。有些東西似乎從來也沒變過。
"哦,這至少是新俄羅斯享有自由的一種表現吧,就連黑暗勢力也學會了市場推銷。"我邊說邊把那張傳單塞進手提包,作為紀念品。過了一條馬路,自由又以另一種形式表現出來。這一次,把傳單塞進我手裏的是一位身穿又透又露的短裙的年輕女郎。這張傳單是為"愛心皇後俱樂部"做gg,邀請人們去觀看來自尼羅河畔的一個皮膚黝黑的男人表演的貨真價實的脫衣舞。從"黑色世紀"到"黑色的"色情表演--1996年的尼日尼真是應有盡有!我覺得,盡管20世紀30年代中期這裏曾經洋溢著樂觀主義精神,但肯定沒有這種選擇的自由。
跟阿廖沙和他的母親匆匆吃過告別晚餐以後,我把在檔案館找到的奧尼庫爾一家人的材料拿給他們看。乘火車返回莫斯科以前,我隻有幾個小時的時間了。
"我們去過的奧克佳勃爾斯卡婭大街上的那幢樓房不是你親戚們住過的地方。"阿廖沙匆匆翻閱過那些材料後平靜地說,"實際上,我們去錯了地方。"
"什麽?我想他們也許沒在那幢樓裏住過,可是他們肯定住在奧克佳勃爾斯卡婭大街上呀!"
阿廖沙把瑪亞第一份審訊記錄上的地址指給我看:
汽車廠,索茨戈羅德,奧克佳勃爾斯卡婭大街,13號樓19號。
俄語中,索茨戈羅德是"社會主義城"的縮寫。這個意思我還懂。
"索茨戈羅德是20世紀30年代為工人們在汽車廠附近建設的居住區。"阿廖沙解釋說,"我們開車路過那兒,在基洛夫大街附近。你親戚住過的奧克佳勃爾斯卡婭大街一定在那裏。"
第36節:淚灑高爾基市(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