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說:“在整個銀色的天河裏,智慧生靈的人口總數,你估計能有多少?假定有一百萬個文明世界,每一個這樣的世界具有大約十億個人,加到一起就是十的十五次方那麽多。如果其中的大多數都比我們先進,可能,從心眼兒裏,我們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狀況,是什麽東西在作怪呢?那就會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大國沙文主義’,是‘地球沙文主義’在作祟。”
“肯定的。那你還可以計算一下整個星係的生產率,每年生產多少嘉羅伊斯轎車,生產多少泰奇牌夾心甜點,多少伏爾加轎車,多少索尼牌大哥大。然後,我們就可以計算出整個星係的國民生產總值。一旦掌握了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進一步計算宇宙國民生產……”
“你別逗弄我,”愛麗一麵說著,一麵會心地佯做嗔笑,“你想想這些數字,不是玩笑,你認真想想。這麽多的星星,這麽多的生靈,都比我們先進得多。你是不是曾經有過微微的一閃念,想到過這些?”
她剛要說出她的念頭,忽然被湧起的思緒沖刷掉了。
“對了,你看這個。為了準備與卓思會見,我一直在讀這些資料。”
她伸手從床頭桌上拿過一卷古老版本的《大英百科全書——綜合詳解》第16卷,標題“魯本斯1索馬利亞”,這是起止的條目。
【1 魯本斯(1577~1640),佛蘭芒〔今荷蘭〕畫家。】
她順手翻開一頁,該頁麵夾著一塊扯下的計算機列印紙作書籤,她指著一篇叫《神聖》的文章說:
“這位神學家似乎認識到一種神聖之感的特殊性,他說是無理性,我看,應該叫非理性。他把這種非理性的神聖之感稱之為‘本性敬畏’。最早使用這個名詞的……我想想……這個人的名字叫魯道夫·奧托(1869~1937,德國神學家),他在1923年寫了一本書《神聖論》。他相信從人類先天意識中,就能察覺出這種本性敬畏,就有對本性敬畏的崇拜之感。他把這種原始的情感稱之為神秘之震驚。就憑我這點拉丁文的常識,就能知道他要說的是什麽意思。
“麵對神秘之震驚,人們感覺自己完全成了微不足道的,如果我理解得不錯的話,這可不是說個人自己的異化或疏離。他把這個本性敬畏視為一種‘完全外在的他物’,而把人類對它的反應,視為‘絕對驚恐’。行了,如果當宗教的信徒使用類似神聖、神明這樣的字眼兒的時候,指的就是這種精神狀態,那麽我同意,他們就是這樣。我覺得,類似這種東西,隻不過是聽到一個信號,與實際接受並不相幹。我認為所有的科學也都引發出這種敬畏之感。”
“你聽,他怎麽說的。”愛麗讀出一段正文:
在過去的一百年間,有一些哲學家和社會學家多次斷言神聖與神明已經消失,並預言宗教也將壽終正寢。對宗教史的研究表明,宗教的形式在發生變化,而且對於宗教的本性、實質和表現方式,從來就沒有取得過一致的意見。無論他這個人……
“你看,沒錯,連宗教方麵的文章都是性別歧視主義者寫的和編輯的。”愛麗不忘隨時對正文加以評論。
無論他這個人是處於一種什麽樣新的條件之下,表現得多麽激進,研究發展出一種終極結構的價值觀,無論這種價值觀與傳統意識多麽不同,維持對神聖的敬畏,永遠是最為重要的核心問題。
“那麽,怎樣呢?”
“那麽,我認為,官僚機構化的宗教就是試圖把你的本性敬畏之感製度化、體製化,而不是給你提供方便,讓你自己直接感受本性之敬畏——就像通過一架口徑六英寸的望遠鏡向外觀察一樣。如果本性敬畏之感是居於宗教的核心地位,你說,誰更具有宗教般的精神呢?是追隨官僚機構化宗教的那些信徒?還是他們自己不斷學習科學的那些人呢?”
“我看,是不是讓我把這些,簡單總結一下。”德·黑爾套用了愛麗的一個習慣說法。“一個懶洋洋的周六下午,兩個人赤身裸體躺在床上,閱讀《大英百科全書》,爭論是不是仙女星係比耶穌復活更加值得‘本性敬畏’。他們知道如何度過美好時光,還是不知道呢?”
《接觸》作者:[美]卡爾·薩根
(本書資料收集於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第二篇 大機器
至高無上全能的發號施令者,以宇宙的構造演示著科學的原理,讓人們去研究和模仿。我們把自己稱之為全球的居民,就仿佛,他,已經明確地向全球的居民在說,“我已經創造出一個地球,供人們居住,我已經把天堂渲染得布滿繁星,有目共睹,通過它,教給人們科學和藝術。現在人們可以舒展一下,從我的慷慨大度寬宏大量裏學會寬容,所有的人們之間都要善良同情、友好相處。”
——托馬斯·潘恩1《理性時代》(1794)。
【1 托馬斯·潘恩(1737~1809),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最有影響的政治活動家和思想家。出生於英國諾福克郡塞特福特鎮一個手工業者家庭,13歲輟學,曾隨其父學裁縫手藝,做過水手、教師和收稅官。曾代表收稅官與政府交涉,被斥為“鬧事”。他是激進的民主主義和自然神論者,他提出“世界公民”理念,宣傳建立“世界共和國”。他也是最早提出公共教育、最低工資保障限額的人士之一。在他的思想觀念裏不存在什麽國王和貴族,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他的《常識》一書,極大地鼓舞了美國獨立的士氣。他強烈反對基督教。認為宗教有可能幹預政治。《理性時代》一書,闡明他的自然神論的觀念。】
“肯定的。那你還可以計算一下整個星係的生產率,每年生產多少嘉羅伊斯轎車,生產多少泰奇牌夾心甜點,多少伏爾加轎車,多少索尼牌大哥大。然後,我們就可以計算出整個星係的國民生產總值。一旦掌握了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進一步計算宇宙國民生產……”
“你別逗弄我,”愛麗一麵說著,一麵會心地佯做嗔笑,“你想想這些數字,不是玩笑,你認真想想。這麽多的星星,這麽多的生靈,都比我們先進得多。你是不是曾經有過微微的一閃念,想到過這些?”
她剛要說出她的念頭,忽然被湧起的思緒沖刷掉了。
“對了,你看這個。為了準備與卓思會見,我一直在讀這些資料。”
她伸手從床頭桌上拿過一卷古老版本的《大英百科全書——綜合詳解》第16卷,標題“魯本斯1索馬利亞”,這是起止的條目。
【1 魯本斯(1577~1640),佛蘭芒〔今荷蘭〕畫家。】
她順手翻開一頁,該頁麵夾著一塊扯下的計算機列印紙作書籤,她指著一篇叫《神聖》的文章說:
“這位神學家似乎認識到一種神聖之感的特殊性,他說是無理性,我看,應該叫非理性。他把這種非理性的神聖之感稱之為‘本性敬畏’。最早使用這個名詞的……我想想……這個人的名字叫魯道夫·奧托(1869~1937,德國神學家),他在1923年寫了一本書《神聖論》。他相信從人類先天意識中,就能察覺出這種本性敬畏,就有對本性敬畏的崇拜之感。他把這種原始的情感稱之為神秘之震驚。就憑我這點拉丁文的常識,就能知道他要說的是什麽意思。
“麵對神秘之震驚,人們感覺自己完全成了微不足道的,如果我理解得不錯的話,這可不是說個人自己的異化或疏離。他把這個本性敬畏視為一種‘完全外在的他物’,而把人類對它的反應,視為‘絕對驚恐’。行了,如果當宗教的信徒使用類似神聖、神明這樣的字眼兒的時候,指的就是這種精神狀態,那麽我同意,他們就是這樣。我覺得,類似這種東西,隻不過是聽到一個信號,與實際接受並不相幹。我認為所有的科學也都引發出這種敬畏之感。”
“你聽,他怎麽說的。”愛麗讀出一段正文:
在過去的一百年間,有一些哲學家和社會學家多次斷言神聖與神明已經消失,並預言宗教也將壽終正寢。對宗教史的研究表明,宗教的形式在發生變化,而且對於宗教的本性、實質和表現方式,從來就沒有取得過一致的意見。無論他這個人……
“你看,沒錯,連宗教方麵的文章都是性別歧視主義者寫的和編輯的。”愛麗不忘隨時對正文加以評論。
無論他這個人是處於一種什麽樣新的條件之下,表現得多麽激進,研究發展出一種終極結構的價值觀,無論這種價值觀與傳統意識多麽不同,維持對神聖的敬畏,永遠是最為重要的核心問題。
“那麽,怎樣呢?”
“那麽,我認為,官僚機構化的宗教就是試圖把你的本性敬畏之感製度化、體製化,而不是給你提供方便,讓你自己直接感受本性之敬畏——就像通過一架口徑六英寸的望遠鏡向外觀察一樣。如果本性敬畏之感是居於宗教的核心地位,你說,誰更具有宗教般的精神呢?是追隨官僚機構化宗教的那些信徒?還是他們自己不斷學習科學的那些人呢?”
“我看,是不是讓我把這些,簡單總結一下。”德·黑爾套用了愛麗的一個習慣說法。“一個懶洋洋的周六下午,兩個人赤身裸體躺在床上,閱讀《大英百科全書》,爭論是不是仙女星係比耶穌復活更加值得‘本性敬畏’。他們知道如何度過美好時光,還是不知道呢?”
《接觸》作者:[美]卡爾·薩根
(本書資料收集於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第二篇 大機器
至高無上全能的發號施令者,以宇宙的構造演示著科學的原理,讓人們去研究和模仿。我們把自己稱之為全球的居民,就仿佛,他,已經明確地向全球的居民在說,“我已經創造出一個地球,供人們居住,我已經把天堂渲染得布滿繁星,有目共睹,通過它,教給人們科學和藝術。現在人們可以舒展一下,從我的慷慨大度寬宏大量裏學會寬容,所有的人們之間都要善良同情、友好相處。”
——托馬斯·潘恩1《理性時代》(1794)。
【1 托馬斯·潘恩(1737~1809),美國獨立戰爭時期,最有影響的政治活動家和思想家。出生於英國諾福克郡塞特福特鎮一個手工業者家庭,13歲輟學,曾隨其父學裁縫手藝,做過水手、教師和收稅官。曾代表收稅官與政府交涉,被斥為“鬧事”。他是激進的民主主義和自然神論者,他提出“世界公民”理念,宣傳建立“世界共和國”。他也是最早提出公共教育、最低工資保障限額的人士之一。在他的思想觀念裏不存在什麽國王和貴族,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他的《常識》一書,極大地鼓舞了美國獨立的士氣。他強烈反對基督教。認為宗教有可能幹預政治。《理性時代》一書,闡明他的自然神論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