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歐洲的重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九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即使在戰前,納粹的藝術鑑賞家早就對義大利的藝術感興趣了。對德國人的這一風雅愛好,那位認為藝術沒有男子漢氣概,樂於出賣義大利任何名畫的墨索裏尼,曾不止一次地不顧藝術品出口條例的規定和他自己的藝術專家們的抗議而予以滿足。法國淪陷後,希特勒答應隻要義大利官員們在藝術品流向德國方麵不太刁難,他願意把當年被拿破崙帶走的藝術品還給義大利,但是,盡管法西斯教育部部長博塔伊不同意這個異乎尋常的建議,他還是不能阻止藝術品以日益增長的規模源源流入德國,有的是納粹買去的,有的是由墨索裏尼和齊亞諾送給他們的。僅在1941年11月一個月間,就有三十四箱發運給戈林,第二年他又從佛羅倫斯一個收藏家那裏弄到一批畫,以交換九幅法國印象主義派的畫(其中七幅顯然是從猶太人那裏偷盜來的)。這些運出國的藝術品,許多是德國的、荷蘭的或佛蘭芒的,有些甚至並不是第一流的,但也確有許多是義大利的或古代的藝術品,其中有蘭切洛蒂鐵餅運動員雕像那樣的大傑作。
寄放在南蒂羅爾的那批藝術品,因為是在盟國軍政府的轄區內,1945年7月就運回了佛羅倫斯,但那些被劫往德國和奧地利的就不那麽容易收回了。有權要求賠款的國家同義大利不一樣,它們提出要補償自己的損失;就連義大利人自己也曾在那九幅印象主義派的畫歸還法國的問題上多方留難。後來,在1947年8月間,終於把為數剛好超過一千件的盜自各個博物館和美術館的畫、雕像和其他東西以及一些教堂的鍾,歸還給了義大利。在美國管製委員會的某些官員的支持下,巴伐利亞州政府和德國藝術專家們曾力爭要把1943年前賣給或送給德國的藝術品留在德國,理由是,它們是合法取得的。這些藝術品中,第一批是在1948年11月送回義大利的;1949年又送回了第二批;但即使到了那時,仍然還有八十四件藝術文物留在慕尼黑(幾乎全部都是從佛羅倫斯盜竊或非法運出去的),也還有不少於六百九十三件仍然下落不明(其中有一些原是私人收藏的,有一些是公家的)。
關於轟炸羅馬問題的注
“高貴的羅馬!王冠上的明珠和地球上的主人,
世界上最優美的城市,
……
我們讚美您——願上帝世世代代地保佑您。”
“您,神聖的廢墟,悲慘的景色,
隻留下羅馬這個名字,
古老的遺蹟啊,使那麽有名的人物,
其榮譽盡管僅餘灰燼,卻由此而長存著,
凱旋的拱門,尖屋頂直聳雲霄,
您將看到上天自己也驚嚇,
啊,您逐漸飛向虛無,
人們的傳說,所有人的戰利品。”
如果不是從中世紀朝聖者或文藝復興時代詩人的觀點,而是從負責製訂1943-1944年盟軍作戰計劃的人們的觀點來看,羅馬雖不是大工業城市,卻是義大利的一個主要鐵路中心,同時設在那裏的政府機關以及意德武裝部隊的各種各樣的司令部也都是合適和合法的轟炸目標。各盟國的一般公眾中間確有著那麽一些人,他們在一部分報界的支持鼓勵下,希望他們的政府在轟炸羅馬問題上不要有什麽猶豫,他們爭辯說,盟國城市的被炸就是轟炸羅馬的充分理由,甚至還說,希望保全羅馬古蹟文物的那種想法,就意味著對倫敦和考文垂被炸得無家可歸的窮人毫無心肝。伊斯特本商會呈遞給邱吉爾的一份決議寫道:“羅馬人心目中的羅馬並不比伊斯特本人心目中的伊斯特本更為美麗。”然而,幸運的是,各盟國政府採取了較為文明的政策。除了對毀滅它們自己的西方文明部分遺產可能有些顧慮外,單是政治上得失利害的考慮也就足以促使它們盡可能不去破壞羅馬的古蹟和聖地了,因為,對世界各地(包括它們自己的國家在內)輿論中那些強大而有組織的階層的反應,它們是害怕的。
在1929年2月11日拉太朗條約的第二十四條中,羅馬教廷曾宣布梵蒂岡城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中立的和不可侵犯的。盡管它的這一地位沒有得到除義大利以外其他大國的承認,但在整個這次大戰中盟國對此是始終尊重的,雖然德國人並不如此,他們從梵蒂岡領土內綁架走了義大利抵抗運動的一些成員。至於羅馬城的其餘部分,據梵蒂岡方麵的消息說,英國政府曾在義大利參戰後不久回答教皇的詢問時,表示過:承認羅馬的聖地性質,可能的話,將避免轟炸該城,在任何情況下都將尊重宗教上的文物和建築物。然而,英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一些公開聲明卻大致都是說它有轟炸羅馬的完全自由,而且將盡可能猛烈地予以轟炸,如果戰爭的進程需要這樣做的話。它還作過保證,說如果軸心國轟炸開羅,它也就要轟炸羅馬。美國政府對於國內外可能會有的反應比較敏感,而較少受到軍事考慮的影響,也較少注意不讓自己捲入那種在保護這個“不朽之城”的同時也可能保護敵人的讓步中去。
1942年11月至1943年1月間,英美政府同梵蒂岡就羅馬中立化的可能性交換過意見,但沒有得到什麽結果。來自梵蒂岡的壓力促使軸心國的某些軍事參謀部離開了該城,但其他軍事目標依然在那裏。1943年7月19日,盟國飛機轟炸了蒂布爾蒂納鐵路車場,嚴重損壞了半英裏以外維拉諾的聖勞倫佐長方形教堂。8月13日羅馬近郊再次遭到空襲。次日,巴多利奧政府宣布羅馬為“不設防城市”;而且在9月10日德軍控製羅馬之後,仍然把它說成是這樣的城市。1940年和1941年,布魯塞爾、巴黎、貝爾格勒、薩格勒布和盧布爾雅那都曾宣布為“不設防城市”,但都隻是在兵臨城下時才宣布的。事實上,這個名詞在國際法上是看不到的,雖然1907年10月18日海牙(陸戰)公約所附章程第二十五條有不準轟擊“沒有設防的”城鎮的規定。
寄放在南蒂羅爾的那批藝術品,因為是在盟國軍政府的轄區內,1945年7月就運回了佛羅倫斯,但那些被劫往德國和奧地利的就不那麽容易收回了。有權要求賠款的國家同義大利不一樣,它們提出要補償自己的損失;就連義大利人自己也曾在那九幅印象主義派的畫歸還法國的問題上多方留難。後來,在1947年8月間,終於把為數剛好超過一千件的盜自各個博物館和美術館的畫、雕像和其他東西以及一些教堂的鍾,歸還給了義大利。在美國管製委員會的某些官員的支持下,巴伐利亞州政府和德國藝術專家們曾力爭要把1943年前賣給或送給德國的藝術品留在德國,理由是,它們是合法取得的。這些藝術品中,第一批是在1948年11月送回義大利的;1949年又送回了第二批;但即使到了那時,仍然還有八十四件藝術文物留在慕尼黑(幾乎全部都是從佛羅倫斯盜竊或非法運出去的),也還有不少於六百九十三件仍然下落不明(其中有一些原是私人收藏的,有一些是公家的)。
關於轟炸羅馬問題的注
“高貴的羅馬!王冠上的明珠和地球上的主人,
世界上最優美的城市,
……
我們讚美您——願上帝世世代代地保佑您。”
“您,神聖的廢墟,悲慘的景色,
隻留下羅馬這個名字,
古老的遺蹟啊,使那麽有名的人物,
其榮譽盡管僅餘灰燼,卻由此而長存著,
凱旋的拱門,尖屋頂直聳雲霄,
您將看到上天自己也驚嚇,
啊,您逐漸飛向虛無,
人們的傳說,所有人的戰利品。”
如果不是從中世紀朝聖者或文藝復興時代詩人的觀點,而是從負責製訂1943-1944年盟軍作戰計劃的人們的觀點來看,羅馬雖不是大工業城市,卻是義大利的一個主要鐵路中心,同時設在那裏的政府機關以及意德武裝部隊的各種各樣的司令部也都是合適和合法的轟炸目標。各盟國的一般公眾中間確有著那麽一些人,他們在一部分報界的支持鼓勵下,希望他們的政府在轟炸羅馬問題上不要有什麽猶豫,他們爭辯說,盟國城市的被炸就是轟炸羅馬的充分理由,甚至還說,希望保全羅馬古蹟文物的那種想法,就意味著對倫敦和考文垂被炸得無家可歸的窮人毫無心肝。伊斯特本商會呈遞給邱吉爾的一份決議寫道:“羅馬人心目中的羅馬並不比伊斯特本人心目中的伊斯特本更為美麗。”然而,幸運的是,各盟國政府採取了較為文明的政策。除了對毀滅它們自己的西方文明部分遺產可能有些顧慮外,單是政治上得失利害的考慮也就足以促使它們盡可能不去破壞羅馬的古蹟和聖地了,因為,對世界各地(包括它們自己的國家在內)輿論中那些強大而有組織的階層的反應,它們是害怕的。
在1929年2月11日拉太朗條約的第二十四條中,羅馬教廷曾宣布梵蒂岡城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中立的和不可侵犯的。盡管它的這一地位沒有得到除義大利以外其他大國的承認,但在整個這次大戰中盟國對此是始終尊重的,雖然德國人並不如此,他們從梵蒂岡領土內綁架走了義大利抵抗運動的一些成員。至於羅馬城的其餘部分,據梵蒂岡方麵的消息說,英國政府曾在義大利參戰後不久回答教皇的詢問時,表示過:承認羅馬的聖地性質,可能的話,將避免轟炸該城,在任何情況下都將尊重宗教上的文物和建築物。然而,英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一些公開聲明卻大致都是說它有轟炸羅馬的完全自由,而且將盡可能猛烈地予以轟炸,如果戰爭的進程需要這樣做的話。它還作過保證,說如果軸心國轟炸開羅,它也就要轟炸羅馬。美國政府對於國內外可能會有的反應比較敏感,而較少受到軍事考慮的影響,也較少注意不讓自己捲入那種在保護這個“不朽之城”的同時也可能保護敵人的讓步中去。
1942年11月至1943年1月間,英美政府同梵蒂岡就羅馬中立化的可能性交換過意見,但沒有得到什麽結果。來自梵蒂岡的壓力促使軸心國的某些軍事參謀部離開了該城,但其他軍事目標依然在那裏。1943年7月19日,盟國飛機轟炸了蒂布爾蒂納鐵路車場,嚴重損壞了半英裏以外維拉諾的聖勞倫佐長方形教堂。8月13日羅馬近郊再次遭到空襲。次日,巴多利奧政府宣布羅馬為“不設防城市”;而且在9月10日德軍控製羅馬之後,仍然把它說成是這樣的城市。1940年和1941年,布魯塞爾、巴黎、貝爾格勒、薩格勒布和盧布爾雅那都曾宣布為“不設防城市”,但都隻是在兵臨城下時才宣布的。事實上,這個名詞在國際法上是看不到的,雖然1907年10月18日海牙(陸戰)公約所附章程第二十五條有不準轟擊“沒有設防的”城鎮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