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歐洲的重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九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一個新政府組成了。它和上屆政府沒有多大不同,隻是共產黨的優勢稍有增長,共產黨領袖哥特瓦爾德自然地接替費林格成為總理。新內閣比以前多了兩個共產黨人,使財政部、國內貿易部和社會福利部均歸共產黨控製。國家社會黨人斯特蘭斯基現被任命為教育部長,而另一個國家社會黨人德爾蒂納則繼斯特蘭斯基而任司法部長。耐人尋味的是,這個政府隻包括五個而不是七個斯洛伐克族的閣員。
繼1946年5月選舉之後的十二個月[據說]是這重建起來的共和國最美好的一段時期。工業生產迅速發展;貿易,特別是西方國家的貿易在迅速增長;收成很好,食品還比較豐富,同時共產黨看來滿足於它在政府中所處的領導地位,準備按照正常的西方慣例,遵守議會政治的規則。同波蘭的領土糾紛已束之高閣,隻是同匈牙利的一場爭吵擾亂著捷克斯洛伐克寧靜的國際關係。
如果說共產黨在一些捷克省份中所得選票之多使其敵手感到驚異的話,那末這一事實在當時卻並沒有使他們感到沮喪。整個說來,新製憲國民議會中的情緒是樂觀的,非共產黨人相信,他們將會在1948年的下一次選舉中趕上他們的對手。製憲國民議會的第一個行動是再一次選舉貝奈斯為共和國總統。從理論上說,它的下一個任務是起草憲法,但它當時的注意力卻首先對準經濟計劃問題。雖然科希策綱領未提到訂計劃的事,但自從全國解放之日起,人們就普遍地認為,在當時的情勢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都將有賴於國家來組織。政府從一開始就是按這種假設行事的。因此,1945 年成立了一個經濟委員會,其成員包括內閣中負責經濟事務的各部部長、國家銀行的總裁、斯洛伐克民族行政委員會的一名代表、工會理事會主席、捷克斯洛伐克農民協會主席、中央合作總社主席以及一位秘書長;後者還主持一個直接對總理負責的中央計劃委員會。總計劃的實際擬訂工作是委託給國家計劃局辦理的,計劃局的局長也是經濟委員會的一個成員。1945 年銀行和重工業的國有化為製訂一個正式計劃提供了基礎,這個計劃事實上於1946年由國家計劃局專冊發表,稱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重建》。有了一位共產黨人擔任總理,計劃的大綱就於7月5日提交國民議會。接著,在10月25日,一個詳盡的兩年計劃得到了議會的批準。三天之後,1946年10月28日,即召開臨時議會和公布國有化法令的周年紀念日,總統簽署了這一計劃。計劃於1947年1月1日起開始實行,一直執行到1948年底。
捷克斯洛伐克這第一個短期計劃基本上是一個恢復經濟的綱領。其總目標隻是比並不特別繁榮的1937年的生產水平提高百分之十;另一方麵,人口的減少意味著工業方麵的人力比戰前損失了將近百分之二十,還不算技術方麵的退步。同那個時候所有東歐各國的計劃一樣,重點是放在發展重工業以及發展電力和運輸方麵。捷克斯洛伐克過去有名的紡織業和製鞋工業相對地說來遭到了忽視。可是,不能忘記,這些工業大部分還在私人手裏;讓它們衰落是符合共產黨人的意圖的,因為它們以往依賴西方的市場,而要完全重新占有這些市場無論如何總將是困難的。計劃考慮到農業機械化,但它所作出的安排是在比1937年為小的耕作麵積上進行更集約的耕種;因此農業生產隻有很少的增長。
在大戰期間斯洛伐克的工業有了相當大的發展,可能就是由於這個原因,才使共產黨人在1946年5月間過高地估計了他們在工業方麵的影響。但不管怎麽說,他們對地區自治或民族自治的概念是同蘇聯在這一問題上的看法類似的,一方麵對斯洛伐克作為一個單獨的文化實體十分強調,同時又傾向於使它的經濟生活受製於來自布拉格——或者可以說實際上是來自莫斯科——的許多指示。盡管在蒂索時期有了一些發展,斯洛伐克的社會仍處於東歐其他地區的水平而不是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的水平。換句話說,農業人口的過剩要求進一步工業化,而這既適合於俄國的需要,又符合於共產黨的學說。1946年5月選舉以後,哥特瓦爾德和他的同誌們特別熱中於推進斯洛伐克的工業化,以便加強他們的控製並結束那裏的傾軋混亂狀態。因此,到了製訂兩年計劃的時候,就規定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的投資總額為七百億捷克克朗,其中有二百二十億要用於發展斯洛伐克,發展它的工廠、它的礦山,特別是它的發電站。
兩年計劃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公眾一致默認下開始實施的,而且,除官方的口號外,確實還有某些真正的熱情。戴蒙德在1947年初寫道:“在過去一年中,任何訪問過捷克斯洛伐克的人,都能證實這樣的情況,即幾乎對每一個行動,政府的也好,任何機構或任何個人的也好,人們都是以對‘計劃’是否有利作為衡量的標準來判斷它的是非得失的——看來,‘計劃’幾乎已自成一體。”在國家重建時期,非馬克思主義者對這一類措施的必要性往往是願意承認的;有著象捷克斯洛伐克那樣的混合經濟,加上土地改革迄至那時所造成的小土地所有者的增加,他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是有保障的,可以避免馬克思主義的命運。
捷克斯洛伐克對外貿易方麵的演變鼓勵人們產生這種希望。直到1946年頭幾個月為止,人們一直有著這樣一種普遍的看法,認為捷克斯洛伐克的任務應該是為東歐和俄國供應機器,認為它天生要在這方麵取代德國以前的地位。1946年4月,當裏普卡在莫斯科同蘇聯簽訂貿易協定時,甚至在演說中提到世界(即資本主義)市場上的“競爭性變化”(意思是指蕭條和需求的突然緊縮)的危險。但東方國家既不能供應捷克斯洛伐克所需要的原料,也不能供應它需要的消費品,而且,東方國家的貨幣用處又是有限的。的確,在1946年這一年中,因在戰時保持中立而得以大大發展其對各方麵貿易的瑞士,成了捷克斯洛伐克最重要的供應者和主顧,同時捷克斯洛伐克同英國、瑞典和美國的貿易額也不比它對俄國的貿易額差多少。1947 年的頭三個月中,同俄國的貿易額暫時落後於同西方國家的貿易。這樣,給人們的印象是,捷克斯洛伐克同西方國家的聯繫是在擴大而不是在縮小。
繼1946年5月選舉之後的十二個月[據說]是這重建起來的共和國最美好的一段時期。工業生產迅速發展;貿易,特別是西方國家的貿易在迅速增長;收成很好,食品還比較豐富,同時共產黨看來滿足於它在政府中所處的領導地位,準備按照正常的西方慣例,遵守議會政治的規則。同波蘭的領土糾紛已束之高閣,隻是同匈牙利的一場爭吵擾亂著捷克斯洛伐克寧靜的國際關係。
如果說共產黨在一些捷克省份中所得選票之多使其敵手感到驚異的話,那末這一事實在當時卻並沒有使他們感到沮喪。整個說來,新製憲國民議會中的情緒是樂觀的,非共產黨人相信,他們將會在1948年的下一次選舉中趕上他們的對手。製憲國民議會的第一個行動是再一次選舉貝奈斯為共和國總統。從理論上說,它的下一個任務是起草憲法,但它當時的注意力卻首先對準經濟計劃問題。雖然科希策綱領未提到訂計劃的事,但自從全國解放之日起,人們就普遍地認為,在當時的情勢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都將有賴於國家來組織。政府從一開始就是按這種假設行事的。因此,1945 年成立了一個經濟委員會,其成員包括內閣中負責經濟事務的各部部長、國家銀行的總裁、斯洛伐克民族行政委員會的一名代表、工會理事會主席、捷克斯洛伐克農民協會主席、中央合作總社主席以及一位秘書長;後者還主持一個直接對總理負責的中央計劃委員會。總計劃的實際擬訂工作是委託給國家計劃局辦理的,計劃局的局長也是經濟委員會的一個成員。1945 年銀行和重工業的國有化為製訂一個正式計劃提供了基礎,這個計劃事實上於1946年由國家計劃局專冊發表,稱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重建》。有了一位共產黨人擔任總理,計劃的大綱就於7月5日提交國民議會。接著,在10月25日,一個詳盡的兩年計劃得到了議會的批準。三天之後,1946年10月28日,即召開臨時議會和公布國有化法令的周年紀念日,總統簽署了這一計劃。計劃於1947年1月1日起開始實行,一直執行到1948年底。
捷克斯洛伐克這第一個短期計劃基本上是一個恢復經濟的綱領。其總目標隻是比並不特別繁榮的1937年的生產水平提高百分之十;另一方麵,人口的減少意味著工業方麵的人力比戰前損失了將近百分之二十,還不算技術方麵的退步。同那個時候所有東歐各國的計劃一樣,重點是放在發展重工業以及發展電力和運輸方麵。捷克斯洛伐克過去有名的紡織業和製鞋工業相對地說來遭到了忽視。可是,不能忘記,這些工業大部分還在私人手裏;讓它們衰落是符合共產黨人的意圖的,因為它們以往依賴西方的市場,而要完全重新占有這些市場無論如何總將是困難的。計劃考慮到農業機械化,但它所作出的安排是在比1937年為小的耕作麵積上進行更集約的耕種;因此農業生產隻有很少的增長。
在大戰期間斯洛伐克的工業有了相當大的發展,可能就是由於這個原因,才使共產黨人在1946年5月間過高地估計了他們在工業方麵的影響。但不管怎麽說,他們對地區自治或民族自治的概念是同蘇聯在這一問題上的看法類似的,一方麵對斯洛伐克作為一個單獨的文化實體十分強調,同時又傾向於使它的經濟生活受製於來自布拉格——或者可以說實際上是來自莫斯科——的許多指示。盡管在蒂索時期有了一些發展,斯洛伐克的社會仍處於東歐其他地區的水平而不是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的水平。換句話說,農業人口的過剩要求進一步工業化,而這既適合於俄國的需要,又符合於共產黨的學說。1946年5月選舉以後,哥特瓦爾德和他的同誌們特別熱中於推進斯洛伐克的工業化,以便加強他們的控製並結束那裏的傾軋混亂狀態。因此,到了製訂兩年計劃的時候,就規定整個捷克斯洛伐克的投資總額為七百億捷克克朗,其中有二百二十億要用於發展斯洛伐克,發展它的工廠、它的礦山,特別是它的發電站。
兩年計劃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公眾一致默認下開始實施的,而且,除官方的口號外,確實還有某些真正的熱情。戴蒙德在1947年初寫道:“在過去一年中,任何訪問過捷克斯洛伐克的人,都能證實這樣的情況,即幾乎對每一個行動,政府的也好,任何機構或任何個人的也好,人們都是以對‘計劃’是否有利作為衡量的標準來判斷它的是非得失的——看來,‘計劃’幾乎已自成一體。”在國家重建時期,非馬克思主義者對這一類措施的必要性往往是願意承認的;有著象捷克斯洛伐克那樣的混合經濟,加上土地改革迄至那時所造成的小土地所有者的增加,他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是有保障的,可以避免馬克思主義的命運。
捷克斯洛伐克對外貿易方麵的演變鼓勵人們產生這種希望。直到1946年頭幾個月為止,人們一直有著這樣一種普遍的看法,認為捷克斯洛伐克的任務應該是為東歐和俄國供應機器,認為它天生要在這方麵取代德國以前的地位。1946年4月,當裏普卡在莫斯科同蘇聯簽訂貿易協定時,甚至在演說中提到世界(即資本主義)市場上的“競爭性變化”(意思是指蕭條和需求的突然緊縮)的危險。但東方國家既不能供應捷克斯洛伐克所需要的原料,也不能供應它需要的消費品,而且,東方國家的貨幣用處又是有限的。的確,在1946年這一年中,因在戰時保持中立而得以大大發展其對各方麵貿易的瑞士,成了捷克斯洛伐克最重要的供應者和主顧,同時捷克斯洛伐克同英國、瑞典和美國的貿易額也不比它對俄國的貿易額差多少。1947 年的頭三個月中,同俄國的貿易額暫時落後於同西方國家的貿易。這樣,給人們的印象是,捷克斯洛伐克同西方國家的聯繫是在擴大而不是在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