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在邱吉爾2月22日的聲明之後,蘇聯在倫敦散發的一些文章和報導都聲明說,不可能和波蘭人合作,除非他們同意承認寇鬆線,同意從波蘭流亡政府中撤換幾個不友好的人:索斯恩科夫斯基、庫基耶爾和科特。科特當時公開地表示不同意俄國人有權要求以寇鬆線為界。在3月間,出現了一個反對國家軍的宣傳運動,它隻字不提國家軍與紅軍配合作戰的成就,這項宣傳運動當時正取得某些效果,因為英美兩國領導人已開始在波蘭人麵前表示懷疑國家軍司令部和流亡政府是否真正控製著整個波蘭地下組織。由於有這些疑慮,索斯恩科夫斯基和博爾發動了一個“尤拉行動”。他們選擇了波蘭東南部一個地區,在4月6日這天,波蘭地下武裝把那裏的鐵路在三個不同地方切斷了(照博爾說)達三十三小時到四十八小時。英國經濟作戰部大臣塞爾伯恩勳爵5月3日寫信給索斯恩科夫斯基,表示英國總參謀部對這一英勇行為和波蘭秘密軍隊的其他活動感到欽佩。


    在1944年頭幾個月中,波蘭國內地下組織的領導有一些變動。1月間成立了民族團結會議,接著在4月26日,揚科夫斯基被任命為副總理;5月3日,他提名三個主要政黨的代表行使部長會議的職權。


    5月份給波蘭人帶來了鼓舞人心的喜訊。安德爾斯將軍的軍隊這時已經改組,並擴大成為波蘭第二兵團,在英國第八集團軍司令部的領導下,在義大利作戰。作為他們與德國人進行有組織的戰鬥的首次考驗,他們被派去攻占蒙特卡西諾修道院,該修道院當時已成為德軍的堡壘,封鎖著通向羅馬的道路。5月11日,他們發動了攻擊,一星期後(5月18日),安德爾斯才報告攻擊成功。波蘭第二兵團得到了盟國軍事領袖和波蘭政府領導人的嘉獎,說他們在戰鬥中“為自己贏得了榮譽”;5月25日,亞歷山大將軍授予安德爾斯將軍第三級巴斯勳章。


    米科拉伊奇克在6月3日預先錄製了一篇講話,準備在盟軍越過英吉利海峽開始大規模進攻歐洲大陸的那天,向法國境內的波蘭地下組織廣播,號召他們和法國“馬基”遊擊隊一同起來幫助進攻的部隊。他還向那些被迫編入德軍的波蘭人呼籲,要他們叛逃到盟國這一邊來。波蘭政府最近剛承認了戴高樂領導下的法國解放委員會,並為“馬基”遊擊隊同法國境內波蘭地下組織的合作作出了安排。


    米科拉伊奇克把他的講話錄好音之後,在國家軍副司令“塔博爾”的陪同下,乘飛機到了華盛頓。一些時候以來,米科拉伊奇克一直想訪問美國,以便弄清楚波蘭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依靠羅斯福總統的支持,因為當時英國政府已經明白表示不準備支持波蘭拒絕俄國的要求。但波蘭人也不能指望羅斯福在總統選舉年會明確地答應支持他們,不過他們希望羅斯福由於對國內政治脈搏的敏感,可能會對他們表示一些好感,以免得罪六百萬波蘭裔美國人。然而米科拉伊奇克這一擬議中的訪問,卻由於美國方麵的主動要求而被推遲了好幾次;1944年3月18日,波方發表了關於對波俄關係的看法的一個詳細聲明後,所得到的唯一反應是訪問再次被推遲。隨同這一聲明,還附送了一份說明波蘭人民情緒的資料(由地下組織提供),以及給羅斯福的一個呼籲,要求他向俄國人說項,以保證國家軍和地下政權機構的安全。最後,米科拉伊奇克和羅斯福、赫爾、斯退丁紐斯(那時已是副國務卿)和其他軍政官員之間的會談,終於安排在6月初舉行。米科拉伊奇克和“塔博爾”於6月6日到達華盛頓。他們與總統進行了幾次淡活。羅斯福對波蘭歷史的知識和對波蘭處境的了解,使波蘭領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談到德黑蘭三大國會議時,他說他本人是反對以寇鬆線作為最後解決辦法的,他和史達林本來都沒有提到這個問題,後來還是邱吉爾提出來的。這樣史達林就充分利用了這個機會。羅斯福向米科拉伊奇克明白表示,在選舉年他不能在波蘭問題上承擔任何義務。不過他希望將來在某種“比較輕鬆”的氣氛中,他能說服史達林讓波蘭保有利沃夫、斯坦尼斯拉夫和德羅霍貝奇油田,雖然也許得不到維爾紐斯。他想,波蘭應該得到西裏西亞和東普魯士,史達林不會堅持要哥尼斯堡。他說,史達林並不希望波蘭滅亡,而且波蘭滅亡這樣的事無論如何是不會發生的,因為波蘭有著美國人民的道義支持。他認為,史達林一旦認識到國家軍的規模和影響,就會向波蘭人作出某種“友好姿態”。


    總統極力建議,為了創造“比較輕鬆”的氣氛,波蘭人應該嚐試一下,以消除他們與俄國人之間的分歧。他建議米科拉伊奇克去訪問史達林,同他討論一些“你們雙方有共同利益的問題,而不是那些使你們發生分歧的問題”。他同赫爾都強調,米科拉伊奇克應該準備為友好關係作一些讓步。波蘭人必須設法迴避領土問題的任何最後解決辦法,但是如果能同意在他們的政府中作一些更動,也許是可取的。在他所提到的那些條件和建議的前提下,他將一如既往支持一個強大和獨立的波蘭。有必要作一些讓步,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們應該使自己適應這種情況,如果他處於他們的地位,他也會這樣做。他說,英國和美國不會為了波蘭而與俄國開戰,同時波蘭人應該記住,俄國人在人數上要比波蘭人多得多。他談到了戴高樂,作為向米科拉伊奇克提出的一個突出的例子,說戴高樂“在軍事考慮的重要性高於一切的時候,卻很固執,而且老是著眼於政治問題”。米科拉伊奇克在回答中著重表示,要對俄國人讓步是難以得到波蘭人民授權的。“塔博爾”向羅斯福介紹了國家軍的活動,關於這些活動,羅斯福早先已從地下組織的信使楊·卡爾斯基那裏聽到過(卡爾斯基是1943年夏天特地派到華盛頓來向總統說明這個組織的規模的)。“塔博爾”同華盛頓的一些軍政官員進行了會談,結果增進了波美之間的合作,並使美國人答應向國家軍送去更多物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歐洲的重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九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阿諾德·托因比並收藏歐洲的重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九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