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底片山內閣成立,把吉田內閣的重點生產作了角度修正,推出食糧增產與出口貿易的振興政策。食糧增產與出口貿易,成為鋼鐵與煤炭業之後的重點生產指定產業,通過出口貿易,以確保資材的進口。這樣,日本經濟在短短的3年內就恢復到接近於戰前水平,並走上了擴大再生產的軌道。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還實施了“價差補給”的物價政策和“復興融資”的金融手段,配合“美國援助”,補充了產業政策。所謂“價差補給”,就是為了促進基礎生產,廣泛地採用價格差距的補給金製度。因為當時的消費物質,由於軍需改為民需,形成絕對的生產不足,消費物質的價格高漲,生產財反而跌價。生產物質更由於設備的老朽與破損,生產性普遍降低。為了促進原材料的擴大再生產,才實行了基礎生產物質的補貼金製度。從補貼金額來看,1947年166億日元,1948年536億日元。重點放在鋼鐵與煤炭行業,補助金的比重,約為價格的一半以上。“復興融資”是指復興金融金庫的融資而言,該銀行成立於重點生產方式開始實施的1947年,1949年停止銀行業務。兩年之間,日本產業金融的1/4,設備資金融資總額的3/4,都由此金庫融資。煤炭產業約占復興融資總額的36%,475億日元,受到最大的優遇。煤炭產業設備資金的98.1%,都依賴復興金融金庫的融資。並且,所有的基礎產業的周轉資金,亦靠此金庫的巨額融資。復興融資的主要資金來源是發行復興債,發行額達1 680億日元,由日銀來承擔所發行的復興債。而所謂的“美國援助”,直到1951年,才宣告終止。6年美援總額合計是21.18億美元。


    ◆ “特需繁榮”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美國陷入日益不安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為了增強與東亞日益強盛的社會主義陣營相抗衡的力量,開始進一步促進並支持日本經濟的穩定和獨立。


    為此,在1949年2月,另一位對日本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底特律銀行總裁約瑟夫·道奇作為麥克阿瑟的經濟顧問抵達東京。道奇根據美國政府“穩定日本經濟九原則”,採取了一係列措施,其要點是:(1)平衡財政預算,扭轉財政連年支大於收的局麵;(2)取消國內重要物資的差價補貼和進出口補貼,堵塞發行公債和向日本銀行借貸的漏洞;(3)停止復興金融金庫的活動和復興金融債券的發行,設立美援對等基金特別會計項目;(4)確定1美元相當於360日元的單一匯率製。這一係列具體方案,簡稱“道奇路線”。此路線實施後,很快取得了明顯效果,它對抑製通貨膨脹,實現財政收支平衡,使日本經濟與世界經濟掛鉤,起了積極作用,雖然它同時也具有造成部分貨物滯銷、中小企業破產和工人大批失業等的“穩定危機”的負效應。


    1950年6月爆發的韓戰,是日本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的重要契機。由於美軍的“特需”,日本的出口急劇擴大,失業人數明顯減少,國民生產總值直線上升,外匯儲備迅速增加。日本產業所受影響之大,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韓戰把整個日本產業都帶進了戰爭景氣之中,不但使各種產業的生產量擴大,而且也使低生產率、高成本的重工業品得到發展,增加了出口量。1949年,日本的出口總額為5.1億美元,1950年增加為8.2億美元,1951年為13.55億美元。其中特需占極大分量,約占日本國民所得4.35兆日元的一成,亦即5 000億日元。


    “美軍特需”,包括美軍的軍需品、兵器的修理、基地的擴大建設及韓國的救濟物資等,例如卡車、火車頭等機械類,鋼材、銅製品、水泥等建設資材,衣料、防寒等紡織品。上述物資在韓戰爆發前,大概有1 500億日元的滯銷品。韓戰發生後,滯銷品一掃而空,更以纖維品及金屬類為中心,價格急速上升,在半年之間,上升率竟達90%。由於生產的擴大,礦工業生產在1950年10月突破戰前的水準,翌年3月便超過30%,飛躍上升。這樣,不但使企業利潤、生產量及銷售量急劇上升,而且出口商品的出口價格也隨之上漲,連帶地促使進口商品的漲價率增加,工資的上升率也步步提高。


    3.再度崛起(3)


    韓戰帶來的“特需繁榮”,一方麵使產業的利潤增大,另一方麵亦使投資活動更加活躍。前者,除了食品工業的利益率增加之外,和直接特需有關的紡織工業等消費品的利潤,也有增無減。利潤增加的總額,約從1 300億日元增加為3 100億日元;後者,產業的設備投資總額,亦從1 091億日元增加到4 389億日元,增加了約3倍。從產業類別來看,則以鋼鐵、煤炭、纖維、化學肥料、機械工業、運輸、電力等設備投資的增加,最為顯著。


    “美軍特需”就像一貼日本經濟的“回生藥”一樣,直接把日本的生產部門搞活了,間接又擴大了日本的出口貿易。同時,日銀的產業資金供給所發生的作用,也不容忽視。1950年,日銀提供給產業的資金總額竟達7 666億日元,與前一年相比,劇增了30%。產業企業內部保留的利益,也激增為1 174億日元,一躍而為2倍以上。產業資金的大部分,是金融市場的外部資金,1950年的外部資金供給額為6 495億日元,與前年度的1 162億日元相比,大幅增加了。除了日銀的產業資金供給之外,都市銀行也是重要的資金供給來源。從全國銀行的貸款額來看,1950年的總貸款額為4 077億日元,約為整個產業資金的53%,即占產業企業外部資金總額的60%。而都市銀行的貸款額,超過民間儲蓄,約為1 000億日元,這個超過額,便由日銀利用追加信用來彌補。換句話說,日銀的信用膨脹率相當高,否則,都市銀行貸給產業的資金不會這麽多。日銀的信用膨脹便意味著通貨的增加發行,一方麵創造了大量的產業資金,另一方麵也造成通貨膨脹所引起的物價飛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把東條英機送上絞刑架的中國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朝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朝榮並收藏把東條英機送上絞刑架的中國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