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日本古代の太陽祭祀と方位觀》,《東ァジァの古代文化》第24號,1980年,82~83頁。


    1 按此說乃出《公羊傳·宣公三年》,原文雲:“郊則曷為必祭稷,王者必以其祖配。王者則曷為必以其祖配,自內出者,無匹不行,自外至者,無主不止。”


    2 別詳拙作:《甲骨文“出日”、“入日”考》,《出土文獻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


    3 別詳拙作:《釋督晝》,《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 《左傳·僖公五年》。


    2 《左傳·桓公十七年》。


    1 陳邦懷:《“小屯南地甲骨”中所發現的若幹重要史料》,《歷史研究》1982年2期。


    1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574頁。


    2 赤の忠:《中國古代と宗教上文化——殷王朝の祭祀》,日本角川書店,1977年,188、444頁。


    1 高天麟,《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陶鼓辨析》,《考古學報》1991年2期。


    1 參見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576頁。


    1 《淮南子·墜形訓》。


    2 《中國自然地理·古地理》(上冊),科學出版社,1984年,125頁。


    1 胡厚宣:《甲骨文四方風名考證》,《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二冊,1944年。


    2 楊樹達:《甲骨丈中之四方風名與神名》,《積微居甲文說》,中國科學院出版,1954年。


    3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科學出版社,1956年,241、589頁。


    4 曹錦炎,《釋甲骨文北方名》,《中華文史論叢》1982年第3輯。


    1 《國語·周語上》。


    1 《春秋繁露·止雨》對古代止雨之祭有較詳細描繪,謂雨太多,禁婦人不得行入市,又令人若幹,“各衣時衣,具豚一,黍鹽美酒財足,祭社,擊鼓三日而祝,……鼓而無歌,至罷乃止。”也不用燎祭,其止雨祭社,頗與商代“寧雨於土”相合。


    1 許進雄:《明義士收藏甲骨釋文篇》,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出版,1977年,137頁。


    1 2裘錫圭:《說卜辭的焚巫■與作土龍》,《甲骨文與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下引不另注。


    1 《國語·周語上》。


    1 參見胡厚宣:《重論“餘一人”問題》,《古文字研究》第6輯,中華書局,


    2 《屯南》4513+4518有記武丁時一輪求雨祭事,於三月戊寅卜五日後癸未舞雨,又三日後丙戌奏嶽求雨,又十日後的四月丙申納嶽主而出舞求雨,至次日丁酉又出舞,又四日後辛醜奏冊祀雨,又三日後甲辰降小雨,前後行事達27無。


    1 《禮記·月令》:“大雩帝,用盛樂”,鄭註:“雩,籲嗟求雨之祭也。”


    第三節 人鬼觀念和祖先神崇拜


    一 鬼魂信仰和喪葬禮俗


    原始人類意識生成的依據,皆直接本之生活的實際和主觀經驗的積累,思維過程中受限於對自身構造、疾病與生死事象或夢幻的費解,以及對黑暗的恐懼等,遂產生了鬼魂信仰。鬼魂信仰的主要內容有三:一是相信人死以後靈魂不滅;二是認為靈魂有超人的能力,生者畏懼它,但也能依賴它;三是按照人的生活和社會關係現實,也想像有一個類似的鬼魂世界;由此有各種帶觀念形態的葬俗葬製、祭祀儀式等1。


    《禮記·祭法》雲:“大凡生於天地之間者皆曰命,其萬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在人們看來,人死後肉體雖滅,其鬼魂猶存於天地空靈之間。《禮記·郊特牲》有雲:“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魂氣者,虛幻之鬼魂;形魄者,實在之體魄形體。鬼魂又有善性與惡性之分,一般視正常死亡或生前有益於人者得為善鬼,有惡行或非正常死亡者會變惡鬼虐鬼。《左傳·文公十八年》記有一則古老神話故事,其雲:


    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德,醜類惡物,頑囂不友,是與比周,天下之民謂之渾敦。少皞氏有不才子,毀信廢忠,崇飾惡言,靖譖庸回,服讒蒐慝,以誣盛德,天下之民謂之窮奇。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杌。……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凶族,渾敦、窮奇、■杌、饕餮,投諸四裔,以禦螭魅。1《論衡·解除篇》有雲:


    昔顓頊氏有子三人,生而皆亡,一居江水為虐鬼,一居若水為魍魎,一居歐隅之間主疫病人。這大致反映了在原始氏族社會,凡有惡行或不遵守氏族內部法規者,有被流放而遭逐出氏族的懲罰,甚至被處死,與疾病或械鬥等非正常死亡者一樣,大多不能按常俗葬之,有的竟不能葬入族墓地。在人們的觀念中,川澤山林陰暗角落是這類鬼魂的藏慝處,以螭魅魍魎虐惡之鬼的麵目專門為害人類,或鬼鬼相替,永受其苦難。而正常善死者,可一如人間世界,可安厝族墓地,鬼魂也有善的去處。


    這種迷信觀念至夏商時代仍流行不衰。《左傳·宣公三年》有雲:“昔夏之方有德也,……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此乃褒揚夏代有德之時,夏眾知曉善神與惡鬼之由來,社會風氣和協安祥,惡鬼不多,故雖入川澤山林等惡鬼藏慝出沒之地,亦難得碰上。商代人也視鬼魂有善惡之分。甲骨文有雲:“今夕鬼寧”2、“多鬼夢不至禍”3,是言鬼魂寧息不會作禍於人。又有雲:“茲鬼墜在庭”4、“貞■亡疾。王占曰:茲鬼鬽。”5是言惡鬼降臨或作祟致疾於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夏商社會生活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鎮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鎮豪並收藏夏商社會生活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