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魂的善惡之分和靈魂的超人能力表現所在,總是以一定的社會生活方式為想像依據。在原始社會,血緣關係為內聚的氏族或家族群體生活方式,促發人們相信本生活共同體集團中正常死亡者的鬼魂,有庇護自己族組織的在世成員,並降福於本族子孫後代的超人能力,漸而又產生了具有善性特徵的祖靈信仰。人們還相信,本族成員的善鬼在冥冥之中,仍然群居聚處,組成另一個鬼域生活集團,與在世者保持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總好把死者集中埋在聚落附近,形成共同的族墓地,免使鬼魂流蕩散失,或遭外鬼的侵害。為使本族的鬼魂有共同的歸縮,在死屍的喪葬處理上,常保持較一致的葬俗,埋葬的姿勢頭向也有特殊含意。


    《禮記·檀弓下》雲:“葬於北方北首,三代之達禮也,之幽之故也。”其實不然,不同地區,不同族組織,對鬼魂幽冥去處的想像未必相同,葬地葬式也未必均是“北方北首”。《山海經·海內南經》即雲:“帝舜葬於陽,帝丹朱葬於陰。”就是至夏商國家出現後,有關鬼魂或祖靈信仰觀念也未必歸於一致。自原始社會至夏商時各方始終存在的各種形態的葬俗葬製,可看到這方麵的差別。考古發現表明,仰身直肢葬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最為普遍的葬俗,但墓葬座向和頭向所反映的靈魂不滅“之幽之故”觀念,各遺址卻自有鮮明的個性。河南密縣獲溝北崗聚落遺址的族墓地置於居住區西部和西北隅,68座墓葬絕大多數為南北向,頭向朝南1。河南鄭州大河村遺址37座四期墓葬,也基本為此種葬製,另又有比較專門的兒童甕棺葬墓地2。而在陝西西安半坡聚落遺址發現的250座墓葬,以及臨潼薑寨聚落遺址發現的380座墓葬,絕大多數呈東西向,死者頭對西方(有正負10餘度的擺幅),但二者又有一些不同點,半坡成人墓都埋在居住區北麵族墓地,孩童甕棺大多埋在住房周圍,薑寨則成人孩童同葬族墓地,孩童墓居北,成人墓位於南,排列有序3。這顯然都是基於按年齡分級的社會生活現實對鬼魂世界秩序再作的安排。再者,仰韶文化時期的甕棺葬具一般都有鑽孔,可能是為了便於靈魂自由出入。另又有在人骨上塗灑紅色或黑色顏料者,似與靈魂的再生或善惡觀念相關。


    東部地區大汶口文化時期墓葬比較流行東西向,包括多人合葬、二次合葬或單身葬等,一般均取仰身直肢,頭向東方或稍偏南偏北,大汶口、野店、王因、大墩子、西夏侯、景芝、崗上等遺址墓葬大多為此種葬式1。山東臨胸朱封和泗水尹家城龍山文化遺址墓葬也如此2。但也非截然,如劉林遺址墓向多作南北向,頭北腳南3。三裏河、東海峪遺址墓向則偏向西北4。呈子一期墓葬,頭向也都對西方稍偏北,至二期墓葬,頭向又改對東方稍偏南5。說明該地區原始先民的鬼魂“之幽”觀念也是不雷同的。


    不過,各地遺址幾乎都存在一些有異於當地常例的葬式,如俯身葬、屈肢葬、頭向相左於群體墓等等,其中恐怕有特殊原因,與鬼魂的善惡信仰似不無關係。這可參考民族學調查資料,如雲南拉枯族聚居的山寨,都有集體公墓地,族人崇拜祖靈,喪葬時要由長者用一種類似貞卜的方法,算定掩埋死者的日子、時間和測定方向,然後照預定埋之,“在掩埋的方法上,分死的好和死的不好兩種,以此決定如何掩埋,若年老壽終,兒孫滿堂,家境富足,所謂死的好,在掩埋時將死者的頭向山峰,順山勢走向掩埋。若突然死亡,或年紀尚輕,或遺留下的孩子年齡還小,家境貧苦,掩埋時把死者和山勢走向成垂直狀”6。原始先民的葬式似也有“死的好和死的不好”之區分,如大汶口墓地133座墓葬,有4例葬式違背常製,其中一座死者頭南向者,墓中無任何隨葬品,另一座屈肢葬者,隨葬品僅牙料一塊,鹿角3塊。劉林墓地一女性墓,其盆腔內有胎兒骨骼,對其採用了特殊的折頭葬法。河南浙川下王崗仰韶墓地,一例不同於當地仰身直肢、頭西腳東葬式的墓葬,死者側身屈肢,據鑑定為中年女性,患有骨質增生疾病1。總之,靈魂的幽冥世界去向是先民採取何種葬製的要素,此種觀念不同,墓向頭向也不同,其地區性、群體性和族類特徵是極為顯明的,但因鬼魂又有善與惡死之分,故各地葬俗中又產生了出於親近、崇敬或避忌、驅邪等觀念形態上不同的死屍變宜處理法。


    承史前先民鬼魂“之幽”意識的多元性,夏商兩代人們仍大體如之,且各具時代生活特色。《山海經·海內南經》有雲:“夏後啟之臣曰孟塗,是司神於巴,人請訟於孟塗之所,其衣有血者乃執之,是請生。”孟塗之所殆為傳說中夏代鬼魂幽冥世界去所之一,在西南方,但在山西襄汾陶寺發現的龍山晚期墓地,千餘座墓葬幾乎都是一色的仰身直肢葬,頭向則對東南方2。河南洛陽東馬溝二裏頭類型墓葬,約82%的墓壙呈南北向,頭向南方,隻有18%的墓為東西向,頭向西方3。偃師二裏頭遺址歷年發現的大量墓葬,絕大多數呈南北向,一般頭向均對北方4。也有例外,如1973年春在八區發現一坑,人架作跪伏狀,頭向西,麵朝下,葬式特殊5,乃階級壓迫製度下的強死者,殆慮其鬼魂上出作祟而使其麵朝地下,恐怕還是出於“生有益於人,死不害於人”6,反之亦然的社會宗教意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夏商社會生活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鎮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鎮豪並收藏夏商社會生活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