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死亡常波及母子兩代人性命。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曾發現一座母子合葬墓,小孩骨骼細小,置於大人膝後3。殷墟苗圃北地一墓,發現墓主兩腿骨間有一嬰幼頭骨;王裕口西地一墓,女性墓主左側也有一小兒骨架,頭向與墓主一致,軀骨已腐朽1。大抵均為生育過程中發生的母子雙亡事件。武丁時甲骨文有記:“五日丁卯,子由■,不死”(《合集》10406)。或謂嬎即■字,亦作娩,“生子二人俱出為娩”,指生雙胞胎兒2,此辭大致講子由臨盆生子,所幸皆得度過生死難關。別辭有雲:“貞婦好娩,不其嘉。王占曰:“■,不嘉,其嘉,不吉。於■若茲乃死。”(《合集》14001)記婦好臨盆,商王武丁為之占卜,拿不準是生男還是生女,但總覺得不太安吉,結果產婦還算順利無事,嬰兒卻死了。在此類場合,母子的生死總是連帶在一起的。
盡管商代以前人們已能根據掌握的人體體態知識,辨識眾多疾患的病象病因,但其病理觀察和病變記錄,多半是作為占卜程式的一部分而述其所以,反映了當時對於疾病的延纏不愈和病情是否會惡變致死等後患的關注和恐懼,仍有其盲目的成分,這也是早期醫學實踐中出現的必然現象。
1 吳汝康:《陝西藍田發現的猿人下頜骨化石》,《古脊推動物與古人類》第18卷 1期,1964年。
2 裴文中、吳汝康:《資陽人》,科學出版社,1957年。
3 參見王慧芳,《原始人類的疾病》,《人類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 陳德珍、吳新智:《河南長葛石固早期新石器時代人骨的研究》,《人類學學 報》4卷3期,1985年。
5 《元君廟仰韶墓地》,文物出版社,1983年。
6 《崧澤——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87年,115~120頁。
1 《1972年春臨潼薑寨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73年3期。
2 《浙川下王崗》,文物出版社,1989年,427頁。
3 顏誾:《西夏侯新石器時代人骨的研究報告》,《考古學報》1973年2期。
4 韓康信、陸慶伍、張振標:《江蘇邳縣大墩子新石器時代人骨的研究》,《考古學報》1974年2期。
5 韓康信、潘其風:《大墩子和王因新石器時代人類頜骨的異常變形》,《考古》1980年2期。
1 嚴文明:《大汶口文化居民的拔牙風俗和族屬問題》,《大汶口文化討論文集》。 齊魯書社,1979年,韓康信、潘其風:《我國拔牙風俗的源流及其意義》,《考古》1981 年1期。
2 見《考古學報》1985年4期。
3 見《考古學報》1980年3期。
4 見《史前研究》1984年2期。
5 《薑寨——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上冊),文物出版社,1988年,440頁。
6 蔡蓮珍、仇土華:《碳十三測定和古代食譜研究》,《考古》1984年10期。
1 《淅川下王崗》,426頁。
2 《陝西渭南史家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1978年1期。
3 《青海柳灣》,文物出版社,1984年,附錄一。
4 李健民:《我國新石器時代斷指習俗試探》,《考古與文物》1982年6期。
1 《淅川下王崗》,426頁。
2 《江蘇邳縣大墩子遺址第二次發掘》,《考古學集刊》第1集,1981年。
3 《左傳·定公十三年》。
4 《寶雞北首嶺》,文物出版社,1983年。
5 《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
6 見《考古學報》1962年1期,1965年2期。
1 《鄒縣野店》,文物出版社,1985年。
2 《內經·上古天真論》。
1 中同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工作隊:《甘肅永靖大何莊遺址發掘報告》,《考古 學報》1974年2期。
1 參見徐南洲,《〈山海經〉與科技史》.《先秦民族史專集·民族論叢第二輯》, 1982年,191頁。
1 見《合集》13613~13923、24956~24959、34072~34076、40368~40382、40618 ~40639等片。
2 《逸周書·祭公解》。
1 參見曲石、孫倩:《我國新石器時代雕塑人像的研究》,《中原文物》1989年1期。
2 楊泓:《中國古文物中所見人體造型藝術》,《文物》1987年1期。
3 張映文、呂智榮,《陝西清澗縣李家崖古城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8年1期。
4 楊寬:《中國歷代尺度考》,商務印書館,1955年。
5 邱光明,《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1 以下數據不另注者,均見上節有關注文。
2 韓康信、潘其風:《陝縣廟底溝二期文化墓葬人骨的研究》,《考古學報》1979年2期。
1 周宗岐:《殷虛甲骨文中所見口腔疾患考》,《中華口腔科雜誌》1956年3號。
2 毛爕均、顏誾:《安陽輝縣殷代人牙的研究報告》(一、續),《古脊椎動物與 古人類》1卷2、4期,1959年。
3 《合集》13651。
4 分見《合集》13665、13658。
1 羅芹齋拓本,引自胡厚宣,《殷人疾病考》,第110辭,《甲骨學商史論叢》第二冊,1944年。
1 羅芹齋拓本,引自胡厚宣:《殷人疾病考》,第52辭。
盡管商代以前人們已能根據掌握的人體體態知識,辨識眾多疾患的病象病因,但其病理觀察和病變記錄,多半是作為占卜程式的一部分而述其所以,反映了當時對於疾病的延纏不愈和病情是否會惡變致死等後患的關注和恐懼,仍有其盲目的成分,這也是早期醫學實踐中出現的必然現象。
1 吳汝康:《陝西藍田發現的猿人下頜骨化石》,《古脊推動物與古人類》第18卷 1期,1964年。
2 裴文中、吳汝康:《資陽人》,科學出版社,1957年。
3 參見王慧芳,《原始人類的疾病》,《人類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 陳德珍、吳新智:《河南長葛石固早期新石器時代人骨的研究》,《人類學學 報》4卷3期,1985年。
5 《元君廟仰韶墓地》,文物出版社,1983年。
6 《崧澤——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87年,115~120頁。
1 《1972年春臨潼薑寨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73年3期。
2 《浙川下王崗》,文物出版社,1989年,427頁。
3 顏誾:《西夏侯新石器時代人骨的研究報告》,《考古學報》1973年2期。
4 韓康信、陸慶伍、張振標:《江蘇邳縣大墩子新石器時代人骨的研究》,《考古學報》1974年2期。
5 韓康信、潘其風:《大墩子和王因新石器時代人類頜骨的異常變形》,《考古》1980年2期。
1 嚴文明:《大汶口文化居民的拔牙風俗和族屬問題》,《大汶口文化討論文集》。 齊魯書社,1979年,韓康信、潘其風:《我國拔牙風俗的源流及其意義》,《考古》1981 年1期。
2 見《考古學報》1985年4期。
3 見《考古學報》1980年3期。
4 見《史前研究》1984年2期。
5 《薑寨——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上冊),文物出版社,1988年,440頁。
6 蔡蓮珍、仇土華:《碳十三測定和古代食譜研究》,《考古》1984年10期。
1 《淅川下王崗》,426頁。
2 《陝西渭南史家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1978年1期。
3 《青海柳灣》,文物出版社,1984年,附錄一。
4 李健民:《我國新石器時代斷指習俗試探》,《考古與文物》1982年6期。
1 《淅川下王崗》,426頁。
2 《江蘇邳縣大墩子遺址第二次發掘》,《考古學集刊》第1集,1981年。
3 《左傳·定公十三年》。
4 《寶雞北首嶺》,文物出版社,1983年。
5 《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
6 見《考古學報》1962年1期,1965年2期。
1 《鄒縣野店》,文物出版社,1985年。
2 《內經·上古天真論》。
1 中同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工作隊:《甘肅永靖大何莊遺址發掘報告》,《考古 學報》1974年2期。
1 參見徐南洲,《〈山海經〉與科技史》.《先秦民族史專集·民族論叢第二輯》, 1982年,191頁。
1 見《合集》13613~13923、24956~24959、34072~34076、40368~40382、40618 ~40639等片。
2 《逸周書·祭公解》。
1 參見曲石、孫倩:《我國新石器時代雕塑人像的研究》,《中原文物》1989年1期。
2 楊泓:《中國古文物中所見人體造型藝術》,《文物》1987年1期。
3 張映文、呂智榮,《陝西清澗縣李家崖古城址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8年1期。
4 楊寬:《中國歷代尺度考》,商務印書館,1955年。
5 邱光明,《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1 以下數據不另注者,均見上節有關注文。
2 韓康信、潘其風:《陝縣廟底溝二期文化墓葬人骨的研究》,《考古學報》1979年2期。
1 周宗岐:《殷虛甲骨文中所見口腔疾患考》,《中華口腔科雜誌》1956年3號。
2 毛爕均、顏誾:《安陽輝縣殷代人牙的研究報告》(一、續),《古脊椎動物與 古人類》1卷2、4期,1959年。
3 《合集》13651。
4 分見《合集》13665、13658。
1 羅芹齋拓本,引自胡厚宣,《殷人疾病考》,第110辭,《甲骨學商史論叢》第二冊,1944年。
1 羅芹齋拓本,引自胡厚宣:《殷人疾病考》,第52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