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貴族的服飾沒有獸麵銅牌飾的飾品,但一般較注重於頸胸部的裝飾。1981年發掘的一座貴族墓,出有一串87枚綠鬆石穿珠項鍊。
1984年在一座隨葬銅爵等物的6號墓內,也發現過這類項鍊,綠鬆石串珠達150枚1。
但一般貴族,其持有的人體裝飾品就大為遜色了。如1981年發現的一座漆棺3號小型墓,僅在墓主頭部有一件用於束髮的骨笄。至於大量的平民墓,則難得有飾品出土。
1987年偃師二裏頭遺址發掘的56座墓葬,絕大多數無飾品,而少數出飾品的墓葬,可見到以下幾類現象,一類飾品為鑲嵌綠鬆石片的獸麵銅牌飾,一類飾品是綠鬆石串成的項鍊,一類是綠鬆石與陶珠相兼的項鍊,一類是陶珠項鍊,一類是貝殼串飾2。表明在乎民之上,貴族成員的身分地位不同,服飾品類確有其分的。
(二)商代服飾品類
商代物質生活資料的豐富遠逾夏代,大大助長了貴族服飾的奢靡之風,服飾的禮儀製度也相應承前代而繼往開來,得到深層次的確立。《帝誥》稱商湯居毫,“施章乃服明上下”,“未命為士者,不得朱軒、駢馬、衣文繡。”《逸周書·周月解》言“其在商湯,……變服殊號。”《商頌·長發》:“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言湯賜下國之主冠冕串飾。《史記·殷本紀》謂湯“易服色,上白。”《逸周書·世俘解》記商王帝辛臨亡之前,猶“取天智玉琰五,環身厚以自焚。”從衣著的質地、款式、色彩,乃至佩戴飾品,無不構成商代等級製服飾的基本要素。
就殷墟王邑的考古發現言,當時政治身分和社會地位不同者,所享服飾品類的質和量,差別極為顯著。
以代表王妃一級的婦好墓為例3,出土的玉類裝飾品多達426件,品種相當複雜,有用作佩帶或鑲嵌的飾品,有用作頭飾的笄,(圖45 :1)有鐲類的臂腕飾品,有衣服上的墜飾,有珠管項鍊,還有圓箍形飾和雜飾等等。飾品的造型有龍、虎、熊,象、馬、牛、羊、犬、猴、兔、鳳、鶴、鷹、鴟鴞、鸚鵡、鳥、鴿、鸕鶿、燕、鵝、怪禽、魚、蛙、鱉、蟬、螳螂和龜等27種,走獸飛禽蟲魚,陸上空中水生動物均俱,精美至極。玉料有青玉、白玉、籽玉、青白玉、墨玉、黃玉、糖玉等。自原始時期玉雕動物形象的人體裝飾品之出,至此可謂臻入一集大成而又呈全新麵貌的繁華境地。另外還有琮、圭、璧、環、瑗、璜、玦等175件禮儀性質的玉飾品,47件綠晶、瑪瑙、綠鬆石、孔雀石等寶石類飾品,499件骨笄,以及數十件骨雕和蚌飾。還應注意者,有28件玉笄集中出自棺內北端,疑原先是插在華冠上的飾品。墓中又出銅鏡4麵,(圖46)玉梳2秉,用於淨耳的玉耳勺2件,(前圖45:4)可見墓主生前是極注重梳妝打扮的。
代表商代王室上層貴顯一級的服飾品類,可以1977年小屯北地發現的18號屬5套觚爵等等的墓為例1,墓主頭上有排列齊整、相互疊壓的骨笄25件,玉笄2件,呈橢圓形,原先是插在一高冠上的飾品,玉笄一件插在中部,一件插在右側。冠上笄數稍少於婦好之冠,彼以玉笄為主,此則以骨笄為主,當為級別之異。墓主頭部還滿布細小綠鬆石片飾,不知是否為冠上鑲嵌物。墓主左手邊有圓箍形玉飾,右腰側有玉戚、柄形飾等。還出有玉耳勺一件,也少於婦好墓。
代表中等權貴一級的有1984年殷墟戚家莊269號墓,為3套觚爵等列墓2。出有大型絲織彩繪帷帳,織物經緯細密,繪有獸麵紋圖案,鑲以小圓骨泡紋,圖案紅色施底,間敷黃黑色。帷帳原蓋在槨頂和二層台上。墓主耳部佩玉玦,頸胸部有骨管、玉虎、玉璜、玉螳螂和柄形飾,較偏重於上體裝飾。
代表一般貴族的服飾品類,可參見以下幾座2套觚爵等列墓的考古發現。殷墟西區m222,槨頂和二層台上也滿鋪了彩繪畫幔1。1959年大司空村發掘的101號墓,出有較粗的麻布花土,白黃色相間,上用黑色線條繪以獸麵花紋2。1986年同地發掘的25號墓,出有銅鏡一麵,裝飾品有玉環2、柄形飾2、玉管1、玉璜1、怪形玉飾1。另在所出銅戈上發現附有紅黑色相間彩繪織物印痕3。大體直接或間接揭示了這一社會階層的衣著狀況和人體飾品。
殷墟西區m1052一座出一套鉛觚爵的墓葬發現材料,有助於了解當時末流貴族或上層平民的服飾狀況。人架上有數層彩繪布,厚3~4毫米,上繪蟬形圖案,以紅色為底,黑線勾勒,填以白黃色。其色調同於上一類墓中織物,唯彼為獸麵花紋,兩者有差別,可能表示了品第高低的意義。
商代還有大量中層以下平民墓葬,一般有棺,或隨葬陶器數件,有的人架附有質粗色單的織物痕,有裝飾品者也無非是質地低賤的水產生物介殼之類。如殷墟苗圃北地pnm56,人架頭頂有黑色織物痕;pnm103人架腰部亦有織物痕,又有蛤蜊殼2個4。殷墟西區m450,出有穿孔螺1872個5,實稱得上這一社會階層中服飾之姣者了。殷墟一般居址常見的是骨笄、蚌、牙飾品6。
安陽後岡59ahgh10人祭坑所見,對於了解商末宏觀社會服飾狀況頗具意義。坑內凡73個個體,分埋三層,中、壯、青年男女及兒童均有,部分人架上發現附有平紋絲織物及粗麻布。有10人頭上施骨笄,男女均見,插笄法不一,有的自前向後插於頭頂,有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右而左插於腦後,也有的自下而上插於右耳上方,表明了不同的束髮施笄形式。從人體裝飾品看,一成年男性佩帶一串由玉珠、瑪瑙珠和蚌片串成的項鍊,足端有穿孔花骨飾物一件。另一青年男性頭下有貝兩串,每串10枚。還有一人左腕戴貝45枚一串,頸胸部垂掛貝兩串,分別為40和35枚。有一青年右臂佩一玉璜,右腕有一玉魚。一位兒童的頸部戴有玉珠、玉魚各一1。疑這是一支弱小族氏或父係大家族組織,其成員的輩份年齡或族內身分不同,在服飾上也有若幹差別。
1984年在一座隨葬銅爵等物的6號墓內,也發現過這類項鍊,綠鬆石串珠達150枚1。
但一般貴族,其持有的人體裝飾品就大為遜色了。如1981年發現的一座漆棺3號小型墓,僅在墓主頭部有一件用於束髮的骨笄。至於大量的平民墓,則難得有飾品出土。
1987年偃師二裏頭遺址發掘的56座墓葬,絕大多數無飾品,而少數出飾品的墓葬,可見到以下幾類現象,一類飾品為鑲嵌綠鬆石片的獸麵銅牌飾,一類飾品是綠鬆石串成的項鍊,一類是綠鬆石與陶珠相兼的項鍊,一類是陶珠項鍊,一類是貝殼串飾2。表明在乎民之上,貴族成員的身分地位不同,服飾品類確有其分的。
(二)商代服飾品類
商代物質生活資料的豐富遠逾夏代,大大助長了貴族服飾的奢靡之風,服飾的禮儀製度也相應承前代而繼往開來,得到深層次的確立。《帝誥》稱商湯居毫,“施章乃服明上下”,“未命為士者,不得朱軒、駢馬、衣文繡。”《逸周書·周月解》言“其在商湯,……變服殊號。”《商頌·長發》:“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言湯賜下國之主冠冕串飾。《史記·殷本紀》謂湯“易服色,上白。”《逸周書·世俘解》記商王帝辛臨亡之前,猶“取天智玉琰五,環身厚以自焚。”從衣著的質地、款式、色彩,乃至佩戴飾品,無不構成商代等級製服飾的基本要素。
就殷墟王邑的考古發現言,當時政治身分和社會地位不同者,所享服飾品類的質和量,差別極為顯著。
以代表王妃一級的婦好墓為例3,出土的玉類裝飾品多達426件,品種相當複雜,有用作佩帶或鑲嵌的飾品,有用作頭飾的笄,(圖45 :1)有鐲類的臂腕飾品,有衣服上的墜飾,有珠管項鍊,還有圓箍形飾和雜飾等等。飾品的造型有龍、虎、熊,象、馬、牛、羊、犬、猴、兔、鳳、鶴、鷹、鴟鴞、鸚鵡、鳥、鴿、鸕鶿、燕、鵝、怪禽、魚、蛙、鱉、蟬、螳螂和龜等27種,走獸飛禽蟲魚,陸上空中水生動物均俱,精美至極。玉料有青玉、白玉、籽玉、青白玉、墨玉、黃玉、糖玉等。自原始時期玉雕動物形象的人體裝飾品之出,至此可謂臻入一集大成而又呈全新麵貌的繁華境地。另外還有琮、圭、璧、環、瑗、璜、玦等175件禮儀性質的玉飾品,47件綠晶、瑪瑙、綠鬆石、孔雀石等寶石類飾品,499件骨笄,以及數十件骨雕和蚌飾。還應注意者,有28件玉笄集中出自棺內北端,疑原先是插在華冠上的飾品。墓中又出銅鏡4麵,(圖46)玉梳2秉,用於淨耳的玉耳勺2件,(前圖45:4)可見墓主生前是極注重梳妝打扮的。
代表商代王室上層貴顯一級的服飾品類,可以1977年小屯北地發現的18號屬5套觚爵等等的墓為例1,墓主頭上有排列齊整、相互疊壓的骨笄25件,玉笄2件,呈橢圓形,原先是插在一高冠上的飾品,玉笄一件插在中部,一件插在右側。冠上笄數稍少於婦好之冠,彼以玉笄為主,此則以骨笄為主,當為級別之異。墓主頭部還滿布細小綠鬆石片飾,不知是否為冠上鑲嵌物。墓主左手邊有圓箍形玉飾,右腰側有玉戚、柄形飾等。還出有玉耳勺一件,也少於婦好墓。
代表中等權貴一級的有1984年殷墟戚家莊269號墓,為3套觚爵等列墓2。出有大型絲織彩繪帷帳,織物經緯細密,繪有獸麵紋圖案,鑲以小圓骨泡紋,圖案紅色施底,間敷黃黑色。帷帳原蓋在槨頂和二層台上。墓主耳部佩玉玦,頸胸部有骨管、玉虎、玉璜、玉螳螂和柄形飾,較偏重於上體裝飾。
代表一般貴族的服飾品類,可參見以下幾座2套觚爵等列墓的考古發現。殷墟西區m222,槨頂和二層台上也滿鋪了彩繪畫幔1。1959年大司空村發掘的101號墓,出有較粗的麻布花土,白黃色相間,上用黑色線條繪以獸麵花紋2。1986年同地發掘的25號墓,出有銅鏡一麵,裝飾品有玉環2、柄形飾2、玉管1、玉璜1、怪形玉飾1。另在所出銅戈上發現附有紅黑色相間彩繪織物印痕3。大體直接或間接揭示了這一社會階層的衣著狀況和人體飾品。
殷墟西區m1052一座出一套鉛觚爵的墓葬發現材料,有助於了解當時末流貴族或上層平民的服飾狀況。人架上有數層彩繪布,厚3~4毫米,上繪蟬形圖案,以紅色為底,黑線勾勒,填以白黃色。其色調同於上一類墓中織物,唯彼為獸麵花紋,兩者有差別,可能表示了品第高低的意義。
商代還有大量中層以下平民墓葬,一般有棺,或隨葬陶器數件,有的人架附有質粗色單的織物痕,有裝飾品者也無非是質地低賤的水產生物介殼之類。如殷墟苗圃北地pnm56,人架頭頂有黑色織物痕;pnm103人架腰部亦有織物痕,又有蛤蜊殼2個4。殷墟西區m450,出有穿孔螺1872個5,實稱得上這一社會階層中服飾之姣者了。殷墟一般居址常見的是骨笄、蚌、牙飾品6。
安陽後岡59ahgh10人祭坑所見,對於了解商末宏觀社會服飾狀況頗具意義。坑內凡73個個體,分埋三層,中、壯、青年男女及兒童均有,部分人架上發現附有平紋絲織物及粗麻布。有10人頭上施骨笄,男女均見,插笄法不一,有的自前向後插於頭頂,有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自右而左插於腦後,也有的自下而上插於右耳上方,表明了不同的束髮施笄形式。從人體裝飾品看,一成年男性佩帶一串由玉珠、瑪瑙珠和蚌片串成的項鍊,足端有穿孔花骨飾物一件。另一青年男性頭下有貝兩串,每串10枚。還有一人左腕戴貝45枚一串,頸胸部垂掛貝兩串,分別為40和35枚。有一青年右臂佩一玉璜,右腕有一玉魚。一位兒童的頸部戴有玉珠、玉魚各一1。疑這是一支弱小族氏或父係大家族組織,其成員的輩份年齡或族內身分不同,在服飾上也有若幹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