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中遊中原地區的人體裝飾品,數量最大的是環類,多數為腕或臂部裝飾,少數為指環或其他部位飾品,自仰韶至龍山時期大體相襲,而且一直以陶製品為主流。西安半坡遺址所出環飾占全部裝飾品60%以上,主要為陶環,石環和蚌環甚少6。臨潼薑寨遺址出土陶環達558枚以上,石環僅6枚7。河南湯陰白營龍山文化遺址出陶環44,石環4,蚌環2枚,分別占總環數的88%、8%、4%1。位處中原和江漢平原交界地帶的河南浙川下王崗仰韶一龍山文化遺址,出土陶環達390枚,石環3枚,玉環1枚,分別占98.98%、0.76%、0.25%2。環的形製頗具匠意,斷麵有圓形、半圓形、方形、條形、梯形、菱形、三角形、五角形或六角形等,有的素而無紋,有的飾弦紋、劃紋、斜行方格紋、乳丁紋、辮形紋、齒形紋、螺旋紋或其它花紋,有的還施紅黑彩繪。除盛行戴腕環、臂環外,還流行戴指環,與黃河下遊東部地區相類似。如河南陝縣廟底溝遺址一具人骨的左手無名指上戴有一個製作精美的蚌指環3。此種人體裝飾品亦見諸黃河上遊地區,如甘肅東鄉林家之馬家窯類型遺址,出有鐲、環、指環達400枚左右,約占全部裝飾品的91%以上,陶質最多,石質次之,少數為骨製品4。甘肅永靖秦魏家之齊家文化類型遺址,還發現兩枚銅指環,均出自人骨手指旁5。看來黃河上中下遊地區都有戴腕鐲、臂環、指環的俗尚。
中原地區先民對頸、胸、腰及頭飾也頗為注重。新鄭裴李崗遺址即已發現人骨頸部佩有綠鬆石珠6。至於各地仰韶或龍山文化遺址,各類陶、石、骨、蚌、牙、貝、玉質人體裝飾品層出不窮,除環飾外,還有璜飾、珠飾、墜飾、節形飾、方形飾、片狀飾、管狀飾以及動物造型飾等等,極為豐富多彩。不過婦女和兒童用串珠作頸、胸、腰部裝飾似更流行。薑寨遺址m7墓內一16~17歲少女,頸、胸、腰、肱骨部位遍置骨珠8577枚,有的尚沾連成串,頭部左側還有玉墜飾,可稱得上是盛妝之最,另一m22墓內孩童,頭部骨笄2,腰部有骨珠14枚。半坡遺址w152一孩童,頭部有青白色玉耳墜1,腰部纏石珠69枚。華縣元君廟仰韶墓地m420一女性,頭頂插骨笄,頸部有1147顆骨珠串起的項練1。下王崗遺址m426一青年女性,頸胸部有382枚骨珠聯成的項練,從上到下作兩行均勻排列。凡此足以表明當時的人體裝飾已有性別和年齡級別的若幹區分。年齡性別的裝飾區分,在黃河上遊地區也存在,如蘭州土穀台半山一馬廠類型墓地,所出裝飾品主要是骨珠,還有綠鬆石珠、石管、牙飾等,一般都出自兒童墓,成串的骨珠戴在兒童頸部、手腕處,牙飾在頸下2。甘肅景泰張家台遺址不少兒童墓均有骨珠和石耳墜出土,串珠置於頸部,有一孩童頸上骨珠三串有660多顆3。甘肅廣河地巴坪半山類型墓地,成年女性的頸部大多有骨串珠,雙腕有環飾,而男性卻不多見4。
應看到,原始社會晚期各地區相繼出現了不少動物造型或模擬自然物象的人體裝飾品。如河南禹縣穀水河遺址出有玉龜形飾5。湯陰白營遺址出有陶鳥形飾。河北正定楊龐遺址出有陶蠶蛹飾6。陝西西鄉何家灣遺址出有石龜、牙觿7。山東膠縣三裏河遺址出有玉鳥、玉鳥頭形飾8。江蘇江寧昝廟遺址出有獸麵紋玉佩飾9。吳縣張陵山遺址出有玉蛙、玉玦。浙江餘杭反山、瑤山等遺址出有帶獸麵紋的各種玉璜、玉琮、玉管、玉帶鉤、玉冠飾、半圓形玉胸飾,以及玉鳥、玉蟬、玉龜、玉魚、龍首玉牌佩飾等等10。遼寧淩源城子山遺址出有玉鳥、玉雕豬首、竹節狀玉飾。建平牛河梁遺址出有雙聯玉璧1。阜新胡頭溝遺址出有三聯玉璧、勾雲形玉佩飾、玉鳥、玉鴞、玉龜、綠鬆石魚形飾。阜新福興地出有弦紋獸麵圭形玉飾2。喀左東山嘴遺址出有雙龍首璜形玉飾、綠鬆石鴞形飾3。內蒙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遺址出有玉龍環形佩飾。赤峰羊場等地出有玉雕獸形飾。敖漢旗大窪等地出有獸形玉玦4。巴林右旗那斯台遺址出有石雕人像、獸首石飾、玉蠶、玉鳥、玉鴞、玉魚、龍形玉玦、勾雲玉飾、三聯玉璧等5。甘肅永昌鴛鴦池遺址出有白雲石雕人頭像臂飾6。這類裝飾品,選料考究,工藝精緻,造型奇特,多層麵揭示了各地區先民各自的生活崇尚、思想觀念和審美情趣。有跡象表明,並非所有人都能佩戴這類裝飾品,恐怕主要集中在少數權貴或上層社會階層中,有的顯然已超出了一般的實際裝飾功能。
綜觀之,人體裝飾品在原始社會晚期所呈現的地區性、群體性、多樣性包括個性化和生理差別的多形多姿狀態,與衣著裝束的改善趨勢亦已異稽而同步,組成服飾的有機相係部分。唯服飾的提高必以生產物質生活本身的能力為基點,人際間的分配不公現象也勢必造成服飾的分化,原始社會晚期人體裝飾品的華美化和貴重化,同時又向少數人集中,正是有其深刻的社會內涵。這種服飾的分化形態,後在夏商社會成為發展的主流,形成服飾的等級之製,然早先的服飾多元性畢竟也被相應繼往開來。
1 《春秋左傳正義》桓公二年,孔疏引。
2 裴文中:《中國石器時代的文化》,中國青年出版社,1954年,26頁。
3 《河北武安磁山遺址》,《考古學報》1981年3期。
4 《河南臨汝中山寨遺址試掘》,《考古》1986年7期。
中原地區先民對頸、胸、腰及頭飾也頗為注重。新鄭裴李崗遺址即已發現人骨頸部佩有綠鬆石珠6。至於各地仰韶或龍山文化遺址,各類陶、石、骨、蚌、牙、貝、玉質人體裝飾品層出不窮,除環飾外,還有璜飾、珠飾、墜飾、節形飾、方形飾、片狀飾、管狀飾以及動物造型飾等等,極為豐富多彩。不過婦女和兒童用串珠作頸、胸、腰部裝飾似更流行。薑寨遺址m7墓內一16~17歲少女,頸、胸、腰、肱骨部位遍置骨珠8577枚,有的尚沾連成串,頭部左側還有玉墜飾,可稱得上是盛妝之最,另一m22墓內孩童,頭部骨笄2,腰部有骨珠14枚。半坡遺址w152一孩童,頭部有青白色玉耳墜1,腰部纏石珠69枚。華縣元君廟仰韶墓地m420一女性,頭頂插骨笄,頸部有1147顆骨珠串起的項練1。下王崗遺址m426一青年女性,頸胸部有382枚骨珠聯成的項練,從上到下作兩行均勻排列。凡此足以表明當時的人體裝飾已有性別和年齡級別的若幹區分。年齡性別的裝飾區分,在黃河上遊地區也存在,如蘭州土穀台半山一馬廠類型墓地,所出裝飾品主要是骨珠,還有綠鬆石珠、石管、牙飾等,一般都出自兒童墓,成串的骨珠戴在兒童頸部、手腕處,牙飾在頸下2。甘肅景泰張家台遺址不少兒童墓均有骨珠和石耳墜出土,串珠置於頸部,有一孩童頸上骨珠三串有660多顆3。甘肅廣河地巴坪半山類型墓地,成年女性的頸部大多有骨串珠,雙腕有環飾,而男性卻不多見4。
應看到,原始社會晚期各地區相繼出現了不少動物造型或模擬自然物象的人體裝飾品。如河南禹縣穀水河遺址出有玉龜形飾5。湯陰白營遺址出有陶鳥形飾。河北正定楊龐遺址出有陶蠶蛹飾6。陝西西鄉何家灣遺址出有石龜、牙觿7。山東膠縣三裏河遺址出有玉鳥、玉鳥頭形飾8。江蘇江寧昝廟遺址出有獸麵紋玉佩飾9。吳縣張陵山遺址出有玉蛙、玉玦。浙江餘杭反山、瑤山等遺址出有帶獸麵紋的各種玉璜、玉琮、玉管、玉帶鉤、玉冠飾、半圓形玉胸飾,以及玉鳥、玉蟬、玉龜、玉魚、龍首玉牌佩飾等等10。遼寧淩源城子山遺址出有玉鳥、玉雕豬首、竹節狀玉飾。建平牛河梁遺址出有雙聯玉璧1。阜新胡頭溝遺址出有三聯玉璧、勾雲形玉佩飾、玉鳥、玉鴞、玉龜、綠鬆石魚形飾。阜新福興地出有弦紋獸麵圭形玉飾2。喀左東山嘴遺址出有雙龍首璜形玉飾、綠鬆石鴞形飾3。內蒙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遺址出有玉龍環形佩飾。赤峰羊場等地出有玉雕獸形飾。敖漢旗大窪等地出有獸形玉玦4。巴林右旗那斯台遺址出有石雕人像、獸首石飾、玉蠶、玉鳥、玉鴞、玉魚、龍形玉玦、勾雲玉飾、三聯玉璧等5。甘肅永昌鴛鴦池遺址出有白雲石雕人頭像臂飾6。這類裝飾品,選料考究,工藝精緻,造型奇特,多層麵揭示了各地區先民各自的生活崇尚、思想觀念和審美情趣。有跡象表明,並非所有人都能佩戴這類裝飾品,恐怕主要集中在少數權貴或上層社會階層中,有的顯然已超出了一般的實際裝飾功能。
綜觀之,人體裝飾品在原始社會晚期所呈現的地區性、群體性、多樣性包括個性化和生理差別的多形多姿狀態,與衣著裝束的改善趨勢亦已異稽而同步,組成服飾的有機相係部分。唯服飾的提高必以生產物質生活本身的能力為基點,人際間的分配不公現象也勢必造成服飾的分化,原始社會晚期人體裝飾品的華美化和貴重化,同時又向少數人集中,正是有其深刻的社會內涵。這種服飾的分化形態,後在夏商社會成為發展的主流,形成服飾的等級之製,然早先的服飾多元性畢竟也被相應繼往開來。
1 《春秋左傳正義》桓公二年,孔疏引。
2 裴文中:《中國石器時代的文化》,中國青年出版社,1954年,26頁。
3 《河北武安磁山遺址》,《考古學報》1981年3期。
4 《河南臨汝中山寨遺址試掘》,《考古》1986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