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晉南夏人重要統治區,山西聞喜西官莊鄉南宋村,曾發現一件4000年前的打製石磬,長83.3、高33.5厘米,重41.5公斤,製作顯得渾厚古樸,還比較原始,但已略具股、鼓的形製,上部鑿有一孔,孔內有繩係磨擦痕,當是實用打擊樂器,敲擊鼓部,聲音清脆,擊其股部,聲音開闊宏響1。夏縣東下馮遺址,也出土一件三期的打製石磬,長68、高27、厚9.5厘米,形製相仿2。
類似的石磐,在晉南襄汾陶寺遺址,均出自大型的貴族墓葬3。如有一件石磬,通長80厘米,也是打製而表麵未經碾磨。據說所用石料采自附近大崮堆山南坡一處古代大型石器製造場遺址,這裏曾發現一件長49.8、高19.4厘米的磬坯,係以黑色角頁岩大石片通體剝片製成,尚未鑽孔。與陶寺石磬的石料、製法乃至器型均較一致4。
陶寺遺址大型墓葬中發現的石磬,性質屬特磬,以一定音程關係為依據的編磬組合似未產生,但同出樂器還有成對的鼉鼓和“土鼓”5。河南上蔡十裏舖龍山文化遺址,還出有一種小磬,長12.2、高3.7厘米,用青黑色石料製成,磨製光滑6。說明當時已出現了不同樂器的伴奏和合奏。《竹書紀年》說的帝嚳“使鼓人拊鞞鼓,擊鍾磬”,鼓、磬等樂器並舉而演奏,至少在陶寺這一帶的夏代部落高級權貴間已開此風。當時的鼉鼓是用樹幹挖成直立桶形,外壁繪彩,用鱷魚皮蒙鼓麵,鼓皮上還貼附一些低溫黑褐色陶小圓錐體,用來調音,實際敲奏時可能置立於地而非懸掛相擊,因為這種鼓通高1米左右,有的上口直徑43,下口直徑57厘米,上小下大,作錐體形,宜於平地立置。《詩·商頌“那》“置我鞉鼓”,毛傳:“夏後氏足鼓,殷人置鼓,周人懸鼓。”《劄記·明堂位》雲:“夏後氏之鼓足,殷楹鼓,周懸鼓。”以考古實物觀之,殷鼓呈橫式,鼓身下有架或足,鼓身上飾懸鈕,可置可懸,使用時從兩麵側擊之(詳後文)。所謂“殷人置鼓”、“殷楹鼓”,大概就是指橫臥式的鼓。夏人的“足鼓”,恐怕在於立而置之,自上敲擊,其下部起有足的作用,與殷鼓不同。陶寺遺址所出另一種鼓,實為陶製長頸葫蘆形器,上下有口貫通,圓鼓腹,腹底中央凸出一孔,周圍環以三小孔,頸腹間有雙穿耳,共發現6件,內完整者4件,3件出自大型墓,1件出自中型墓。其中一件通長83.6、筒口直徑11.6厘米,考古工作者推測為“上鼓”1。(圖33)《禮記·明堂位》謂“土鼓,伊耆氏(堯)之樂也”,是一種相當古老的樂器。擊奏時,大概是掛在身上,用手掌拍擊筒口蒙皮,造成筒腔空氣諧振而產生轟鳴。
陶寺遺址大型的貴族墓葬,隨葬品多至一、二百件,飲食品和樂器的擺放位置最具特徵,井然有序而不紊亂。如m3015,在墓主人的右側下方放彩繪木俎、木匣、石刀等,右側中部放陶灶、陶斝、陶罐的炊食器,右側的上方放木豆、大木盤及木勺的彩繪食具;樂器鼉鼓和石磐等,則置放在左側的下方。宛然再構了這位權貴人物生前一邊進食,一邊陶醉於鼓磬交奏之聲的飲食生活場景。
河南偃師二裏頭夏代都邑遺址,出土樂器品類有磬、鼓、鈴、一音孔陶塤等,從調式言,隻見特磬,仍未見編磬,與陶寺遺址所見基本一致。但在樂器的質料和製作方麵,則又進了一步,如鼓有漆鼓,磬有玉磬。1986年秋在v1區發現一座四期巨型坑,眾多遺物中有玉磬,前所未見2。1975年秋在一座k3的三期貴族墓中,有一件大石磬,股、鼓的磬折分明而呈倨句形,磬麵平整經加工磨製,(圖35:l)已脫卻陶寺和東下馮石磬的原始形態。該墓內隨葬器物擺放位置,與陶寺大型貴族墓一樣,序而不亂,墓室南麵放酒器銅爵、陶益一組,北麵放樂器特磬1,意在表明“飲以舉樂”。1981年秋在一座m4的二期偏晚貴族墓中,發現飲食器漆缽、陶盉等,與樂器舞具同出2。樂器中漆鼓一件,長筒束腰形,通長54厘米,外露朱紅漆皮,頗似今之朝鮮腰鼓,放在墓底左側緊靠坑壁。在墓主人的胸腰之間,放著一件通高8.5厘米的帶側扉銅鈴,原先是用麻布裹起;還放著一件長14.2、寬9.8厘米的綠鬆石片粘嵌的獸麵銅牌飾。在墓主人的左上側,則放著成組飲食器。由此分類分處置放器物,其反映的重食尚樂意識也是很明顯的。
應注意者;上述綠鬆石片嵌製的獸麵銅牌飾,在二裏頭貴族墓葬中屢有所見,一般都與銅鈴同出,且都置於墓主人胸前。如1984年秋在m11發現的一件,長16.5、寬8~11厘米,背麵有四個穿孔鈕,上下兩兩對稱,可繫繩穿掛3。1987年秋在兩座中型墓中也發現這種銅牌飾與銅鈴同出,其中銅牌飾是在青銅框架上懸空無底托鑲嵌綠鬆石片,構成獸形紋樣,構思極妙,做工精細4。疑此等銅牌飾是用於夏朝宮廷舞宴的飾物,又是百官身分的標誌。《史記·夏本紀》有一段文字述宮廷舞宴場麵:
夔行樂,祖考至,群後相讓,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百獸率舞,百官信諧。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維時維幾。”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獸麵銅牌飾可能是百官舞時所佩,象徵“百獸率舞,百官信諧”,而歌辭的“百工熙哉”,似乎亦在誇耀舞飾舞具的精工巧作。
類似的石磐,在晉南襄汾陶寺遺址,均出自大型的貴族墓葬3。如有一件石磬,通長80厘米,也是打製而表麵未經碾磨。據說所用石料采自附近大崮堆山南坡一處古代大型石器製造場遺址,這裏曾發現一件長49.8、高19.4厘米的磬坯,係以黑色角頁岩大石片通體剝片製成,尚未鑽孔。與陶寺石磬的石料、製法乃至器型均較一致4。
陶寺遺址大型墓葬中發現的石磬,性質屬特磬,以一定音程關係為依據的編磬組合似未產生,但同出樂器還有成對的鼉鼓和“土鼓”5。河南上蔡十裏舖龍山文化遺址,還出有一種小磬,長12.2、高3.7厘米,用青黑色石料製成,磨製光滑6。說明當時已出現了不同樂器的伴奏和合奏。《竹書紀年》說的帝嚳“使鼓人拊鞞鼓,擊鍾磬”,鼓、磬等樂器並舉而演奏,至少在陶寺這一帶的夏代部落高級權貴間已開此風。當時的鼉鼓是用樹幹挖成直立桶形,外壁繪彩,用鱷魚皮蒙鼓麵,鼓皮上還貼附一些低溫黑褐色陶小圓錐體,用來調音,實際敲奏時可能置立於地而非懸掛相擊,因為這種鼓通高1米左右,有的上口直徑43,下口直徑57厘米,上小下大,作錐體形,宜於平地立置。《詩·商頌“那》“置我鞉鼓”,毛傳:“夏後氏足鼓,殷人置鼓,周人懸鼓。”《劄記·明堂位》雲:“夏後氏之鼓足,殷楹鼓,周懸鼓。”以考古實物觀之,殷鼓呈橫式,鼓身下有架或足,鼓身上飾懸鈕,可置可懸,使用時從兩麵側擊之(詳後文)。所謂“殷人置鼓”、“殷楹鼓”,大概就是指橫臥式的鼓。夏人的“足鼓”,恐怕在於立而置之,自上敲擊,其下部起有足的作用,與殷鼓不同。陶寺遺址所出另一種鼓,實為陶製長頸葫蘆形器,上下有口貫通,圓鼓腹,腹底中央凸出一孔,周圍環以三小孔,頸腹間有雙穿耳,共發現6件,內完整者4件,3件出自大型墓,1件出自中型墓。其中一件通長83.6、筒口直徑11.6厘米,考古工作者推測為“上鼓”1。(圖33)《禮記·明堂位》謂“土鼓,伊耆氏(堯)之樂也”,是一種相當古老的樂器。擊奏時,大概是掛在身上,用手掌拍擊筒口蒙皮,造成筒腔空氣諧振而產生轟鳴。
陶寺遺址大型的貴族墓葬,隨葬品多至一、二百件,飲食品和樂器的擺放位置最具特徵,井然有序而不紊亂。如m3015,在墓主人的右側下方放彩繪木俎、木匣、石刀等,右側中部放陶灶、陶斝、陶罐的炊食器,右側的上方放木豆、大木盤及木勺的彩繪食具;樂器鼉鼓和石磐等,則置放在左側的下方。宛然再構了這位權貴人物生前一邊進食,一邊陶醉於鼓磬交奏之聲的飲食生活場景。
河南偃師二裏頭夏代都邑遺址,出土樂器品類有磬、鼓、鈴、一音孔陶塤等,從調式言,隻見特磬,仍未見編磬,與陶寺遺址所見基本一致。但在樂器的質料和製作方麵,則又進了一步,如鼓有漆鼓,磬有玉磬。1986年秋在v1區發現一座四期巨型坑,眾多遺物中有玉磬,前所未見2。1975年秋在一座k3的三期貴族墓中,有一件大石磬,股、鼓的磬折分明而呈倨句形,磬麵平整經加工磨製,(圖35:l)已脫卻陶寺和東下馮石磬的原始形態。該墓內隨葬器物擺放位置,與陶寺大型貴族墓一樣,序而不亂,墓室南麵放酒器銅爵、陶益一組,北麵放樂器特磬1,意在表明“飲以舉樂”。1981年秋在一座m4的二期偏晚貴族墓中,發現飲食器漆缽、陶盉等,與樂器舞具同出2。樂器中漆鼓一件,長筒束腰形,通長54厘米,外露朱紅漆皮,頗似今之朝鮮腰鼓,放在墓底左側緊靠坑壁。在墓主人的胸腰之間,放著一件通高8.5厘米的帶側扉銅鈴,原先是用麻布裹起;還放著一件長14.2、寬9.8厘米的綠鬆石片粘嵌的獸麵銅牌飾。在墓主人的左上側,則放著成組飲食器。由此分類分處置放器物,其反映的重食尚樂意識也是很明顯的。
應注意者;上述綠鬆石片嵌製的獸麵銅牌飾,在二裏頭貴族墓葬中屢有所見,一般都與銅鈴同出,且都置於墓主人胸前。如1984年秋在m11發現的一件,長16.5、寬8~11厘米,背麵有四個穿孔鈕,上下兩兩對稱,可繫繩穿掛3。1987年秋在兩座中型墓中也發現這種銅牌飾與銅鈴同出,其中銅牌飾是在青銅框架上懸空無底托鑲嵌綠鬆石片,構成獸形紋樣,構思極妙,做工精細4。疑此等銅牌飾是用於夏朝宮廷舞宴的飾物,又是百官身分的標誌。《史記·夏本紀》有一段文字述宮廷舞宴場麵:
夔行樂,祖考至,群後相讓,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百獸率舞,百官信諧。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維時維幾。”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獸麵銅牌飾可能是百官舞時所佩,象徵“百獸率舞,百官信諧”,而歌辭的“百工熙哉”,似乎亦在誇耀舞飾舞具的精工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