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午卜,爭,貞令登取■黍。(《懷》448)
庚申卜,■黍其■兄辛。(《合集》27632)
登、■一義。舊釋■為聲的省體,讀為馨香之馨3。今以二辭參校,■黍與聲黍,實指兩個具體藏舊黍的地點,前者似為河傍之糧倉。饒有興味的是這二字,一個從止,一個從耳,均以人體部分器官為形符,寓意是否與重視黍的平時實際護藏有關,則不得而知了。
二期卜辭中又有記“新黍”者,如:
□□□,大,貞見新黍,翌……(《合集》24432正)
見或讀如獻1。新黍當指新收穫之黍。此辭似指各地獻新黍給朝廷,也可能是向神靈獻薦新黍,前者可能性大些,但不管怎麽說,這也多少揭示了黍是商代統治者享用的重要食糧。
商代貴黍賤粟,稻或因限於區域水文環境而未能推廣,高粱的種植也很有限,考古發現主要為周族先人之食糧品種。而作為商代五類粒食之一的麥,似為時令食糧,甲骨文有“月一正曰食麥”2,恰與《月令》孟春之月“食麥與羊”相應,可能因收穫量不大,故不能成為經常性食糧。
1 《尚書·舜典》,孔疏。
2 《天工開物》。
3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首次發現銅器》,《考古》1984年12期。
4 《夏縣東下馮》,文物出版社,1988年,147、209、215頁。
5 《安徽含山大城墩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集刊》第6集,1989年。
1 《尚書·仲虺之誥》。
2 《說文解字注》,徐灝箋。
3 唐雲明:《河北商代農業考古概述》,《農業考古》1982年1期。
4 《殷墟發掘報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278頁。
5 張光直、李光謨編:《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283頁。
6 許順湛:《燦爛的鄭州商代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1957年,7頁。又楊育 彬:《鄭州商城初探》,同,1985年,22頁。
7 《陝西長武碾子坡先周文化遺址發掘記略》,《考古學集刊》第6集,1989年。
1 《殷墟發掘報告(1958—1961)》,278頁,又圖版八○之3、6~8。
1 《槁城台西商代遺址》,196頁。
2 《詩·小雅·甫田》雲:“黍稷稻粱,農夫之慶。”西周仲■父盤銘雲:“黍粱(禾)麥。”知周代的“五穀”同如商代。
3 參見彭邦炯:《甲骨文農業資料選集考辨》(四),《農業考古》1990年1期。
4 《殷綴》318。
5 《丙》74。
6 同注3。
1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529頁。
2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仲夏紀》,學林出版社,1984年,247頁。
3 於省吾:《甲骨文字釋林》,246頁。
1 見前揭裘錫圭文。
2 《合集》24440。
第三節 器以藏禮
一 為器之用
(一)夏商人的飲食用器
《禮記·禮運》中說: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汗尊而抔飲。(鄭氏注雲:虷尊,鑿地為尊也。抔飲,手掬之也。)
《鹽鐵論·散不足》說:
古者汗尊杯飲,蓋無爵觴樽俎,及其後,庶人器用,即竹柳陶匏而已。這是在想像遠古人類沒有飲食器具的當初,恐怕常就地挖個小坑當飲器,用手掬水而飲,晚後才有竹木陶匏等人工製作之用器。其說大體不誤。從器用發展史言,應數陶器的發明,對人類物質生活的意義最為深遠。
傳說有“神農耕而作陶”1;“舜耕於歷山,陶於河濱”2;“有虞氏上陶”3。表明陶器的發明,與農耕定居生活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呂氏春秋·君守》又有一說雲:“昆吾作陶。”高誘注謂:“昆吾,顓頊之後,吳回之孫,陸終之子,己姓也,為夏伯製作陶冶埏埴為器。”《古史考》也說:“夏後氏時,昆吾作瓦,以代茅茨之始。”把陶器的發明推遲到夏代,完全不符合考古事實,至於瓦的出現,則遲至西周才有。清梁玉繩即疑之,謂昆吾“非為夏伯之昆吾氏”4。我國最早的陶器見諸中原地區,河北徐水縣南莊頭遺址出土陶片,據測定距今約9700~10500年5,到仰韶文化時期,西安半坡和臨潼薑寨等大型原始氏族聚落遺址,已發現有專門燒製陶器的窯場。長江以南的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和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出土的陶片,年代也均早到9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早期6。
陶器發明後,在很長的歲月內,一直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炊煮和飲食用器。中原地區出土的早期陶器,如按傳統分類法,大體有炊器鼎、罐,飲食器三足缽、圓底缽、碗、瓢、盤、盂及用於炊事的支腳,還有水器小口雙耳壺等7。到仰韶文化時期,炊器有罐、鼎、釜、甑等,飲食器有缽、碗、盆、豆、盂、杯、盤等,儲容器有壺、罐、甕、缸等,水器有小口尖底瓶。寶雞福臨堡仰韶遺址還出土了雙釜與灶連體的釜灶,灶高40.5、最大肩徑50、底徑25厘米,兩釜共一火門,灶頂設有排煙孔八個1,利於吸風拔火,提高了燒煮食物的爐溫效率和用火安全。滎陽青台仰韶遺址還出土了許多陶鏊,器如覆形平底盤,內壁附三足,據說是用來烙餅的幹食器2。到龍山文化時期,炊器有鬲、甗、斝、鼎、甑等,還出現了鬹、盉、杯、壺以及白陶酒器等。不少遺址還出有一種用來研塊莖或根莖植物的食品加工器擂缽3。
庚申卜,■黍其■兄辛。(《合集》27632)
登、■一義。舊釋■為聲的省體,讀為馨香之馨3。今以二辭參校,■黍與聲黍,實指兩個具體藏舊黍的地點,前者似為河傍之糧倉。饒有興味的是這二字,一個從止,一個從耳,均以人體部分器官為形符,寓意是否與重視黍的平時實際護藏有關,則不得而知了。
二期卜辭中又有記“新黍”者,如:
□□□,大,貞見新黍,翌……(《合集》24432正)
見或讀如獻1。新黍當指新收穫之黍。此辭似指各地獻新黍給朝廷,也可能是向神靈獻薦新黍,前者可能性大些,但不管怎麽說,這也多少揭示了黍是商代統治者享用的重要食糧。
商代貴黍賤粟,稻或因限於區域水文環境而未能推廣,高粱的種植也很有限,考古發現主要為周族先人之食糧品種。而作為商代五類粒食之一的麥,似為時令食糧,甲骨文有“月一正曰食麥”2,恰與《月令》孟春之月“食麥與羊”相應,可能因收穫量不大,故不能成為經常性食糧。
1 《尚書·舜典》,孔疏。
2 《天工開物》。
3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首次發現銅器》,《考古》1984年12期。
4 《夏縣東下馮》,文物出版社,1988年,147、209、215頁。
5 《安徽含山大城墩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集刊》第6集,1989年。
1 《尚書·仲虺之誥》。
2 《說文解字注》,徐灝箋。
3 唐雲明:《河北商代農業考古概述》,《農業考古》1982年1期。
4 《殷墟發掘報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278頁。
5 張光直、李光謨編:《李濟考古學論文選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283頁。
6 許順湛:《燦爛的鄭州商代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1957年,7頁。又楊育 彬:《鄭州商城初探》,同,1985年,22頁。
7 《陝西長武碾子坡先周文化遺址發掘記略》,《考古學集刊》第6集,1989年。
1 《殷墟發掘報告(1958—1961)》,278頁,又圖版八○之3、6~8。
1 《槁城台西商代遺址》,196頁。
2 《詩·小雅·甫田》雲:“黍稷稻粱,農夫之慶。”西周仲■父盤銘雲:“黍粱(禾)麥。”知周代的“五穀”同如商代。
3 參見彭邦炯:《甲骨文農業資料選集考辨》(四),《農業考古》1990年1期。
4 《殷綴》318。
5 《丙》74。
6 同注3。
1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529頁。
2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仲夏紀》,學林出版社,1984年,247頁。
3 於省吾:《甲骨文字釋林》,246頁。
1 見前揭裘錫圭文。
2 《合集》24440。
第三節 器以藏禮
一 為器之用
(一)夏商人的飲食用器
《禮記·禮運》中說: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汗尊而抔飲。(鄭氏注雲:虷尊,鑿地為尊也。抔飲,手掬之也。)
《鹽鐵論·散不足》說:
古者汗尊杯飲,蓋無爵觴樽俎,及其後,庶人器用,即竹柳陶匏而已。這是在想像遠古人類沒有飲食器具的當初,恐怕常就地挖個小坑當飲器,用手掬水而飲,晚後才有竹木陶匏等人工製作之用器。其說大體不誤。從器用發展史言,應數陶器的發明,對人類物質生活的意義最為深遠。
傳說有“神農耕而作陶”1;“舜耕於歷山,陶於河濱”2;“有虞氏上陶”3。表明陶器的發明,與農耕定居生活有不可分割的聯繫。《呂氏春秋·君守》又有一說雲:“昆吾作陶。”高誘注謂:“昆吾,顓頊之後,吳回之孫,陸終之子,己姓也,為夏伯製作陶冶埏埴為器。”《古史考》也說:“夏後氏時,昆吾作瓦,以代茅茨之始。”把陶器的發明推遲到夏代,完全不符合考古事實,至於瓦的出現,則遲至西周才有。清梁玉繩即疑之,謂昆吾“非為夏伯之昆吾氏”4。我國最早的陶器見諸中原地區,河北徐水縣南莊頭遺址出土陶片,據測定距今約9700~10500年5,到仰韶文化時期,西安半坡和臨潼薑寨等大型原始氏族聚落遺址,已發現有專門燒製陶器的窯場。長江以南的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和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出土的陶片,年代也均早到9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早期6。
陶器發明後,在很長的歲月內,一直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炊煮和飲食用器。中原地區出土的早期陶器,如按傳統分類法,大體有炊器鼎、罐,飲食器三足缽、圓底缽、碗、瓢、盤、盂及用於炊事的支腳,還有水器小口雙耳壺等7。到仰韶文化時期,炊器有罐、鼎、釜、甑等,飲食器有缽、碗、盆、豆、盂、杯、盤等,儲容器有壺、罐、甕、缸等,水器有小口尖底瓶。寶雞福臨堡仰韶遺址還出土了雙釜與灶連體的釜灶,灶高40.5、最大肩徑50、底徑25厘米,兩釜共一火門,灶頂設有排煙孔八個1,利於吸風拔火,提高了燒煮食物的爐溫效率和用火安全。滎陽青台仰韶遺址還出土了許多陶鏊,器如覆形平底盤,內壁附三足,據說是用來烙餅的幹食器2。到龍山文化時期,炊器有鬲、甗、斝、鼎、甑等,還出現了鬹、盉、杯、壺以及白陶酒器等。不少遺址還出有一種用來研塊莖或根莖植物的食品加工器擂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