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決定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經濟類型的多元性和飲食生活的地區性差別,黃河中下遊的中原地區和華北沿海區近內陸地帶旱作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為嗣後夏商社會生活的展開,先期備置了較豐滿的舞台場景;北方地區的遊牧經濟和南部及東南地區的稻作農業經濟,又隨時隨地給中原夏商社會生活大舞台遞去新的內容;但反向的輻射對周邊地區同樣具有深刻的影響,起到內在的采借或同化作用。這是夏商時代飲食動向的“大氣候”。當時社會財富向權力傾斜和聚焦,內外政治關係亦穿錯交割,飲食中施入的意識,施入的觀念,其時代內涵更是複雜多態的。


    1 《太平禦覽》卷八四九引。


    2 參見石興邦:《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文化體係及其有關問題》,《亞洲文明論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36頁。


    1 賈蘭坡、黃慰文、衛奇:《三十六年來的中國舊石器考古》,《文物與考古論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2 《太平禦覽》卷八六九引。


    3 《太平禦覽》卷八六九引。


    4 參見汪寧生:《我國古代取火方法的研究》,《考古與文物》1980年4期。


    1 陳戈:《新疆出土的鑽木取火工具》,《考古與文物》1982年2期。


    2 趙世綱:《關於裴李崗文化若幹問題的探討》,《華夏考古》1987年2期。


    1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邯鄲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遺址》,《考古學報》1981年3期。佟偉華:《磁山遺址的原始農業遺存及其相關的問題》,《農業考古》1984年1期。


    2 杜葆仁:《我國糧倉的起源和發展》,《農業考古》1984年2期。


    3 蔡蓮珍、仇士華:《碳十三測定和古代食譜研究》,《考古》1984年10期。


    4 《薑寨——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543頁。


    5 《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遺址》,文物出版社,1963年,124頁。


    6 《甘肅東鄉林家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集刊》第4集,1984年。


    6 《甘肅東鄉林家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集刊》第4集,1984年。


    8 《鄭州大河村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9年3期。


    1 參見吳汝祚:《試論北辛文化——兼論大汶口文化的淵源》:蘇秉琦:《山東史前考古》,均刊《山東史前文化論文集》,齊魯書社,1986年。


    2 《山東滕縣北辛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84年2期。


    3 《山東膠縣三裏河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77年4期。


    4 《大連市郭家村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學報》1984年3期。


    5 金善寶:《淮北平原的新石器時代小麥》,《作物學報》1962年1卷1期。


    1 《山東廣饒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考古》1985年9期。


    2 童恩正:《試論我國從東北到西南的邊地半月形文化傳播帶》,《文物與考古論 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3 《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


    4 《史記·匈奴列傳》。


    5 《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127~136頁。


    6 丁穎:《江漢平原新石器時代紅燒土中的稻穀殼考查》,《考古學報》1959年4 期。


    1 《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河姆渡遺址動植物遺存的鑑定研究》,同刊《考古學報》1978年1 期。遊修齡:《對河姆渡遺址第四文化層出土稻穀和骨耜的幾點看法》,《文物》1976年8期。


    2 《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149~155頁。《崧澤——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文物出版社,1987年,114頁。汪濟英、牟永抗:《關於吳興錢山漾遺址的發掘》,《考古》1980年4期。


    第二節 夏商人的食糧


    黃河中下遊的華北中原大地,史前相當早時期人們即進入定居農業生活階段,農作物主要有粟、黍、大麥、小麥、高粱,個別地區還種植稻,人們生活中的食用糧食就來之這些穀類作物,是當時的主食。所謂“民生在於粒食”1,“神農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凡粒食,米而不粉者”2,大概是普遍的穀食方法。或因小區域地理環境不同,種植的穀類作物種類也是有所不同的。


    夏商兩代人的食糧品種基本承自史前。可從考古發現作一考察。


    在晉南夏王朝重要統治區內,襄汾陶寺遺址墓葬出土人骨的碳十三測定數據表明,約在公元前2085年左右,即屬於夏紀年範圍內,本地居民是以粟(小米)為主食3。夏縣東下馮遺址第三、四期的一些灰坑,發現很多炭化粟粒,有一坑內堆積炭化粟類糧食厚達40~73厘米。年代與二裏頭三、四期文化相當,也在夏紀年範圍4。最近在河南洛陽皂角樹遺址又出土了二裏頭文化時期的炭化水稻、穀子、小麥、豆等作物籽實。


    在安徽巢湖附近的含山大城墩遺址,第一期文化層出有炭化稻穀,經鑑定有秈稻和粳稻兩種,碳十四測定年代距今3600±125年(經樹輪校止)5,年代約當夏末。據說這一帶為《尚書·仲虺之誥》:“成湯放桀於南巢”所在。


    大體說來,中原地區的夏人,其主食以粟類穀物為主,去皮即今所稱小米。位於夏王朝東南地區的一些方國,則有以稻米為主食。夏末成湯放夏桀,有“肇我邦於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1之喻,似亦表明粟為大多數夏人的主要食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夏商社會生活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鎮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鎮豪並收藏夏商社會生活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