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陝西武功遊鳳鎮曾出土商代銅器一批,及車馬器21件3。
1975年陝西渭南縣南堡村農民在平整村東坡地時,發現一座出有商代“莘邑”銅器的貴族墓葬,隨葬銅器52件,玉器3件,骨蚌器40多件。其北10米處也有車馬坑一個,惜被平掉4。
1983年陝西清澗縣李家崖一座商代土石結構城址,出有車馬器5。
1986年陝西西安東郊老牛坡發現一處商代晚期墓地,清理大小墓葬45座,有車馬坑和馬坑各一個,車為一車兩馬,馬坑中人馬犬同穴,唯所屬主墓尚未找到6。
四川廣漢三星堆商代古城,1986年在城內中軸線上發現2個祭祀坑,其中二號坑內除出有大批精美的銅、金、玉、象牙、骨、石器外,還出有車形器7。
山東壽光縣益都蘇埠屯商代晚期貴族墓地,屢有“亞醜”族氏標識的銅器出土,還曾發現過銅軎、轄、軛首、踵等車馬器構件1。1965~1966年又發現兩座二墓道大墓和兩座中型墓,另發現車馬坑一個,出土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車馬器2。
1983年壽光縣城北“益都侯城”亦出有商末車馬器3。
1957午山東長清具興復河發現一座商代墓葬,出土青銅禮器16件,又有車馬器同出4。
山東膝州市前掌大村一處商代方國貴族墓地,自1981年以來經前後三次發掘,發現其平麵布局以3座兩墓道大墓呈南北中軸線排開,東西兩側各橫排兩座甲字型大墓,這些大墓周圍又錯落著一些中小型墓葬。在1987年第三次發掘中,發現車馬坑一個,另又在m214的兩墓道大墓棺槨上發現兩套車軛及零星馬骨,m215的甲字型大墓內也出有車器5。
山東膠縣西庵一處商周貴族墓地,曾出土過大型石磐和銅車馬器等。1976年又發現車馬坑一個,一車四馬,年代似已屬西周早期6。
以上16處商代車馬坑或車馬器構件發現地,計河南1處,安徽1處,河北2處,山西2處,陝西4處,四川1處,山東5處,以商代的東方和西北方為多見,分布地域基本集中在黃河中下遊半濕潤地區和部分半幹旱地區,為華北旱作農地區,自然地理條件應是促成“陸地乘車”這種古代交通工具得以在本地區高層權貴中廣泛使用的重要外因。
除此之外,1979年河南滎陽西史村晚商遺址曾出土一個殘陶豆,柄部刻有一個陶文“■”字1,同於甲骨文車字寫法。帝乙時卜辭中又有記征伐蘇皖交界處淮水流域的危方,繳獲其“車二兩”(《合集》36481)。陝西周原出土甲骨文中有“車乘”(h11:124,h11:35)、“卜曰:其衣車馬,惟又習”(齊家112)。凡此,也均說明馬車在當時各地族落方國上層貴族集團間流行程度,以及這種交通工具在上層社會生活和政治軍事方麵的價值。應注意者,上述山東膝州前掌大商代方國貴族墓地,馬車構件既見於有兩墓道的中字型大墓,又見幹線挨其左右的有一墓道的甲字型大墓,可見在方國內部,擁有馬車者不隻限於方國君主,還容或有君主配偶和重要臣屬一類人物,大體與殷墟王邑內的情況相類似。
商代各地所見的馬車,就其性質用途言,可分為乘車交通工具和戰車兩類,但大部均是一車二馬的獨斬車,而不是單馬駕駛的雙轅車。河南羅山息國墓地出上的車頂銅蓋帽,製作考究,知當時為了遮陽避雨,有的馬車上已設有車蓋,蓋帽形似花朵向下張開,大概是為了便於把蓋帷的繒帛固定住。文獻中稱車蓋為笠,亦稱簽。段注《說文》雲:“大而有把,手執以行,謂之簽;小而無把,首戴以行,謂之笠。是簦為笠,析言之固有別也,渾言之,則簦亦可謂笠。”商代的車蓋可能源出實際生活中的雨具,並不固定在車上。《周禮》即有言王之車儀,陪乘的“道右”當“王下則以蓋從”。另據《左傳·宣公四年》:“以貫笠■”,杜註:“兵車無蓋”,車上張蓋,增加阻力,影響車速,又妨礙交戰。由此推言,商代有車蓋的馬車,似用為乘車。
陝西老牛坡出土的雙馬輓引獨輈車,無兵器同出,也為乘車。
軌距2.25米,軸長3.15米,輪徑1.4米,輪輻16根,與殷墟出土車製無大異。其箱輿外形作橫長方形,寬1.6、進深0.72米,是為中型車,大概隻能容乘員2人。輿內周壁曾髹漆,留有成片漆皮,底部鋪有皮韋編織物,印痕猶存。相比之下,殷墟郭家莊發現的一輛乘車,箱輿的欄杆、木板不僅髹漆,還畫有紅黑相間的彩繪圖紋,前欄的木板又貼有紅布裝飾,車內綴有牙片飾物,鋪有坐席1,似乎顯得更為豪華,標誌著商代王邑與地方國族在車製上的某種等級或文化發展差異。
商代各地的族落方國,其少數統治集團成員服用車馬已較為常見。《呂氏春秋·簡選》稱武王伐商,“虎賁三千人,簡車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於牧野而紂為禽。”《詩·大雅·大明》描述其事雲:“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考古發現的周初馬車有以四馬輓引,異於殷製。看來,某方掌握的製車工藝和駕車技術的高明程度,以及擁有車輛的數量,一方麵直接為某方貴顯統治階層的權勢所利用,另一方麵也成為衡量其一時力量強弱的重要標尺。
1975年陝西渭南縣南堡村農民在平整村東坡地時,發現一座出有商代“莘邑”銅器的貴族墓葬,隨葬銅器52件,玉器3件,骨蚌器40多件。其北10米處也有車馬坑一個,惜被平掉4。
1983年陝西清澗縣李家崖一座商代土石結構城址,出有車馬器5。
1986年陝西西安東郊老牛坡發現一處商代晚期墓地,清理大小墓葬45座,有車馬坑和馬坑各一個,車為一車兩馬,馬坑中人馬犬同穴,唯所屬主墓尚未找到6。
四川廣漢三星堆商代古城,1986年在城內中軸線上發現2個祭祀坑,其中二號坑內除出有大批精美的銅、金、玉、象牙、骨、石器外,還出有車形器7。
山東壽光縣益都蘇埠屯商代晚期貴族墓地,屢有“亞醜”族氏標識的銅器出土,還曾發現過銅軎、轄、軛首、踵等車馬器構件1。1965~1966年又發現兩座二墓道大墓和兩座中型墓,另發現車馬坑一個,出土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車馬器2。
1983年壽光縣城北“益都侯城”亦出有商末車馬器3。
1957午山東長清具興復河發現一座商代墓葬,出土青銅禮器16件,又有車馬器同出4。
山東膝州市前掌大村一處商代方國貴族墓地,自1981年以來經前後三次發掘,發現其平麵布局以3座兩墓道大墓呈南北中軸線排開,東西兩側各橫排兩座甲字型大墓,這些大墓周圍又錯落著一些中小型墓葬。在1987年第三次發掘中,發現車馬坑一個,另又在m214的兩墓道大墓棺槨上發現兩套車軛及零星馬骨,m215的甲字型大墓內也出有車器5。
山東膠縣西庵一處商周貴族墓地,曾出土過大型石磐和銅車馬器等。1976年又發現車馬坑一個,一車四馬,年代似已屬西周早期6。
以上16處商代車馬坑或車馬器構件發現地,計河南1處,安徽1處,河北2處,山西2處,陝西4處,四川1處,山東5處,以商代的東方和西北方為多見,分布地域基本集中在黃河中下遊半濕潤地區和部分半幹旱地區,為華北旱作農地區,自然地理條件應是促成“陸地乘車”這種古代交通工具得以在本地區高層權貴中廣泛使用的重要外因。
除此之外,1979年河南滎陽西史村晚商遺址曾出土一個殘陶豆,柄部刻有一個陶文“■”字1,同於甲骨文車字寫法。帝乙時卜辭中又有記征伐蘇皖交界處淮水流域的危方,繳獲其“車二兩”(《合集》36481)。陝西周原出土甲骨文中有“車乘”(h11:124,h11:35)、“卜曰:其衣車馬,惟又習”(齊家112)。凡此,也均說明馬車在當時各地族落方國上層貴族集團間流行程度,以及這種交通工具在上層社會生活和政治軍事方麵的價值。應注意者,上述山東膝州前掌大商代方國貴族墓地,馬車構件既見於有兩墓道的中字型大墓,又見幹線挨其左右的有一墓道的甲字型大墓,可見在方國內部,擁有馬車者不隻限於方國君主,還容或有君主配偶和重要臣屬一類人物,大體與殷墟王邑內的情況相類似。
商代各地所見的馬車,就其性質用途言,可分為乘車交通工具和戰車兩類,但大部均是一車二馬的獨斬車,而不是單馬駕駛的雙轅車。河南羅山息國墓地出上的車頂銅蓋帽,製作考究,知當時為了遮陽避雨,有的馬車上已設有車蓋,蓋帽形似花朵向下張開,大概是為了便於把蓋帷的繒帛固定住。文獻中稱車蓋為笠,亦稱簽。段注《說文》雲:“大而有把,手執以行,謂之簽;小而無把,首戴以行,謂之笠。是簦為笠,析言之固有別也,渾言之,則簦亦可謂笠。”商代的車蓋可能源出實際生活中的雨具,並不固定在車上。《周禮》即有言王之車儀,陪乘的“道右”當“王下則以蓋從”。另據《左傳·宣公四年》:“以貫笠■”,杜註:“兵車無蓋”,車上張蓋,增加阻力,影響車速,又妨礙交戰。由此推言,商代有車蓋的馬車,似用為乘車。
陝西老牛坡出土的雙馬輓引獨輈車,無兵器同出,也為乘車。
軌距2.25米,軸長3.15米,輪徑1.4米,輪輻16根,與殷墟出土車製無大異。其箱輿外形作橫長方形,寬1.6、進深0.72米,是為中型車,大概隻能容乘員2人。輿內周壁曾髹漆,留有成片漆皮,底部鋪有皮韋編織物,印痕猶存。相比之下,殷墟郭家莊發現的一輛乘車,箱輿的欄杆、木板不僅髹漆,還畫有紅黑相間的彩繪圖紋,前欄的木板又貼有紅布裝飾,車內綴有牙片飾物,鋪有坐席1,似乎顯得更為豪華,標誌著商代王邑與地方國族在車製上的某種等級或文化發展差異。
商代各地的族落方國,其少數統治集團成員服用車馬已較為常見。《呂氏春秋·簡選》稱武王伐商,“虎賁三千人,簡車三百乘,以要甲子之事於牧野而紂為禽。”《詩·大雅·大明》描述其事雲:“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考古發現的周初馬車有以四馬輓引,異於殷製。看來,某方掌握的製車工藝和駕車技術的高明程度,以及擁有車輛的數量,一方麵直接為某方貴顯統治階層的權勢所利用,另一方麵也成為衡量其一時力量強弱的重要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