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車普遍以馬為引■動力,大都是一車二馬,均屬之殷墟王邑高級權貴的殉祭品。其中出自王陵區者有32輛,占總數59.3%;出自王室宗廟區者有6輛,占11.1%;其餘16輛出自一些貴族墓地,如後崗的1輛出於一兩墓道大墓,孝民屯的幾輛屬之近處的幾座甲字型中等墓,郭家莊的4輛,兩兩東西為對,屬之附近兩座貴族大墓陪葬品。甲骨文有雲:“小臣葉車馬破■王車”(《合集》10405),知商代王和其他高級貴顯人物均擁有馬車,車馬葬正再現了當時等級製的貴族物質禮遇生活。有學者認為,王陵區的車群,其祭祀對象非殷先公先王莫屬,其他類的車主,應是王室成員如王的配偶或嫡親執政者,至少也是殷代官吏中的臣正、武官和史官中的首領人物1。這一說法是可信的。
應指出者,車馬坑中有半數以上的,陪葬1~3人不等。據《周禮·夏官》記述,有大仆之職,“王出入,則自左馭而前驅”;又有戎右之職,“掌戎車之兵革”;還有稱作“趣馬”的養馬官。則這些陪葬人,生前身分可能是仆馭禦夫、衛士或養馬者。
王邑所見權貴的馬車,其結構主要包括了輪轂、軸、轅、衡、軛、箱輿等幾大構件,(圖15)其製造工藝和裝配結構,確實代表了當時工業技術的最高水平50000023_230_22。楊寶成先生曾對殷墟出土14輛車的構造尺寸作了分析統計,其平均軌距約為2.3米左右,軸長在3米上下,輪徑約在1.2~1.5米之間,輪輻18~26根。作為荷載部分的箱輿,有大小之分,大型者廣1.2~1.7米,進深最大的達1.5米;小型箱輿一般廣1米左右,進深0.7米上下3。有學者認為,大型箱輿能容乘員3人,小型箱輿隻能容2人,因箱輿周圍有欄杆,車後留缺口,故乘員是從車後上下,貴族乘車時要踏石幾以登4。從考古發現看,馬車的箱輿欄杆僅高0.45米以下,立乘不足以憑欄,推想當時採用的是跪坐姿勢,曲膝跪式,對於進深為0.7×1米的橫長方形箱輿容積是足足有餘的,乘員可手倚欄杆,以獲得舒適效果。駕車時,大概也如文獻所說,仆禦居左,乘者坐右。乘3人者,大概主人居右,仆禦在中,陪乘者在左,概以右為為了顯示權貴乘車出行的威風,當時連馬鞭都做得十分考究。小屯宗廟宮室區的車馬坑內,曾發現3根用長條形玉管製成的馬鞭柄,石璋如先生以為即《禮記·曲禮上》說的“君車將駕,則仆執策立於馬前”之策,孔疏:“策,馬杖也。”1殷墟西區還出過2根青銅策,管狀,兩端略粗,近上端三分之一處有半環,可繫繩,內1根銅策長24厘米2。(圖16)殷商王朝高級貴顯,乘車出行,“追琢其章,金王其相”3,權勢赫赫,可謂榮極一時。
殷商王朝的馬車,主要用於貴族統治者的出行遊樂、狩獵或對外戰爭,為政權利益服務,作為交通工具,僅限於少數人範圍,但車行所抵地域,可相當遙遠,與當時王邑通向四方的交通幹道的開啟,是相呼應的。武丁時有一片甲骨文記出動戰車征伐■國,從癸醜日起,至11天後的癸亥和甲子日之交的夜裏戰車攻抵該國4。此國位於晉南河曲一帶5,距殷都直線距離約有700多裏之遙,則估計當時馬車一天的行程,平均約為60多裏。可見已超出徒步行走的數倍,《墨子·節用》謂“利以速至,此車之利也,”道出了車在遠行交通上的優點。
(二)商代各地馬車的考古發現
商代的馬車,除見諸王邑內高級權貴的禮儀生活範圍外,各地的族落方國貴顯人物,一般也擁有馬車,作為出行的交通工具。《商頌·那》雲:“約軧錯衡,八鸞鶬鶬,以假以享”,記四方諸侯乘坐豪華的馬車,到商王邑來獻享。《禮》書中有稱諸侯乘墨車、建龍旅,入天子之門助祭。《商頌·玄鳥》亦雲:“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龍旂十乘,大糦是承,”鄭註:“高宗之孫子有武功有王德子天下者,無所不勝,服乃有諸侯建龍旂者十乘,奉承黍稷而進入者,”孔疏:“舉其有十乘耳,未必同時至也。”說明商王邑是當時政治和交通中樞所在,時有各地的貴顯人物,乘坐各式各樣的馬車出入往來。
商代各地族落方國貴顯階級的馬車,在考古發掘中每有發現。
1979~1980年河南羅山蟒張後李發現商代息國墓地,在一座高級權貴墓內,出土一件銅車飾,形似傘蓋,首部飾雲雷紋、小圓渦和四足蟬紋,可能是車頂蓋帽,十分少見1。看來,這種車屬於出行交通工具,不像是戰車。
1971—1972年安徽潁上趙集王拐村徵集到一批這一帶出土的晚商車轄、銅鈴、弓形器等2。
1978年河北靈壽縣西木佛村發現一座商代“亞■”的貴族墓葬,在出土的24件隨葬品中,有車轄、銅鈴、銅泡等車馬器3。
1991年河北定州北莊子發現的商代貴族墓,出有駕車用的銅策兩秉4。
1971年山西保德縣林遮峪發現一座商墓,在隨葬的30件銅器中,有車轄、輿欄飾、車鈴、馬鈴等午馬器19件5。
山西靈石施介村發現一處商代“■”族貴族墓地,在1985年發掘的一座一槨三棺一夫兩妻合葬墓內,有殉人一具,僅隨葬銅器就達40餘件,內有車馬器。還出土一根銅策,長28.1厘米,細管狀,上有半圓形紐管,上端飾牛首,下端飾獸首,管表有細線紋1。造型工藝與上節述殷墟出土銅馬策相比,更勝一籌。(見前圖16:1)1988年又在附近10米處發現車馬坑一個,惜被盜,車製結構情況不清2。
應指出者,車馬坑中有半數以上的,陪葬1~3人不等。據《周禮·夏官》記述,有大仆之職,“王出入,則自左馭而前驅”;又有戎右之職,“掌戎車之兵革”;還有稱作“趣馬”的養馬官。則這些陪葬人,生前身分可能是仆馭禦夫、衛士或養馬者。
王邑所見權貴的馬車,其結構主要包括了輪轂、軸、轅、衡、軛、箱輿等幾大構件,(圖15)其製造工藝和裝配結構,確實代表了當時工業技術的最高水平50000023_230_22。楊寶成先生曾對殷墟出土14輛車的構造尺寸作了分析統計,其平均軌距約為2.3米左右,軸長在3米上下,輪徑約在1.2~1.5米之間,輪輻18~26根。作為荷載部分的箱輿,有大小之分,大型者廣1.2~1.7米,進深最大的達1.5米;小型箱輿一般廣1米左右,進深0.7米上下3。有學者認為,大型箱輿能容乘員3人,小型箱輿隻能容2人,因箱輿周圍有欄杆,車後留缺口,故乘員是從車後上下,貴族乘車時要踏石幾以登4。從考古發現看,馬車的箱輿欄杆僅高0.45米以下,立乘不足以憑欄,推想當時採用的是跪坐姿勢,曲膝跪式,對於進深為0.7×1米的橫長方形箱輿容積是足足有餘的,乘員可手倚欄杆,以獲得舒適效果。駕車時,大概也如文獻所說,仆禦居左,乘者坐右。乘3人者,大概主人居右,仆禦在中,陪乘者在左,概以右為為了顯示權貴乘車出行的威風,當時連馬鞭都做得十分考究。小屯宗廟宮室區的車馬坑內,曾發現3根用長條形玉管製成的馬鞭柄,石璋如先生以為即《禮記·曲禮上》說的“君車將駕,則仆執策立於馬前”之策,孔疏:“策,馬杖也。”1殷墟西區還出過2根青銅策,管狀,兩端略粗,近上端三分之一處有半環,可繫繩,內1根銅策長24厘米2。(圖16)殷商王朝高級貴顯,乘車出行,“追琢其章,金王其相”3,權勢赫赫,可謂榮極一時。
殷商王朝的馬車,主要用於貴族統治者的出行遊樂、狩獵或對外戰爭,為政權利益服務,作為交通工具,僅限於少數人範圍,但車行所抵地域,可相當遙遠,與當時王邑通向四方的交通幹道的開啟,是相呼應的。武丁時有一片甲骨文記出動戰車征伐■國,從癸醜日起,至11天後的癸亥和甲子日之交的夜裏戰車攻抵該國4。此國位於晉南河曲一帶5,距殷都直線距離約有700多裏之遙,則估計當時馬車一天的行程,平均約為60多裏。可見已超出徒步行走的數倍,《墨子·節用》謂“利以速至,此車之利也,”道出了車在遠行交通上的優點。
(二)商代各地馬車的考古發現
商代的馬車,除見諸王邑內高級權貴的禮儀生活範圍外,各地的族落方國貴顯人物,一般也擁有馬車,作為出行的交通工具。《商頌·那》雲:“約軧錯衡,八鸞鶬鶬,以假以享”,記四方諸侯乘坐豪華的馬車,到商王邑來獻享。《禮》書中有稱諸侯乘墨車、建龍旅,入天子之門助祭。《商頌·玄鳥》亦雲:“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龍旂十乘,大糦是承,”鄭註:“高宗之孫子有武功有王德子天下者,無所不勝,服乃有諸侯建龍旂者十乘,奉承黍稷而進入者,”孔疏:“舉其有十乘耳,未必同時至也。”說明商王邑是當時政治和交通中樞所在,時有各地的貴顯人物,乘坐各式各樣的馬車出入往來。
商代各地族落方國貴顯階級的馬車,在考古發掘中每有發現。
1979~1980年河南羅山蟒張後李發現商代息國墓地,在一座高級權貴墓內,出土一件銅車飾,形似傘蓋,首部飾雲雷紋、小圓渦和四足蟬紋,可能是車頂蓋帽,十分少見1。看來,這種車屬於出行交通工具,不像是戰車。
1971—1972年安徽潁上趙集王拐村徵集到一批這一帶出土的晚商車轄、銅鈴、弓形器等2。
1978年河北靈壽縣西木佛村發現一座商代“亞■”的貴族墓葬,在出土的24件隨葬品中,有車轄、銅鈴、銅泡等車馬器3。
1991年河北定州北莊子發現的商代貴族墓,出有駕車用的銅策兩秉4。
1971年山西保德縣林遮峪發現一座商墓,在隨葬的30件銅器中,有車轄、輿欄飾、車鈴、馬鈴等午馬器19件5。
山西靈石施介村發現一處商代“■”族貴族墓地,在1985年發掘的一座一槨三棺一夫兩妻合葬墓內,有殉人一具,僅隨葬銅器就達40餘件,內有車馬器。還出土一根銅策,長28.1厘米,細管狀,上有半圓形紐管,上端飾牛首,下端飾獸首,管表有細線紋1。造型工藝與上節述殷墟出土銅馬策相比,更勝一籌。(見前圖16:1)1988年又在附近10米處發現車馬坑一個,惜被盜,車製結構情況不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