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夏代交通網絡拓展到廣闊領域,如何穿越河流水道也就顯得甚為要緊,公共橋樑的架設當亦已出現。最早的橋稱為梁,《說文》雲:“梁,水橋也”,段註:“用木跨水,則今之橋也。……見於經傳者,言梁不言橋也。”《初學記》卷七雲:“凡橋有木樑、石樑;舟梁——謂浮橋,即詩所謂造舟為梁者也。”今人唐寰澄指出,在橋樑發展中,早期多半是梁橋,首先是木樑,因為木樑的架設總比石樑輕便,從自然倒下的樹木而形成的梁橋,到有意識地推倒,砍伐樹木架作橋樑,不需要多少過程,也許在舊、新石器時代早就有了3。
架設橋樑與築路一樣,也屬於夏代國家的實政之一。《國語·周語中》引《夏令》說,“九月除道,十月成梁”。此舉為後世諸國所繼承,在周代稱為“先王之教”,同書雲,“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韋註:“夏令,夏後氏之令,周所因也。除道所以便行旅,成梁所以便民,使不涉也。”《禮記·明堂》謂“季秋除道致梁”。《左傳·莊公四年》載楚令尹鬥祁和莫敖屈重“除道梁溠”。四川青川郝家坪戰國墓出土木牘有文雲:“九月,大除道及阪險;十月,為橋,修波限,利津梁,鮮草離。非除道之時,而有陷敗不可行,輒為之。”1可見開道與架橋並重,由來已久,是古代帶有強製性的社會公共義務,從中也透露了統治者對於發展國家交通網絡的重視。
商代的道路交通網絡比夏代更為發達,其範圍所達相當廣大。《詩·商頌·玄鳥》雲:“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後,奄有九有。……武丁孫子,……邦畿千裏,維民所止。”商王武丁以後,商人恆稱的四方或四土,不是虛擬,早已是平麵的發展2。所謂“邦畿千裏”,從各地發現的商代遺址分布看,比較近乎實際。其東方直抵海邊,南土越過長江,伸入江西、湖南境內,西邊抵達甘肅、內蒙,北土包括河北北部和遼寧部分地區3。
商代的道路設施有幾大特色。一是王邑內的道路建製堪稱全國楷模。商人曾一再自贊“商邑翼翼,四方之極”4,整飭的王朝國都,是四方的表率。新發現的河南偃師屍鄉溝早商都城遺址,麵積有190多萬平方米,城內道路縱橫交錯,已發現大路11條,東西向5條,南北向6條,路麵一般寬約6米,最寬的達10米,道路與城門方位大體對應,構成棋盤式的交通網絡1。城內道路主次相配,主幹大道寬敞平直,路土堅硬細密,土質純淨,厚達半米左右;路麵中間微鼓,兩邊稍低,便於雨水外淌。主幹大道一般直貫城門。城門的門道路土之下,還鋪有木板蓋頂的石壁排水溝,溝底用石板鋪砌,內高外低,相互疊砌呈魚鱗狀,疊壓順序與水流方向一致。出城之後,沿城牆還有寬4.5米的順城路。城內另有與主幹大道相連的斜坡狀“馬道”,可以直登城牆之上2。這樣一座經過嚴格規劃而興建的商王都,其道路設施的完善確可稱為當時國家之最。
二是地方土著方國也重視道路的修築。江西清江吳城商代遺址發現一段長近百米,寬3~6米的道路,與一“長廊路”相連,後者殘長39米,寬1~2米,路麵結構類似三合土,而且有排列有序的柱洞3。可能有遮蓋一類建築物,似乎專為地方土著貴族的生活便利而築。可見商代地方國族的道路修築水平也是不容低估的。
三是商代晚期已形成了以殷墟王邑為中心的東西橫向、南北縱向朝四外輻射的國家道路交通大網絡。據彭邦炯同誌研究,根據商代遺址的分布和甲骨文提供的材料,殷商王邑通往四麵八方的交通道路主要有六條:
一、東南行。是通往徐淮地區的大道,即甲骨文中關於征人方的往返路徑,有的地段可能與今隴海路鄭州至徐州、津浦路徐州至淮河北相合。
二、東北行。是通往今盧龍及其以遠遼寧朝陽等地的交通 幹道。
三、東行。與山東益都古蒲姑有要道相通;另有水路估計可沿古黃河或濟水而下。
四、南行。與今湖北、湖南、江西等當時的國族之間有幹道相連。
五、西行。通往陝西,沿渭水可直至周邑豐鎬或別的方國部落。此道能通車輛,決非小徑。武王伐商即走此道。
六、西北行。為逾太行的要衢。商與西北■方、土方等交戰,常有戰報捷送王都1。
值得注意的是,殷商發達的陸上交通道路,對後來西周王朝的建立和鞏固曾起了有力的作用。《汲塚周書·大聚解》載,“武王勝殷,撫國綏民,乃觀於殷政”,周公曾告之以“相土地之宜,水上之便,營邑製命之曰大聚,……辟開修道”。交通大網絡的開通實是殷商王朝一大政跡,不會因政權迭改而完全荒廢掉。史籍和西周銅器銘文恆見“周行”“周道”之語,據楊升南同誌研究,是指王國中心地區成周通向各地的平直寬闊道路,主要有向西及西南方、向東、向南、向東南、向北、向東北等幾條幹道2。不難看出,其中一些主要幹道的大段走向和路段,是與殷商通往各地的道路相一致的。殷商築成的“王道”,素來稱得上寬廣、平坦、正直3,周人完全沒有必要舍前功而另闢新道,且國力也不允許。所謂“觀於殷政”,應該包括了效法殷商的路政,隻不過周代的交通中心已由殷墟轉移到了成周,其“辟開修道”主要是指成周地區交通道路的規度和修治,以與前朝業已建起的交通大網絡合成一體。
架設橋樑與築路一樣,也屬於夏代國家的實政之一。《國語·周語中》引《夏令》說,“九月除道,十月成梁”。此舉為後世諸國所繼承,在周代稱為“先王之教”,同書雲,“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韋註:“夏令,夏後氏之令,周所因也。除道所以便行旅,成梁所以便民,使不涉也。”《禮記·明堂》謂“季秋除道致梁”。《左傳·莊公四年》載楚令尹鬥祁和莫敖屈重“除道梁溠”。四川青川郝家坪戰國墓出土木牘有文雲:“九月,大除道及阪險;十月,為橋,修波限,利津梁,鮮草離。非除道之時,而有陷敗不可行,輒為之。”1可見開道與架橋並重,由來已久,是古代帶有強製性的社會公共義務,從中也透露了統治者對於發展國家交通網絡的重視。
商代的道路交通網絡比夏代更為發達,其範圍所達相當廣大。《詩·商頌·玄鳥》雲:“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後,奄有九有。……武丁孫子,……邦畿千裏,維民所止。”商王武丁以後,商人恆稱的四方或四土,不是虛擬,早已是平麵的發展2。所謂“邦畿千裏”,從各地發現的商代遺址分布看,比較近乎實際。其東方直抵海邊,南土越過長江,伸入江西、湖南境內,西邊抵達甘肅、內蒙,北土包括河北北部和遼寧部分地區3。
商代的道路設施有幾大特色。一是王邑內的道路建製堪稱全國楷模。商人曾一再自贊“商邑翼翼,四方之極”4,整飭的王朝國都,是四方的表率。新發現的河南偃師屍鄉溝早商都城遺址,麵積有190多萬平方米,城內道路縱橫交錯,已發現大路11條,東西向5條,南北向6條,路麵一般寬約6米,最寬的達10米,道路與城門方位大體對應,構成棋盤式的交通網絡1。城內道路主次相配,主幹大道寬敞平直,路土堅硬細密,土質純淨,厚達半米左右;路麵中間微鼓,兩邊稍低,便於雨水外淌。主幹大道一般直貫城門。城門的門道路土之下,還鋪有木板蓋頂的石壁排水溝,溝底用石板鋪砌,內高外低,相互疊砌呈魚鱗狀,疊壓順序與水流方向一致。出城之後,沿城牆還有寬4.5米的順城路。城內另有與主幹大道相連的斜坡狀“馬道”,可以直登城牆之上2。這樣一座經過嚴格規劃而興建的商王都,其道路設施的完善確可稱為當時國家之最。
二是地方土著方國也重視道路的修築。江西清江吳城商代遺址發現一段長近百米,寬3~6米的道路,與一“長廊路”相連,後者殘長39米,寬1~2米,路麵結構類似三合土,而且有排列有序的柱洞3。可能有遮蓋一類建築物,似乎專為地方土著貴族的生活便利而築。可見商代地方國族的道路修築水平也是不容低估的。
三是商代晚期已形成了以殷墟王邑為中心的東西橫向、南北縱向朝四外輻射的國家道路交通大網絡。據彭邦炯同誌研究,根據商代遺址的分布和甲骨文提供的材料,殷商王邑通往四麵八方的交通道路主要有六條:
一、東南行。是通往徐淮地區的大道,即甲骨文中關於征人方的往返路徑,有的地段可能與今隴海路鄭州至徐州、津浦路徐州至淮河北相合。
二、東北行。是通往今盧龍及其以遠遼寧朝陽等地的交通 幹道。
三、東行。與山東益都古蒲姑有要道相通;另有水路估計可沿古黃河或濟水而下。
四、南行。與今湖北、湖南、江西等當時的國族之間有幹道相連。
五、西行。通往陝西,沿渭水可直至周邑豐鎬或別的方國部落。此道能通車輛,決非小徑。武王伐商即走此道。
六、西北行。為逾太行的要衢。商與西北■方、土方等交戰,常有戰報捷送王都1。
值得注意的是,殷商發達的陸上交通道路,對後來西周王朝的建立和鞏固曾起了有力的作用。《汲塚周書·大聚解》載,“武王勝殷,撫國綏民,乃觀於殷政”,周公曾告之以“相土地之宜,水上之便,營邑製命之曰大聚,……辟開修道”。交通大網絡的開通實是殷商王朝一大政跡,不會因政權迭改而完全荒廢掉。史籍和西周銅器銘文恆見“周行”“周道”之語,據楊升南同誌研究,是指王國中心地區成周通向各地的平直寬闊道路,主要有向西及西南方、向東、向南、向東南、向北、向東北等幾條幹道2。不難看出,其中一些主要幹道的大段走向和路段,是與殷商通往各地的道路相一致的。殷商築成的“王道”,素來稱得上寬廣、平坦、正直3,周人完全沒有必要舍前功而另闢新道,且國力也不允許。所謂“觀於殷政”,應該包括了效法殷商的路政,隻不過周代的交通中心已由殷墟轉移到了成周,其“辟開修道”主要是指成周地區交通道路的規度和修治,以與前朝業已建起的交通大網絡合成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