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中所述商代人的四方觀絕非虛構,有甲骨文可以映證。同樣,文獻中對夏代人四海觀的追述,也是不應否定的。甲骨文中有四方受年與四土受年之辭,與大邑或商受年相對言2,四方即四土,表示一個範圍相當廣大的地理區域,中心點為都城大邑或商邑。
四方觀的交通地理觀念,本之商“邦畿千裏”的疆域概念,有其總體地理地貌形態的認識作基礎,是商代人們社會關係和社會聯繫的直接產物。由於人們足跡所涉地域寬廣,因此積累起了豐富的地理類型劃分知識,以至反映於甲骨文中有前述如此多的不同地表形態專詞。四方觀的致力點呈自內向外南北東西縱橫推進狀,因此當時通向四麵八方的道路交通網絡當已大體形成。
1 賈蘭坡、蓋培、尤玉柱:《山西峙峪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2年1期。
1 參見王誌俊:《史前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與改造》,《環境考古研究》第一輯,科學出版社,1991年,31頁。
2 參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吏研究所地學史組主編:《中國古代地理學史》,科學出版社,1984年,8、43頁。
1 《太平禦覽》卷八十二引。
2 同上注。又《史記·夏本紀》《律書》正義引《淮南子》.浮海均作浮江。
1 嚴文明:《夏代的東方》,《夏史論叢》,齊魯書社,1985年,159~180頁。
2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為:湯“東麵而征,西夷怨;南麵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
1 此據《史記·周本紀》。
2 見《佚》653、956,《粹》907,《屯南》2377、423,《合集》36975等。
第三節 道路交通
一 道路交通網絡
人類有意識修築道路,蓋起自進入定居生活階段以後。最早出現的由人力鋪設起的道路,一般見之於聚落和居室的周圍,在廣闊的野外未必有能力顧及。
江蘇吳江龍南村一處5000年前的聚落遺址,即發現一條用碎陶片鋪成的小路,長15米,通向一座住宅居址1。而中原地區,早在6000年前後,修築道路已頗為普遍。陝西寶雞北首嶺仰韶聚落遺址,三片住宅群圍繞中間一塊麵積約6000平方米的廣場而布列,廣場一帶發現有四層路土的道路遺存,路麵較平坦,其中第二層路土是用獸骨渣、碎小鵝卵石、碎陶片屢雜後鋪墊起的,厚達8~12厘米,其下層路麵還用火燒過,紅燒土層厚達2厘米2。這當然不會是人們久踩自然形成的走道,而是出自居民共同體集體力量,有意修築的聚落內道路設施。陝西臨潼薑寨一期聚落遺址,道路建設更顯出一定規模,五片住宅群組成的一個較大氏族共同體,環一中心大廣場分居。居住區內東南西北四麵均有零星路土遺蹟,有的路麵是用料礓石鋪墊起的,有的是用紅燒土鋪墊起的,還有一些則是人們自然踩踏而形成的。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廣場西側有兩條幾乎平行的人工修築長道,一條殘長53.3米,道寬0.7米,路麵平整堅硬,是用黃土夾大量料礓石築起,有10厘米厚;另一條殘長12.5米,道寬0.75~0.8米,築法相同1。仰韶聚落居民共同體出於生活的便利和交往,已經重視公共道路的建設,道路有主次之別的初步規度,但限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築路大概還沒有逾越聚落生活居住區而擴大到外界廣闊地域去。
到龍山文化晚期,道路的構築又有新的進展。河南淮陽平糧台一座麵積約3.4萬多平方米的古城遺址內,專門築有貫通城內外的大道和小道,大道寬達1.7米,路麵用土和料僵石鋪墊。為排除雨水和生活汙水的潢積,出城門的路段還埋敷下陶排水管道2。可見當時的道路構築已有了一些配套設施。完成這樣的道路工程,必須動員起很大的社會力量,還得有體現多數人意誌的統一規度,如果單單依賴個別人的努力是絕難辦成的,不妨說這標誌著少數人對多數人的統治已經出現了。
夏代國家形成之始起,原始時期氏族部落成員在各自的聚落或城邑內合力築路的傳統之舉,有可能上升為國家的具體實政之一,變為整個社會的帶有強製性的政治勞役。修築道路已不再局限在住地周圍,逐漸擴大到整個統治領域。《左傳·襄公四年》引《虞人之箴》說,“芒芒禹跡,畫為九州,經啟九道”,追敘了夏禹將國土劃為九大行政區,以及組織全社會巨大人力物力開闢它們之間交通道路的舊事。《史記·夏本紀》和《尚書·禹貢》中甚至還詳載出所謂夏禹開通的九條陸道和九條水道。夏朝正是憑藉其建起的道路交通網絡3,實施其對領土的統治運作。《荀子·大略》謂禹乘車外出,“過十室之邑必下。”《說苑·君道》說,“禹出,見罪人,下車間而泣之。”國家的有關政令,也每每在交通要道口宣告,《夏書·胤征》雲,“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鋒徇於路”,朝廷的宣令官手執木鋒當道號令眾下。交通道路網絡的建起,對當時國家統治秩序的維持確應起有很大的作用。
夏代道路的鋪築頗為可觀。山西夏縣東下馮遺址發掘出一條屬於夏史紀年範圍內的道路,路麵寬1.2~2米,厚5厘米,係用陶片和碎石子鋪墊1。其道寬超過了前代。偃師二裏頭夏末都城遺址,南北1500米,東西2500米,麵積約有3.75平方公裏。除了有用鵝卵石鋪成的石子路及紅燒土路外,還發現了一條鋪設講究的石甬路,路麵寬0.35~0.60米,甬路西部由石板鋪砌,東部用鵝卵石砌成,路麵平整,兩側保存有較硬的路土2。這條道路的鋪築規格在當時是相當高的,據說其附近還發現了宮殿建築遺蹟,因此它很可能屬於都邑內專為貴族統治者服務的生活設施,與一般平民通行的土石路麵相比,具有明顯的等級差異。
四方觀的交通地理觀念,本之商“邦畿千裏”的疆域概念,有其總體地理地貌形態的認識作基礎,是商代人們社會關係和社會聯繫的直接產物。由於人們足跡所涉地域寬廣,因此積累起了豐富的地理類型劃分知識,以至反映於甲骨文中有前述如此多的不同地表形態專詞。四方觀的致力點呈自內向外南北東西縱橫推進狀,因此當時通向四麵八方的道路交通網絡當已大體形成。
1 賈蘭坡、蓋培、尤玉柱:《山西峙峪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2年1期。
1 參見王誌俊:《史前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與改造》,《環境考古研究》第一輯,科學出版社,1991年,31頁。
2 參見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吏研究所地學史組主編:《中國古代地理學史》,科學出版社,1984年,8、43頁。
1 《太平禦覽》卷八十二引。
2 同上注。又《史記·夏本紀》《律書》正義引《淮南子》.浮海均作浮江。
1 嚴文明:《夏代的東方》,《夏史論叢》,齊魯書社,1985年,159~180頁。
2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為:湯“東麵而征,西夷怨;南麵而征,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
1 此據《史記·周本紀》。
2 見《佚》653、956,《粹》907,《屯南》2377、423,《合集》36975等。
第三節 道路交通
一 道路交通網絡
人類有意識修築道路,蓋起自進入定居生活階段以後。最早出現的由人力鋪設起的道路,一般見之於聚落和居室的周圍,在廣闊的野外未必有能力顧及。
江蘇吳江龍南村一處5000年前的聚落遺址,即發現一條用碎陶片鋪成的小路,長15米,通向一座住宅居址1。而中原地區,早在6000年前後,修築道路已頗為普遍。陝西寶雞北首嶺仰韶聚落遺址,三片住宅群圍繞中間一塊麵積約6000平方米的廣場而布列,廣場一帶發現有四層路土的道路遺存,路麵較平坦,其中第二層路土是用獸骨渣、碎小鵝卵石、碎陶片屢雜後鋪墊起的,厚達8~12厘米,其下層路麵還用火燒過,紅燒土層厚達2厘米2。這當然不會是人們久踩自然形成的走道,而是出自居民共同體集體力量,有意修築的聚落內道路設施。陝西臨潼薑寨一期聚落遺址,道路建設更顯出一定規模,五片住宅群組成的一個較大氏族共同體,環一中心大廣場分居。居住區內東南西北四麵均有零星路土遺蹟,有的路麵是用料礓石鋪墊起的,有的是用紅燒土鋪墊起的,還有一些則是人們自然踩踏而形成的。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廣場西側有兩條幾乎平行的人工修築長道,一條殘長53.3米,道寬0.7米,路麵平整堅硬,是用黃土夾大量料礓石築起,有10厘米厚;另一條殘長12.5米,道寬0.75~0.8米,築法相同1。仰韶聚落居民共同體出於生活的便利和交往,已經重視公共道路的建設,道路有主次之別的初步規度,但限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築路大概還沒有逾越聚落生活居住區而擴大到外界廣闊地域去。
到龍山文化晚期,道路的構築又有新的進展。河南淮陽平糧台一座麵積約3.4萬多平方米的古城遺址內,專門築有貫通城內外的大道和小道,大道寬達1.7米,路麵用土和料僵石鋪墊。為排除雨水和生活汙水的潢積,出城門的路段還埋敷下陶排水管道2。可見當時的道路構築已有了一些配套設施。完成這樣的道路工程,必須動員起很大的社會力量,還得有體現多數人意誌的統一規度,如果單單依賴個別人的努力是絕難辦成的,不妨說這標誌著少數人對多數人的統治已經出現了。
夏代國家形成之始起,原始時期氏族部落成員在各自的聚落或城邑內合力築路的傳統之舉,有可能上升為國家的具體實政之一,變為整個社會的帶有強製性的政治勞役。修築道路已不再局限在住地周圍,逐漸擴大到整個統治領域。《左傳·襄公四年》引《虞人之箴》說,“芒芒禹跡,畫為九州,經啟九道”,追敘了夏禹將國土劃為九大行政區,以及組織全社會巨大人力物力開闢它們之間交通道路的舊事。《史記·夏本紀》和《尚書·禹貢》中甚至還詳載出所謂夏禹開通的九條陸道和九條水道。夏朝正是憑藉其建起的道路交通網絡3,實施其對領土的統治運作。《荀子·大略》謂禹乘車外出,“過十室之邑必下。”《說苑·君道》說,“禹出,見罪人,下車間而泣之。”國家的有關政令,也每每在交通要道口宣告,《夏書·胤征》雲,“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鋒徇於路”,朝廷的宣令官手執木鋒當道號令眾下。交通道路網絡的建起,對當時國家統治秩序的維持確應起有很大的作用。
夏代道路的鋪築頗為可觀。山西夏縣東下馮遺址發掘出一條屬於夏史紀年範圍內的道路,路麵寬1.2~2米,厚5厘米,係用陶片和碎石子鋪墊1。其道寬超過了前代。偃師二裏頭夏末都城遺址,南北1500米,東西2500米,麵積約有3.75平方公裏。除了有用鵝卵石鋪成的石子路及紅燒土路外,還發現了一條鋪設講究的石甬路,路麵寬0.35~0.60米,甬路西部由石板鋪砌,東部用鵝卵石砌成,路麵平整,兩側保存有較硬的路土2。這條道路的鋪築規格在當時是相當高的,據說其附近還發現了宮殿建築遺蹟,因此它很可能屬於都邑內專為貴族統治者服務的生活設施,與一般平民通行的土石路麵相比,具有明顯的等級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