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哀公元年》有雲,夏王少康居綸邑(今山東濟寧縣境),“有田一成,有眾一旅。”杜註:“方十裏為成,五百人為旅。”按古尺0. 23米計,方十裏為3450米,當指包括綸邑郊野直接統治地周長。據《春秋繁露·爵國》說城邑囿田之計應“法三分而除其一”,則扣除土田、作坊、墓地等占地因素,綸邑本體的周長大概可取三之一,即1150米,城區麵積大約有8萬平方米以上,500人相當500家丁壯數,人口密度指數大致為160m2/戶,與上節所論一致。以一家5口計,人口數應有2500人,但這僅是少康承前王失國,處在顛沛流離而暫時依附嶽丈有虞氏時所持有的人口數,不足以構成夏代王邑人口規模的典型。原文又謂少康“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眾”,終於“復禹之績,祀夏配天。”《竹書紀年》有稱“少康自綸歸於夏邑”,收眾復國得以實現,其時的夏邑人口顯然已大非昔比,就決不會是僅僅有500家的丁壯人口數了。


    河南偃師二裏頭遺址,為夏代後期王邑所在。該遺址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寬約1500米,總麵積300萬平方米以上。中部及西北部是宮室區,占地近20萬平方米,約為總麵積的6.67%。周圍是一般居住區、作坊、土田和墓地,其間有道路溝通3。若據上述古代城邑人口合理密度指數,取遺址總麵積三之一計之,可有6200戶以上,總人口數當有31000人以上。


    商代王邑遺址,已發現偃師商城、鄭州商城和安陽殷墟三座1。


    偃師商城據說是商代前期湯都西毫所在。城址平麵呈不規整縱長方形,南北長1710米,東西寬1240米,城區麵積約190萬平方米,已發現7個城門可供當時居民出入,北垣1門,東、西垣各3門,南垣不詳,城門間有大道相通,縱橫交錯,形成棋盤式城區道路網絡。正方形的宮城居於城區南部偏中,占地4.5萬平方米,左右各有2座方形拱衛小城。宮室建築群體、拱衛小城以及一些附屬建築設施,幾乎占去整個城區的南半部,約為總麵積的7.37%。城北有一般居址、作坊和墓地。估計城區可有11000戶左右,人口55000上下。


    鄭州商城亦為商代前期王邑,或主張是湯時毫都,也有說是中丁所立隞都。城址平麵呈長方形,周長近7公裏,麵積約317萬平方米,為偃師商城的1.67倍。近又於南垣、西垣外發現未完全建成的外郭牆,可窺見當初規度此王邑之浩大用心。宮室區在城區中部偏北東一帶,範圍約45萬平方米,亦遠過偃師商城之上,為城區總麵積的約14.2%。城外周圍分布有許多聚居點,作坊主要置於南北城郊。若純以城區麵積推算,可有16000戶左右,總人口數或有8萬之多了。


    安陽殷墟為盤庚遷殷所在。早期範圍東西寬約3千米,南北長約4千米,麵積大致有1200萬平方米,但其間空白地段較多。到乙辛時期,範圍擴大到3000萬平方米,空白地段有減少。由於殷都當初的規度著意於“用永地於新邑”2,生物圈的確定也就十分廣大,居民聚居點與農田生態結合框架極為突出,盡管位於中部偏東南的宮室區麵積一超前期王邑,達70萬平方米,也才僅占早晚期總範圍麵積的5.83%和2.33%。“視民利用遷”和“永建乃家”的營都安排,最終使這座王都形成了邑中有小邑的眾星拱月格局。《尚書·盤庚》記遷殷時,百姓眾人曾有“曷震動萬民以遷”的發問,可知當初人口至少有萬人以上。


    截至1991年以前發表的考古資料,殷墟歷年發現或發掘的殷墓,累計總數已達6277座以上,據其有關墓葬分期,可大體看出人口增長情況。1958~1961年在殷墟近20處墓地共發掘墓葬427座,能分期者,一期有10座,二期70座,三期103座,四期50座1。這批墓葬的墓地所在雖比較分散,但從總體上可看出,殷王都的人口增加速度最快時期是在二期,即武丁前後,人口數竟超出前期6倍左右。以盤庚初遷時萬人計,經小辛、小乙、武丁三王短短幾十年間,“衛星城”類型的都邑人口就增至7萬人左右,已超過商初偃師王邑的人口數了。大概隨著新都邑的建立,“生物圈”重新確立,又使長期遭受“九世之亂”而“盪析離居”的民人,迅速被吸引聚攏過來。若單單出於人口的自然蕃衍增殖,短期內是絕不可能出現7倍的增長速度的。


    殷墟王邑武丁以後的人口增長情況,可結合1969—1977年殷墟西區墓地發掘資料作一綜合分析。該墓地未見一期墓葬,當為武丁以來所辟用,可分八個墓區,其中靠近小屯宮室區附近的東邊一、二、三墓區,沿續年代前後一係,承襲性最為規範,運作脈絡相因,在啟用史上歷久不衰方麵明顯具有“邦墓之地域”特質,即所謂“凡邦中之墓地,萬民所葬地”2。這三個墓區,有二期墓62座,三期125座,四期225座3。再合上舉20處墓地資料,共得二期墓132座,三期墓228座,四期墓275座,三期墓數比二期增出0. 73倍,四期又比三期增出0.21倍,這大致反映了殷墟王邑周近人口總體增長的變化率,以二期7萬人口計,則三期相當文丁以前王邑總人口約略增至12萬人以上,四期乙辛時大概達到14.6萬人以上。


    以上分析估測了夏商王邑人口規模的幾個基本數據,偃師二裏頭夏代後期王邑人口為3.1萬,偃師商城商代早期王邑為5.5萬人口,鄭州商代前期王邑為8萬人口,商代後期殷墟王邑為14.6萬人口,四城平均總人口約數為7.8萬人,大大高於晚商方國2.1萬的平均人口數,無疑構成當時人口最集中的去處。四地大致時代相次,各以超出前一王邑3~4萬人為常數,說明人口的自然增長不是決定夏商王邑人口規模的根本性因素,王邑人口的增加主要來之人口遷移的機械變動。《管子·牧民》說:“國多財則遠者來。”《霸言》說:“得天下之眾者王。”夏商王邑的人口總體量當接受了來之各地區的人口流動,與國力強盛有直接關係,表明了王邑人口類型屬於開放人口,王邑內居民已不再以原始時期的血統親屬關係為內聚力,人口規模基本是植立在人口從某一族落集團轉入更強地域政治集團的人口社會變動範疇的大場景下的,當然人口流入的單位量,外觀仍保持了族氏組織的形式,這與當時社會組織結構形態還是密切相關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夏商社會生活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鎮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鎮豪並收藏夏商社會生活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