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中國歷史中的帝王術:王道 作者:任浩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拒關賜布漢史紀:光武嚐出獵,車駕夜還,上東門侯郅惲,拒關不開。上令從者見麵於門間,惲曰:“火明遼遠。”遂不受詔。上乃回,從東中門入。明日,惲上書諫曰:“陛下遠獵山林,夜以繼晝,如社稷宗廟何?”書奏,賜惲布百疋,貶東中門侯為參封尉。
進入邯鄲後,劉秀看到城中有大量公文書信,許多都是各地官吏與王郎來往,毀謗自己的內容。劉秀不再看下去,當著將領們的麵把它們付之一炬,說:“那些睡不著覺的人,從此可以安心了。”這一舉措安定了人心,也讓那些曾經與王郎聯合的人對劉秀心悅誠服。後來的許多政治家遇到這類事件也都照此處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曹操在官渡的做法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
劉秀消滅了王郎的勢力,被更始帝派使者封為蕭王,讓他休兵回朝廷。但劉秀的部下堅決反對,劉秀本人也不願回去,便對使者說河北尚未平定,不能領命,堅持留在當地。從這件事開始,更始帝和劉秀之間的關係便出現了深深的裂痕。
而此時更始帝的政權也並不穩固。憑朝中這些人的能力,還遠不能建立起有效的統治秩序,再加上當時天下到處都是割據政權,這個小朝廷的根基岌岌可危。與此同時,劉秀在河北的形勢卻取得了越來越多的勝利,他不再聽從更始帝的調遣,一步步擊破、收編了當地的銅馬、高湖、重連等勢力,使自己的實力更加強大。
走在坦途上的劉秀依然遵循著寬仁平和的處事原則。新投降的軍隊中有許多人憂心忡忡,擔心劉秀總有一天會除掉自己。久經沙場的劉秀當然了解他們的心思,讓降軍各自回營,依然歸他們原來的將官管轄,而自己輕騎簡從,坦然地去各營看望他們。這讓歸降的將士們非常感動,他們紛紛說:“蕭王這樣推心置腹地對待我們,倘若再不拚死效力,真是不應該了。”在確認了降兵們已經真心歸順後,劉秀把他們重新編組,分配到各部將領手下,集合起來組成了一支幾十萬人的軍隊。當地的人們隻知道銅馬的名聲最響亮,看到劉秀成了他們的首領,就稱呼劉秀為“銅馬帝”。
從此之後,劉秀的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雖然征戰有勝有負,但畢竟是蒸蒸日上,跟隨他的將領們開始有了更進一步的想法。他們或是旁敲側擊,或是明言相勸,請求劉秀早日登基做天子,承擔起重建漢家天下的職責,也能更名正言順地進行征伐大事。而此時的更始政權也已經走到了覆滅的邊緣,在山東一帶活動的赤眉軍原本想要和更始帝合作,但更始帝對他們存有戒心,隻是把他們封為列侯,卻沒有給他們提供領土和經濟支援。失望之餘,赤眉軍首領樊崇率眾脫離更始政權,並於公元25年立西漢宗室劉盆子為帝,繼而向再度遷都到長安的更始帝進攻,很快便獲得成功。而在此時的北方,經過部將們的反覆勸說,劉秀終於在赤眉軍迫近長安時即位於鄗南,沿用漢國號,年號建武。這一年是公元25年的6月,劉秀三十一歲。不久之後,他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取代了更始政權後,進入關中的赤眉軍也沒能站穩腳跟。由於無法解決糧食補給問題,長安很快出現了混亂的局麵。幾番離亂後,赤眉勢力終於在建武三年被徹底消滅。風雲一時的綠林、赤眉兩支義軍從此退出歷史舞台。
此時的中國大地上仍然遍布著許多割據政權。在這樣的時代裏,許多人都稱帝稱王,說自己是眾望所歸的真命天子,但他們都先後走上了失敗或者歸降的道路。隻有劉秀憑著自己的才幹和人格力量將其他勢力一一吞併,到建武十六年,他終於統一海內,建立起了漢室中興的事業,向世人證明他才是這個亂世裏真正的英雄人物。
英雄與群雄的區別
平定了赤眉軍之後,北方的漁陽太守彭寵自立為燕王,還打算拉攏上穀太守耿況一起脫離劉秀的管轄,但耿況沒有同意。在得知消息後,劉秀派出耿況的兒子耿弇作為主將率兵前往漁陽。但耿弇卻在行軍路上想到自己的父親居於上穀,而且曾和彭寵有過來往,自己理應避嫌,他認為耿家沒有子弟留在洛陽做人質,所以自己理應回去。於是他上書請求調回洛陽,由副將代理他的職務,但劉秀拒絕了他的建議,覆信讓他打消顧慮。與此同時,耿況也接到了耿弇請求他聯合中央軍隊夾擊彭寵的書信。於是他一邊派耿弇的弟弟耿國前往洛陽,一邊派次子耿舒率軍抵禦由彭寵借來向上穀進軍的匈奴軍隊。耿舒很快獲得勝利,彭寵隻好退守漁陽。
就這樣,擁有宗室出身,並受過良好教育的劉秀充分顯示了自己善於用兵和用人的長處,平定了許多弱小勢力,最後隻剩下隴西的隗囂、河西的竇融和蜀地的公孫述三路強勁的敵手。由於路途遙遠,後漢的實力有限,劉秀不可能三麵同時出擊,隻能採取各個擊破的方法,聯合其他勢力,希望能將它們逐個消滅。
劉秀首先向隗囂示好。起初隗囂接受了來自洛陽的誠意,並和公孫述決裂,限製了蜀地勢力向北發展,但後來他卻改變主意,派出後來成為東漢名將的馬援前往蜀地聯絡。
馬援本是公孫述的同鄉,少年時兩人曾有私交,但當他見到自立為帝的公孫述時,卻發現這位多年前的老友已經變得派頭十足。公孫述擺出了隆重的儀式和場麵歡迎馬援,但馬援卻從這熱鬧的場景背後看出了公孫述如井底之蛙般短淺的目光。他推辭了公孫述任命他為大將軍的好意,回隴西後建議隗囂和洛陽交好。於是他又被派往洛陽,在這裏他見到了穿著便服、身邊沒有衛士陪伴的皇帝劉秀。後者熱情而謙和的態度給馬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立即判斷出劉秀會成就一番大事業,是一位有抱負、有能力的真正帝王,而公孫述隻不過是暫時得勢而已。在馬援看來,不單君主會挑選臣屬,臣屬也會在亂世中選擇合適的君主。而劉秀也表現出了對馬援的極度欣賞,這次在洛陽的會麵奠定了他們日後合作的基礎。
進入邯鄲後,劉秀看到城中有大量公文書信,許多都是各地官吏與王郎來往,毀謗自己的內容。劉秀不再看下去,當著將領們的麵把它們付之一炬,說:“那些睡不著覺的人,從此可以安心了。”這一舉措安定了人心,也讓那些曾經與王郎聯合的人對劉秀心悅誠服。後來的許多政治家遇到這類事件也都照此處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曹操在官渡的做法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
劉秀消滅了王郎的勢力,被更始帝派使者封為蕭王,讓他休兵回朝廷。但劉秀的部下堅決反對,劉秀本人也不願回去,便對使者說河北尚未平定,不能領命,堅持留在當地。從這件事開始,更始帝和劉秀之間的關係便出現了深深的裂痕。
而此時更始帝的政權也並不穩固。憑朝中這些人的能力,還遠不能建立起有效的統治秩序,再加上當時天下到處都是割據政權,這個小朝廷的根基岌岌可危。與此同時,劉秀在河北的形勢卻取得了越來越多的勝利,他不再聽從更始帝的調遣,一步步擊破、收編了當地的銅馬、高湖、重連等勢力,使自己的實力更加強大。
走在坦途上的劉秀依然遵循著寬仁平和的處事原則。新投降的軍隊中有許多人憂心忡忡,擔心劉秀總有一天會除掉自己。久經沙場的劉秀當然了解他們的心思,讓降軍各自回營,依然歸他們原來的將官管轄,而自己輕騎簡從,坦然地去各營看望他們。這讓歸降的將士們非常感動,他們紛紛說:“蕭王這樣推心置腹地對待我們,倘若再不拚死效力,真是不應該了。”在確認了降兵們已經真心歸順後,劉秀把他們重新編組,分配到各部將領手下,集合起來組成了一支幾十萬人的軍隊。當地的人們隻知道銅馬的名聲最響亮,看到劉秀成了他們的首領,就稱呼劉秀為“銅馬帝”。
從此之後,劉秀的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雖然征戰有勝有負,但畢竟是蒸蒸日上,跟隨他的將領們開始有了更進一步的想法。他們或是旁敲側擊,或是明言相勸,請求劉秀早日登基做天子,承擔起重建漢家天下的職責,也能更名正言順地進行征伐大事。而此時的更始政權也已經走到了覆滅的邊緣,在山東一帶活動的赤眉軍原本想要和更始帝合作,但更始帝對他們存有戒心,隻是把他們封為列侯,卻沒有給他們提供領土和經濟支援。失望之餘,赤眉軍首領樊崇率眾脫離更始政權,並於公元25年立西漢宗室劉盆子為帝,繼而向再度遷都到長安的更始帝進攻,很快便獲得成功。而在此時的北方,經過部將們的反覆勸說,劉秀終於在赤眉軍迫近長安時即位於鄗南,沿用漢國號,年號建武。這一年是公元25年的6月,劉秀三十一歲。不久之後,他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取代了更始政權後,進入關中的赤眉軍也沒能站穩腳跟。由於無法解決糧食補給問題,長安很快出現了混亂的局麵。幾番離亂後,赤眉勢力終於在建武三年被徹底消滅。風雲一時的綠林、赤眉兩支義軍從此退出歷史舞台。
此時的中國大地上仍然遍布著許多割據政權。在這樣的時代裏,許多人都稱帝稱王,說自己是眾望所歸的真命天子,但他們都先後走上了失敗或者歸降的道路。隻有劉秀憑著自己的才幹和人格力量將其他勢力一一吞併,到建武十六年,他終於統一海內,建立起了漢室中興的事業,向世人證明他才是這個亂世裏真正的英雄人物。
英雄與群雄的區別
平定了赤眉軍之後,北方的漁陽太守彭寵自立為燕王,還打算拉攏上穀太守耿況一起脫離劉秀的管轄,但耿況沒有同意。在得知消息後,劉秀派出耿況的兒子耿弇作為主將率兵前往漁陽。但耿弇卻在行軍路上想到自己的父親居於上穀,而且曾和彭寵有過來往,自己理應避嫌,他認為耿家沒有子弟留在洛陽做人質,所以自己理應回去。於是他上書請求調回洛陽,由副將代理他的職務,但劉秀拒絕了他的建議,覆信讓他打消顧慮。與此同時,耿況也接到了耿弇請求他聯合中央軍隊夾擊彭寵的書信。於是他一邊派耿弇的弟弟耿國前往洛陽,一邊派次子耿舒率軍抵禦由彭寵借來向上穀進軍的匈奴軍隊。耿舒很快獲得勝利,彭寵隻好退守漁陽。
就這樣,擁有宗室出身,並受過良好教育的劉秀充分顯示了自己善於用兵和用人的長處,平定了許多弱小勢力,最後隻剩下隴西的隗囂、河西的竇融和蜀地的公孫述三路強勁的敵手。由於路途遙遠,後漢的實力有限,劉秀不可能三麵同時出擊,隻能採取各個擊破的方法,聯合其他勢力,希望能將它們逐個消滅。
劉秀首先向隗囂示好。起初隗囂接受了來自洛陽的誠意,並和公孫述決裂,限製了蜀地勢力向北發展,但後來他卻改變主意,派出後來成為東漢名將的馬援前往蜀地聯絡。
馬援本是公孫述的同鄉,少年時兩人曾有私交,但當他見到自立為帝的公孫述時,卻發現這位多年前的老友已經變得派頭十足。公孫述擺出了隆重的儀式和場麵歡迎馬援,但馬援卻從這熱鬧的場景背後看出了公孫述如井底之蛙般短淺的目光。他推辭了公孫述任命他為大將軍的好意,回隴西後建議隗囂和洛陽交好。於是他又被派往洛陽,在這裏他見到了穿著便服、身邊沒有衛士陪伴的皇帝劉秀。後者熱情而謙和的態度給馬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立即判斷出劉秀會成就一番大事業,是一位有抱負、有能力的真正帝王,而公孫述隻不過是暫時得勢而已。在馬援看來,不單君主會挑選臣屬,臣屬也會在亂世中選擇合適的君主。而劉秀也表現出了對馬援的極度欣賞,這次在洛陽的會麵奠定了他們日後合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