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吉川順利地把他在瓦胡島搜集的軍事情報一份份地送到了前島等人的手上。11月5日傍晚,搭乘"太陽九"的旅客在經受了"夏威夷海關最廣泛細緻的一次檢查"之後,"太陽九"駛離火奴魯魯港。盡管這次啟航船上既沒有飄動的彩色飄帶,也沒有揮手告別的歡樂人群,但鈴木、前島和鬆尾卻毫無怨言,相反他們感到慶幸,他們既沒有出半點紕漏,又帶上了極有價值的情報返航回國。隨著"太陽丸"的離去,夏威夷同日本的最後直接聯繫被切斷了。這正是謀影頻仍珍珠港,大戰未起聞硝煙。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章道來。
第十四章 “攀登新高山”
東條上台為開戰,南進計劃付實踐;
山本下令動戰車,調兵遣將秘不宣。
隨著9月6日禦前會議所定的10月上旬的到來,不僅珍珠港的間諜忙碌不堪,在日本國內,軍部法西斯勢力更像熱鍋上的螞蟻,坐臥不安,近衛內閣越來越陷於苦悶之中。10月2日,美國國務卿赫爾召見野村大使,拒絕了日本方麵舉行日美兩國首腦會談的要求,並照會日本:日本必須堅持(1)確認赫爾四原則,(2)撤走在中國和法屬印度支那的駐軍,(3)表明日本對三國同盟的立場。赫爾的這一答覆,使近衛想利用外交談判達到目的的企圖徹底破產。
東京方麵剛翻譯完這份美國的照會,就召開了大本營和政府聯席會議,隻有首、外、陸、海四相和兩位總長出席,再加上宣讀和翻譯電報的寺崎。陸相東條英機建議應對這個"極端嚴重的事態進行進一步研究,而不要企圖當天找到答案"。海軍軍令部長永野無情地剪斷了人們的迷惑:"沒時間討論了,我們要迅速行動。"
10月6日,陸軍參謀本部召開會議,一致達成決議:第一,陸軍認為日美會談沒有達成協議的希望,因此不得不開戰;第二,在從中國撤軍問題上不得後退半步;第三,讓外務省繼續以10月15日為期和華盛頓談判。
開戰問題如此尖銳地擺在近衛的麵前,使這位優柔寡斷、個性軟弱、紈捎子弟出身的首相感到恐懼,他就像好龍的葉公,盡管天天叫嚷戰爭,可是一旦戰爭真的降臨,卻失去了承擔的勇氣。10月12日,在他50歲大壽的那天,他再次把東條陸相、及川海相、豐田外相和企劃院總裁鈴木召到他的別墅獲外莊,就日美關係,特別是"和"與"戰"的問題舉行了最後會議。會議從下午2點一直持續到6點,東條在中國撤軍問題上與近衛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外相豐田說,如果在駐兵問題上稍微退讓一點,談判還有妥協餘地。但東條陸相堅決不同意退讓,他說:"在日美談判中,駐紮軍隊的問題絕對不能讓步。如果打算向美國屈服,那是另一回事,但是,如果不是這樣,那麽談判是沒有希望的。"海相及川則不願海軍獨自承擔這場戰爭的責任,遂採取了不負責的態度說:"現在我們正處於決心開戰還是繼續談判的緊要關頭。如果走談判這條路,那就應該停止戰爭準備堅持走談判這條道路。但是,我是說在談判有希望的情況下。談了二三個月,中途發生變化可不好辦。總而言之,等待總理大臣的裁斷。"近衛聽後六神無主,最後表示"現在要說究竟怎麽幹,隻能靠外交來搞。對於戰爭我是沒有自信的,隻好請有自信的人來幹。"這位在1937年發動了全麵侵華戰爭,接著又使日本執行了武力南進政策,導致日美關係緊張的玩火者,在引火燒身的時候感到了恐懼,他在把日本推上了戰爭的軌道之後卻迴避作出最後的決斷。
東條不能再次容忍近衛的猶豫不決。14日上午,他在和近衛碰麵時直接恥笑他"個性太懦弱",接著又在內閣會議上;漲紅了臉指著近衛說:"從中國撤軍問題,關係到陸軍的生命,陸軍絕不同意。應當放棄日美談判,立即決定開戰。"是夜10點半,東條指使企劃院總裁去勸告近衛辭職:
"陸相要我代為向您致意。他發覺總理的意見和他的完全相反,對總理猶豫不定的態度甚感困惑。經調查才知是海軍不想作戰的緣故,果真如此的話,海軍大臣應對陸軍表明態度,以便陸軍有機會可以重新考慮,然而海軍卻隻說了一句一切由總理來決定,怎能讓陸軍心服呢?今天陸軍省軍務局長武藤章再度請海軍表明其正式看法,可是海軍的回答是:未正式宣戰隻能按兵不動。海軍的動向全憑總理的決定。此種遊移不定的態度,會使9月6日禦前會議決議無效,列席人員將因未盡輔弼之責而引咎辭職。希望總理明察事態。"
10月16日16點,近衛打電話給內大臣木戶說,他已收齊了他的內閣成員的辭職信。17點,天皇裕仁召見了近衛,接受了他的辭呈。這樣以大日本帝國的命運為賭注的最後抉擇,就交給了下一屆的東條內閣,10月18日東條內閣成立。
東條不是當獨裁者或偉大領袖的材料。他既沒有邱吉爾的宏偉辯才,沒有羅斯福的政治敏銳,也沒有希特勒的邪惡天才,沒有墨索裏尼的外向型魯莽,更沒有史達林的農民式的精明,但他像大部分日本人一樣,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真正的工作狂,頭腦敏捷卻十分狹窄。他為人兇狠,外號"剃刀"。可以說,東條是日本軍部法西斯實行獨裁統治的理想工具。東條內閣的成立表明,日本對美戰爭隻是一個時機選擇的問題了。日本官方的《日本時報和gg》咆哮說:"日本是自身命運的主人,有為了自己國家安全而自由行事的權利。如果為此目的必須和美國打仗的話,它有這種力量、目的和計劃。"
第十四章 “攀登新高山”
東條上台為開戰,南進計劃付實踐;
山本下令動戰車,調兵遣將秘不宣。
隨著9月6日禦前會議所定的10月上旬的到來,不僅珍珠港的間諜忙碌不堪,在日本國內,軍部法西斯勢力更像熱鍋上的螞蟻,坐臥不安,近衛內閣越來越陷於苦悶之中。10月2日,美國國務卿赫爾召見野村大使,拒絕了日本方麵舉行日美兩國首腦會談的要求,並照會日本:日本必須堅持(1)確認赫爾四原則,(2)撤走在中國和法屬印度支那的駐軍,(3)表明日本對三國同盟的立場。赫爾的這一答覆,使近衛想利用外交談判達到目的的企圖徹底破產。
東京方麵剛翻譯完這份美國的照會,就召開了大本營和政府聯席會議,隻有首、外、陸、海四相和兩位總長出席,再加上宣讀和翻譯電報的寺崎。陸相東條英機建議應對這個"極端嚴重的事態進行進一步研究,而不要企圖當天找到答案"。海軍軍令部長永野無情地剪斷了人們的迷惑:"沒時間討論了,我們要迅速行動。"
10月6日,陸軍參謀本部召開會議,一致達成決議:第一,陸軍認為日美會談沒有達成協議的希望,因此不得不開戰;第二,在從中國撤軍問題上不得後退半步;第三,讓外務省繼續以10月15日為期和華盛頓談判。
開戰問題如此尖銳地擺在近衛的麵前,使這位優柔寡斷、個性軟弱、紈捎子弟出身的首相感到恐懼,他就像好龍的葉公,盡管天天叫嚷戰爭,可是一旦戰爭真的降臨,卻失去了承擔的勇氣。10月12日,在他50歲大壽的那天,他再次把東條陸相、及川海相、豐田外相和企劃院總裁鈴木召到他的別墅獲外莊,就日美關係,特別是"和"與"戰"的問題舉行了最後會議。會議從下午2點一直持續到6點,東條在中國撤軍問題上與近衛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外相豐田說,如果在駐兵問題上稍微退讓一點,談判還有妥協餘地。但東條陸相堅決不同意退讓,他說:"在日美談判中,駐紮軍隊的問題絕對不能讓步。如果打算向美國屈服,那是另一回事,但是,如果不是這樣,那麽談判是沒有希望的。"海相及川則不願海軍獨自承擔這場戰爭的責任,遂採取了不負責的態度說:"現在我們正處於決心開戰還是繼續談判的緊要關頭。如果走談判這條路,那就應該停止戰爭準備堅持走談判這條道路。但是,我是說在談判有希望的情況下。談了二三個月,中途發生變化可不好辦。總而言之,等待總理大臣的裁斷。"近衛聽後六神無主,最後表示"現在要說究竟怎麽幹,隻能靠外交來搞。對於戰爭我是沒有自信的,隻好請有自信的人來幹。"這位在1937年發動了全麵侵華戰爭,接著又使日本執行了武力南進政策,導致日美關係緊張的玩火者,在引火燒身的時候感到了恐懼,他在把日本推上了戰爭的軌道之後卻迴避作出最後的決斷。
東條不能再次容忍近衛的猶豫不決。14日上午,他在和近衛碰麵時直接恥笑他"個性太懦弱",接著又在內閣會議上;漲紅了臉指著近衛說:"從中國撤軍問題,關係到陸軍的生命,陸軍絕不同意。應當放棄日美談判,立即決定開戰。"是夜10點半,東條指使企劃院總裁去勸告近衛辭職:
"陸相要我代為向您致意。他發覺總理的意見和他的完全相反,對總理猶豫不定的態度甚感困惑。經調查才知是海軍不想作戰的緣故,果真如此的話,海軍大臣應對陸軍表明態度,以便陸軍有機會可以重新考慮,然而海軍卻隻說了一句一切由總理來決定,怎能讓陸軍心服呢?今天陸軍省軍務局長武藤章再度請海軍表明其正式看法,可是海軍的回答是:未正式宣戰隻能按兵不動。海軍的動向全憑總理的決定。此種遊移不定的態度,會使9月6日禦前會議決議無效,列席人員將因未盡輔弼之責而引咎辭職。希望總理明察事態。"
10月16日16點,近衛打電話給內大臣木戶說,他已收齊了他的內閣成員的辭職信。17點,天皇裕仁召見了近衛,接受了他的辭呈。這樣以大日本帝國的命運為賭注的最後抉擇,就交給了下一屆的東條內閣,10月18日東條內閣成立。
東條不是當獨裁者或偉大領袖的材料。他既沒有邱吉爾的宏偉辯才,沒有羅斯福的政治敏銳,也沒有希特勒的邪惡天才,沒有墨索裏尼的外向型魯莽,更沒有史達林的農民式的精明,但他像大部分日本人一樣,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真正的工作狂,頭腦敏捷卻十分狹窄。他為人兇狠,外號"剃刀"。可以說,東條是日本軍部法西斯實行獨裁統治的理想工具。東條內閣的成立表明,日本對美戰爭隻是一個時機選擇的問題了。日本官方的《日本時報和gg》咆哮說:"日本是自身命運的主人,有為了自己國家安全而自由行事的權利。如果為此目的必須和美國打仗的話,它有這種力量、目的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