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以上七人外,魏儒師還有周生烈,作《周易》、《春秋例》、《毛詩》、《禮記》、《春秋三傳》、《國語》、《爾雅》諸注;杜寬,刪集《禮記》及《春秋左氏傳》解。糜信,撰《春秋穀梁傳注》、《春秋說要》。杜預著《春秋左氏經傳集解》等。


    研究魏世經學,須加注意的,即那時老莊玄學已經抬頭,其影響於經學者亦非鮮淺。兩漢時,由預言而發展成的圖讖與經學相摻混。劉秀既曾用赤伏符麻痺人民,張角亦以“黃天當立”號召農民起義,學術不能脫離社會政治,故經學亦為迷信氣氛所瀰漫。鄭玄治經尚摻引緯書,其他迷信色彩更加濃厚的今文學者更不用說了。逮正始年間,王弼注《易》,排斥術數而談哲理,何晏等人作《論語集解》,亦與已往經說大異其趣。魏晉人說經,崇尚玄言,文辭簡約雋永,訓詁之精,雖遜於前,而迷信色彩則為之一掃。重要經書遺留至後世者,如《周禮》、《儀禮》、《禮記》為鄭玄注;《公羊傳》為何休注;《穀梁傳》為東晉範寧注;《周易》為魏王弼注,《尚書》為東晉梅賾偽造。《左傳》為杜預集解,《詩》為西漢毛亨傳、鄭玄注。由此可知三國時期的經學不僅在經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有別開生麵之處。


    二、蜀、吳的經學


    蜀漢先主劉備,曾被其部下彭羕譏為“老革”(即老兵)。但劉備對於經學並非一無所知。他早年就學於名儒盧植,領徐州牧時,聞治道於鄭玄,定蜀以後,設儒林、典學校尉及勸學從事等官,以鳩合典籍,典掌舊文。諸葛亮領益州牧以後,選用官吏,皆妙簡舊德。說明蜀漢在戎馬倥傯之際,仍重視儒學。益州士人自先漢以來,官爵聲譽雖不及中州,至於著作和為世師式,並不下於餘州。益州在東漢末年的儒學大師有董扶、任安、楊厚、周舒等。陳壽《三國誌》卷42有《杜微、周群、杜瓊、許慈、孟光、來敏、尹默、李譔、譙周、郤正傳》,以上十人皆儒學之士,共中李譔和尹默皆梓潼郡涪縣人,二人曾赴荊州從司馬徽、宋忠受古學,皆通經史。李譔著古文《易》、《尚書》、《毛詩》、《三禮》、《左氏傳》、《太玄指歸》諸書,皆依賈逵、馬融之說,而與鄭玄立異。他同王肅素無往來,而注經多不約而同。尹默專精《左氏春秋》。“自劉歆條例,鄭眾、賈逵父子、陳元方、服虔注說,鹹略誦述,不復按本”。來敏“涉獵書籍,善《左氏春秋》,尤精於《倉》、《雅》訓詁,好是正文字”。譙周“耽古篤學”,“研精六經”,“凡所著述,撰定《法訓》、《五經論》、《古史考》之屬百餘篇”。


    吳主孫權嚐自言自己少時讀《詩》、《書》、《禮記》、《左傳》、《國語》等書,唯不讀《易》。到他統事以後,“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他手下的武將呂蒙、蔣欽原來文化程度很低,經過孫權勸導,均“勤奮就學,篤誌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


    在三國以前,吳人對於經學的造詣,不僅遜於中原,且不勝楚、蜀。及孫氏政權建立,江東治經史者始多。對經學鑽研之最著者,當推虞翻之治《易》。自虞翻高祖至翻五世,世傳《易》學。翻雖處亂世,長於軍旅,但研注不替。翻嚐將其所著《易注》,寄少府孔融,融答書曰:“聞延陵之理《樂》,睹吾子之治《易》,乃知東南之美者,非徒會稽之竹箭也。又觀象雲物,察應寒溫,原其禍福,與神合契,可謂探賾窮通者也”。翻對漢末注《易》者荀爽、馬融、鄭玄、宋忠等雖有讚賞,亦有微詞。他指出鄭玄所注五經,違義尤甚者百六十七事。又認為宋忠解釋揚雄之《太玄》,“頗有繆錯,更為立法,並著《明楊》、《釋宋》,以理其滯”。虞翻不僅在學術上能發表自己見解,在政治上亦正直敢諫;又性不協俗。因此,既為孫權所不容,又常被人謗毀,終於被流徒交州。翻在南十餘年,“雖處罪放,而講學不倦,門徒常數百人,又為《老子》、《論語》、《國語》訓注,皆傳於世。”


    孫吳大臣張昭著有《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衛尉嚴畯著《孝經傳》、《潮水論》。議郎唐固著《國語》、《公羊》、《穀梁傳》注。中書令闞澤以經傳文多,難得盡用,乃斟酌諸家,刊約《禮》文及諸注說,以授二宮。又著《幹象曆注》,以正時日。每朝廷大議,經典所疑,輒諮訪之。太子太傅程秉,逮事鄭玄,後避亂交州,與劉熙考論大義,遂博通五經,著《周易摘》、《尚書駁》、《論語弼》,凡三萬餘言。鬱林太守陸績博學多識,作《渾天圖》,注《易》,釋《玄》,皆傳於世。


    由上可知,吳、蜀經學雖不及曹魏,但亦各有發展。


    三、荀悅的《漢紀》


    荀悅(148年至209年),字仲豫,潁川郡潁陰縣(今河南許昌市)人。祖淑,有名於世,當時名賢李固、李膺等皆師宗之。有子八人,號稱“八龍”,其中以悅叔爽最著名。董卓專政,拉攏名士,辟用爽等爽自到任至進拜司空,僅九十五日。爽雖被卓破例拔用,但仍乃心漢室,暗中圖謀誅卓。悅早失父,年十二,能說《春秋》,性沈靜,好著述。漢末政在閹官,悅隱居不仕。悅從弟彧,為曹操所重用。及獻帝都許,乃征悅,為黃門侍郎,遷秘書監。獻帝頗好文學,荀悅、荀彧及孔融侍講禁中。建安三年(198年),獻帝以《漢書》文繁難省,乃令悅依編年體《左傳》撰《漢紀》,至建安五年(200年)書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植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植傑並收藏三國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