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選擇屯田地點,除首先考慮軍事需要外,還選擇了交通要道與土地肥沃處。建安十八年(213年),操為魏公後,因修建鄴宮室,使冀州西部都尉從事梁習於上黨取木材,“習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領客六百夫,於道次耕種菽粟,以給人牛之費”。建安十一年(206年)前後,操令國淵典屯田事,淵“相土處民”,即選擇肥沃之地以安置屯民。又如當盧毓任譙郡太守時,曹丕“欲徙民於譙,以為屯田,而譙土地嶢瘠,百姓窮困,毓湣之,上表徙民於梁國,就沃衍……遂左遷毓,使將徙民為睢陽典農校尉。毓心在利民,躬自臨視,擇居美田,百姓賴之”。
曹魏屯田,多選擇有水利或易修渠堨之地。如鄧艾在從陳、項至壽春一帶巡視後,以為“田良水少,不足以盡地利,宜開河渠,可以引水澆溉,大積軍糧,又通運漕之道”。因之著《濟河論》一文,以闡述其主張,他終於創辦了大規模的潁淮屯田,即此主張的成功體現。
曹魏屯田的作用,約有以下五點:
(1)提供了進行安全農墾的環境。漢魏之際,戰亂、搶掠、流徙、飢餓、瘟疫、死喪諸險惡現象,恆見迭出,連到處搶劫的州郡士兵都經常填不飽肚子,有時不能不以蒲、蠃和桑椹充飢,甚至落得瓦解流離,無敵自破。高高在上的漢天子亦被迫流奔在外,皇後衣裳不完。群臣飢乏,尚書郎以下自出尋食,或飢死牆壁間,或為軍士所殺。豪族世家亦多羈旅一方。廣大貧苦農民中更不斷出現“人相啖食、白骨委積”的情況。在以上種種情況下,縱然有土地、耕牛、農具,也不敢耕種,種了也難得收到手。誠如當時袁渙所說:“民之欲安,甚於倒懸”。所以曹魏的屯田縱然帶有很大的強製性,剝削也很重,但畢竟給屯田民提供了安定生產的環境,使之度過最艱難困苦的日子。
(2)使許多不生產者轉變為生產者。民屯上的生產者多來自流民、降卒,他們原來不能從事生產,現在把他們安置在國有土地上進行耕墾,使荒田廢土重新長出莊稼,無疑是屯田的首要作用之一。
(3)造就了不少有作為的典農官與軍政人才。曹魏對屯田積穀既頗注意,所任用的典農官多經過精心挑選,《禦覽》卷241引《魏略》言曹丕“以農殖大事,將選典農,以徐邈為潁川典農中郎將”。司馬芝言“武皇帝特開典農之官,專以農桑為業”。由於典農官是專門負責屯田積穀的,其產穀積糧多少好壞,直接關係他們的政治前途,故他們比地方行政官更關心農墾大事,擔任過典農官的如棗祗、任峻、國淵、梁習、劉馥、倉慈、裴潛、盧毓、王昶、趙儼、司馬孚、鄧艾、石苞、侯史光、胡質等,對屯田都有較大建樹,自裴潛向曹丕“奏通貢舉,比之郡國”後,“由是農官進仕路泰”,典農部民中相繼出現了一些卓越人才,如鄧艾、石苞就是其中佼佼者。
(4)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晉書》卷47《傅玄傳》稱:“近魏初課田,不務多其頃畝,但務修其功力,故白田收至十餘斛,水田收數十斛”。魏初屯田照顧到耕作者的實際能力,並非一味強迫廣耕多種。為了提高產量,魏政府也注意興修水利。由於農民缺乏耕牛農具,建安初,曹操採納衛覬建議,設置鹽官經營售鹽,以其值市買犁牛,供給回到關中的農民耕作。魏設置司金中郎將、司金都尉及監冶謁者,以經營鐵的生產和鑄造農具。這些措施,都有力地推動了屯田生產,同時也免使無業農民被割據勢力引為部曲。
(5)較好地解決了軍糧供應,減輕了農民運送糧草的勞役負擔。盡人皆知,戰勝攻取,離不開糧草供應。三國時戰亂頻仍,農事荒廢,軍糧接濟更成問題。比如魏吳經常交戰的淮南地帶,雙方不居者各數百裏。故鄧艾言:“每大軍征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以為大役”。為此,鄧艾倡辦淮南北屯田,終收滅吳之利。所以說屯田的成功,是魏能戰勝其敵國的重要因素之一。嘉平四年(252年),傅嘏論進軍大佃之利曰:“兵出民表,寇鈔不犯;坐食積穀,不煩運士,乘隙討襲,無遠勞費,此軍之急務也”。曹魏屯田在很大程度上,確實減輕了農民運送軍糧的沉重勞役負擔。
但是,由於封建剝削製度的種種弱點,所有政治、經濟狀況也必然好景不常,屯田製度之趨於衰落同樣不能避免,今試談其由盛而衰的經過:
自黃巾等農民起義摧垮了腐朽透頂的東漢王朝以後,隨之出現了群雄爭逐的局麵。那時,人民固然最遭殃,但豪族地主亦不能照舊過安逸的寄生生活,他們“捐棄居產,流亡藏竄”,有的還“飄泊風波,絕糧茹草”,甚至棄屍路途。戰爭固極殘酷,卻也沙汰了政治上的殘渣餘孽。正因如此,當曹操成為中原霸主之初,政治麵貌和社會風氣遠遠勝於衰漢之世,史謂:“人擬壺飧之絜,家象濯纓之操,貴者無穢欲之累,賤者絕奸貨之求,吏絜於上,俗移乎下”。史書如此描述,雖涉誇張,緣當時豪族地主既失去其固有的土地財產,亦不得不折節力行,以求登攀仕進之路,因之政風看好,階級矛盾較前有所緩和,屯田事業亦賴之成功。但,屯田製度,畢竟是戰時應急措施,至三分局麵形成,戰爭明顯減少,社會秩序相對安定,原來的地主豪族便利用其重新獲得的權勢地位,侵奪公有田地和勞動力;屯田民亦不願長此忍受強製軍事編製的束縛和日益沉重的賦役剝削。因此,民屯便逐漸走下坡路,如《三國誌》卷12《司馬芝傳》載:
曹魏屯田,多選擇有水利或易修渠堨之地。如鄧艾在從陳、項至壽春一帶巡視後,以為“田良水少,不足以盡地利,宜開河渠,可以引水澆溉,大積軍糧,又通運漕之道”。因之著《濟河論》一文,以闡述其主張,他終於創辦了大規模的潁淮屯田,即此主張的成功體現。
曹魏屯田的作用,約有以下五點:
(1)提供了進行安全農墾的環境。漢魏之際,戰亂、搶掠、流徙、飢餓、瘟疫、死喪諸險惡現象,恆見迭出,連到處搶劫的州郡士兵都經常填不飽肚子,有時不能不以蒲、蠃和桑椹充飢,甚至落得瓦解流離,無敵自破。高高在上的漢天子亦被迫流奔在外,皇後衣裳不完。群臣飢乏,尚書郎以下自出尋食,或飢死牆壁間,或為軍士所殺。豪族世家亦多羈旅一方。廣大貧苦農民中更不斷出現“人相啖食、白骨委積”的情況。在以上種種情況下,縱然有土地、耕牛、農具,也不敢耕種,種了也難得收到手。誠如當時袁渙所說:“民之欲安,甚於倒懸”。所以曹魏的屯田縱然帶有很大的強製性,剝削也很重,但畢竟給屯田民提供了安定生產的環境,使之度過最艱難困苦的日子。
(2)使許多不生產者轉變為生產者。民屯上的生產者多來自流民、降卒,他們原來不能從事生產,現在把他們安置在國有土地上進行耕墾,使荒田廢土重新長出莊稼,無疑是屯田的首要作用之一。
(3)造就了不少有作為的典農官與軍政人才。曹魏對屯田積穀既頗注意,所任用的典農官多經過精心挑選,《禦覽》卷241引《魏略》言曹丕“以農殖大事,將選典農,以徐邈為潁川典農中郎將”。司馬芝言“武皇帝特開典農之官,專以農桑為業”。由於典農官是專門負責屯田積穀的,其產穀積糧多少好壞,直接關係他們的政治前途,故他們比地方行政官更關心農墾大事,擔任過典農官的如棗祗、任峻、國淵、梁習、劉馥、倉慈、裴潛、盧毓、王昶、趙儼、司馬孚、鄧艾、石苞、侯史光、胡質等,對屯田都有較大建樹,自裴潛向曹丕“奏通貢舉,比之郡國”後,“由是農官進仕路泰”,典農部民中相繼出現了一些卓越人才,如鄧艾、石苞就是其中佼佼者。
(4)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晉書》卷47《傅玄傳》稱:“近魏初課田,不務多其頃畝,但務修其功力,故白田收至十餘斛,水田收數十斛”。魏初屯田照顧到耕作者的實際能力,並非一味強迫廣耕多種。為了提高產量,魏政府也注意興修水利。由於農民缺乏耕牛農具,建安初,曹操採納衛覬建議,設置鹽官經營售鹽,以其值市買犁牛,供給回到關中的農民耕作。魏設置司金中郎將、司金都尉及監冶謁者,以經營鐵的生產和鑄造農具。這些措施,都有力地推動了屯田生產,同時也免使無業農民被割據勢力引為部曲。
(5)較好地解決了軍糧供應,減輕了農民運送糧草的勞役負擔。盡人皆知,戰勝攻取,離不開糧草供應。三國時戰亂頻仍,農事荒廢,軍糧接濟更成問題。比如魏吳經常交戰的淮南地帶,雙方不居者各數百裏。故鄧艾言:“每大軍征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以為大役”。為此,鄧艾倡辦淮南北屯田,終收滅吳之利。所以說屯田的成功,是魏能戰勝其敵國的重要因素之一。嘉平四年(252年),傅嘏論進軍大佃之利曰:“兵出民表,寇鈔不犯;坐食積穀,不煩運士,乘隙討襲,無遠勞費,此軍之急務也”。曹魏屯田在很大程度上,確實減輕了農民運送軍糧的沉重勞役負擔。
但是,由於封建剝削製度的種種弱點,所有政治、經濟狀況也必然好景不常,屯田製度之趨於衰落同樣不能避免,今試談其由盛而衰的經過:
自黃巾等農民起義摧垮了腐朽透頂的東漢王朝以後,隨之出現了群雄爭逐的局麵。那時,人民固然最遭殃,但豪族地主亦不能照舊過安逸的寄生生活,他們“捐棄居產,流亡藏竄”,有的還“飄泊風波,絕糧茹草”,甚至棄屍路途。戰爭固極殘酷,卻也沙汰了政治上的殘渣餘孽。正因如此,當曹操成為中原霸主之初,政治麵貌和社會風氣遠遠勝於衰漢之世,史謂:“人擬壺飧之絜,家象濯纓之操,貴者無穢欲之累,賤者絕奸貨之求,吏絜於上,俗移乎下”。史書如此描述,雖涉誇張,緣當時豪族地主既失去其固有的土地財產,亦不得不折節力行,以求登攀仕進之路,因之政風看好,階級矛盾較前有所緩和,屯田事業亦賴之成功。但,屯田製度,畢竟是戰時應急措施,至三分局麵形成,戰爭明顯減少,社會秩序相對安定,原來的地主豪族便利用其重新獲得的權勢地位,侵奪公有田地和勞動力;屯田民亦不願長此忍受強製軍事編製的束縛和日益沉重的賦役剝削。因此,民屯便逐漸走下坡路,如《三國誌》卷12《司馬芝傳》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