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出身“貧賤”。十五六歲時,為擺脫貧賤,暗地在其姐夫鄧當軍中攻戰。後為小將,以“兵人練習”、“所向有功”,受到孫權的賞識與拔擢。蒙在多次抗擊曹操與同蜀漢爭奪荊州的戰爭中,表現了過人的韜略。陳壽在《三國誌》卷54《呂蒙傳》評曰:


    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禽關羽,最其妙者。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


    呂蒙所以能有此豐功妙計,是與孫權的精心培植分不開的。蒙原來沒有文化,“少不修書傳,每陳大事,常口占為牋疏”。《蒙傳》注引《江表傳》:


    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並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至統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蒙始就學、篤誌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


    呂蒙經過勤奮向學之後,一次同魯肅言議,使肅常欲受窘。“非復吳下阿蒙”與“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成語,即魯肅與呂蒙談話時講出的。孫權常嘆贊說:“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


    東吳主要將帥,除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外,還有在交州立功的呂岱。呂岱早時隻是一個代行吳縣縣丞的小官,因“處法應問,甚稱權意”。受到拔擢,兩次鎮守交州,卓有功效。《資治通鑑》胡三省注言:“當方麵者,當如呂岱;委人以方麵者,當如孫權”。孫權是善於因材授職的。


    (2)在一定程度和情況下,用人能“效之於事”,不拘卑賤、不計舊怨、不求全責備。孫晧統治時,陸凱上疏稱道孫權用人,“不拘卑賤”,唯“效之於事”。從孫權不少用人情況看,也確實如此。所謂“拔呂蒙於戎行,識潘濬於係虜”。其他吳臣如潘璋、丁奉、穀利、丁覽、闞澤、步騭等都出身微賤,或忠於孫氏,或幹略卓著,或學問優異,受到孫權賞識和提拔。再如出身“寒門”的周泰,被權拜為平虜將軍,督領諸將鎮守江邊要地——濡須。朱然、徐盛等對周泰不服,因此孫權“特為案行至濡須塢,因會諸將,大為酣樂。權自行酒到泰前,命泰解衣,權手自指其創痕,問以所起,泰輒記昔戰鬥處以對。畢,使復服,歡宴極夜,其明日,遣使者授以禦蓋。於是盛等乃伏”。將軍陳武在合肥交戰時,因奮命扜權而喪生,其庶子表與諸葛恪、顧譚、張休等一同奉事權太子登。陳壽在《三國誌》卷55《陳表等傳》評曰:“陳表將家支庶,而與胄子名人,比翼齊衡,拔萃出類,不亦美乎!”按照當時社會風氣,武人和庶子都是被士人所瞧不起的。可是,做為“將家支庶”的陳表卻與“胄子名人”同樣受到重視。據《三國誌》卷51《宗室孫奐傳》注引《江表傳》:


    初,權在武昌,欲還都建業,而慮水道泝流二千裏,一旦有警,不相赴及,以此懷疑。及至夏口,於塢中大會百官議之。詔曰:“諸將吏勿拘位任,其有計者,為國言之。”諸將或陳宜立柵柵夏口,或言宜重設鐵鎖者,權皆以為非計。時張梁為小將,未有知名,乃越席而進曰:“臣聞‘香餌引泉魚,重幣購勇士’,今宜明樹賞罰之信。遣將入沔,與敵爭利,形勢既成,彼不敢於也。使武昌有精兵萬人,付智略者任將,常使嚴整。一旦有警,應聲相赴。作甘水城,輕艦數千,諸所宜用,皆使備具。如此,開門延敵,敵自不來矣。”權以梁計為最得,即超增梁位。後稍以功進至沔中督。


    由上可知孫權頗能集思廣益,擇善而從,而不問其資歷深淺,故能發現人才,破格提拔,甚至付以重任。


    孫權用人有時能不計怨仇。如甘寧原屬黃祖,曾射死吳將淩操,後降權,權對之頗加優待,令淩操之子淩統不得因父仇加害於寧。因此寧得展力建功。原揚州刺史劉繇與孫策舊“為仇敵”,但劉繇之子劉基很受權“愛敬”。一日,權於船中與群臣宴飲,忽降大雨,權命以蓋覆基,其他人都不能得到這種優待。基官至光祿勛,分平尚書事。最能體現權能重用原敵國人才的,是他對潘濬的使用。潘濬原屬劉備,但備未能盡其用。《三國誌》卷61《潘濬傳》注引《江表傳》:


    權克荊州,將吏悉皆歸附,而濬獨稱疾不見。權遣人以床就家輿致之。濬伏麵著床蓆不起,涕泣交橫,哀咽不能自勝。權慰勞與語,……使親近以手巾拭其麵。濬下地拜謝,即以為治中,荊州諸軍事一以諮之。


    當時降權的荊州將吏,尚有郝普、麋芳、士仁等,而權獨重用潘濬。由於潘濬德才兼優,所以權對他虛心接待。後來潘濬與陸遜“俱駐武昌,共掌留事”。成為權腹心重臣之一。浚為蜀漢大將軍蔣琬的姨弟,有人向權言:“浚密遣使與琬相聞,欲有自托之計”。權立即駁斥說:“承明不為此也”。於是將此人罷了官。權曾令浚“率眾五萬討武陵蠻夷”。浚所率軍隊人數達到如此之多,說明孫權是敢於放手使用降將的。單從對浚的使用來看,權尚勝過劉備,備當年如令浚代替關羽守荊州,也許不致失敗得那樣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植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植傑並收藏三國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