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比起琉球和安南來,朝鮮人更有一種中華文化繼承者的心態,雖然同樣都是「事大」與「朝覲」,朝鮮人仍然覺得,隻有自己堅持了中華正宗,隻要琉球和安南使者的衣冠打扮稍稍偏向滿清,就打心眼裏看不起。
徐浩修,對安南使團的君臣在朝覲時候穿了滿清服裝異常不滿,就明知故問的諷刺,「貴國冠服本欲滿洲同乎?」
安南人回答說,以內皇上表彰我們國王親自來朝覲,所以,特別送給車服,我們奉命在北京朝拜的時候使用,歸國反途中在穿回本來的衣服,這種衣服不過是一時權宜而已。
本來這是當時安南人小心翼翼的策略,但是,在徐浩修「政治正確」式的故意追問下,據說安南人也麵有愧色。
對於雖然穿著大明衣冠的琉球人、緬甸人等等,盡管穿著並無可挑剔,但朝鮮的使者覺得他們的文化不是那麽正宗,金正中就很鄙夷地批評琉球人,說他們輕薄狡詐,不夠謹厚。而緬甸人則是三國孟獲的遺種,他們穿蟒布衣服,但頭不戴冠帽,梳了兩髻,極可笑。
說起來,朝鮮人在穿衣戴帽上麵,好像顯得相當苛刻和自負,他們麵對琉球和安南有一種居高臨下,甚至麵對清國人也一樣從心底裏透出不屑,當有漢族文人詢問,「(朝鮮)使臣不加帽而所以戴貂皮者,何製也?」
金正中就很驕傲地回答,這是中華就職,你沒有聽說過吧?
當中國士大夫稱讚他們是衣冠之國,他們又故意反問中國衣冠究竟來自何代。
像樸思浩就是這樣,和漢族文人一起聊天,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故意挑釁地說,你們清國的帽子、狹袖,竟然用於朝賀宴享祭祀征戰燕居,那麽這是中華之製嗎?
高朋滿座麵麵相覷,隻好尷尬地回答:這不是唐宋明遺製,是清國之製。這時,朝鮮使者心理得到極大的自我滿足,漢族中國人的心裏卻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五、漢族婦女服飾:邊緣的模糊
和外國使者的衣冠一樣,滿清婦女的服飾有時也會成為激活漢族歷史記憶的資源。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曾用焦秉貞繪、朱圭刻《耕織圖》與清初《燕寢怡情圖》為例,說明清代婦女服裝仍然沿襲晚明,如高髻、花釵、對襟外衣或水田衣、長裙、或加雲肩,從萬曆到康熙、雍正。
甚至故宮博物院藏《雍正十二妃子圖》裏麵的滿清皇妃,都穿了漢族的衣服。這倒是實的,有時候,審美習慣並不跟隨政治規訓,康熙年間出使北京的崔德中就注意到,漢族的女人又得穿著摺裳,上身穿明代衣服,頭上裝飾著彩花珍珠,出門的時候臉上罩著黑紗,有的騎驢而行。於是大為感慨說,「女子則猶帶明衣製矣,可愛。」
明衣冠可愛而清冠服醜陋,這當然是朝鮮人的固執見解,不過,對滿清習慣的鄙夷,伴隨的隻是對漢族衣冠的偏愛。
朝鮮人從很早期就堅持穿著漢族衣冠,還把它看成是「文明」的象徵,《三國史記》卷首金富軾序文裏,就歷數新羅到高麗的服飾變遷,他說,到金春秋得到唐太宗皇帝所賞賜衣帶,回到朝鮮推廣,便以華變夷,而在後來文武王時,又改革婦女的服裝,自此以後,衣冠才完全同於中國,而朝鮮也從此進入「文明」。
值得注意的是,本來這種服裝的偏好隻是對另一個文明的嚮往,但是在中國的明清易代以後,他卻具有了確立朝鮮文明正統性的意義。依然穿大明衣冠,使得他們可以自豪地宣稱自己是「小中華」而中國卻已是「夷狄之邦」。
而漢族女子的服飾,在滿清夷狄時代仍舊沿襲晚明,便給他們帶來一個印象,似乎真是「男降女不降」似的,漢族女子身上寄託了漢族的歷史記憶。
最初滿清王朝還是想統一服飾的,康熙還沒有親政的時候(1664),朝廷曾經有過一個動議,想禁止漢族女子穿漢族衣服。可是,「此論一出之後,漢人氣色,莫不失心,大概去其衣冠,解其足裹,有若剃頭者然」,大概是碰到激烈反彈的,連官員都知道這是「招怨之舉,深可慮也」,所以,建議送上朝廷,隔了好久也沒有真的動作。
說起來,滿清王朝的漢族婦女穿著明代衣冠,一方麵固然是因為滿清實行的是「男降女不降」政策,但另一方麵卻是順應傳統審美觀念強大的慣性。
盡管滿清入主中華,但漢族衣冠或者古衣冠在人的心目中,還是有一種有文化和有歷史的高雅象徵,那個時代並不像追逐時髦和新潮的時代,在人們的心目中,古典即典雅,而時尚卻隻是流俗。
在小說、戲曲以及書畫中,要表現一種想像的和高尚的「美」,仍然需要這種古典的,而不用時尚的衣冠。
朝鮮使者李宜顯在初始北京的路上,遇見一個叫馬倬的讀書人,於他談論衣冠之事,他「顯有愧屈之色。即書示曰:我們未嚐不羨,但我們尊時耳」。
「遵時」是什麽?就是向現實妥協,因為在滿清直接控製範圍之外,所以,朝鮮人不太能過體會漢族人的苦衷,倒是懷著一種逆轉的自負和鄙夷。
康熙三十九年(1700),一個叫薑銑的朝鮮使者在青果協了兩首詩,先是說「使者遙尋秦地界,夷人驚怪漢衣冠」,接著說「楚士幾輕秦吏卒,蠻兒渾怪漢衣冠。
這很有趣,在漢人眼中本是東夷的朝鮮人到了中國,卻奇怪這裏找不到真正的中華,本來是中華的漢人,卻在朝鮮人的眼中成了「夷人」、「蠻兒」,他們卻對原本祖先穿過的大明衣冠感到陌生和詫異。
徐浩修,對安南使團的君臣在朝覲時候穿了滿清服裝異常不滿,就明知故問的諷刺,「貴國冠服本欲滿洲同乎?」
安南人回答說,以內皇上表彰我們國王親自來朝覲,所以,特別送給車服,我們奉命在北京朝拜的時候使用,歸國反途中在穿回本來的衣服,這種衣服不過是一時權宜而已。
本來這是當時安南人小心翼翼的策略,但是,在徐浩修「政治正確」式的故意追問下,據說安南人也麵有愧色。
對於雖然穿著大明衣冠的琉球人、緬甸人等等,盡管穿著並無可挑剔,但朝鮮的使者覺得他們的文化不是那麽正宗,金正中就很鄙夷地批評琉球人,說他們輕薄狡詐,不夠謹厚。而緬甸人則是三國孟獲的遺種,他們穿蟒布衣服,但頭不戴冠帽,梳了兩髻,極可笑。
說起來,朝鮮人在穿衣戴帽上麵,好像顯得相當苛刻和自負,他們麵對琉球和安南有一種居高臨下,甚至麵對清國人也一樣從心底裏透出不屑,當有漢族文人詢問,「(朝鮮)使臣不加帽而所以戴貂皮者,何製也?」
金正中就很驕傲地回答,這是中華就職,你沒有聽說過吧?
當中國士大夫稱讚他們是衣冠之國,他們又故意反問中國衣冠究竟來自何代。
像樸思浩就是這樣,和漢族文人一起聊天,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故意挑釁地說,你們清國的帽子、狹袖,竟然用於朝賀宴享祭祀征戰燕居,那麽這是中華之製嗎?
高朋滿座麵麵相覷,隻好尷尬地回答:這不是唐宋明遺製,是清國之製。這時,朝鮮使者心理得到極大的自我滿足,漢族中國人的心裏卻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五、漢族婦女服飾:邊緣的模糊
和外國使者的衣冠一樣,滿清婦女的服飾有時也會成為激活漢族歷史記憶的資源。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曾用焦秉貞繪、朱圭刻《耕織圖》與清初《燕寢怡情圖》為例,說明清代婦女服裝仍然沿襲晚明,如高髻、花釵、對襟外衣或水田衣、長裙、或加雲肩,從萬曆到康熙、雍正。
甚至故宮博物院藏《雍正十二妃子圖》裏麵的滿清皇妃,都穿了漢族的衣服。這倒是實的,有時候,審美習慣並不跟隨政治規訓,康熙年間出使北京的崔德中就注意到,漢族的女人又得穿著摺裳,上身穿明代衣服,頭上裝飾著彩花珍珠,出門的時候臉上罩著黑紗,有的騎驢而行。於是大為感慨說,「女子則猶帶明衣製矣,可愛。」
明衣冠可愛而清冠服醜陋,這當然是朝鮮人的固執見解,不過,對滿清習慣的鄙夷,伴隨的隻是對漢族衣冠的偏愛。
朝鮮人從很早期就堅持穿著漢族衣冠,還把它看成是「文明」的象徵,《三國史記》卷首金富軾序文裏,就歷數新羅到高麗的服飾變遷,他說,到金春秋得到唐太宗皇帝所賞賜衣帶,回到朝鮮推廣,便以華變夷,而在後來文武王時,又改革婦女的服裝,自此以後,衣冠才完全同於中國,而朝鮮也從此進入「文明」。
值得注意的是,本來這種服裝的偏好隻是對另一個文明的嚮往,但是在中國的明清易代以後,他卻具有了確立朝鮮文明正統性的意義。依然穿大明衣冠,使得他們可以自豪地宣稱自己是「小中華」而中國卻已是「夷狄之邦」。
而漢族女子的服飾,在滿清夷狄時代仍舊沿襲晚明,便給他們帶來一個印象,似乎真是「男降女不降」似的,漢族女子身上寄託了漢族的歷史記憶。
最初滿清王朝還是想統一服飾的,康熙還沒有親政的時候(1664),朝廷曾經有過一個動議,想禁止漢族女子穿漢族衣服。可是,「此論一出之後,漢人氣色,莫不失心,大概去其衣冠,解其足裹,有若剃頭者然」,大概是碰到激烈反彈的,連官員都知道這是「招怨之舉,深可慮也」,所以,建議送上朝廷,隔了好久也沒有真的動作。
說起來,滿清王朝的漢族婦女穿著明代衣冠,一方麵固然是因為滿清實行的是「男降女不降」政策,但另一方麵卻是順應傳統審美觀念強大的慣性。
盡管滿清入主中華,但漢族衣冠或者古衣冠在人的心目中,還是有一種有文化和有歷史的高雅象徵,那個時代並不像追逐時髦和新潮的時代,在人們的心目中,古典即典雅,而時尚卻隻是流俗。
在小說、戲曲以及書畫中,要表現一種想像的和高尚的「美」,仍然需要這種古典的,而不用時尚的衣冠。
朝鮮使者李宜顯在初始北京的路上,遇見一個叫馬倬的讀書人,於他談論衣冠之事,他「顯有愧屈之色。即書示曰:我們未嚐不羨,但我們尊時耳」。
「遵時」是什麽?就是向現實妥協,因為在滿清直接控製範圍之外,所以,朝鮮人不太能過體會漢族人的苦衷,倒是懷著一種逆轉的自負和鄙夷。
康熙三十九年(1700),一個叫薑銑的朝鮮使者在青果協了兩首詩,先是說「使者遙尋秦地界,夷人驚怪漢衣冠」,接著說「楚士幾輕秦吏卒,蠻兒渾怪漢衣冠。
這很有趣,在漢人眼中本是東夷的朝鮮人到了中國,卻奇怪這裏找不到真正的中華,本來是中華的漢人,卻在朝鮮人的眼中成了「夷人」、「蠻兒」,他們卻對原本祖先穿過的大明衣冠感到陌生和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