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戰時中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六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墨索裏尼在1940年6月10日宣布義大利參戰的演說中聲稱,義大利沒有侵略埃及的意圖。埃及政府於6月12日同義大利斷絕外交關係,但在斷交之前把埃及議會的下列決議通知義大利政府:
(一)埃及將恪守它同不列顛的聯盟,將遵守其義務,並將承擔在其領土內向其盟國提供凡所要求的一切援助與方便。
(二)埃及將不參與戰爭,除非它遭到義大利下列方式之一的攻擊:
(1)如果義大利軍隊進犯埃及領土,發動戰爭;
(2)如果義大利以炮火轟毀埃及城鎮;
(3)如果它對埃及軍事目標進行空中攻擊。
義大利人很快就空襲了塞盧姆和其他埃及邊界哨所;但是阿裏?馬希爾於6月17日(貝當要求停戰的日子)表明態度,認為這些都是邊界事件,可以通過外交手段予以解決。兩天以後他告訴議會,埃及部隊已從邊界後撤數英裏,以免在政府和議會作出決定之前,就把國家陷於戰爭狀態——這個聲明博得了整個議會雷鳴般的喝彩歡呼。6月21日,《泰晤士報》的外交記者報導,埃及方麵謠傳英國有意迫使埃及在未受到敵方直接攻擊的情況下參戰,倫敦權威方麵已予否認,但是英國當局有合法的權利要求,凡屬可能妨礙英國軍事行動的種種活動,埃及當局均應忠實地予以勸阻。被認為保障埃及人民利益所必需的國內措施,尚未充分實行。……大使業已接奉指示,敦促埃及政府方麵必須採取最堅決的態度。
威爾遜勳爵評論說:
與上一年9月對待德國人相比,埃及政府在拘留義大利僑民和接管銀行及商號的房產時採取了迥然不同的態度。……在前一個年頭,我們的保安機關還能夠掌握一些碰頭的地點和最活躍的特務。現在警察局雖然還是極其合作並且常常根據我們的要求採取行動,但是要使埃及政府盡其職責卻會遇到莫大的困難。碰到的盡是遙遙無期的拖遝延宕,有時還會遇到根據某一位部長的命令就予以開釋的情況,既不知照,也未磋商。至於有多少是由於傳來了法國潰敗的消息,有多少是由於一大批埃及人在社交上、財政金融上同義大利人和在埃及的意僑打成一片,殊難估計。
英國外交部於1947年聲稱:
自從戰爭結束以來,我們所能見到的書麵證據證實了前此我們已經拿到的證據。這些證據無可置疑他說明了……聯合王國為何要被迫向埃及國王如此據理力爭,要求更換政府。
國王主持了一次埃及所有政界元老的會議,會議開得很長,但未能就成立一個各黨聯合的政府取得一致意見。6月23日,國王接受阿裏?馬希爾辭職。義大利公使連0同他的龐大逾常的使館班子也終於在同日撤離埃及。
隔了五天之後:哈桑?薩卜裏組成了新政府,他是一個無黨派人士, 1938年曾任國防大臣,先前還做過埃及駐倫敦公使。對上屆政府所作的調整之一,是屏除了擔任國防大臣的民族主義者穆罕默德?薩利赫?哈卜,有人說得很有意思,這可望促進英埃軍事上的協作。總參謀長阿齊茲?米斯裏原已從 5月31日起再延長“病假”
六個月,但在8月7日就改為享受養老金退休了,接替他的是一位更使英國當局滿意的將軍。宮廷總管的職位,現在由牛津大學出身的親英派艾哈邁德?哈薩納因執掌。有了這些新的支柱,英國也就得到了對它最重要的防務上的密切協作。8—9月間,有相當一批及齡服役或者有嫌疑的義大利人被監禁起來;對於來自德國自稱是反納粹的難民是否可靠也作了更嚴密的審查;盡管埃及並未宣戰,埃及的軍事單位卻已編入了西部沙漠的防禦體製,埃及的防空部隊參加了亞歷山大和馬特魯的空防,埃及陸軍也擔任了三角洲上薄弱點的警戒。
當戰爭的現實出現在中東門口之日,正好是歐洲大陸上盟軍的抵抗土崩瓦解之時,也正好是在中立國看來軸心國已操勝券之時,這對英埃關係的未來是不幸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阿裏?馬希爾政府蜘蹦不前,不敢貿然同英國人同乘一條船,而要設法給自己留下一條保守中立的後路,以便恢復同軸心國的接觸,這是不足為奇的。這個政府本已得到國王法魯克的贊同,也已取得國民中有政治頭腦的階層中的大多數人的同意,要謀求完全的獨立。埃及既要設法給自己重新保險,就使英國別無選擇餘地,隻得以雷霆萬鈞之力相威脅,幹涉埃及的內政,因為下埃及乃是不列顛和義大利兩帝國海、空交通線的交點,英國當時麵臨的戰略要務就是保衛這塊生死攸關的地盤,防備義大利的攻擊。而英國這一幹涉的結果卻又使埃及民族主義者比過去更加感覺到, 1936年的條約還沒有使他們確實取得完全的獨立,他們的目的還沒有達到。
第二章 征服非洲的義大利帝國和衣索比亞的夏國
1940年6月義大利參戰的時候,從紙麵上看,它在中東和東非擁有的兵力,同英國相比,占有壓倒的優勢。在利比亞的意軍有二十一萬五千多人,在意屬東非,意軍也在二十萬人以上。韋維爾將軍失去了法國駐近東國家軍隊的支援之後,從分散各處的管轄地區,那時也包括東非在內,所能張羅來同意軍抗衡的約有八萬五千人。誠然,義大利的軍隊中,非洲土著部隊占了很大的比例,他們徵募的衣索比亞士兵是靠不住的,但是,話要說回來,他們有幾個厄利垂亞團為義大利人忠誠效勞的記錄可以追溯到五十年以上。意軍在其占據的地方不能維持自己的給養,英國海軍的封鎖可以切斷他們賴以生存的運輸、汽油和輪胎的增援,這也是事實;但同樣真實的是,英國在中東的部隊不但數量上處於嚴重劣勢,而且武器裝備大大不足,空中力量又眾寡懸殊,以駐蘇丹的部隊為例,在1940年6月,除了兩門固定的海岸炮和一門供齋月慶典放禮炮用的老式榴彈炮外,別無任何坦克和大炮,而區區一點空軍又大多陳舊過時。義大利的參戰使英國部隊通過地中海進行增援變得異常危險,而義大利駐在厄利垂亞的海空部隊甚至使取道好望角和紅海這條遠程航線也變得很不牢靠,因此,另行勘察取道巴斯拉—巴格達一海法的航線及取道蒙巴薩和尼羅河流域的航線,確實被認為有其必要。按照教本上所說的戰略來看,義大利從利比亞和東非發動堅決果斷和相互配合的進攻,可望對埃及形成一舉奏效的鉗形攻勢:“不列顛帝國大有可能被一個從納爾維克伸展到布拉瓦尤的敵方集團縱隊分割開來。”
(一)埃及將恪守它同不列顛的聯盟,將遵守其義務,並將承擔在其領土內向其盟國提供凡所要求的一切援助與方便。
(二)埃及將不參與戰爭,除非它遭到義大利下列方式之一的攻擊:
(1)如果義大利軍隊進犯埃及領土,發動戰爭;
(2)如果義大利以炮火轟毀埃及城鎮;
(3)如果它對埃及軍事目標進行空中攻擊。
義大利人很快就空襲了塞盧姆和其他埃及邊界哨所;但是阿裏?馬希爾於6月17日(貝當要求停戰的日子)表明態度,認為這些都是邊界事件,可以通過外交手段予以解決。兩天以後他告訴議會,埃及部隊已從邊界後撤數英裏,以免在政府和議會作出決定之前,就把國家陷於戰爭狀態——這個聲明博得了整個議會雷鳴般的喝彩歡呼。6月21日,《泰晤士報》的外交記者報導,埃及方麵謠傳英國有意迫使埃及在未受到敵方直接攻擊的情況下參戰,倫敦權威方麵已予否認,但是英國當局有合法的權利要求,凡屬可能妨礙英國軍事行動的種種活動,埃及當局均應忠實地予以勸阻。被認為保障埃及人民利益所必需的國內措施,尚未充分實行。……大使業已接奉指示,敦促埃及政府方麵必須採取最堅決的態度。
威爾遜勳爵評論說:
與上一年9月對待德國人相比,埃及政府在拘留義大利僑民和接管銀行及商號的房產時採取了迥然不同的態度。……在前一個年頭,我們的保安機關還能夠掌握一些碰頭的地點和最活躍的特務。現在警察局雖然還是極其合作並且常常根據我們的要求採取行動,但是要使埃及政府盡其職責卻會遇到莫大的困難。碰到的盡是遙遙無期的拖遝延宕,有時還會遇到根據某一位部長的命令就予以開釋的情況,既不知照,也未磋商。至於有多少是由於傳來了法國潰敗的消息,有多少是由於一大批埃及人在社交上、財政金融上同義大利人和在埃及的意僑打成一片,殊難估計。
英國外交部於1947年聲稱:
自從戰爭結束以來,我們所能見到的書麵證據證實了前此我們已經拿到的證據。這些證據無可置疑他說明了……聯合王國為何要被迫向埃及國王如此據理力爭,要求更換政府。
國王主持了一次埃及所有政界元老的會議,會議開得很長,但未能就成立一個各黨聯合的政府取得一致意見。6月23日,國王接受阿裏?馬希爾辭職。義大利公使連0同他的龐大逾常的使館班子也終於在同日撤離埃及。
隔了五天之後:哈桑?薩卜裏組成了新政府,他是一個無黨派人士, 1938年曾任國防大臣,先前還做過埃及駐倫敦公使。對上屆政府所作的調整之一,是屏除了擔任國防大臣的民族主義者穆罕默德?薩利赫?哈卜,有人說得很有意思,這可望促進英埃軍事上的協作。總參謀長阿齊茲?米斯裏原已從 5月31日起再延長“病假”
六個月,但在8月7日就改為享受養老金退休了,接替他的是一位更使英國當局滿意的將軍。宮廷總管的職位,現在由牛津大學出身的親英派艾哈邁德?哈薩納因執掌。有了這些新的支柱,英國也就得到了對它最重要的防務上的密切協作。8—9月間,有相當一批及齡服役或者有嫌疑的義大利人被監禁起來;對於來自德國自稱是反納粹的難民是否可靠也作了更嚴密的審查;盡管埃及並未宣戰,埃及的軍事單位卻已編入了西部沙漠的防禦體製,埃及的防空部隊參加了亞歷山大和馬特魯的空防,埃及陸軍也擔任了三角洲上薄弱點的警戒。
當戰爭的現實出現在中東門口之日,正好是歐洲大陸上盟軍的抵抗土崩瓦解之時,也正好是在中立國看來軸心國已操勝券之時,這對英埃關係的未來是不幸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阿裏?馬希爾政府蜘蹦不前,不敢貿然同英國人同乘一條船,而要設法給自己留下一條保守中立的後路,以便恢復同軸心國的接觸,這是不足為奇的。這個政府本已得到國王法魯克的贊同,也已取得國民中有政治頭腦的階層中的大多數人的同意,要謀求完全的獨立。埃及既要設法給自己重新保險,就使英國別無選擇餘地,隻得以雷霆萬鈞之力相威脅,幹涉埃及的內政,因為下埃及乃是不列顛和義大利兩帝國海、空交通線的交點,英國當時麵臨的戰略要務就是保衛這塊生死攸關的地盤,防備義大利的攻擊。而英國這一幹涉的結果卻又使埃及民族主義者比過去更加感覺到, 1936年的條約還沒有使他們確實取得完全的獨立,他們的目的還沒有達到。
第二章 征服非洲的義大利帝國和衣索比亞的夏國
1940年6月義大利參戰的時候,從紙麵上看,它在中東和東非擁有的兵力,同英國相比,占有壓倒的優勢。在利比亞的意軍有二十一萬五千多人,在意屬東非,意軍也在二十萬人以上。韋維爾將軍失去了法國駐近東國家軍隊的支援之後,從分散各處的管轄地區,那時也包括東非在內,所能張羅來同意軍抗衡的約有八萬五千人。誠然,義大利的軍隊中,非洲土著部隊占了很大的比例,他們徵募的衣索比亞士兵是靠不住的,但是,話要說回來,他們有幾個厄利垂亞團為義大利人忠誠效勞的記錄可以追溯到五十年以上。意軍在其占據的地方不能維持自己的給養,英國海軍的封鎖可以切斷他們賴以生存的運輸、汽油和輪胎的增援,這也是事實;但同樣真實的是,英國在中東的部隊不但數量上處於嚴重劣勢,而且武器裝備大大不足,空中力量又眾寡懸殊,以駐蘇丹的部隊為例,在1940年6月,除了兩門固定的海岸炮和一門供齋月慶典放禮炮用的老式榴彈炮外,別無任何坦克和大炮,而區區一點空軍又大多陳舊過時。義大利的參戰使英國部隊通過地中海進行增援變得異常危險,而義大利駐在厄利垂亞的海空部隊甚至使取道好望角和紅海這條遠程航線也變得很不牢靠,因此,另行勘察取道巴斯拉—巴格達一海法的航線及取道蒙巴薩和尼羅河流域的航線,確實被認為有其必要。按照教本上所說的戰略來看,義大利從利比亞和東非發動堅決果斷和相互配合的進攻,可望對埃及形成一舉奏效的鉗形攻勢:“不列顛帝國大有可能被一個從納爾維克伸展到布拉瓦尤的敵方集團縱隊分割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