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弗萊斯特中校從住房出來鍛鍊身體,俄羅斯北方的黎明缺少托爾斯泰描寫的明亮色彩,它灰濛濛的有如夢幻。太陽仿佛混濁的卵黃懸在南方霧氣騰騰的地平線上。海水藍得發黑。從貝柴摩到巴倫支海有一條長長的水道,兩岸是直立的白堊峭壁,上麵長著樾桔和苔蘚。無邊無際的荒涼大地蒙著神秘的靜謐,肅殺而遼遠,朦朧而有生命。隻有偶然的幾發迫擊炮彈爆炸,才破壞了北疆寂靜的黎明。
俄國軍官還自豪地告訴英國軍官:德軍進攻失敗後,才悟出自己的狼狽處境。他們處在一個遼闊的自然地貌和氣候都特殊的荒原上。進無法克服堅城,退又麵臨著潰逃的局麵,他們還沒有兵力去守衛荒原上漫長的交通線。德國人被迫採用了一個折衷的辦法,他們的工程師在摩爾曼斯克城郊的岩石丘陵上設計了世界上最堅固的要塞。德軍工兵用炸藥轟開岩石,開鑿洞穴,然後又用巨石、鋼筋混凝土和鋼板巧妙地構築成堅固又舒適的工事,既能防禦,又能生活。這些岩石城堡,就是本地人起的那些名字,立在遠方的地平線上,隻能用炮火封鎖港口、鐵路和居民點。“德國鬼子給自己修了一座好墳!”
瓦耶思加機場在摩市東南郊,是修築在一大片凍土地上的簡易野戰機場。原有的跑道不夠長,根據史達林的親令,蘇軍士兵和居民日夜趕工,又加長了三千英尺跑道。這一切當然都是邱吉爾首相硬逼著史達林幹的。機場上的許多設備和東西都來自pq船隊,從酒到軍用靴,更不用說飛機零件和汽油了,全是美國貨和英國貨。
弗萊斯特中校終於見到了俄軍官兵。過去,他總是在報紙上看到他們的。英國報界對布爾什維克有根深蒂固的偏見,冷嘲熱諷,歪曲事實,屢見而不鮮。其實,紅軍官兵們都是些非常強壯的小夥子,紅撲撲的臉膛,明亮的眼睛、樸實憨厚的性格。原來,俄軍是由許多民族的人組成的。俄羅斯人的金髮,烏克蘭人的棕發,高加索人的黑髮,還有黃色麵孔的亞洲士兵。他們象是一支由許多國家士兵組成的聯軍。但是,使用的同一種武器,操的同一種文字,具有共同的信仰,他們為祖國和史達林而戰,絲毫也不畏懼死亡。弗萊斯特同他們接觸久了,便更加體會到俄國的遼闊,人口眾多,潛力無窮無盡。隻要俄國人自己不屈服,世界上沒有任何軍隊能征服俄國。
蘇聯的十年製中學和大學把德語做為第一外語,真正精通英語的人不多。幸而索羅金少校是其中的一個。沒有他,基地裏的許多事將很難辦。
安德列·米哈伊爾·索羅金少校是列寧格勒人。雖然十月革命二十五年了,弗萊斯特總是習慣於叫它聖彼得堡。羅金是革命的同齡人,成長得一帆風順。他畢業於蘇沃洛夫軍校,功課優異。開戰後,索羅金的同學都上了前線,大部分戰死在德國裝甲部隊最初那些大規模的圍殲戰中。索羅金的祖父是帝俄政府的內政部官員,祖母是個英國小姐。祖母認真地教給他英語和上流社會的禮儀和風度。這些本領使索羅金得以暫避槍林彈雨的戰場,而同盟軍官兵打交道。當“德文郡”護航隊剛到蘇聯時,他就負責外交聯絡,蘇聯政府苦於人材不足,就不斷給他新的工作和官階。等弗萊斯特他們到達俄國時,索羅金少校已經是精熟業務,躊躇滿誌的首席聯絡軍官了。
弗萊斯特中校指揮的皇家空軍617中隊,共有六架“蘭開斯特”型重轟炸機。它們未載炸彈,隻裝設備和燃料,從蘇格蘭某機場直飛摩爾曼斯克。後來的事,都將由索羅金一手安排。英國飛行員住進了厚實的石頭房子。那些石頭都是采自郊區的黑色花崗岩。窗子很小,並且安了雙層玻璃,房裏光線差。一位上了歲數的老婦管理他們的生活,弗萊斯特叫她瑪麗娜,瑪麗娜的手腳利落得出奇。
九月的摩爾曼斯克,淫雨霏霏,時時夾著涼雨和雪粒。枯草給一望無邊的大荒原染上大片大片的桔黃色,桑懸鉤子的野果給桔黃色中點綴上琥珀色,隨風飄來北國獨特的香味。瓦耶恩加基地附近有一個小湖,遴遴的波光反映出天空中的積雲。天高野曠,凍土地帶人煙稀少,在這種奇特的背影上進行著血腥的戰爭,象一幅極不協調的圖畫。一天,弗萊斯特幾個人前往湖中遊泳,湖水冰冷異常,連他這種經常堅持鍛鍊的人也忍受不了。索羅金聽說此事後告訴他,那湖水是由融雪的溪流匯成的,本地人也不敢下去。弗萊斯特隻好作罷。
飛行員的飯是地道的俄式飯。大麵包、茶、土豆燒豬肉和菜湯。酒全是pq船隊運來的英國酒。沒有新鮮蔬菜,偶爾見到一根酸黃瓜就象是發現了金礦。瑪麗婭給他們燒熱了暖牆,她通過索羅金告訴英國人,摩市人一過十月就不幹活了,直到第二年五月。北方的冬天人們全縮在暖房子裏,一根又一根地燒著木塊和泥碳。
弗萊斯特他們是享不上這種清福的,他們在緊張地幹活。一切都從零開始,什麽都沒有。他們必須在冬季到來時,把瓦耶恩加建成一個可供實戰用的轟炸機基地。塔台、通訊設備、導航儀器、加油站、製氧站……活兒多得幹也幹不完。短暫的秋天一下子就結束了。
俄羅斯的冬天果然名不虛傳,異常寒冷而多雪,北極圈裏的摩市更是昏暗陰沉,迫使人足不出戶。德國兵已經鑽到他們的岩石堡壘中去貓冬了,每天象徵性地打上幾炮。港口是不封凍的,裏麵擠滿了各國的空船。掛著英國、美國、巴拿馬旗和鐮刀錘頭旗的船,還有一艘屬於國王的挪威船,它們等待著編隊返航。每當德國轟炸機飛臨港口時,大家一齊開火。
俄國軍官還自豪地告訴英國軍官:德軍進攻失敗後,才悟出自己的狼狽處境。他們處在一個遼闊的自然地貌和氣候都特殊的荒原上。進無法克服堅城,退又麵臨著潰逃的局麵,他們還沒有兵力去守衛荒原上漫長的交通線。德國人被迫採用了一個折衷的辦法,他們的工程師在摩爾曼斯克城郊的岩石丘陵上設計了世界上最堅固的要塞。德軍工兵用炸藥轟開岩石,開鑿洞穴,然後又用巨石、鋼筋混凝土和鋼板巧妙地構築成堅固又舒適的工事,既能防禦,又能生活。這些岩石城堡,就是本地人起的那些名字,立在遠方的地平線上,隻能用炮火封鎖港口、鐵路和居民點。“德國鬼子給自己修了一座好墳!”
瓦耶思加機場在摩市東南郊,是修築在一大片凍土地上的簡易野戰機場。原有的跑道不夠長,根據史達林的親令,蘇軍士兵和居民日夜趕工,又加長了三千英尺跑道。這一切當然都是邱吉爾首相硬逼著史達林幹的。機場上的許多設備和東西都來自pq船隊,從酒到軍用靴,更不用說飛機零件和汽油了,全是美國貨和英國貨。
弗萊斯特中校終於見到了俄軍官兵。過去,他總是在報紙上看到他們的。英國報界對布爾什維克有根深蒂固的偏見,冷嘲熱諷,歪曲事實,屢見而不鮮。其實,紅軍官兵們都是些非常強壯的小夥子,紅撲撲的臉膛,明亮的眼睛、樸實憨厚的性格。原來,俄軍是由許多民族的人組成的。俄羅斯人的金髮,烏克蘭人的棕發,高加索人的黑髮,還有黃色麵孔的亞洲士兵。他們象是一支由許多國家士兵組成的聯軍。但是,使用的同一種武器,操的同一種文字,具有共同的信仰,他們為祖國和史達林而戰,絲毫也不畏懼死亡。弗萊斯特同他們接觸久了,便更加體會到俄國的遼闊,人口眾多,潛力無窮無盡。隻要俄國人自己不屈服,世界上沒有任何軍隊能征服俄國。
蘇聯的十年製中學和大學把德語做為第一外語,真正精通英語的人不多。幸而索羅金少校是其中的一個。沒有他,基地裏的許多事將很難辦。
安德列·米哈伊爾·索羅金少校是列寧格勒人。雖然十月革命二十五年了,弗萊斯特總是習慣於叫它聖彼得堡。羅金是革命的同齡人,成長得一帆風順。他畢業於蘇沃洛夫軍校,功課優異。開戰後,索羅金的同學都上了前線,大部分戰死在德國裝甲部隊最初那些大規模的圍殲戰中。索羅金的祖父是帝俄政府的內政部官員,祖母是個英國小姐。祖母認真地教給他英語和上流社會的禮儀和風度。這些本領使索羅金得以暫避槍林彈雨的戰場,而同盟軍官兵打交道。當“德文郡”護航隊剛到蘇聯時,他就負責外交聯絡,蘇聯政府苦於人材不足,就不斷給他新的工作和官階。等弗萊斯特他們到達俄國時,索羅金少校已經是精熟業務,躊躇滿誌的首席聯絡軍官了。
弗萊斯特中校指揮的皇家空軍617中隊,共有六架“蘭開斯特”型重轟炸機。它們未載炸彈,隻裝設備和燃料,從蘇格蘭某機場直飛摩爾曼斯克。後來的事,都將由索羅金一手安排。英國飛行員住進了厚實的石頭房子。那些石頭都是采自郊區的黑色花崗岩。窗子很小,並且安了雙層玻璃,房裏光線差。一位上了歲數的老婦管理他們的生活,弗萊斯特叫她瑪麗娜,瑪麗娜的手腳利落得出奇。
九月的摩爾曼斯克,淫雨霏霏,時時夾著涼雨和雪粒。枯草給一望無邊的大荒原染上大片大片的桔黃色,桑懸鉤子的野果給桔黃色中點綴上琥珀色,隨風飄來北國獨特的香味。瓦耶恩加基地附近有一個小湖,遴遴的波光反映出天空中的積雲。天高野曠,凍土地帶人煙稀少,在這種奇特的背影上進行著血腥的戰爭,象一幅極不協調的圖畫。一天,弗萊斯特幾個人前往湖中遊泳,湖水冰冷異常,連他這種經常堅持鍛鍊的人也忍受不了。索羅金聽說此事後告訴他,那湖水是由融雪的溪流匯成的,本地人也不敢下去。弗萊斯特隻好作罷。
飛行員的飯是地道的俄式飯。大麵包、茶、土豆燒豬肉和菜湯。酒全是pq船隊運來的英國酒。沒有新鮮蔬菜,偶爾見到一根酸黃瓜就象是發現了金礦。瑪麗婭給他們燒熱了暖牆,她通過索羅金告訴英國人,摩市人一過十月就不幹活了,直到第二年五月。北方的冬天人們全縮在暖房子裏,一根又一根地燒著木塊和泥碳。
弗萊斯特他們是享不上這種清福的,他們在緊張地幹活。一切都從零開始,什麽都沒有。他們必須在冬季到來時,把瓦耶恩加建成一個可供實戰用的轟炸機基地。塔台、通訊設備、導航儀器、加油站、製氧站……活兒多得幹也幹不完。短暫的秋天一下子就結束了。
俄羅斯的冬天果然名不虛傳,異常寒冷而多雪,北極圈裏的摩市更是昏暗陰沉,迫使人足不出戶。德國兵已經鑽到他們的岩石堡壘中去貓冬了,每天象徵性地打上幾炮。港口是不封凍的,裏麵擠滿了各國的空船。掛著英國、美國、巴拿馬旗和鐮刀錘頭旗的船,還有一艘屬於國王的挪威船,它們等待著編隊返航。每當德國轟炸機飛臨港口時,大家一齊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