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pp.95—98。
2其中是著名的是《偶像錄》(kitābal-asnām),1914年由艾哈邁德·宰基出版於開羅。
1ibn-khallikān,vol.ii,p.282。
2同上書,vol.i,p.520。
3ed.wüstenfeld,2vols.(g(ttingen,1858—1860)。
41387年由伊本·嘎迪(ibn-qādi)編輯成書。
5ed.vonkremer(calcutta,1856)。參閱ibn-khallikān,vol.ii,pp.324—326。
6ibn-khallikānvol.ii,p.326。
7ed.sa插uetal.,9vols.(leydenandberlin,1904—1928)。
8ed.插rlesc.torrey(newhaven,1922)。
9ed.degoeje(leyden,1886);tr.hitti,theoriginsoftheimicstata(newyork,1916),firstpart;secondpart,f.c.murgotten(newyork,1924)。
10ed.w.ahlwardt,vol.xi(greifswald,1883);s.d.f.goitein,volv(jerusalem,1936);maxschloessinger,vols.ivb(jerusalem,1938)。
1參閱本書第394頁。
---------------
的傳述者,即著者。應用這種方法,是為了保證記載的精確性;把每一事件發生的年月日都記載下來,也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通常,如果線索(isnād)是連續的,而且每一傳述者的品格都是可以相信的,則所敘事實,就算真實,對於事實本身,並不加以批判性的研究。歷史學家除應用個人的判斷,對於不同的若幹組資料加以抉擇,對於論據加以組織外,很少致力於史料的分析、批判、比較或推斷。第一批正規的歷史學家中,有伊本·古太白,他的全名是阿卜杜拉·伊本·穆斯林·伊本·古太白2(889年死於巴格達),他的著作《知識書》(kitābal-ma‘ārif)3是一部歷史手冊。還有跟他同時代的艾卜·哈尼法·艾哈邁德·迪奈韋裏(895年卒)4,他活躍於伊斯巴罕(伊斯法罕)和迪奈韋爾(在波斯的伊拉克)。他的主要著作,是《長篇記述》(al—akhb?ral—■iw?l),1這是用波斯人的觀點寫成的一部世界史。這兩位歷史學家,都是波斯血統的,除史書外,還寫了一些文學的和語言學的著作。在同一時代活動的,還有地理學家兼歷史學家葉耳孤比,他所著的《世界史摘要》終止於回曆258年(公元872年)。書中保存了古代的、並非偽造的十葉派傳說2。這一批歷史學家裏,還有哈木宰·伊斯法哈尼,他在伊斯法罕工作,約在961年死在那裏,他所著的稍帶批評的編年史,是較早就為現代歐洲人所熟悉的3。波斯血統的另外一位偉大的歷史學家,是米斯凱韋(1030年卒)4,他在阿杜德·道萊的布韋希王朝的宮廷中擔任重要的官職,編寫了一部終止於回曆369年(公元979—980年)的世界史5。米斯凱韋又是哲學家和醫生,是第一流的穆斯林的歷史學家。至於最偉大的歷史學家,無疑的是泰伯裏和麥斯歐迪了。泰伯裏出生於波斯境內裏海南岸山區的泰伯裏斯坦,故以泰伯裏為姓,他的名字是穆罕默德·伊本·哲利爾,號艾卜·哲耳法爾(838—923年),他在學術上的聲望很高,因為寫下了兩部偉大的著作,一部是異常周密而且精確的歷史:《歷代先知和帝王史》(ta’r■khal-rusulw-al-mul■k)6,另一部是《古蘭經注》7。這部注釋的原稿規模還要大得多,其中包括最早的、內容最豐富的經外傳說。這部注釋已經成了標準,後來的《古蘭經》注,都從這部注釋中汲取資料。他關於世界史的不朽的著作,是阿拉伯語中第一部完備的著作,也成為後代的歷史學家米斯凱韋、伊本·艾西爾、艾卜勒·菲達等人的資料。泰伯裏也象其他的大多數穆斯林史學家那樣,把歷史事件依照回曆的年代編排起來。他的這部歷史,從創造世界講起,一直講到回曆302
---------------
2參閱fihrist,pp.77—78;nawawi,tahdhib,p.771;sam‘āni,ansāb,fol.443a。
3ed.wüstenfeld(g(ttingen,1850)。
4參閱fihrist,p.78;yāqut,udabā’,vol.i,pp.123—127。
1ed.dimirguirgass(leyden,1888)。
2ta’rikh,ed.th.houtsma,2vols.(leyden,1883)。
3ta’rikhsinimul■kal-ar■w-al-anbiy(,ed.i.m.e.gottwaldt(leip-zig,1844);tr.inttinbygottwaldt(leipzig,1848)。
4不大正確的名字是“ibn-miskawayh”;y■q■d,vol.ii,p.88;qif■i,p.331。
5taj■ribal-umam,ed.a.f.amedroz,2vols.(oxford,1914—1921);tr.d.s.margoliouth,theexperiencesofthenations,2vols.(oxford,1921)。
6ed.degoejeetal,15vols.(leyden,1879—1901)。
7j■mi’al-bay■nfitafs■ral-qur’■n,30vols.(b■l■q,1323—1329)。
---------------
年(公元915年)。這種編年體的歷史,在他之前,有瓦基迪和別的歷史學家曾經寫過;在他之後,米斯凱韋、伊本·艾西爾、艾卜勒·菲達(1273—1331年)1和戴海比(1274—1348年)2,也曾經寫過。泰伯裏的歷史,據說初版的卷帙比現存的版本多十倍。他用於歷史的記載方法,就是宗教傳說的方法,也就是詳細地記載傳說的線索。泰伯裏一方麵利用保存到當代的歷史資料,如伊本·易司哈格、凱勒比、瓦基迪、伊本·賽耳德、伊本·穆蓋法耳等的著作和幾種波斯歷史的阿拉伯語譯本,一方麵利用自己在各地旅行時搜集到的口頭傳說,以及自己在巴格達和其它文化中心求學時期,從各位舍赫(長老)聽到的講演。他曾做過學術性的旅行,足跡遍於波斯、伊拉克、敘利亞和埃及3。有一次,他沒有吃的,隻好把襯衫的套筒取下來,換取度日的食物。根據普遍的傳說,泰伯裏在四十年內,每天寫四十張稿子,他治學的辛勤,由此可以想見了4。艾卜·哈桑·阿裏·麥斯歐迪5,被稱為阿拉伯的希羅多德,他是用紀事本末體編寫歷史的第一個阿拉伯人。他不把各種事件按年代編排,卻圍繞著朝代、帝王、民族來編排,後來,伊本·赫勒敦和一些小歷史學家,都採用了這種方法。他又是善於利用歷史軼事的第一個阿拉伯人。年輕的麥斯歐迪,是唯理的穆爾太齊賴派。他從事於當日盛行的學術旅行。他離開故鄉巴格達1,幾乎走遍亞洲各國,甚至還遠達桑給巴爾。他曾否到過中國和馬達加斯加島,是值得懷疑的。他平生的最後十年,是在敘利亞和埃及度過的,在這十年期間,他把所搜集到的資料編成三十冊的偉大著作,但保存到現在的,隻有一部摘要,叫做《黃金草原和珠璣寶藏》(mur■jal-dhahabwa-ma‘■dinal-jawhar)2。在這部史地百科全書的著作中,著者除研究正規的穆斯林的題目外,還用寬宏大量的態度和真正科學的好奇心,研究了印度、波斯、羅馬、猶太的歷史和宗教3。在這部巨作中,他一開頭就說,現在的幹旱地區是過去的海,現在的海是過去的幹旱地區——這都是自然界作用的結果。麥斯歐迪於957年卒於弗斯塔德4,生前曾將自己關於歷史和自然哲學,以及當代哲學家關於礦物、植物、動物之間的秩序的見解5總結起來,寫成一本專論,叫做《提醒和監督》(al-tanb■hw-al-ish-r■f)6,他在這方麵可與普林尼7媲美。
1pp.95—98。
2其中是著名的是《偶像錄》(kitābal-asnām),1914年由艾哈邁德·宰基出版於開羅。
1ibn-khallikān,vol.ii,p.282。
2同上書,vol.i,p.520。
3ed.wüstenfeld,2vols.(g(ttingen,1858—1860)。
41387年由伊本·嘎迪(ibn-qādi)編輯成書。
5ed.vonkremer(calcutta,1856)。參閱ibn-khallikān,vol.ii,pp.324—326。
6ibn-khallikānvol.ii,p.326。
7ed.sa插uetal.,9vols.(leydenandberlin,1904—1928)。
8ed.插rlesc.torrey(newhaven,1922)。
9ed.degoeje(leyden,1886);tr.hitti,theoriginsoftheimicstata(newyork,1916),firstpart;secondpart,f.c.murgotten(newyork,1924)。
10ed.w.ahlwardt,vol.xi(greifswald,1883);s.d.f.goitein,volv(jerusalem,1936);maxschloessinger,vols.ivb(jerusalem,1938)。
1參閱本書第394頁。
---------------
的傳述者,即著者。應用這種方法,是為了保證記載的精確性;把每一事件發生的年月日都記載下來,也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通常,如果線索(isnād)是連續的,而且每一傳述者的品格都是可以相信的,則所敘事實,就算真實,對於事實本身,並不加以批判性的研究。歷史學家除應用個人的判斷,對於不同的若幹組資料加以抉擇,對於論據加以組織外,很少致力於史料的分析、批判、比較或推斷。第一批正規的歷史學家中,有伊本·古太白,他的全名是阿卜杜拉·伊本·穆斯林·伊本·古太白2(889年死於巴格達),他的著作《知識書》(kitābal-ma‘ārif)3是一部歷史手冊。還有跟他同時代的艾卜·哈尼法·艾哈邁德·迪奈韋裏(895年卒)4,他活躍於伊斯巴罕(伊斯法罕)和迪奈韋爾(在波斯的伊拉克)。他的主要著作,是《長篇記述》(al—akhb?ral—■iw?l),1這是用波斯人的觀點寫成的一部世界史。這兩位歷史學家,都是波斯血統的,除史書外,還寫了一些文學的和語言學的著作。在同一時代活動的,還有地理學家兼歷史學家葉耳孤比,他所著的《世界史摘要》終止於回曆258年(公元872年)。書中保存了古代的、並非偽造的十葉派傳說2。這一批歷史學家裏,還有哈木宰·伊斯法哈尼,他在伊斯法罕工作,約在961年死在那裏,他所著的稍帶批評的編年史,是較早就為現代歐洲人所熟悉的3。波斯血統的另外一位偉大的歷史學家,是米斯凱韋(1030年卒)4,他在阿杜德·道萊的布韋希王朝的宮廷中擔任重要的官職,編寫了一部終止於回曆369年(公元979—980年)的世界史5。米斯凱韋又是哲學家和醫生,是第一流的穆斯林的歷史學家。至於最偉大的歷史學家,無疑的是泰伯裏和麥斯歐迪了。泰伯裏出生於波斯境內裏海南岸山區的泰伯裏斯坦,故以泰伯裏為姓,他的名字是穆罕默德·伊本·哲利爾,號艾卜·哲耳法爾(838—923年),他在學術上的聲望很高,因為寫下了兩部偉大的著作,一部是異常周密而且精確的歷史:《歷代先知和帝王史》(ta’r■khal-rusulw-al-mul■k)6,另一部是《古蘭經注》7。這部注釋的原稿規模還要大得多,其中包括最早的、內容最豐富的經外傳說。這部注釋已經成了標準,後來的《古蘭經》注,都從這部注釋中汲取資料。他關於世界史的不朽的著作,是阿拉伯語中第一部完備的著作,也成為後代的歷史學家米斯凱韋、伊本·艾西爾、艾卜勒·菲達等人的資料。泰伯裏也象其他的大多數穆斯林史學家那樣,把歷史事件依照回曆的年代編排起來。他的這部歷史,從創造世界講起,一直講到回曆302
---------------
2參閱fihrist,pp.77—78;nawawi,tahdhib,p.771;sam‘āni,ansāb,fol.443a。
3ed.wüstenfeld(g(ttingen,1850)。
4參閱fihrist,p.78;yāqut,udabā’,vol.i,pp.123—127。
1ed.dimirguirgass(leyden,1888)。
2ta’rikh,ed.th.houtsma,2vols.(leyden,1883)。
3ta’rikhsinimul■kal-ar■w-al-anbiy(,ed.i.m.e.gottwaldt(leip-zig,1844);tr.inttinbygottwaldt(leipzig,1848)。
4不大正確的名字是“ibn-miskawayh”;y■q■d,vol.ii,p.88;qif■i,p.331。
5taj■ribal-umam,ed.a.f.amedroz,2vols.(oxford,1914—1921);tr.d.s.margoliouth,theexperiencesofthenations,2vols.(oxford,1921)。
6ed.degoejeetal,15vols.(leyden,1879—1901)。
7j■mi’al-bay■nfitafs■ral-qur’■n,30vols.(b■l■q,1323—1329)。
---------------
年(公元915年)。這種編年體的歷史,在他之前,有瓦基迪和別的歷史學家曾經寫過;在他之後,米斯凱韋、伊本·艾西爾、艾卜勒·菲達(1273—1331年)1和戴海比(1274—1348年)2,也曾經寫過。泰伯裏的歷史,據說初版的卷帙比現存的版本多十倍。他用於歷史的記載方法,就是宗教傳說的方法,也就是詳細地記載傳說的線索。泰伯裏一方麵利用保存到當代的歷史資料,如伊本·易司哈格、凱勒比、瓦基迪、伊本·賽耳德、伊本·穆蓋法耳等的著作和幾種波斯歷史的阿拉伯語譯本,一方麵利用自己在各地旅行時搜集到的口頭傳說,以及自己在巴格達和其它文化中心求學時期,從各位舍赫(長老)聽到的講演。他曾做過學術性的旅行,足跡遍於波斯、伊拉克、敘利亞和埃及3。有一次,他沒有吃的,隻好把襯衫的套筒取下來,換取度日的食物。根據普遍的傳說,泰伯裏在四十年內,每天寫四十張稿子,他治學的辛勤,由此可以想見了4。艾卜·哈桑·阿裏·麥斯歐迪5,被稱為阿拉伯的希羅多德,他是用紀事本末體編寫歷史的第一個阿拉伯人。他不把各種事件按年代編排,卻圍繞著朝代、帝王、民族來編排,後來,伊本·赫勒敦和一些小歷史學家,都採用了這種方法。他又是善於利用歷史軼事的第一個阿拉伯人。年輕的麥斯歐迪,是唯理的穆爾太齊賴派。他從事於當日盛行的學術旅行。他離開故鄉巴格達1,幾乎走遍亞洲各國,甚至還遠達桑給巴爾。他曾否到過中國和馬達加斯加島,是值得懷疑的。他平生的最後十年,是在敘利亞和埃及度過的,在這十年期間,他把所搜集到的資料編成三十冊的偉大著作,但保存到現在的,隻有一部摘要,叫做《黃金草原和珠璣寶藏》(mur■jal-dhahabwa-ma‘■dinal-jawhar)2。在這部史地百科全書的著作中,著者除研究正規的穆斯林的題目外,還用寬宏大量的態度和真正科學的好奇心,研究了印度、波斯、羅馬、猶太的歷史和宗教3。在這部巨作中,他一開頭就說,現在的幹旱地區是過去的海,現在的海是過去的幹旱地區——這都是自然界作用的結果。麥斯歐迪於957年卒於弗斯塔德4,生前曾將自己關於歷史和自然哲學,以及當代哲學家關於礦物、植物、動物之間的秩序的見解5總結起來,寫成一本專論,叫做《提醒和監督》(al-tanb■hw-al-ish-r■f)6,他在這方麵可與普林尼7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