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煉丹家還推崇老子、彭祖,高遠其所從來。
煉丹術這所以衰亡,其原因在於:
它沒有向科學發展,也沒有科學理論作指導,也不是為社會經濟服務。它墮落成為統治者謀求長生迷信數術,謀財害命,危害社會,人們逐漸看穿了這是一個騙局。
它的難度很大,要有幽秘的地點、漫長的時間、複雜的工藝、稀罕的原料、繁雜的器皿,人民大眾不可能參與,也不願參與。吃不飽的勞動群眾怎麽會想到去成仙?凡是缺乏群眾基礎的事情,都很難持久。
(二)氣功與內丹
1.儒家氣功
儒家氣功的特點以人與社會為核心,以禮製心,注重內心修養和社會實踐。
儒家氣功的基本方法是由祖師爺孔子歸納出來的。《莊子·人世間》記載孔子解釋“心齋”:“若一誌,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莊子·大宗師》又記載孔子解釋“坐忘”:“墮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孟子主張養浩然之氣。《孟子·公孫醜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四書”之一的《大學》論“靜”雲:“知之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宋代大儒對氣功給予充分肯定,並付諸實踐,並有所論述:
歐陽修在《刪正黃庭經》指出:“其術雖本於貪生,及其至也,尚或可以全形而卻疾。”
陸遊有詩描繪靜坐:心如潭水靜無風,一坐數千息。
蘇軾自有一套養生理論,他在《上張安道養生訣論》介紹了他常用的氣功方法:“每夜於子午後,披衣起,麵東南盤足,叩齒三十六通,握固,閉息,內視五髒:肺白、肝青、脾黃、心赤、腎黑。次想心為炎火,光明洞澈,下入丹田中,待腹滿氣極,即徐出氣,出人均調,即以舌接唇齒內外。漱煉精津液,未得咽。復前法閉息,內視,納氣丹田,調息漱津,皆依前法,如此者三。津液滿口,即低頭咽下,以氣送人丹田。須用意精猛,令津與氣,穀穀然有聲,經入丹田。又依前法為之,凡久閉息,三咽津而止。然後以左右手,熱摩兩腳心及臍下腰脊間,皆令熱徹,次以兩手摩熨眼、麵、耳、項、背、皆令極熱。仍按鼻樑左右五七下,梳頭百餘梳,而臥,熟寢至明。”
十三 外丹內丹(2)
不僅文學家,還有哲學家也偏好氣功。
周敦頤是理學開創者,修行方麵主靜。他在《通書·聖學》指出“靜處則明,明則通”。
朱熹認為入靜要配合行氣。他在《調息箴》談其體會:“鼻端有白,我其觀之;隨時隨處,容與猗猗。靜極而噓,如春沼魚;動極而翁,如百蟲蟄。氤氳開合,其妙無窮。”這段文表述了朱熹在練功時的幻覺和享受。
2.佛教氣功
氣功的產生是多元的,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類似氣功的煉養術產生。印度的瑜珈功就是一種氣功。
瑜珈源於婆羅門教,它以調心、調身、調息為手段、實現自我控製。瑜珈方法一是禪,一是慧,分別修命和修性。
東漢末年,佛教東漸,帶來了瑜珈,與中華氣功融合,產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家氣功。
佛教與道教是對立而融合的一對兄弟。佛教對道教的煉養術持否定態度,認為內丹是膠固識神、不得解脫的外道。
佛教自有一套練功方法,核心是禪。禪修分為坐禪和參禪。
坐禪又稱為如來禪,這是北派。隋代天台宗創止觀理論,主張無思維,靜坐,修心(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修身(鍛鍊體魄)。坐禪重視實踐。
參禪又稱祖師禪,唐代禪宗推達摩為初祖。傳聞達摩在南北朝時由印度泛海來華,麵壁練功。這是南派。南派以神秀為北宗之首,惠能為南宗之首。惠能在《壇經》主張“明心見性”,重在“頓悟”,理義修心。參禪重視理論。
佛教氣功在晉唐間鼎盛,五代後日衰。
3.醫家氣功
自古以來,氣功就是中醫的治病方法。醫家氣功不像儒家那樣宣傳“用世”,也不像道家那宣傳“去欲”,而主張以自身為核心,以生命運動為宗旨,保持健康的體魄。
《黃帝內經》是先秦的一部養生醫籍,其書有不少關於氣功的論述,開卷便雲“恬淡虛無”、“積精全身”。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卻穀食氣》記載“為首重、足輕、體珍、則口句吹之,視利止”。體軫即體痛,口句即噓,這段文字說明氣功防病。
晉至唐有三大醫家,葛洪、陶弘景、孫思邈都是氣功理論家。
葛洪由儒入道,兼通醫學。他在《抱樸子》主張練氣功:“夫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賴氣以生者也。養行氣者,內以養身,外以卻病惡,養生之盡理者,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營衛。”
陶弘景在茅山煉養,熔煉丹、服氣、導引、醫學於一爐,形成茅山派,為後世丹道派所宗。陶弘景編有《導引養生圖》,分為三十六種氣功姿勢。又編《養生延命錄》,提出“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的長息法。陶弘景還主張用氣功六字訣治療體內疾病。他在《養生延命錄》寫道:“心髒病者,體有冷熱,吹呼二氣出,肺髒病者,胸膈脹滿,噓氣出之;脾髒病者,體上遊風習習,身癢疼悶,唏氣出之;肝髒病者,眼疼愁憂不樂,嗬氣出之。”
煉丹術這所以衰亡,其原因在於:
它沒有向科學發展,也沒有科學理論作指導,也不是為社會經濟服務。它墮落成為統治者謀求長生迷信數術,謀財害命,危害社會,人們逐漸看穿了這是一個騙局。
它的難度很大,要有幽秘的地點、漫長的時間、複雜的工藝、稀罕的原料、繁雜的器皿,人民大眾不可能參與,也不願參與。吃不飽的勞動群眾怎麽會想到去成仙?凡是缺乏群眾基礎的事情,都很難持久。
(二)氣功與內丹
1.儒家氣功
儒家氣功的特點以人與社會為核心,以禮製心,注重內心修養和社會實踐。
儒家氣功的基本方法是由祖師爺孔子歸納出來的。《莊子·人世間》記載孔子解釋“心齋”:“若一誌,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莊子·大宗師》又記載孔子解釋“坐忘”:“墮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孟子主張養浩然之氣。《孟子·公孫醜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四書”之一的《大學》論“靜”雲:“知之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宋代大儒對氣功給予充分肯定,並付諸實踐,並有所論述:
歐陽修在《刪正黃庭經》指出:“其術雖本於貪生,及其至也,尚或可以全形而卻疾。”
陸遊有詩描繪靜坐:心如潭水靜無風,一坐數千息。
蘇軾自有一套養生理論,他在《上張安道養生訣論》介紹了他常用的氣功方法:“每夜於子午後,披衣起,麵東南盤足,叩齒三十六通,握固,閉息,內視五髒:肺白、肝青、脾黃、心赤、腎黑。次想心為炎火,光明洞澈,下入丹田中,待腹滿氣極,即徐出氣,出人均調,即以舌接唇齒內外。漱煉精津液,未得咽。復前法閉息,內視,納氣丹田,調息漱津,皆依前法,如此者三。津液滿口,即低頭咽下,以氣送人丹田。須用意精猛,令津與氣,穀穀然有聲,經入丹田。又依前法為之,凡久閉息,三咽津而止。然後以左右手,熱摩兩腳心及臍下腰脊間,皆令熱徹,次以兩手摩熨眼、麵、耳、項、背、皆令極熱。仍按鼻樑左右五七下,梳頭百餘梳,而臥,熟寢至明。”
十三 外丹內丹(2)
不僅文學家,還有哲學家也偏好氣功。
周敦頤是理學開創者,修行方麵主靜。他在《通書·聖學》指出“靜處則明,明則通”。
朱熹認為入靜要配合行氣。他在《調息箴》談其體會:“鼻端有白,我其觀之;隨時隨處,容與猗猗。靜極而噓,如春沼魚;動極而翁,如百蟲蟄。氤氳開合,其妙無窮。”這段文表述了朱熹在練功時的幻覺和享受。
2.佛教氣功
氣功的產生是多元的,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類似氣功的煉養術產生。印度的瑜珈功就是一種氣功。
瑜珈源於婆羅門教,它以調心、調身、調息為手段、實現自我控製。瑜珈方法一是禪,一是慧,分別修命和修性。
東漢末年,佛教東漸,帶來了瑜珈,與中華氣功融合,產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家氣功。
佛教與道教是對立而融合的一對兄弟。佛教對道教的煉養術持否定態度,認為內丹是膠固識神、不得解脫的外道。
佛教自有一套練功方法,核心是禪。禪修分為坐禪和參禪。
坐禪又稱為如來禪,這是北派。隋代天台宗創止觀理論,主張無思維,靜坐,修心(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修身(鍛鍊體魄)。坐禪重視實踐。
參禪又稱祖師禪,唐代禪宗推達摩為初祖。傳聞達摩在南北朝時由印度泛海來華,麵壁練功。這是南派。南派以神秀為北宗之首,惠能為南宗之首。惠能在《壇經》主張“明心見性”,重在“頓悟”,理義修心。參禪重視理論。
佛教氣功在晉唐間鼎盛,五代後日衰。
3.醫家氣功
自古以來,氣功就是中醫的治病方法。醫家氣功不像儒家那樣宣傳“用世”,也不像道家那宣傳“去欲”,而主張以自身為核心,以生命運動為宗旨,保持健康的體魄。
《黃帝內經》是先秦的一部養生醫籍,其書有不少關於氣功的論述,開卷便雲“恬淡虛無”、“積精全身”。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卻穀食氣》記載“為首重、足輕、體珍、則口句吹之,視利止”。體軫即體痛,口句即噓,這段文字說明氣功防病。
晉至唐有三大醫家,葛洪、陶弘景、孫思邈都是氣功理論家。
葛洪由儒入道,兼通醫學。他在《抱樸子》主張練氣功:“夫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賴氣以生者也。養行氣者,內以養身,外以卻病惡,養生之盡理者,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營衛。”
陶弘景在茅山煉養,熔煉丹、服氣、導引、醫學於一爐,形成茅山派,為後世丹道派所宗。陶弘景編有《導引養生圖》,分為三十六種氣功姿勢。又編《養生延命錄》,提出“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的長息法。陶弘景還主張用氣功六字訣治療體內疾病。他在《養生延命錄》寫道:“心髒病者,體有冷熱,吹呼二氣出,肺髒病者,胸膈脹滿,噓氣出之;脾髒病者,體上遊風習習,身癢疼悶,唏氣出之;肝髒病者,眼疼愁憂不樂,嗬氣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