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衰世,必然迷信盛行。清朝自嘉慶以來,日益衰微。官場腐敗,許多官吏終日忙於參天拜睦,信神弄鬼,拘泥於迷信,這種風氣嚴重地影響了軍事活動。


    當時流行扶乩術,這是一種以紫姑神作預測的迷信活動。扶乩的方法是在沙盤上用乩筆寫字,根據圖形作預測。第一次穿鼻之戰後,清朝有的將領不是積極從事戰備,而是請仙降乩。佚名氏《英夷入粵紀略》記載:


    (道光)二十年庚子十一月,英逆蠢動,督憲五營公館幹總某請仙,仙降乩雲:“正月平平,二月罹兵,三月又平平,又三月不寧,四月虛驚,五月鬼去,六月康寧。”後來正月無事,二月初四、五日,逆功橫檔、亞糧鞋、威遠、精遠、虎門諸炮台,廣東水師提督關公天培、碣石鎮標都司署水師提標遊擊麥公廷章皆戰死,炮台盡為逆所據。


    這條史料所載扶乩事,預測了1841年上半年的時事,所涉虎門之戰,多有附會,有待另外考證。值得一提的是,擁有重兵的堂堂千總竟然請仙降乩,實在不應該。


    無獨有偶,比起這位千總,當時還有更加愚昧的高級官員。身為清軍主帥的楊芳、奕山、奕經、文蔚等先後被道光帝派往廣東、浙江主持軍務,他們身負一國之託,卻視軍事如雜耍,溺泥於迷信,不按科學辦事。


    先說楊芳,他是晚清的一個能臣,比起其他官吏更有方略,但也有不可饒恕的糊塗之舉。鴉片戰爭中,他由湖南提督升遷為參贊大臣,於1841年3月先於奕山到達廣州。經過一番考察,他錯誤地認為洋人的槍炮實為邪器,我方隻有以臭穢之物才可製之。據此,他設計了一套“以邪製邪”的戰術。《清稗類鈔·譏諷類》記載雲:


    道光壬寅(按應為辛醜年),果勇侯楊芳為參贊,懾於英艦之炮利,下令收糞桶及諸穢物為厭勝計,和議成,不果用。有人作詩嘲之曰:“楊枝無力受南風,參贊如何用此公?糞桶當年施妙計,穢聲長播粵城中。”


    楊芳廣貼告示,搜集全城的糞桶和穢物,載於木筏之上,順水漂流,希望用臭氣熏走侵略軍,這種戰術,古今中外實為罕見之愚蠢的一例。所謂厭勝計,就是用巫術鎮伏邪祟的一種迷信活動,有厭禳、厭魅、厭斷、厭服之法。它早就被王充以來的歷代唯物論思想家所唾棄,竟被清朝大員用到近代戰爭中,令人啼笑皆非,這個醜聞,在近些年出版的有關鴉片戰爭史的著作中大多避而不談,似乎認為出自野史,不太可信。然而,我認為還有史料可以佐證:


    楊侯初來,實無經濟,惟知購買馬桶禦炮,紙紮草人,建道場、禱鬼神,然尚添造炮位、軍器、木排等事。


    (當時的民謠)琦侯痛哭龍牌,楊參贊廣收馬桶。城隍廟大將建星壇,怡和行長孫遭雷擊。(載《鴉片戰爭資料》三)


    這個楊芳,早在嘉慶年間鎮壓川陝楚白蓮教起義,鎮壓林清、李成起義時,是一員得力幹將,因功封為果勇侯。而要他對付外侮時,卻“實無經濟”,求助於馬桶、草人、道場,怎麽可能不打敗仗。不過,楊芳一直主張抗擊侵略者,比起投降派要強得多。


    考究鴉片戰爭以後的歷史,類似楊芳的這種愚昧在清軍營中司空見慣。如《清稗類鈔·迷信類》記載清軍有賞罰大炮的愚昧行為:


    八旗各軍之出征也,必攜帶大小各炮以隨,如龍子母、威遠、靖遠、紅衣等者,一一皆備,至駐軍之地,克日攻城,或去陳,必於前一夕出各炮於帳前,陳牲酹酒,軍主親詣三揖以釁之。明日獲勝,則披紅鼓吹迎之歸,隨釋摺奏請賞給神威將軍、神威無敵大將軍、天佑助威將軍、天佑助威大將軍、武成永固大將軍諸封號。敗則牽之以回營,每炮棍責一百或八十,多至八百一千。即諸炮受封後,再出戰敗,枚責亦如前。


    征戰前不是擦槍修炮,而是行祭賞之事,這是把封建迷信觀念用於武器,又怎麽會有戰鬥力?


    再說奕山,他作為皇族宗室派為清軍主帥,於1841年4月到達廣州,比楊芳遲到,但迷信程度卻遠遠超過楊芳。他不聽林則徐建議的六條禦敵辦法,不致力於調動民氣,不策劃合適的戰術,而是磨磨蹭蹭地拖延了一個多月,在5月下旬突然心血來潮,下令分三路進攻英軍。由於輕舉妄動,導致清軍傷亡慘重,使英軍乘機占領了城外要塞,並伺機於5月26日從城北進攻廣州,運來大批彈藥。說來也巧,這天突降傾盆大雨,淋濕了英軍裝備,不得不改變攻城計劃,奕山大喜過望,以為有神助,把偶然的天氣變化歸於蒼天顯靈。他在給道光皇帝年奏雲:


    火藥為在觀音山下,貯火藥三萬斤,為漢奸拋擲火彈,正將爆炸間,忽見白衣女神展袖指火,頓即熄滅。俄而大雨傾盆,逆敵火箭炮彈,無一延燒。


    這本是一個反攻的好機會,調集到廣州的一萬名清軍完全有可能趁天氣變化全殲英軍,因為對方的火藥已潮濕,惶恐不安。但是,奕山忙於敬神去了,並且認為這是投降的好機會,乃於5月27日在廣州城高懸白旗,派廣州知府餘保純與義律締結了賣國的《廣州和約》。試想,如果當時是林則徐和鄧廷楨主持軍務,斷斷不會做出如此窩囊之事。


    八 方術與鴉片戰爭的失敗(2)


    簽約後,廣州戰爭安靜了一段時間,英軍在考慮進攻方向,奕山在歡慶神功。偏巧,氣候瞬息萬變的南海在7月21日(陰曆六月四日)和26日(九日)颳了大颶風,把英軍的十幾條快艇、舢板、帆船吹翻沉沒。奕山又藉此大做文章,向道光帝上奏,聲稱皇上至誠感神,海靈助順,天威大顯,所有英艦“盡數沉溺”。時人貝青喬在《咄咄吟》記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方士的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玉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玉德並收藏方士的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