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與山林的關係,最好是“土包屋”,即三麵群山環繞,奧中有曠,南麵敞開,房屋在萬樹叢中的幽深之處,藏風得水,清新雅靜。敞開的場地是明堂,便於活動和進出。


    其次是“屋包山”,即房屋沿山坡覆蓋,背枕高峰,拾級而上。


    值得提出的是,住宅不要選擇在山脊或山穀的出入口,以避山洪沖瀉或峽口大風,也不要選擇在地質條件不穩定的山坡。有些陡斜地帶容易產生滑坡,嚴重者可以導致村毀人亡。1983年3月甘肅東鄉灑勒力滑坡,致使237人死亡。1985年6月湖北秭歸西陵峽滑坡,吞沒了457戶人家的新灘古鎮。


    (二)近水


    水是萬物生機勃勃之源。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近水而居,這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是一種民俗。


    唐宋詩人寫過不少讚譽近水之宅的佳句。孟浩然有詩雲:“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晏殊有詩雲:“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生活在水邊的人,便於飲用、澆灌、捕撈。水中的負離子對人們的身體極有好處。


    相地術把陽宅周圍的水分為六種,一是朝水,二是環水,三是橫水,四是斜流水,五是反飛水,六是直去水。前三種最好。水呈九曲腰帶形,便於取用。


    (三)傍山依水


    山以水為脈,水以山為麵。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傍山依水,最適宜人類居住。大到城鎮,小到民宅,都應盡量傍山依水而建,《管子·乘馬》:“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


    唐代詩人杜甫讚美湖北襄樊形勝說:“楚山橫地出,漢水接天回。”馬鞍山突兀拔地而起,聳入長空;漢水縈繞迂曲,奔流到遙遠的天邊。唐代李白讚美安徽宣城形勝說:“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這是描述城鎮山水。


    還有描寫村落住宅山水的詩。杜甫有詩雲:“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王安石有詩雲:“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老百姓樂山樂水,自得其樂。


    考古工作者發現,早在原始社會的村落就採用了傍山依水的原則。如河北武安縣的磁山遺址就是位於太行山脈與華北平原的交界處的南沼河河旁階地上;河南新鄭縣的裴李崗遺址位於雙洎河河灣的稍遠的山崗上。可見,上古的先民已經考慮到住宅與環境的關係。


    (四)坐北向南


    由於我國位於北半球,每年的日照以南向居多,故朝南的房屋最宜休養生息。俗語雲:“向陽門第好風光”,不無道理。


    民間建房多取子午向。子午向就是正南向。還有醜未向和亥巳向,分別為南偏西、南偏東的西南向和東南向。同住一棟房屋,朝南的房子和朝北的房子溫差幾度,住北房的人比住南房的人更容易感冒。北向房寒氣重,南向房有生機,陽光照進南房,不僅溫暖,還可殺菌。我們建議建築設計師在設計房屋時,一定要多考慮朝向。這不是風水迷信,而是生活經驗的總結。


    (五)講究美感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居住在優美的環境中,心情會更舒暢,身體會更舒適。


    相地術認為地形有四美。一美羅城周密。所謂羅城,就是宅的四周山水,山水擁簇為佳。二美山水內朝。三美明堂寬敞。四美一團旺氣。旺氣就是生機,有生機之地必然林林茂盛,五穀豐盈。


    民俗講究曲線美。清代袁枚在《與韓紹真書》雲:“貴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無文直星。木之直者無文,木之拳曲盤紆者有文;水之靜者無文、水之被風撓激者有文。”選擇地形,應當取出抱水繞之地,以“曲徑通幽處”。路要曲,橋要曲,廊要曲。曲意味著平緩、含蓄、有情。


    民眾以土地肥沃為美。《管子·地》雲:“聖人之處國者,必於不傾之地,而擇地形之肥饒者。”國,就是都城。都城必須選擇在相對平坦的地麵,四周土地宜於耕種,才能使城市發展起來。


    以上原則可以一言蔽之:居住地點最好選擇在優美的、向陽的、傍山依水的地帶,這樣的地帶最宜居住和發展。


    方士與中國社會


    一 方士的社會觀(1)


    方士的社會觀是社會神秘主義。


    迄今為止,似乎還沒有學者明確提出過社會神秘主義這一概念。其實,這是社會科學工作者尤為應當研究的課題。


    社會神秘主義是一種社會思想。社會思想就是關於人類社會共同生活及其問題的思想。廣義言之,如社會的形成結構、功能、起源、發展、進步、理想、生活等。狹義言之,就是人與人相互調適問題。社會神秘主義是有關社會問題的神秘主義,它試圖用神秘主義對社會的定義、結構、功能、轉型等作出解釋,探究社會變化出現的先決條件、發展規律的法則,預測社會的未來,構建出神人一體的社會模式。


    社會神秘主義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不像自然神秘主義那樣偏重於天·人·天地的關係;也不像內修神秘主義那樣偏重於人體修煉;也不局限於孤獨的靜思和默想。


    社會神秘主義是著眼於社會的、非理性的一種世界觀,一種人文精神,一種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學說。它具有三個特點:一是入世性,即以積極的態度去認識社會、說明社會、塑造社會。盡管路徑不一定正確,但卻在想社會所想,急社會所急,勇於創造,敢於實踐。二是功能性,即對社會進程發生積極或消極作用,人們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其影響。當其麻醉性強化時,就呈負功能;當其興奮性突出時,就呈正功能。三是民族性,即每個民族在其社會發展過程中都有自己的特色,異彩紛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方士的歷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玉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玉德並收藏方士的歷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