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到這裏,我們可以回過頭來看看,會驚訝地發現,曾經風光無比的西班牙除了還占著非洲幾小塊土地,幾乎又被封殺在庇裏牛斯山和大西洋海岸之間的小方塊之中。山穀中經常煙雨淒迷,海麵上濃霧緊鎖,西班牙人經過一百多年的熱鬧之後,又回到了當初的沉寂之中。
至於葡萄牙人,除了還占據著巴西八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似乎從此從報紙頭版永遠地抽身而去,隻有裏斯本的酒館裏,還不時流傳著當初亨利王子尋寶的故事。
第17章 日不落帝國
隻要看到這個標題,凡是對於西方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會明白我在這一章裏要講的是誰。
是的,我要講的是英國,一個坐落於歐洲西北角的國家,一個本土麵積很小的國家,但是正是這個國家,它的國旗卻幾乎插遍了我們這顆行星的所有陸地。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此前,我們曾講到,英國和法國糾纏在一起,為了主權和領土打了好幾百年,但是到了17世紀,這兩個國家雖然談不上友好,但是也談不上彼此仇恨,它們各自致力於各自的事務,並且出於禮貌或別的什麽目的,兩個國王的使節不時出訪,為本國的君主向對方帶去問候。
法國人似乎更醉心於經營腳下的這片土地,它的近鄰西班牙和德意誌正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平白無故地犧牲金錢和生命,雖然法國人曾經一度與西班牙人動起刀槍,但是那畢竟是一段小故事,不足掛齒,聰明的法國人一直以來都刻苦經營腳下的這片陸地,隻有在悠閑的時光裏下意識地將眼光投向大西洋外。
但是英國人,自從失去在法國的最後一片真正意義上的陸地之後,他們的命運就掌握在腳下的島嶼上。如果是澳洲的毛利人占據著英格蘭,也許直到今天仍然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仍然靠餵有劇毒的箭羽獵殺野獸,但是不要忘記,這裏生活著的是英國人,他們從來沒有學會拉丁人,比如法國人的安逸態度,也沒有學會義大利人的憂鬱。在這片被大西洋波浪拍打的島嶼上,到處滋生著一種實用的生活哲學,因此英國人總是力圖生活得更好,為此,他們不惜付出艱辛的勞動,甚至冒國家滅亡的危險。
英國公然與當時不可一世的西班牙作對是最為明顯的證據,雖然當時英國已經有一些與西班牙周旋的資本,但是絕對沒有把握能夠戰勝這個氣勢洶洶的南方對手,因此敢於和西班牙一戰正體現了英國人的勇氣,而最後能夠戰勝西班牙則告訴世人,誰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
不久,西班牙人幾乎從太平洋銷聲匿跡,轉而專心致誌地經營著美洲的殖民地,英國人驚喜地發現,太平洋上所有富饒的島嶼、半島,隻要他們願意,就可以納入囊中,但是,有一個國家公然站出來要分一杯羹,這個國家就是荷蘭。這兩個國家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可以說是各顯身手,雖然彼此有意無意地迴避對方,但是衝突是免不了的,曾經對抗西班牙的兩個要好的盟友,似乎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在遼闊的海洋上大幹一場。
應該說,在當時,荷蘭的海軍實力要強於英國,荷蘭的軍艦更多,體積更大,從表麵上看,勝算在荷蘭這邊,但是當戰鬥打響後,人們驚訝地發現,雙方竟然能夠鬥得個旗鼓相當,不過,相比於荷蘭人,英國人顯得更堅強一些,他們堅持到了最後,成了這場戰爭的勝利者。
當然,除了荷蘭,法國人也與英國人打了幾仗,但是顯然,法國人的傳統優勢是在陸地上,而不是海上,法國海軍與英國海軍作戰時,就像當初百年戰爭時一樣潰不成軍。
就這樣,到了18世紀晚期,歐洲之外的世界幾乎可以說任由英國人去掠奪。
下麵,我們講述英國人是如何殖民各個洲的。
不用說,首當其衝的是亞洲,在歐洲人的心目中,亞洲,這個賜給他們信仰的洲對於他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所以當英國人在海麵上站住腳之後,就馬上把目光投向亞洲。
亞洲麵積巨大,國家眾多,所以殖民的對象也多不勝數,但是就物產和地理位置而言,日本、中國、印度都是上上之選。日本雖然資源缺乏,但是它最大的優勢是良港眾多,所以可以把日本當成一個不錯的貿易地,但是性急的英國人在與日本幕府接觸時犯了錯誤,結果被荷蘭人占得先機,所以隻有含恨而去。
中國,自從馬可?波羅半帶誇張的描述為歐洲人所相信之後,中國已經成為歐洲人心目中的天朝上國,不過,不明中國虛實的英國人倒不敢輕舉妄動,隻是派了一個使節去拜訪中國的皇帝,可是這個使節卻不願在皇帝麵前下跪,結果被趕出了北京城,連皇帝的影子都沒有見到。
而印度,相比於日本與中國而言,似乎好對付一些,一方麵,自從達?迦馬時代起,歐洲人就開始在印度設立據點,具有了一定的殖民基礎,另一方麵,印度當時還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因此可以利用各個小國之間的爭端與不和。
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最初,英國人夥同法國人、荷蘭人、葡萄牙人一起殖民印度,但是當英國最後取代荷蘭成為海上霸主之後,就開始排擠其他歐洲國家,最後竟然把一個偌大的印度吞入腹中。
當然,開始時管理印度的是東印度公司,但是這個公司的人大多性情暴躁、酗酒成性,很快在印度陷入了紙醉金迷的生活中,為了平息民憤,英國宣布撤消東印度公司,英國女王被宣布為印度女王。從此以後,印度名正言順地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至於葡萄牙人,除了還占據著巴西八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似乎從此從報紙頭版永遠地抽身而去,隻有裏斯本的酒館裏,還不時流傳著當初亨利王子尋寶的故事。
第17章 日不落帝國
隻要看到這個標題,凡是對於西方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會明白我在這一章裏要講的是誰。
是的,我要講的是英國,一個坐落於歐洲西北角的國家,一個本土麵積很小的國家,但是正是這個國家,它的國旗卻幾乎插遍了我們這顆行星的所有陸地。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此前,我們曾講到,英國和法國糾纏在一起,為了主權和領土打了好幾百年,但是到了17世紀,這兩個國家雖然談不上友好,但是也談不上彼此仇恨,它們各自致力於各自的事務,並且出於禮貌或別的什麽目的,兩個國王的使節不時出訪,為本國的君主向對方帶去問候。
法國人似乎更醉心於經營腳下的這片土地,它的近鄰西班牙和德意誌正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平白無故地犧牲金錢和生命,雖然法國人曾經一度與西班牙人動起刀槍,但是那畢竟是一段小故事,不足掛齒,聰明的法國人一直以來都刻苦經營腳下的這片陸地,隻有在悠閑的時光裏下意識地將眼光投向大西洋外。
但是英國人,自從失去在法國的最後一片真正意義上的陸地之後,他們的命運就掌握在腳下的島嶼上。如果是澳洲的毛利人占據著英格蘭,也許直到今天仍然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仍然靠餵有劇毒的箭羽獵殺野獸,但是不要忘記,這裏生活著的是英國人,他們從來沒有學會拉丁人,比如法國人的安逸態度,也沒有學會義大利人的憂鬱。在這片被大西洋波浪拍打的島嶼上,到處滋生著一種實用的生活哲學,因此英國人總是力圖生活得更好,為此,他們不惜付出艱辛的勞動,甚至冒國家滅亡的危險。
英國公然與當時不可一世的西班牙作對是最為明顯的證據,雖然當時英國已經有一些與西班牙周旋的資本,但是絕對沒有把握能夠戰勝這個氣勢洶洶的南方對手,因此敢於和西班牙一戰正體現了英國人的勇氣,而最後能夠戰勝西班牙則告訴世人,誰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
不久,西班牙人幾乎從太平洋銷聲匿跡,轉而專心致誌地經營著美洲的殖民地,英國人驚喜地發現,太平洋上所有富饒的島嶼、半島,隻要他們願意,就可以納入囊中,但是,有一個國家公然站出來要分一杯羹,這個國家就是荷蘭。這兩個國家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可以說是各顯身手,雖然彼此有意無意地迴避對方,但是衝突是免不了的,曾經對抗西班牙的兩個要好的盟友,似乎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在遼闊的海洋上大幹一場。
應該說,在當時,荷蘭的海軍實力要強於英國,荷蘭的軍艦更多,體積更大,從表麵上看,勝算在荷蘭這邊,但是當戰鬥打響後,人們驚訝地發現,雙方竟然能夠鬥得個旗鼓相當,不過,相比於荷蘭人,英國人顯得更堅強一些,他們堅持到了最後,成了這場戰爭的勝利者。
當然,除了荷蘭,法國人也與英國人打了幾仗,但是顯然,法國人的傳統優勢是在陸地上,而不是海上,法國海軍與英國海軍作戰時,就像當初百年戰爭時一樣潰不成軍。
就這樣,到了18世紀晚期,歐洲之外的世界幾乎可以說任由英國人去掠奪。
下麵,我們講述英國人是如何殖民各個洲的。
不用說,首當其衝的是亞洲,在歐洲人的心目中,亞洲,這個賜給他們信仰的洲對於他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所以當英國人在海麵上站住腳之後,就馬上把目光投向亞洲。
亞洲麵積巨大,國家眾多,所以殖民的對象也多不勝數,但是就物產和地理位置而言,日本、中國、印度都是上上之選。日本雖然資源缺乏,但是它最大的優勢是良港眾多,所以可以把日本當成一個不錯的貿易地,但是性急的英國人在與日本幕府接觸時犯了錯誤,結果被荷蘭人占得先機,所以隻有含恨而去。
中國,自從馬可?波羅半帶誇張的描述為歐洲人所相信之後,中國已經成為歐洲人心目中的天朝上國,不過,不明中國虛實的英國人倒不敢輕舉妄動,隻是派了一個使節去拜訪中國的皇帝,可是這個使節卻不願在皇帝麵前下跪,結果被趕出了北京城,連皇帝的影子都沒有見到。
而印度,相比於日本與中國而言,似乎好對付一些,一方麵,自從達?迦馬時代起,歐洲人就開始在印度設立據點,具有了一定的殖民基礎,另一方麵,印度當時還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因此可以利用各個小國之間的爭端與不和。
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最初,英國人夥同法國人、荷蘭人、葡萄牙人一起殖民印度,但是當英國最後取代荷蘭成為海上霸主之後,就開始排擠其他歐洲國家,最後竟然把一個偌大的印度吞入腹中。
當然,開始時管理印度的是東印度公司,但是這個公司的人大多性情暴躁、酗酒成性,很快在印度陷入了紙醉金迷的生活中,為了平息民憤,英國宣布撤消東印度公司,英國女王被宣布為印度女王。從此以後,印度名正言順地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