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是1581年,正是在這一年,我們驚訝地發現,荷蘭人針對天主教的宗教戰爭不知不覺之中竟然演變成了一場偉大的革命,也就是說,荷蘭人的反抗已經不單純是宗教問題,而是一個國家的獨立主權問題,可以說,在人類歷史上,幾乎什麽問題都可以談,就是主權不可以談,一個政府有能力保護自己的領土而不出力保護,就會背上"賣國政府"的罵名。西班牙在名義上統治荷蘭已經有了好些年頭,因此不可能容忍荷蘭從自己的版圖中分離出去。所以說,荷蘭人的聲明一經發表,就意味著更大的戰事將會爆發。
在接下來的時間內,西班牙人一直在著手準備戰事,而荷蘭人,也和近鄰英國人談妥了,即英國人守住英吉利海峽,而荷蘭海軍則守住佛蘭德斯沿岸。從表麵上看,這個合作似乎對英國人很不公平,因為西班牙艦隊想進軍荷蘭,理論上隻有三條路可以走,最方便的一條就是由英吉利海峽進入北海,另一條是一直北上,在冰島附近再向東南方駛進北海,第三種方法就是由歐洲內陸河進軍荷蘭。但是在此時,第三條路是不可能的,因為要想從內陸河進入荷蘭,都會經過新教徒控製的地區,這無異於自尋死路,何況,荷蘭海軍還在佛蘭德斯作了布防。因此西班牙人最可能選的路線是第一條和第二條,所以英國是西班牙進軍路上的第一個敵人,但是實際上,英國人也有自己的打算,因為一直以來,英國都想向海洋進軍,但是當時的海洋是西班牙人的,所以要取得製海權,必須戰勝西班牙。幾年以前,弱小的荷蘭軍隊居然在萊頓城打敗西班牙不敗之軍,這給了英國人很大的自信,英國人認識到,隻要戰術對頭,就能戰勝強大的西班牙無敵艦隊。此次西班牙勞師遠征,英國人認識到時機已經成熟,再說英國也是新教國家,如果不對荷蘭援手,恐怕國內的新教徒將會發生動亂。
諸種錯綜複雜的原因使英國和荷蘭結成了短暫的同盟。
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到達了法國的加萊港,英國人摸清敵人的情況之後,先派了一些小船,悄悄向西班牙軍艦駛去,到了很近的地方,將船隻點著,讓它們順風朝敵人衝去。西班牙人原本就不太習慣北海寒冷而狂暴的海麵,看到這種情況更是驚慌失措,加上西班牙船隻龐大,操作起來並不靈便,因此在狹小的加萊港內團團亂轉,而英國小型軍艦隨即四散出現,集中火力向西班牙船隻發炮,結果隻有幾隻西班牙船隻逃了出去,直到繞過了冰島,才躲過英國人的追趕,撿了條命回到家鄉訴說這一場噩夢。
新教徒終於開始反擊,但相比而言,此時擔任主要反攻任務的是荷蘭人,他們四處搶奪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而曾經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漸漸淪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我們在前麵曾經說過,教皇把世界分成了兩半,一半是西班牙人的,一半是葡萄牙人的,但是屬於新教徒的荷蘭人,根本就不認可這麽一回事。
1595年,荷蘭船長惠特曼帶領一隻船隊遠航印度洋,並且帶回了可觀的利潤。
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宣布從好望角到麥哲倫海峽的生意歸其專有,荷蘭人的野心真是大得很,他們這個宣言也就是意味著別的任何國家,都不能染指太平洋、印度洋。
這家公司首要目標是奪取香料群島,但是葡萄牙人還占著那裏。葡萄牙人根本就不是荷蘭人的對手,三下兩下就被打得落花流水,結果把香料群島、馬六甲海峽拱手讓於荷蘭人。
不過,不可一世的荷蘭人在中國人和日本人手上倒是吃了一點苦頭。
我們先講講發生在日本的故事,荷蘭人代替葡萄牙人與當時的日本幕府將軍打上了交道,但是日本人似乎對於這些西方人抱有敵意,隻允許他們在長崎港內的一個小島上駐足,從來不讓他們涉足日本主島。後來,荷蘭人在島上建了一個倉庫,在牆上寫上建造時間,比如說a.d.1650,但是這個舉動竟然讓日本人大怒,因為對於日本人來說,a.d.直指異教神靈耶穌,這對於信奉神道教的日本人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日本人很快就趕到島上,把倉庫夷為平地,並且丟下一段話:
"隻要太陽照耀大地,就要讓任何基督徒不敢前來日本??即便是基督徒的上帝違反這一命令,也會人頭落地。"
這當然有點恐嚇的味道,事實上日本人對荷蘭人倒是很溫情的。
相比於日本人而言,一個名叫鄭成功的中國民族英雄倒真刀真槍地和荷蘭人大戰了一場。
這場戰爭發生在中國的台灣。
早在中國明朝晚期,荷蘭人利用明朝政府內憂外患不斷、無力兼顧的機遇,占領了台灣島。幾十年以後,一直在大陸抗清的鄭成功眼見形勢不利,於1661年漂過台灣海峽,開始攻打荷蘭人,第二年荷蘭人就投降了。
不過,這隻不過是荷蘭人在其規模宏大的殖民事業中遇到的微不足道的挫折,甚至不值一提。
在非洲,荷蘭人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麽抵抗就把南非納入囊中,去當地做生意的荷蘭人甚至與當地土著結婚生子,結果在南非留下了一個特殊的人種,也就是布爾人,由於我們在後頭還會具體講到發生在非洲的殖民爭端,因此這裏不再細說。
至於美洲,荷蘭人當然不會放過,他們在南美洲也設立了一個公司,名叫西印度公司;在北美洲,荷蘭人建立了一個名叫新阿姆斯特丹的殖民地,也就是後來的紐約,不過當阿姆斯特丹改名以後,也就意味著它落入了英國人之手。
在接下來的時間內,西班牙人一直在著手準備戰事,而荷蘭人,也和近鄰英國人談妥了,即英國人守住英吉利海峽,而荷蘭海軍則守住佛蘭德斯沿岸。從表麵上看,這個合作似乎對英國人很不公平,因為西班牙艦隊想進軍荷蘭,理論上隻有三條路可以走,最方便的一條就是由英吉利海峽進入北海,另一條是一直北上,在冰島附近再向東南方駛進北海,第三種方法就是由歐洲內陸河進軍荷蘭。但是在此時,第三條路是不可能的,因為要想從內陸河進入荷蘭,都會經過新教徒控製的地區,這無異於自尋死路,何況,荷蘭海軍還在佛蘭德斯作了布防。因此西班牙人最可能選的路線是第一條和第二條,所以英國是西班牙進軍路上的第一個敵人,但是實際上,英國人也有自己的打算,因為一直以來,英國都想向海洋進軍,但是當時的海洋是西班牙人的,所以要取得製海權,必須戰勝西班牙。幾年以前,弱小的荷蘭軍隊居然在萊頓城打敗西班牙不敗之軍,這給了英國人很大的自信,英國人認識到,隻要戰術對頭,就能戰勝強大的西班牙無敵艦隊。此次西班牙勞師遠征,英國人認識到時機已經成熟,再說英國也是新教國家,如果不對荷蘭援手,恐怕國內的新教徒將會發生動亂。
諸種錯綜複雜的原因使英國和荷蘭結成了短暫的同盟。
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到達了法國的加萊港,英國人摸清敵人的情況之後,先派了一些小船,悄悄向西班牙軍艦駛去,到了很近的地方,將船隻點著,讓它們順風朝敵人衝去。西班牙人原本就不太習慣北海寒冷而狂暴的海麵,看到這種情況更是驚慌失措,加上西班牙船隻龐大,操作起來並不靈便,因此在狹小的加萊港內團團亂轉,而英國小型軍艦隨即四散出現,集中火力向西班牙船隻發炮,結果隻有幾隻西班牙船隻逃了出去,直到繞過了冰島,才躲過英國人的追趕,撿了條命回到家鄉訴說這一場噩夢。
新教徒終於開始反擊,但相比而言,此時擔任主要反攻任務的是荷蘭人,他們四處搶奪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而曾經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漸漸淪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我們在前麵曾經說過,教皇把世界分成了兩半,一半是西班牙人的,一半是葡萄牙人的,但是屬於新教徒的荷蘭人,根本就不認可這麽一回事。
1595年,荷蘭船長惠特曼帶領一隻船隊遠航印度洋,並且帶回了可觀的利潤。
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宣布從好望角到麥哲倫海峽的生意歸其專有,荷蘭人的野心真是大得很,他們這個宣言也就是意味著別的任何國家,都不能染指太平洋、印度洋。
這家公司首要目標是奪取香料群島,但是葡萄牙人還占著那裏。葡萄牙人根本就不是荷蘭人的對手,三下兩下就被打得落花流水,結果把香料群島、馬六甲海峽拱手讓於荷蘭人。
不過,不可一世的荷蘭人在中國人和日本人手上倒是吃了一點苦頭。
我們先講講發生在日本的故事,荷蘭人代替葡萄牙人與當時的日本幕府將軍打上了交道,但是日本人似乎對於這些西方人抱有敵意,隻允許他們在長崎港內的一個小島上駐足,從來不讓他們涉足日本主島。後來,荷蘭人在島上建了一個倉庫,在牆上寫上建造時間,比如說a.d.1650,但是這個舉動竟然讓日本人大怒,因為對於日本人來說,a.d.直指異教神靈耶穌,這對於信奉神道教的日本人來說,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日本人很快就趕到島上,把倉庫夷為平地,並且丟下一段話:
"隻要太陽照耀大地,就要讓任何基督徒不敢前來日本??即便是基督徒的上帝違反這一命令,也會人頭落地。"
這當然有點恐嚇的味道,事實上日本人對荷蘭人倒是很溫情的。
相比於日本人而言,一個名叫鄭成功的中國民族英雄倒真刀真槍地和荷蘭人大戰了一場。
這場戰爭發生在中國的台灣。
早在中國明朝晚期,荷蘭人利用明朝政府內憂外患不斷、無力兼顧的機遇,占領了台灣島。幾十年以後,一直在大陸抗清的鄭成功眼見形勢不利,於1661年漂過台灣海峽,開始攻打荷蘭人,第二年荷蘭人就投降了。
不過,這隻不過是荷蘭人在其規模宏大的殖民事業中遇到的微不足道的挫折,甚至不值一提。
在非洲,荷蘭人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麽抵抗就把南非納入囊中,去當地做生意的荷蘭人甚至與當地土著結婚生子,結果在南非留下了一個特殊的人種,也就是布爾人,由於我們在後頭還會具體講到發生在非洲的殖民爭端,因此這裏不再細說。
至於美洲,荷蘭人當然不會放過,他們在南美洲也設立了一個公司,名叫西印度公司;在北美洲,荷蘭人建立了一個名叫新阿姆斯特丹的殖民地,也就是後來的紐約,不過當阿姆斯特丹改名以後,也就意味著它落入了英國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