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前期的大量創作,沒有能夠鮮明地體現出滿族文學的外在特徵,責任完全不在作家個人。應該指出的是,未能全麵顯示滿族文學外在特徵的老舍作品,由於已然具備了充分的和內在的滿族文學特質,今天的人們如能用科學的目光去看問題,也還是得承認,它們仍然是屬於滿族文學範疇的。老舍,這位優秀的少數民族作家,在極不利於少數民族文學發展的社會逆境裏,能為民族文學事業做出如此重大的成就,已經是極為不易的了。
老捨身為一個滿族人,一位滿族作家,他的民族心理的整體開放,是在年過半百之後的事。進入共和國時代的老舍,注意到執政黨奉行的民族政策帶來的變化。20世紀50年代前期,政府認定了滿族作為祖國多民族大家庭中平等一員的位置;滿族的政協委員和人民代表出現在國家級的議事場所(老舍本人就獲得了這種榮譽)。隨後他又擔任了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委員,在中國作家協會裏麵成了分管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的副主席……他找到了少數民族地位上升的實感。他知道舊時代瀰漫於世間的民族偏見,正在得到糾正。他有機會去新疆和內蒙古等地,親自考察滿族和各少數民族群眾的生活實況。讓他最激動的,就是舊社會掙紮在死亡線上的大批滿族同胞,在社會公正和自食其力的前提下,找到了走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老舍不再有任何理由,需要掩飾個人的民族出身和民族心理。他成了社會上最令人們熟知的滿族代表人物。身為作家,他知道自己應當怎樣把久久激盪於懷的民族情感兌現和抒發出來。
1955年,中國作家協會召開了推進民族文學發展的座談會,老舍是那次會議的主持人。他跟不同民族的作家齊集一堂,異常興奮。各族作家見到他這位德高望重、本人又是少數民族出身的文學前輩,高興極了,說,中國作家協會應設一個少數民族文學委員會,就選老舍先生來當委員長好了!老舍給大家作了個揖,連說:不行,不行,我可不如你們,我把我們老祖宗的話全忘了,你們聽我這一口北京腔兒,能當委員長嗎?但我一定爭取當個委員,把咱們全國各民族作家團結在一塊兒!
1960年,老舍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題為《兄弟民族的詩風歌雨》發言,提出:“以漢族文學史去代表中國文學史顯然有失妥當,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而兄弟民族又各有悠久的文學傳統”,“今後編寫的中國文學史,無疑地要把各兄弟民族的文學史包括進去。”這一年,他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三次理事擴大會議上,作了《關於少數民族文學工作的報告》,報告中,在全麵介紹各民族文學創作隊伍的時候,有這樣一句短語:“滿族:作家有胡可、關沫南與老舍等。”在共和國創建前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全麵振興的歷史階段,老舍已經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擺進了少數民族文學的發展大格局中,他充分利用自己的職務身份和社會影響,為民族文學的成長壯大,奔走呼號,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老舍青年時代走上文壇時,就有寫出典範的滿族文學作品的願望。他曾計劃寫一部反映清末社會生活的家傳體長篇小說,卻一直無法將它寫出來,重要的原因,就是必須涉及滿族社會內容,在當時很難被世間接受。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至60年代前期,他終於感到可以放手寫這部在心中醞釀了大半生的大作品了。1961年年底,他開始了這次異常重要的創作活動——撰寫長篇小說《正紅旗下》。作家出身於清代末年正紅旗滿洲,“正紅旗下”的意思,就是“在八旗之一正紅旗轄製之下的旗人們”。由題目開始,作家就要讓小說明確顯示出滿族文學的獨特風采。
《正紅旗下》,是一幅濃墨重彩地描繪19世紀末北京滿族社會生活的藝術畫卷。作者於世相百態的精雕細刻間,寫出了時代變遷關頭滿族以及整個中國社會的風雲走勢。作品由京城貧苦旗兵家的“老兒子”降生起筆,通過滿族各類人物饒有特點的活動,深入敘寫了旗人們的經濟處境和文化位置,表現了生活在“八旗製度”下的人們迥異的心理狀態:一些人寄生於這一製度之內,成天渾渾噩噩,對維新變法充滿恐懼,已成了民族發展可怕的障礙;而另一類人,則看清了“八旗製度”的腐敗,意欲掙脫這種製度的束縛,走向自食其利的道路,代表了導引民族走出困境的光明前景。小說還涉及了大的社會鬥爭內容,以一個青年義和團民的出現,烘托出當時遍及城鄉的義和團大事件。外辱臨頭,也引起了旗人群體在思想上的分道揚鑣……《正紅旗下》好似一部歷史教科書,“由心兒裏”剖視了作為清皇朝基礎的八旗社會,展現了清政權落花流水般地不可收拾,使讀者看到,當時滿民族的社會分化及精神危機,已發展到了難以調整、必須做大幅度變革的程度,旗族要衝出社會牢籠,民族要贏得新生,更屬於歷史的必然。
老舍在寫《正紅旗下》之初想像不到的是,這部將展示他最高文學功力的滿族文學作品,剛寫出開篇部分的11章8萬字,中國文壇上空風雲突變。先是出現將長篇小說創作大都指責為“利用小說反黨”,之後又掀起所謂文藝必須“大寫十三年”(隻準寫共和國期間的“新人新事”)的浪頭。老舍無奈,隻好把《正紅旗下》這部浸透大半生心血構思的小說創作活動中斷下來。此後,文學界的極“左”勢頭更為嚴重,老舍本人也在“文革”開始時辭別人世,於是,《正紅旗下》——這部作家完全可以調動畢生藝術積累來創作的足以傳世的大作品,便再也無緣以完整麵目與讀者見麵了。典範的滿族文學作品《正紅旗下》的開篇部分,成了老舍的藝術“絕唱”。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老舍何以走上藝術道路。
清代後期,京城滿族已經將自己由早年間單純尚武的民族,逐步改造成了一個相當藝術化的社會群體。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有三點:1,自從清初確立“八旗製度”以來,一代代的旗人子弟,被束縛在當兵吃餉的道路上,尤其是下層旗人,從嬰兒出世,八旗衙門就記去了姓名,統治者用少得可憐的“鐵桿莊稼”(即所謂“旱澇保收”的錢糧)買走了他們的終生自由,當兵成了旗人們活在世上的惟一前程,日子不管過得多麽慘,也不許從事任何經濟活動,不許擅離駐地,人要像鳥兒一樣被關在籠子裏一輩子。這顯然是人生的大悲劇。鑑於八旗製度對族內成員們人身自由的嚴重束縛,人們精神上的苦悶亟須排解,將日常的精力和注意力,轉而投注到藝術性的自娛自樂活動中間來,確實是一種相當有效的解脫方法;而這種方法,又是不會觸犯八旗製度的;人們雖然沒了人身自由,卻有著除了作為軍人執行公務而外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將它消耗在藝術消遣上麵,當局還是可以體察和容忍的。2,滿族人身為旗下人,家家都有一份俗稱“鐵桿莊稼”的錢糧,它也從一定程度保證了旗人們用較多的精力來投入藝術,卻不至於馬上就引發生存危機加劇。上層旗人有時甚至可以一擲千金地去玩兒藝術,因為他們既有實力卻又沒有別的用項,經商辦實業等等對他們來說都是被明令禁止的。而下層旗人呢,生計再困頓,也不會因為你不去用自娛自樂的藝術方式打發光陰,就多出一線生機,那就苦中尋歡悲裏找樂吧,索性以狂歌當“餐”,藝術最不濟也許還會變出這麽一點實用價值。3,滿族先民的文化遺產中間,本來就包括著對藝術的熱衷與嗜好。
老捨身為一個滿族人,一位滿族作家,他的民族心理的整體開放,是在年過半百之後的事。進入共和國時代的老舍,注意到執政黨奉行的民族政策帶來的變化。20世紀50年代前期,政府認定了滿族作為祖國多民族大家庭中平等一員的位置;滿族的政協委員和人民代表出現在國家級的議事場所(老舍本人就獲得了這種榮譽)。隨後他又擔任了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委員,在中國作家協會裏麵成了分管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的副主席……他找到了少數民族地位上升的實感。他知道舊時代瀰漫於世間的民族偏見,正在得到糾正。他有機會去新疆和內蒙古等地,親自考察滿族和各少數民族群眾的生活實況。讓他最激動的,就是舊社會掙紮在死亡線上的大批滿族同胞,在社會公正和自食其力的前提下,找到了走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老舍不再有任何理由,需要掩飾個人的民族出身和民族心理。他成了社會上最令人們熟知的滿族代表人物。身為作家,他知道自己應當怎樣把久久激盪於懷的民族情感兌現和抒發出來。
1955年,中國作家協會召開了推進民族文學發展的座談會,老舍是那次會議的主持人。他跟不同民族的作家齊集一堂,異常興奮。各族作家見到他這位德高望重、本人又是少數民族出身的文學前輩,高興極了,說,中國作家協會應設一個少數民族文學委員會,就選老舍先生來當委員長好了!老舍給大家作了個揖,連說:不行,不行,我可不如你們,我把我們老祖宗的話全忘了,你們聽我這一口北京腔兒,能當委員長嗎?但我一定爭取當個委員,把咱們全國各民族作家團結在一塊兒!
1960年,老舍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作題為《兄弟民族的詩風歌雨》發言,提出:“以漢族文學史去代表中國文學史顯然有失妥當,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而兄弟民族又各有悠久的文學傳統”,“今後編寫的中國文學史,無疑地要把各兄弟民族的文學史包括進去。”這一年,他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三次理事擴大會議上,作了《關於少數民族文學工作的報告》,報告中,在全麵介紹各民族文學創作隊伍的時候,有這樣一句短語:“滿族:作家有胡可、關沫南與老舍等。”在共和國創建前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全麵振興的歷史階段,老舍已經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擺進了少數民族文學的發展大格局中,他充分利用自己的職務身份和社會影響,為民族文學的成長壯大,奔走呼號,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老舍青年時代走上文壇時,就有寫出典範的滿族文學作品的願望。他曾計劃寫一部反映清末社會生活的家傳體長篇小說,卻一直無法將它寫出來,重要的原因,就是必須涉及滿族社會內容,在當時很難被世間接受。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至60年代前期,他終於感到可以放手寫這部在心中醞釀了大半生的大作品了。1961年年底,他開始了這次異常重要的創作活動——撰寫長篇小說《正紅旗下》。作家出身於清代末年正紅旗滿洲,“正紅旗下”的意思,就是“在八旗之一正紅旗轄製之下的旗人們”。由題目開始,作家就要讓小說明確顯示出滿族文學的獨特風采。
《正紅旗下》,是一幅濃墨重彩地描繪19世紀末北京滿族社會生活的藝術畫卷。作者於世相百態的精雕細刻間,寫出了時代變遷關頭滿族以及整個中國社會的風雲走勢。作品由京城貧苦旗兵家的“老兒子”降生起筆,通過滿族各類人物饒有特點的活動,深入敘寫了旗人們的經濟處境和文化位置,表現了生活在“八旗製度”下的人們迥異的心理狀態:一些人寄生於這一製度之內,成天渾渾噩噩,對維新變法充滿恐懼,已成了民族發展可怕的障礙;而另一類人,則看清了“八旗製度”的腐敗,意欲掙脫這種製度的束縛,走向自食其利的道路,代表了導引民族走出困境的光明前景。小說還涉及了大的社會鬥爭內容,以一個青年義和團民的出現,烘托出當時遍及城鄉的義和團大事件。外辱臨頭,也引起了旗人群體在思想上的分道揚鑣……《正紅旗下》好似一部歷史教科書,“由心兒裏”剖視了作為清皇朝基礎的八旗社會,展現了清政權落花流水般地不可收拾,使讀者看到,當時滿民族的社會分化及精神危機,已發展到了難以調整、必須做大幅度變革的程度,旗族要衝出社會牢籠,民族要贏得新生,更屬於歷史的必然。
老舍在寫《正紅旗下》之初想像不到的是,這部將展示他最高文學功力的滿族文學作品,剛寫出開篇部分的11章8萬字,中國文壇上空風雲突變。先是出現將長篇小說創作大都指責為“利用小說反黨”,之後又掀起所謂文藝必須“大寫十三年”(隻準寫共和國期間的“新人新事”)的浪頭。老舍無奈,隻好把《正紅旗下》這部浸透大半生心血構思的小說創作活動中斷下來。此後,文學界的極“左”勢頭更為嚴重,老舍本人也在“文革”開始時辭別人世,於是,《正紅旗下》——這部作家完全可以調動畢生藝術積累來創作的足以傳世的大作品,便再也無緣以完整麵目與讀者見麵了。典範的滿族文學作品《正紅旗下》的開篇部分,成了老舍的藝術“絕唱”。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老舍何以走上藝術道路。
清代後期,京城滿族已經將自己由早年間單純尚武的民族,逐步改造成了一個相當藝術化的社會群體。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有三點:1,自從清初確立“八旗製度”以來,一代代的旗人子弟,被束縛在當兵吃餉的道路上,尤其是下層旗人,從嬰兒出世,八旗衙門就記去了姓名,統治者用少得可憐的“鐵桿莊稼”(即所謂“旱澇保收”的錢糧)買走了他們的終生自由,當兵成了旗人們活在世上的惟一前程,日子不管過得多麽慘,也不許從事任何經濟活動,不許擅離駐地,人要像鳥兒一樣被關在籠子裏一輩子。這顯然是人生的大悲劇。鑑於八旗製度對族內成員們人身自由的嚴重束縛,人們精神上的苦悶亟須排解,將日常的精力和注意力,轉而投注到藝術性的自娛自樂活動中間來,確實是一種相當有效的解脫方法;而這種方法,又是不會觸犯八旗製度的;人們雖然沒了人身自由,卻有著除了作為軍人執行公務而外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將它消耗在藝術消遣上麵,當局還是可以體察和容忍的。2,滿族人身為旗下人,家家都有一份俗稱“鐵桿莊稼”的錢糧,它也從一定程度保證了旗人們用較多的精力來投入藝術,卻不至於馬上就引發生存危機加劇。上層旗人有時甚至可以一擲千金地去玩兒藝術,因為他們既有實力卻又沒有別的用項,經商辦實業等等對他們來說都是被明令禁止的。而下層旗人呢,生計再困頓,也不會因為你不去用自娛自樂的藝術方式打發光陰,就多出一線生機,那就苦中尋歡悲裏找樂吧,索性以狂歌當“餐”,藝術最不濟也許還會變出這麽一點實用價值。3,滿族先民的文化遺產中間,本來就包括著對藝術的熱衷與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