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掌上明珠,葉鶯卻接受了嚴格的家教和教育。


    葉家這位大小姐就這樣長成。父輩的命運不能不在葉鶯心裏留下印痕,但她篤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男孩和女孩”。她心中的女孩,最初夢想的是那翩翩起舞的芭蕾,但芭蕾夢最終還是埋在了心底。在台灣大學外文係求學時,葉鶯開始在新聞界展示自己的才能,當時她曾獨家專訪到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葉鶯投身於美國外交界,開始職業外交官的夢想。


    當時,中國還陷於十年內亂,美國外交官政策集中在印度支那,對大陸“隔岸觀火”。葉鶯作為美國外交官在緬甸初試身手,與各色各樣的外交官打交道,看慣尖銳對立的兩大陣營在外交舞台上的種種表現,朝鮮的外交官與韓國外交官大打出手,北越的外交官與美國外交官握手後趕快用手帕擦手……這對於外交新手是一個很好的培訓場。隨後,葉鶯被派駐香港,近距離感受到中國大陸新的大變局:“四人幫”下台,中國從“十年內亂”中走出。


    1978年,葉鶯離開美國政府,進入新加坡《海峽時報》集團工作,時逢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推行雙語運動,葉鶯與《海峽時報》有一個合作,就是把中國歷史故事用最簡單、最白的話寫出來。李光耀後來在其回憶錄中寫道:“如果隻是通曉自己的母語,新加坡就無法生存。隻懂得英語的後果則是倒退,我們會喪失自己的文化認同感,失去那分內心的自信——是這種自信,讓我們明白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定位。”


    在參與這樣富有遠見的事情後,葉鶯回到了美國,加盟nbc(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或許是一個命運最大的安排,她遇上了當時最大的新聞:鄧小平訪美。


    1979年,葉鶯作為nbc的女記者代表美國三大電視網出色完成鄧小平訪問美國的報導任務,她此後的生命軌跡就在冥冥中隻與一個主題有關了——中國。


    那的確是一個值得讓人永久回味的年代:中美建交,鄧小平訪美。


    這些鏡頭通過衛星都傳回了中國大陸。剛剛從動亂中回過神的中國人,新奇地看著這些感嘆不已。葉鶯親身經歷了這樣非凡的時刻。在最光輝的晚上,葉鶯出現在麵向億萬中國人轉播鄧小平訪美的衛星轉播鏡頭中,在半個小時的現場轉播中,獨擔大任。如果以當時的收視率衡量,一個電視從業者已經足可以“封山”。


    “中國要走商務的路。”葉鶯感悟了鄧小平時代中國的變革精神。


    此時的葉鶯“扣上了非常重要的時間環節”,加入美國國務院,走出無冕之王的光環,再次進入外交界。


    1982年,作為美國商務外交官,她來到了生機勃勃的中國南方重鎮——廣州。“那是廣州的鼎盛時代,全世界最大的七個石油公司都在廣州,在開採石油的同時,大亞灣的核電站正在興建……全國所有的重心都在廣州……”廣州朝氣蓬勃、欣欣向榮,此時的廣東已經開始了一場迄今看來依舊堪稱偉大的實驗,領跑中國。那時廣州隻有兩個總領事館——日本、美國,最活躍的是美國領事館,最活躍的商務外交官是葉鶯。在中國南方充滿夢想的舞台上,她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活力和才能。


    從深圳機場獲得美國政府基金支助的可研報告,到深圳百事可樂的工廠,可口可樂的福建瓶裝廠,直至柯達在廈門轉讓設備給福達的“草原二號”的簽約典禮……葉鶯出現在幾乎所有重要的中美經貿場合,異常活躍。這位女外交官並非隻是停留在這些鮮花與美酒之中,她也看到了水下的暗流,美國大企業與中國環境衝突頻繁。她親身介入其間,處理那些根本沒有巨額商業合同簽約典禮那樣風光的事情。這是跨國公司與中國之間另一麵的真實。


    中國南方正在狂飆突進的經濟運動,顯然讓葉鶯越來越深刻地領悟和把握了一個新興的中國和她賴以新生的力量。她確信這些生機勃勃的新力量一定會將中國帶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種印象一直跟隨著葉鶯來到香港,赴任美國駐香港商務署署長。


    以至於五年後,在香港商會做告別演講,她做了一個“雙城記”的演講來比較香港與廣州:“在香港每一件事都是可能的,而在廣州每一件事都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它走到所有城市的前麵。”這些切身體驗的東西,實際也成為十五年後,她決定以柯達使者的身份再續中國之旅的最根本的東西。


    1991年,葉鶯到了台北。因為這裏很長一段時間是外交官事業的墳墓,葉鶯受命以美國在台協會商務組組長的身份,“扭轉這個方向”。


    台灣當時麵臨的問題不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而是中小企業怎麽到全球探路。


    這位女外交官充分利用了自己造勢的能力,以大膽前衛的“美國周”打開局麵。葉鶯通過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摩托羅拉的技術支援,邀請美國前總統裏根和前任工商協進會理事長辜振甫在開幕典禮中,通過衛星對話。後來,葉鶯又導演了一出轟動台灣的“商務秀”,“天王級”


    企業家的第二代,太平洋集團的孫道存、大同集團的林蔚山、威京集團的沈慶京等組成十大“名模”在舞台上走模特步,美國外交官也上台做秀……在這些轟動一時的大場麵中,葉鶯製造話題的能力,對每一個細節的掌控,都已經相當純熟。


    在以白人男性為主的美國政壇,從美國人的部屬到美國人主管,作為當時美國商務部惟一轉戰兩岸三地的女性官員,為何能在美國兩岸三地的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天下》雜誌在葉鶯離台赴京之前,曾試圖揭開麵紗:記者的資歷,讓她知道如何製造話題,擁有很強的造勢能力;善於梳理人脈,“關係能夠戰勝一切條條框框,這是葉鶯在大陸最深刻的體驗,也是她在大陸無所不能的關鍵”;想在美國政壇出人頭地,做事狠拚,個性中有男性的豪爽,行事果斷……這些蘊藏在時髦女性風采之後的特質,讓《天下》的人物特寫入木三分。


    從1982年葉鶯來到廣州,歷經香港、台北的商務生涯,再回到北京,在這四個地區長達十五年的生活,使葉鶯幾乎見證了大中華區經濟的整體崛起。這是一筆無比寶貴的財富。而她作為商務外交官遊走於政經之間,周旋於各種人物之間,這包括地方的“諸侯大員”,也包括中央的領導人物,她擁有了與中國政府交往的豐富經驗,她也接觸到中外眾多的商業精英,參與了跨國公司與中國合作的眾多項目,形成了對中國事務真實深入的見解,擁有了相當廣泛的人脈…而這些恰恰都是柯達在全行業合資計劃談判中最需要的財富。


    裴學德顯然深深明白葉鶯的分量,裴學德在摩托羅拉的時候,就曾經向葉鶯發出加盟的邀請,現在他再一次發出邀請。


    此前從沒有想過從商的葉鶯被麵前這個項目深深地吸引住了,這裏所包含的挑戰與風險成為致命的誘惑。“那是一個極為性感的項目”,多年後,葉鶯在中國媒體麵前依舊興奮難耐。為了一個“性感”的項目,葉鶯心甘情願離開美國政府的職位,加盟柯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激盪人生:一起走過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曉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曉波並收藏激盪人生:一起走過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