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郭台銘召開了一次為期五天的戰略研討會,全力進入電腦連接器領域。為了打開美國市場,他親自長駐美國做銷售,與美國ibm、蘋果等電腦大公司建立了業務聯繫。


    郭台銘的轉折始自1988年。此前,他在台灣名不見經傳,工廠幾百人,年銷售收入億元台幣左右。在土地、勞動力、市場等方麵受到諸多限製。這年10月,郭台銘毅然決定到大陸深圳投資,此時,台灣當局雖然開放了人員回大陸探親,但投資並沒有開放。郭台銘是第一批到大陸投資的台商。


    初建的“海洋廠”員工一百五十人,租用一棟廠房,郭台銘向員工訓話:“這裏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廠。”沒有員工相信,私底下說他吹牛。


    1990年,憑藉在大陸投資的成功,郭台銘的“鴻海”嶄露頭角,規模有了幾倍增長,成功在台灣上市,成為台灣第一、亞洲第六的電腦連接器公司。


    1996年,郭台銘又轉入另一個新產品電腦機殼,接到訂單,即到深圳龍華看地,當時的龍華是一片荒野,他站在高處喊:“看得見的土地我都要啦!”邊建廠,邊生產,邊出貨。


    從做機殼開始,人們就猜測富士康的機殼裏到底裝著什麽東西。


    到2000年,郭台銘終於打開自己的機箱,裏麵已經裝得滿滿當當,他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腦製造商。從電腦開始,郭台銘又進入手機領域,諾基亞、摩托羅拉兩個手機巨頭都成為他的代工客戶。到2004年,富士康不僅早已是台灣第一科技製造企業,而且代替偉創力成為全球代工大王。


    從一隻連接器開始,郭台銘進入電腦、手機、遊戲機、dvd、數位相機、程控交換機、網絡設備等3c領域,這些領域的全球數一數二的前三位企業巨頭,都是富士康的代工客戶。除手機之外,富士康所涉及的產品每一個都超過全球市場的35%的市場占有率。郭台銘豪邁地說:“我的領域沒有競爭對手!”


    近幾年,富士康又進入汽車、渠道、數字內容新3c領域,郭台銘認為,汽車就是一台移動的電腦。


    1996年起,富士康每年都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長,2006年,富士康年銷售收入超過六千億元人民幣,2007年員工人數達到七十多萬,2008年年銷售收入即有望跨過一萬億人民幣大關。


    郭台銘說:“富士康是一個飢餓的巨人,永遠不會撐得打飽嗝。”


    2008年4月郭台銘宣布退休,在幕後下指導棋。7月23日,郭台銘與曾馨瑩訂婚,訂婚宴上宣布,將捐出四百多億人民幣的九成個人名下財產作為公益之用。創下僅次於華人首富、香港長江實業集團主席李嘉誠的最高個人捐款紀錄。


    郭台銘說,“失敗是最好的老師”,但他似乎沒有失敗的紀錄;郭台銘說,“成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他卻一直成功。


    如果,一個企業年銷售收入一萬億元,會是一個什麽概念?這又是一家什麽樣的企業,這家企業的掌門人又會是什麽樣子呢?


    2006年,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的合計年營銷售收入剛剛突破一萬億元。


    2007年,中國企業銷售收入超過一萬億元的有三家,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國電力。依銷售收入排名,排名前十位的中國企業全部是資源性國家壟斷企業,沒有一家製造企業。


    中國有年銷售額達到一萬億的製造企業嗎?現在還沒有,但2008年可能會有一家企業突破一萬億元的銷售收入,這家企業就是深圳的富士康科技集團,它的掌門人叫郭台銘。


    2005年,富士康進入世界500強,排第347位;2006年,以283. 50億美元列第206位;2007年,以405. 96億美元列第154位;2008年,以518. 28億美元列第132位。


    實際上,世界500強列出的年銷售額隻是鴻海精密一家在台上市公司的銷售額,富士康科技轄下還有群創、鴻準、廣宇、建漢、富士康國際等關聯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2006年,包括關聯企業在內,富士康科技集團的總銷售收入超過五千億元人民幣。近年來,富土康年銷售收入最少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2008年會接近一萬億元。


    雖然,富士康在國際上名聲鵲起,但在大陸還是一家神秘的企業。


    ◆阿裏山神木


    過去的三十年,是風雲際會、英傑輩出的年代。1975年,比爾,蓋茨創辦微軟創業,同年,名為alfair 8800全球第一台個人電腦問世。


    再過了一年,1976年,賈伯斯和沃茲尼克在車庫裏鼓搗出電腦,蘋果公司成立。接下來,ibm推出第一台個人電腦,英特爾退出dram市場,專注於cpu。


    在這裏,我們要特別提一下賈伯斯。1955年2月24日,他生於舊金山,1972年,進入波特蘭大的裏德學院,第二年被勒令退學,隻身去印度參禪修行。1974年,返回美國,並加入“家釀”俱樂部。不久在阿泰利找到工作。1976年4月1日,和沃茲尼克在養父的車庫裏,創立蘋果,在精英群集的矽穀名揚四海。


    1974年,在太平洋的對岸台灣,也誕生了一家企業:“鴻海”。


    二十四歲的郭台銘在部隊服完役,正要開始做事,尋找機會。他沒有什麽背景,父親是從大陸到台灣的,在台北做警察,作為第一代外省人,生活極不安定,也頗為艱難。郭台銘兄弟姐妹四個,全家六口人的生活全靠父親一人承擔。郭台銘從小頭腦聰明,能吃苦,並有組織才能,點子多,說話有煽動性,是孩子王,被同伴們戲稱“鍋蓋”。很小的時候,郭台銘就帶著弟妹們半工半讀,每年寒暑假都去打工,賺取下學年的學費。因此,他也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隻是畢業於海事專科學校。


    因此,郭台銘用母親給的相當於七萬五千元人民幣創辦的“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跟矽穀的精英們所做的事情也不可同日而語。不過當有人問“鴻海”兩個字是什麽意思?一米八大個的郭台銘響亮地說,“‘鴻’在天,‘海’在地,‘鴻海’就是一家要做天地間生意的公司!”


    不承想公司開得並不順利,經營非常困難,第二年,合夥的朋友決定撤資不幹了。郭台銘又向嶽父借了十七萬五千元,硬是把工廠頂了下來。公司也重新登記更名為“鴻海工業有限公司”。創業初期,每月出貨的塑料成品加工值約一萬元,全年營業額十二萬五千元,當時的十五名員工就擠在租來的八十三平方米的廠房裏工作。就像現在深圳出租屋裏的那些遍地都是的小家庭作坊,並且還是最差的。特別是經歷了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機,原料大幅度上揚,景氣下降,經營困難,公司處於極不穩定之中。


    不過,這個時候郭台銘卻找人設計了自己的英文簽名,反覆苦練。


    他說:“將來我的英文簽名會很值錢。”


    的確,郭台銘做企業確實與別人不同。他雖然氣魄很大,但做事卻極有耐心。他說:“關鍵是做對的事,不做錯的事。”而早年他做的三件事並不被人理解:


    第一,走人製造業。


    郭台銘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生活和道路。創業之前,郭台銘就職於前三大的船務公司復興航運,在當時有“台灣華爾街”之稱的館前路上班,擔任排期及押匯工作,每天穿襯衫打領帶,也就是今天的“白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激盪人生:一起走過三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曉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曉波並收藏激盪人生:一起走過三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