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激盪人生:一起走過三十年 作者:吳曉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和張西甫被分配到貿易一科,科長是單璿女士,北京人;業務員邱其浩,一位老大學生,大家叫他邱工;還有本地人蔡作興和廣州外語學院剛畢業的陳超等。
貿易部沒有現成的業務,全憑個人的關係或送上門的機會做進出口買賣。來自北京醫藥局的單科長跑北京的進口醫療器械單,來自七機部的邱工忙著給七機部的研究院進口計算機需要的cpu(中央處理器),個子瘦高的小蔡忙著進口小額裝修材料,張西甫一上班就把電話打到廣州鋼廠基建處,爭取開門紅……我做什麽呢?心裏沒一點數。
凡事總要先從了解和熟悉情況開始。在走訪了深圳的幾家進出口公司後,我發現深圳最暢銷的進口產品竟然是台灣產的摺疊傘和日本製造的味之素(味精),隻要弄上幾千打摺疊傘或半噸味精的批文,就有需求方將錢打過來,這麽做,轉手賺幾萬、十幾萬塊錢沒有問題。但我既沒有選擇做摺疊傘,,也沒有跟風去申請味精批文。我想,現在申請批文、訂貨,待交貨時.說不定市場已過剩,供過於求。
一天,乘小巴去蛇口。從深南路拐進蛇口的丁字路口,我望見路北一側聳立著幾個高大的白鐵皮金屬罐。在蛇口碼頭邊也見到三座類似的金屬罐。我好奇地向周圍的人打聽,得知是飼料廠的玉米儲藏倉。
位於丁字路口的是泰國正大集團、美國大陸穀物公司與深圳養雞公司合資的飼料生產企業——正大康地;依託蛇口碼頭的飼料廠是新加坡遠東集團投資的麵粉加工以及飼料廠——蛇口遠東金錢麵粉飼料企業。
“玉米?廣東不生產玉米啊,這些玉米哪來的?”
“從香港。”
“香港也不產玉米啊?”
再問,得知這些玉米來自美國、泰國和中國東北。
“為什麽廠家不直接從東北採購?”我帶著疑問找到正大康地。接待我的是盧達民先生,個子高高的,戴副眼鏡,說話不緊不慢,潮州口音:“公司也想從東北直接採購,以降低原料成本,隻是解決不了運輸。”
“我解決運輸工具,鐵路、海運都沒問題,組織來的玉米你們要嗎?”
“要!馬上就可以簽合同!廠裏正在試運轉,設計能力為30萬噸/年,70%的成分就是玉米,平均每個月的需求量在1.7萬噸左右。”
乖乖,這一開始就是大生意!“正大康地能先開l/c(信用證)嗎?”
我小心翼翼地問。隻要正大康地肯給賣方開信用證,我就可以背書開給真正的賣方,“空手套白狼”了。
“簽合同之後就開出去。”盧先生應承得很爽快。
“付的是外匯嗎?”
“對我們來講,付外匯、人民幣都一樣。”
“貨是外貿部門提供,我要求付外匯。”
“ok。”
我並不清楚東北到深圳的運輸情況,但在巨大生意機會的驅動下,我必須硬著頭皮往前闖。
首先,我找到赤灣碼頭詢問航線情況。碼頭經理告訴我,剛建成的赤灣港目前隻有從北歐進口的散裝化肥貨源,還沒有開通各地的航線。
“能接受多大載重的貨船?”
“萬噸船沒有問題。”
然後,我找到廣州遠洋公司詢問有無開通大連一赤灣航線的可能。
回答是:近海的航線歸廣州海運局。探聽到廣州海運局總部設在沙麵,我再次聯繫。
海運局回答:隻要有貨源,隨時開通。
“每月至少兩萬噸的運輸量。”我神氣起來,胸有成竹:正大康地、遠東金錢各一萬噸。
玉米生意就這樣開始了。
經陸總批準,獨立於貿易一科,成立了飼料貿易組,王石任組長,獨立核算。
現在的問題是要僱請個幫手了。
我想到了招待所樓下那座無線電器件裝配車間,每天上下樓都會聞到一股硫酸味。找到監工,試探其能否推薦一名打工仔。瘦瘦的監工扭頭衝著一個正端著噴燈,呼呼呼,吹化著錫條的工人,“就他行嗎?”
他的模樣又瘦又小,像個童工。我壓製著心中的不滿,嘴上回答:“行!”
“多大年紀了?”我問。
“十八歲。”就這樣,鄧奕權成為我聘請的第一位員工。
◆發票和匿名信
第一單到的貨是三十噸的玉米,裝了一個車皮,賣給深圳養雞公司。(註:該公司是後來的上市公司康達爾的前身)深圳養雞公司將三十噸的玉米拉走,我也要去公司收錢了。騎著自行車,後座上夾著兩個條紋塑料大口袋,一邊騎,我一邊想:“這三十噸的玉米現金用自行車馱回去,不會遇到打劫的吧?可得小心點兒。”
到了紅嶺路的養雞公司。我對公司的袁經理揚了揚提著的編織袋:“貨你都拉走了,我來收錢了。”
正抽著煙的袁經理看著我:“發票呢?”
發票?我有點懵了。
在省外經委三年,對合同、信用證等常識還比較熟悉,但卻不知道發票是何物。又不好意思問,就猜想可能是收據一類的憑證,“你要發票呀,我回去給你拿。”
回到特發公司,找到財務部要求開個證明。會計是一位剛從暨南大學財會大專班畢業分配來的女生,叫張敏。
“小張,給我開個收款的證明。”
“開什麽證明?”身材有些單薄的小張會計疑惑地問我。
“你就寫‘賣了三十噸玉米給深圳養雞公司,每噸人民幣一千三百元,共計三萬九千元,特此證明’,就行啦。”
“從來沒有開過這種證明啊?”
“你就開吧,客戶要求的。”
小張給我開了證明,上麵蓋了財務章。
騎著自行車,後座依然夾著塑料編織袋,到了養雞公司,把證明遞給袁經理:“給,發票。”
袁經理接過那張證明條,瞥了一眼,樂得嗆著了喉嚨,一邊咳嗽一邊說:“來,小王跟我來。”
把我領到財務室,袁經理從財務抽屜拿出一本發票:“吶,發票上有國家稅務專用章。這是專門印製的,證明不能作為發票。你回去告訴財務要發票,她就清楚了。”
再次返回公司,對張敏說:“他們要發票。”
張敏笑了:“早開好了,我還納悶怎麽不拿發票就能收到錢?”
發票送到養雞公司財務手上,對方給了我一式二聯的銀行轉帳單。
我再次敲門,進了財務室隔壁的袁經理辦公室。
“怎麽沒有給錢,卻給了兩張這樣的東西?”我徹底糊塗了。
袁經理又樂了:“小王啊,你回去把這兩張單交給財務,其中一聯是給銀行的,銀行見票就會把錢劃撥到特發財務。”
半信半疑回到公司,將轉帳單交給張敏:“這就是錢嗎?”
“如果銀行彈票,就說明養雞公司銀行帳號上沒有錢。不過,這種情況很少發生。應該沒有問題。”張敏耐心解釋,我釋然。
貿易部沒有現成的業務,全憑個人的關係或送上門的機會做進出口買賣。來自北京醫藥局的單科長跑北京的進口醫療器械單,來自七機部的邱工忙著給七機部的研究院進口計算機需要的cpu(中央處理器),個子瘦高的小蔡忙著進口小額裝修材料,張西甫一上班就把電話打到廣州鋼廠基建處,爭取開門紅……我做什麽呢?心裏沒一點數。
凡事總要先從了解和熟悉情況開始。在走訪了深圳的幾家進出口公司後,我發現深圳最暢銷的進口產品竟然是台灣產的摺疊傘和日本製造的味之素(味精),隻要弄上幾千打摺疊傘或半噸味精的批文,就有需求方將錢打過來,這麽做,轉手賺幾萬、十幾萬塊錢沒有問題。但我既沒有選擇做摺疊傘,,也沒有跟風去申請味精批文。我想,現在申請批文、訂貨,待交貨時.說不定市場已過剩,供過於求。
一天,乘小巴去蛇口。從深南路拐進蛇口的丁字路口,我望見路北一側聳立著幾個高大的白鐵皮金屬罐。在蛇口碼頭邊也見到三座類似的金屬罐。我好奇地向周圍的人打聽,得知是飼料廠的玉米儲藏倉。
位於丁字路口的是泰國正大集團、美國大陸穀物公司與深圳養雞公司合資的飼料生產企業——正大康地;依託蛇口碼頭的飼料廠是新加坡遠東集團投資的麵粉加工以及飼料廠——蛇口遠東金錢麵粉飼料企業。
“玉米?廣東不生產玉米啊,這些玉米哪來的?”
“從香港。”
“香港也不產玉米啊?”
再問,得知這些玉米來自美國、泰國和中國東北。
“為什麽廠家不直接從東北採購?”我帶著疑問找到正大康地。接待我的是盧達民先生,個子高高的,戴副眼鏡,說話不緊不慢,潮州口音:“公司也想從東北直接採購,以降低原料成本,隻是解決不了運輸。”
“我解決運輸工具,鐵路、海運都沒問題,組織來的玉米你們要嗎?”
“要!馬上就可以簽合同!廠裏正在試運轉,設計能力為30萬噸/年,70%的成分就是玉米,平均每個月的需求量在1.7萬噸左右。”
乖乖,這一開始就是大生意!“正大康地能先開l/c(信用證)嗎?”
我小心翼翼地問。隻要正大康地肯給賣方開信用證,我就可以背書開給真正的賣方,“空手套白狼”了。
“簽合同之後就開出去。”盧先生應承得很爽快。
“付的是外匯嗎?”
“對我們來講,付外匯、人民幣都一樣。”
“貨是外貿部門提供,我要求付外匯。”
“ok。”
我並不清楚東北到深圳的運輸情況,但在巨大生意機會的驅動下,我必須硬著頭皮往前闖。
首先,我找到赤灣碼頭詢問航線情況。碼頭經理告訴我,剛建成的赤灣港目前隻有從北歐進口的散裝化肥貨源,還沒有開通各地的航線。
“能接受多大載重的貨船?”
“萬噸船沒有問題。”
然後,我找到廣州遠洋公司詢問有無開通大連一赤灣航線的可能。
回答是:近海的航線歸廣州海運局。探聽到廣州海運局總部設在沙麵,我再次聯繫。
海運局回答:隻要有貨源,隨時開通。
“每月至少兩萬噸的運輸量。”我神氣起來,胸有成竹:正大康地、遠東金錢各一萬噸。
玉米生意就這樣開始了。
經陸總批準,獨立於貿易一科,成立了飼料貿易組,王石任組長,獨立核算。
現在的問題是要僱請個幫手了。
我想到了招待所樓下那座無線電器件裝配車間,每天上下樓都會聞到一股硫酸味。找到監工,試探其能否推薦一名打工仔。瘦瘦的監工扭頭衝著一個正端著噴燈,呼呼呼,吹化著錫條的工人,“就他行嗎?”
他的模樣又瘦又小,像個童工。我壓製著心中的不滿,嘴上回答:“行!”
“多大年紀了?”我問。
“十八歲。”就這樣,鄧奕權成為我聘請的第一位員工。
◆發票和匿名信
第一單到的貨是三十噸的玉米,裝了一個車皮,賣給深圳養雞公司。(註:該公司是後來的上市公司康達爾的前身)深圳養雞公司將三十噸的玉米拉走,我也要去公司收錢了。騎著自行車,後座上夾著兩個條紋塑料大口袋,一邊騎,我一邊想:“這三十噸的玉米現金用自行車馱回去,不會遇到打劫的吧?可得小心點兒。”
到了紅嶺路的養雞公司。我對公司的袁經理揚了揚提著的編織袋:“貨你都拉走了,我來收錢了。”
正抽著煙的袁經理看著我:“發票呢?”
發票?我有點懵了。
在省外經委三年,對合同、信用證等常識還比較熟悉,但卻不知道發票是何物。又不好意思問,就猜想可能是收據一類的憑證,“你要發票呀,我回去給你拿。”
回到特發公司,找到財務部要求開個證明。會計是一位剛從暨南大學財會大專班畢業分配來的女生,叫張敏。
“小張,給我開個收款的證明。”
“開什麽證明?”身材有些單薄的小張會計疑惑地問我。
“你就寫‘賣了三十噸玉米給深圳養雞公司,每噸人民幣一千三百元,共計三萬九千元,特此證明’,就行啦。”
“從來沒有開過這種證明啊?”
“你就開吧,客戶要求的。”
小張給我開了證明,上麵蓋了財務章。
騎著自行車,後座依然夾著塑料編織袋,到了養雞公司,把證明遞給袁經理:“給,發票。”
袁經理接過那張證明條,瞥了一眼,樂得嗆著了喉嚨,一邊咳嗽一邊說:“來,小王跟我來。”
把我領到財務室,袁經理從財務抽屜拿出一本發票:“吶,發票上有國家稅務專用章。這是專門印製的,證明不能作為發票。你回去告訴財務要發票,她就清楚了。”
再次返回公司,對張敏說:“他們要發票。”
張敏笑了:“早開好了,我還納悶怎麽不拿發票就能收到錢?”
發票送到養雞公司財務手上,對方給了我一式二聯的銀行轉帳單。
我再次敲門,進了財務室隔壁的袁經理辦公室。
“怎麽沒有給錢,卻給了兩張這樣的東西?”我徹底糊塗了。
袁經理又樂了:“小王啊,你回去把這兩張單交給財務,其中一聯是給銀行的,銀行見票就會把錢劃撥到特發財務。”
半信半疑回到公司,將轉帳單交給張敏:“這就是錢嗎?”
“如果銀行彈票,就說明養雞公司銀行帳號上沒有錢。不過,這種情況很少發生。應該沒有問題。”張敏耐心解釋,我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