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激盪人生:一起走過三十年 作者:吳曉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華西村當時購進的鋁錠每噸六千多元,三個月後就漲到了每噸一萬八千多元。”——就因為吳仁寶的一個會議,華西村便賺了近一億元,企業家敏感的價值彰顯無遺。事實上,對於社會風向的敏感並非吳仁寶一人,聯想的柳傳誌因著1978年《人民日報》刊登的一篇科學養牛的文章而嗅出中國將變之風;而霍英東則是通過觀察北京首都機場大道旁的裸體畫像是否被撤走而感悟商機的——這是一個無奈的事實,企業家有時就是天生的,吳仁寶正好是其中一個。
1961年,華西建村,吳仁寶任村書記。當時,人口六百六十七人,”集體資產兩萬五千元,欠債一萬五千元,人均分配才五十三元,下設十個生產隊,可耕地八百四十一畝。
當時的華西村,和當時中國大多數貧困農村一樣,土墩窪地星羅棋布,草房瓦房參差不齊,八百多畝地被分成一千二百多塊,是遠近聞名的窮村,甚至不少人家隻有靠出去要飯為生。男的討不到老婆,女的嫁不出去是常有的事。風調雨順的年景,勉強填飽肚子,遇上一點自然災害,村民們就隻能在溫飽線下苦苦掙紮了。
一首華西歌謠唱道:半月沒有雨,苗要枯黃;一場連夜的大雨,華西的低田又要沒掉了。
“窮夠了!窮透了!”這是吳仁寶和村民們想改變華西麵貌、改變自己命運的內心吶喊。於是從那時起,吳仁寶帶領華西人,走上了一條別樣的農村發展道路。
◆七天吃了七千頭豬
1975年11月底,蘇州地區太倉瀏河工程開工,蘇州地區八縣有七縣的工地上已紅旗漫捲,人歡馬叫地幹起來了,惟獨江陰縣工程段上冷冷清清,杳無人影,而那時江陰縣縣委書記正是吳仁寶。一天、二天、三天過去了仍無動靜。工程總指揮急了,第四天,叫人打電話到江陰縣委辦公室,催民工上工,江陰方麵的回答是過兩天就到。工程總指揮一聽匯報,火了,伸手奪過話筒說:
“請您找吳書記!”
“吳書記下鄉了。”
“你們的工程怎麽辦?”
“昨天縣委常委會研究過,說做好充分準備,集中力量打殲滅戰,還要爭取奪魁呢!”
總指揮將信將疑,嘀嘀咕咕地放下了電話。但吳仁寶的性格和工作作風又使他不得不相信江陰方麵的答覆。第七天,江陰民工浩浩蕩蕩滿載著米、肉上工來了,那場麵不亞於淮海戰役支前的陣勢。
12月4日、5日兩天,吳仁寶到工地慰問,鼓舞士氣。工程進度表上,江陰縣直線上升,很快超過了兄弟縣。晚去了一個星期,卻一舉奪魁。民工去得晚,回來得早,返回時,車上還裝著沒吃完的糧食。
蘇州地委書記劉錫庚高興地表揚江陰人民幹勁大,讚揚吳仁寶強將手下無弱兵。可兄弟縣都懷疑,江陰肯定是使用了什麽“秘密武器”。
後來挖澄西利港河,江陰人更神,七天全部竣工。劉錫庚拍著吳仁寶的肩膀說:“老吳,挖太倉瀏河時,一些縣都叫我問問你有什麽絕招或什麽秘密武器,這次我抓到了,有人向地委告你的狀了,說你挖了七天河,吃了七千頭肉豬,破壞了國家徵購計劃。”
“國家計劃我們已完成了,這個他抓不到什麽把柄。說我們吃了七千頭豬,我們七幹多個生產隊,一個生產隊還不夠一頭呢,我看不是吃多了,還吃少了呢。”
劉錫庚聽後哈哈大笑起來:“老吳,你說你是怎麽把民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的,我給你保密。”
“我說給你,你還真得給我保密,我們民工的工分、錢糧補貼都是包死的,你二十天幹完是這些,十天幹完也是這些。早幹完可以早回家,多得報酬,外縣的土方補貼糧不夠吃,我們的天數少吃不了,每個民工還可以分一些帶回家。這是我們的土政策,政策能調動人的積極性,比喊口號有用。此外,我還利用了我們江陰人歷史上形成的性格特點,江陰民風悍,民性剛,幹什麽都敢爭第一。但群眾積極性越高,越要安排好他們的生活,讓他們吃飽吃好,才有力氣幹活,我提出來,要保證民工基本上頓頓有肉。實際上這是個良性循環,用的天數少,民工每天的生活費就越高,二十天的夥食,十天吃,當然能吃好了,還有盈餘。”
“你這個老吳啊!還真有兩下子,地委是沒看錯人啊!”劉錫庚不由得感慨起來。
◆偷偷摸摸搞發展
時至今日,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吳仁寶天生是個先行者和另闢蹊徑者。
早在1968年,吳仁寶就開始著手籌備辦廠。在一次黨支部會上,吳仁寶提出要辦工廠:“辦廠能賺錢,有了錢能辦事,我們華西要實現五個‘一’,什麽都不缺,就缺錢!”
想法是有了,但真正籌備起來,困難又來了。畢竟這樣的想法是生不逢時,當時正是農業建設的口號熱得發燙的時候,人們對鄉鎮企業的前景普遍不看好。
麵臨的第一個問題是,華西決定辦廠,究竟辦什麽樣的廠最劃算、最賺錢呢?吳仁寶思考了半個月,找不到半點頭緒。於是,他開始了艱難的市場調查:小五金產品“絲攻”、“板牙”等,在市場上一直是銷售旺品。這種小產品,過去是一些國營大工廠生產的,由於“文化大革命”,許多大企業的生產不正常,導致這些小產品市場缺貨,供不應求。就這樣,吳仁寶終於打定了主意,要辦個小五金廠。
吳仁寶學劉備,三顧茅廬,去無錫請來了吉炳坤老師傅,又選派朱咪英、朱秀佳、趙阿郎、趙三妹、趙美娟、蔣翠娣等人外出學習了一個月,終於把人才問題給解決了。吉炳坤告訴吳仁寶,生產絲攻、板牙需要儀表、車床、鑽床、沖床、銑床和鐵絲機。後來又經過六七個月時間的努力,七拚八湊,終於湊齊了全部設備,小廠便悄然問世。最初建成華西的這個小五金廠,其整個過程隻能用“偷偷”二字來形容。
為了保密,不被批判,吳仁寶讓人在工廠的四周築起圍牆,窗戶蒙上厚布,把五金廠的幾間矮屋“包”起來。又在矮屋內靠近進門處砌上“小紅爐”,擺上鐵砧子,將那些斷齒豁口的鐵耙、鋤頭、鐵杴扔滿一地。
儼然成了一個鐵匠鋪,通往裏麵的路則被隔斷,閑人不讓進出。這樣布置,可以做到萬無一失,如果上級領導突然闖來,看見有人在打鐵,也就不會挨批了。
華西村人對五金廠的事守口如瓶,獲益之後也不言不語。但誰也不曾想,這個小五金廠剛投產沒多久,產品就熱銷到四川、吉林、遼寧等多個省市,第一年就賺了四五萬元錢!產品銷量好,掙了一大筆錢,有力地支持了華西的基本建設。
1978年,華西人乘改革開放的春風,連戰皆捷。又創辦了塑料紡織廠、板網廠、藥械廠、織布廠……產業不斷多元化。
◆一個小會賺了一個億
1992年3月1日,小平南巡談話消息剛發布,吳仁寶判斷全國經濟要大發展。
“喂,總機嗎?請通知村黨委委員和正副村長,還有各廠廠長,淩晨三點讓他們上南院賓館403會議室參加緊急會議……”
1961年,華西建村,吳仁寶任村書記。當時,人口六百六十七人,”集體資產兩萬五千元,欠債一萬五千元,人均分配才五十三元,下設十個生產隊,可耕地八百四十一畝。
當時的華西村,和當時中國大多數貧困農村一樣,土墩窪地星羅棋布,草房瓦房參差不齊,八百多畝地被分成一千二百多塊,是遠近聞名的窮村,甚至不少人家隻有靠出去要飯為生。男的討不到老婆,女的嫁不出去是常有的事。風調雨順的年景,勉強填飽肚子,遇上一點自然災害,村民們就隻能在溫飽線下苦苦掙紮了。
一首華西歌謠唱道:半月沒有雨,苗要枯黃;一場連夜的大雨,華西的低田又要沒掉了。
“窮夠了!窮透了!”這是吳仁寶和村民們想改變華西麵貌、改變自己命運的內心吶喊。於是從那時起,吳仁寶帶領華西人,走上了一條別樣的農村發展道路。
◆七天吃了七千頭豬
1975年11月底,蘇州地區太倉瀏河工程開工,蘇州地區八縣有七縣的工地上已紅旗漫捲,人歡馬叫地幹起來了,惟獨江陰縣工程段上冷冷清清,杳無人影,而那時江陰縣縣委書記正是吳仁寶。一天、二天、三天過去了仍無動靜。工程總指揮急了,第四天,叫人打電話到江陰縣委辦公室,催民工上工,江陰方麵的回答是過兩天就到。工程總指揮一聽匯報,火了,伸手奪過話筒說:
“請您找吳書記!”
“吳書記下鄉了。”
“你們的工程怎麽辦?”
“昨天縣委常委會研究過,說做好充分準備,集中力量打殲滅戰,還要爭取奪魁呢!”
總指揮將信將疑,嘀嘀咕咕地放下了電話。但吳仁寶的性格和工作作風又使他不得不相信江陰方麵的答覆。第七天,江陰民工浩浩蕩蕩滿載著米、肉上工來了,那場麵不亞於淮海戰役支前的陣勢。
12月4日、5日兩天,吳仁寶到工地慰問,鼓舞士氣。工程進度表上,江陰縣直線上升,很快超過了兄弟縣。晚去了一個星期,卻一舉奪魁。民工去得晚,回來得早,返回時,車上還裝著沒吃完的糧食。
蘇州地委書記劉錫庚高興地表揚江陰人民幹勁大,讚揚吳仁寶強將手下無弱兵。可兄弟縣都懷疑,江陰肯定是使用了什麽“秘密武器”。
後來挖澄西利港河,江陰人更神,七天全部竣工。劉錫庚拍著吳仁寶的肩膀說:“老吳,挖太倉瀏河時,一些縣都叫我問問你有什麽絕招或什麽秘密武器,這次我抓到了,有人向地委告你的狀了,說你挖了七天河,吃了七千頭肉豬,破壞了國家徵購計劃。”
“國家計劃我們已完成了,這個他抓不到什麽把柄。說我們吃了七千頭豬,我們七幹多個生產隊,一個生產隊還不夠一頭呢,我看不是吃多了,還吃少了呢。”
劉錫庚聽後哈哈大笑起來:“老吳,你說你是怎麽把民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的,我給你保密。”
“我說給你,你還真得給我保密,我們民工的工分、錢糧補貼都是包死的,你二十天幹完是這些,十天幹完也是這些。早幹完可以早回家,多得報酬,外縣的土方補貼糧不夠吃,我們的天數少吃不了,每個民工還可以分一些帶回家。這是我們的土政策,政策能調動人的積極性,比喊口號有用。此外,我還利用了我們江陰人歷史上形成的性格特點,江陰民風悍,民性剛,幹什麽都敢爭第一。但群眾積極性越高,越要安排好他們的生活,讓他們吃飽吃好,才有力氣幹活,我提出來,要保證民工基本上頓頓有肉。實際上這是個良性循環,用的天數少,民工每天的生活費就越高,二十天的夥食,十天吃,當然能吃好了,還有盈餘。”
“你這個老吳啊!還真有兩下子,地委是沒看錯人啊!”劉錫庚不由得感慨起來。
◆偷偷摸摸搞發展
時至今日,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吳仁寶天生是個先行者和另闢蹊徑者。
早在1968年,吳仁寶就開始著手籌備辦廠。在一次黨支部會上,吳仁寶提出要辦工廠:“辦廠能賺錢,有了錢能辦事,我們華西要實現五個‘一’,什麽都不缺,就缺錢!”
想法是有了,但真正籌備起來,困難又來了。畢竟這樣的想法是生不逢時,當時正是農業建設的口號熱得發燙的時候,人們對鄉鎮企業的前景普遍不看好。
麵臨的第一個問題是,華西決定辦廠,究竟辦什麽樣的廠最劃算、最賺錢呢?吳仁寶思考了半個月,找不到半點頭緒。於是,他開始了艱難的市場調查:小五金產品“絲攻”、“板牙”等,在市場上一直是銷售旺品。這種小產品,過去是一些國營大工廠生產的,由於“文化大革命”,許多大企業的生產不正常,導致這些小產品市場缺貨,供不應求。就這樣,吳仁寶終於打定了主意,要辦個小五金廠。
吳仁寶學劉備,三顧茅廬,去無錫請來了吉炳坤老師傅,又選派朱咪英、朱秀佳、趙阿郎、趙三妹、趙美娟、蔣翠娣等人外出學習了一個月,終於把人才問題給解決了。吉炳坤告訴吳仁寶,生產絲攻、板牙需要儀表、車床、鑽床、沖床、銑床和鐵絲機。後來又經過六七個月時間的努力,七拚八湊,終於湊齊了全部設備,小廠便悄然問世。最初建成華西的這個小五金廠,其整個過程隻能用“偷偷”二字來形容。
為了保密,不被批判,吳仁寶讓人在工廠的四周築起圍牆,窗戶蒙上厚布,把五金廠的幾間矮屋“包”起來。又在矮屋內靠近進門處砌上“小紅爐”,擺上鐵砧子,將那些斷齒豁口的鐵耙、鋤頭、鐵杴扔滿一地。
儼然成了一個鐵匠鋪,通往裏麵的路則被隔斷,閑人不讓進出。這樣布置,可以做到萬無一失,如果上級領導突然闖來,看見有人在打鐵,也就不會挨批了。
華西村人對五金廠的事守口如瓶,獲益之後也不言不語。但誰也不曾想,這個小五金廠剛投產沒多久,產品就熱銷到四川、吉林、遼寧等多個省市,第一年就賺了四五萬元錢!產品銷量好,掙了一大筆錢,有力地支持了華西的基本建設。
1978年,華西人乘改革開放的春風,連戰皆捷。又創辦了塑料紡織廠、板網廠、藥械廠、織布廠……產業不斷多元化。
◆一個小會賺了一個億
1992年3月1日,小平南巡談話消息剛發布,吳仁寶判斷全國經濟要大發展。
“喂,總機嗎?請通知村黨委委員和正副村長,還有各廠廠長,淩晨三點讓他們上南院賓館403會議室參加緊急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