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激盪人生:一起走過三十年 作者:吳曉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溫州人一樣,1965年出生的王振滔小時候家境貧寒,這在人多地少的溫州是普遍現象,也因為這樣客觀的現實,逼迫著溫州人走向全國。盡管如此,像王振滔這樣的闖蕩者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採取了一種罕見的抱團式的發展模式,成為一種獨特的“溫州現象”。具體過程為一人先外出覓發展機會,找到後馬上通知溫州的鄉親朋友,然後帶出一窩溫州人。有個小故事能顯著地說明溫州人的這種特性——有個溫州人在北京發現商機,於是馬上發電報回溫州,為了節約起見,他發給老鄉的電報隻有六個字:錢多人傻速來。這樣的故事是典型的溫州特色,精簡、節約、高效,目的永遠是第一位的。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王振滔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到湖北經商,產品便是溫州皮鞋,當然,這和現在的溫州鞋還是兩個概念。
作為溫州皮鞋大軍中的一員,王振滔和奧康的發展受到過三把火的影響,其中最有典型意義的是第一把火-1987年的產品危機。是年,溫州皮鞋在中國已是惡名遠揚,經常有傳聞:在溫州買的皮鞋,穿了一天便脫底了,拿回家一看,原來是紙做的!當時這樣的新聞比比皆是,最終在這一年裏爆發了。為打擊假冒偽劣,杭州市工商局將全市收攏的溫州皮鞋堆在杭州市中心的武林門廣場,然後用一把火燒掉了溫州皮鞋的最後一塊遮羞布,從此溫州皮鞋如過街老鼠般人人喊打。在遭遇產品危機後,在武漢經營的王振滔亦受其害,他苦心累積的二十多萬產品也同樣被沒收,但這反而讓眾多溫州人走上了另一條道路,1988年,依靠三萬元起步資本,王振滔創立了奧康品牌,由此意外走上了品牌發展的道路,這多少有點被逼無奈地進行產業升級,卻無意中撿了金元寶的意味。
影響王振滔的另外兩把火則是另種意義上的事件:在武林門廣場燒假冒偽劣皮鞋後,1999年聖誕節前夕,已經走過十一年曆程的奧康為打擊假冒奧康產品,亦在武林門廣場上燒掉了一堆皮鞋,不過這次象徵的是溫州品牌的崛起。而第三把火則是發生在西班牙的燒鞋事件,2004年,溫州製造已像中國製造一樣遍布全球,於是在西班牙的埃爾切市,溫州人在當地低價銷售的皮鞋又被付之一炬,而此次事件則讓整個中國製造都感受到了產業升級的痛楚。
以奧康為代表的溫州商人之所以能在三十年歷史中留下濃墨的一筆,很大程度上跟他們經商習氣中的精神相關。溫州人重商道,為了商業利益和自身發展不惜赴湯蹈火,在這樣的目標下,他們又展現了江南人性格中睿智的一麵,比如奧康在此次奧運盛宴中,以極小成本獲得奧運贊助商資格便是典型的一役。這些特點無疑是現代中國製造中所缺乏的,也是溫州經驗至今仍在傳播的主要原因。
◆創業之火,可以燎原
我小時候家境不好,家中孩子多,沒上完初中就輟學了。為了能貼補家用盡一個長子的義務,我開過米廠,當過木匠,還去過湖北推銷我們溫州產的鞋子。之前的1982年國家頒布的《憲法》已經承認個體經濟的合法地位,並明確表示國家會保護個體經濟的合法權益,這其實對於我們那個年代的人走出農村發展個體經濟是個很好的鼓勵。但是當時國營經濟仍然占絕大部分,個體戶的地位並不高。
我在武漢推銷鞋子都是打陣地戰,沒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加上當時許多人對溫州貨存有偏見,進國營商場賣溫州鞋那是不可想像的。我想如果自己的鞋子能得到這些帶偏見的人的認可,那我的影響豈不是很大?於是我一次又一次地找當地一個商場的經理,提出由商場提供櫃檯,自己提供產品和人員的“廠商聯營”模式,最終我的鞋子進入了商場,這在當時可是開創先河之舉。後來我還發展了訂製鞋子的業務,生意有了起色,並先後在當地幾家有名的商場開設了多個櫃檯。
當時,溫州生產了不少假冒偽劣的皮鞋,在全國影響很壞。1987年浙江省工商部門將在全國各地查抄的假冒偽劣溫州鞋,集中在杭州武林門廣場,一把火燒掉,轟動了全國。那把火燒完的第二天,我正在從武漢回溫州的車上,準備進一批皮鞋回武漢賣。路上就聽見大家在議論燒溫州鞋的事情,不過感覺不以為然,因為我進的皮鞋質量一直都不錯,應該沒有什麽問題。可第二天剛進家門,杭州就打來電話,說是出大事了,我們價值二十多萬元的鞋全被沒收了。
誰能想到,一夜之間溫州鞋就成為了“瘟鞋”的代名詞,大家都避之惟恐不及。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自己賣的明明是真皮皮鞋,一下子也都打了水漂。雖然最後經過艱難的訴訟,我拿到了兩千多元的賠償,但是多年的辛苦和努力也都付諸東流。
溫州人向來以善於做生意而出名,但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以前,很多溫州商人都停留在隻注重賺錢的商人層次,而且相當多的人都是賺錢至上,一時之間假冒偽劣盛行,導致溫州貨很快就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不過,真沒想到,那把火反倒燒起了我的豪情和決心:溫州人如果連鞋子都做不好,還能夠做什麽?我要從頭做起,自己做鞋,做人見人愛的溫州鞋!於是,我回到老家,用借來的三萬元錢創辦了奧康集團的前身。我還為自己的皮鞋想了個朗朗上口的商標:奧林。奧林,奧林匹克,這在當時正在籌辦亞運會的中國,可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字。不過,因為涉及到國際共有品牌,不得不改為“奧康”:發揚奧林匹克精神,推進企業健康發展。我們要為溫州皮鞋雪恥。
我又扛著自己生產的皮鞋,重返武漢。把自己親手生產的皮鞋送到武漢大大小小的商場,但人家愣是不收。好不容易以試銷的方式,把鞋子擺進了漢陽一家商場的鞋櫃,一連半個月,就是無人間津。有一次,我一大早就在櫃檯前貼出告示:“這不是被焚燒的溫州皮鞋,而是經久耐穿的奧康皮鞋,保質期六個月,出現質量問題,以一賠二。”終於,開始有顧客光顧了。多年來,信譽一直就被我們奧康視為企業的生命線,因為正是憑著誠信經營,我們才贏得丁國內外客商的青睞,奧康集團也因此而得到迅猛發展。
◆從內部突圍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明確提出了“三個有利於”的判斷標準,即“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到這時中國的民營企業真正獲得了穩定成長的外部環境,需要做的就是加強自身的修煉。
奧康也是在改革開放大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我們對市場經濟基本上沒有概念,沒有這方麵的知識,更談不上經驗,就是憑感覺,摸著石頭過河。但是有一點很清楚,信譽是我們發展生存的根本。所以我最害怕的就是員工的質量意識淡薄,質量沒有保障,大家就要丟飯碗。2000年7月,奧康集團就解聘了八名高層人員,原因是他們所負責生產的皮鞋質量不合格。盡管這批產品基本達到各項工藝要求,但是我們仍然認為這些管理人員放鬆了對質量的要求,還是決定解除其職務,並銷毀了這批皮鞋。
作為溫州皮鞋大軍中的一員,王振滔和奧康的發展受到過三把火的影響,其中最有典型意義的是第一把火-1987年的產品危機。是年,溫州皮鞋在中國已是惡名遠揚,經常有傳聞:在溫州買的皮鞋,穿了一天便脫底了,拿回家一看,原來是紙做的!當時這樣的新聞比比皆是,最終在這一年裏爆發了。為打擊假冒偽劣,杭州市工商局將全市收攏的溫州皮鞋堆在杭州市中心的武林門廣場,然後用一把火燒掉了溫州皮鞋的最後一塊遮羞布,從此溫州皮鞋如過街老鼠般人人喊打。在遭遇產品危機後,在武漢經營的王振滔亦受其害,他苦心累積的二十多萬產品也同樣被沒收,但這反而讓眾多溫州人走上了另一條道路,1988年,依靠三萬元起步資本,王振滔創立了奧康品牌,由此意外走上了品牌發展的道路,這多少有點被逼無奈地進行產業升級,卻無意中撿了金元寶的意味。
影響王振滔的另外兩把火則是另種意義上的事件:在武林門廣場燒假冒偽劣皮鞋後,1999年聖誕節前夕,已經走過十一年曆程的奧康為打擊假冒奧康產品,亦在武林門廣場上燒掉了一堆皮鞋,不過這次象徵的是溫州品牌的崛起。而第三把火則是發生在西班牙的燒鞋事件,2004年,溫州製造已像中國製造一樣遍布全球,於是在西班牙的埃爾切市,溫州人在當地低價銷售的皮鞋又被付之一炬,而此次事件則讓整個中國製造都感受到了產業升級的痛楚。
以奧康為代表的溫州商人之所以能在三十年歷史中留下濃墨的一筆,很大程度上跟他們經商習氣中的精神相關。溫州人重商道,為了商業利益和自身發展不惜赴湯蹈火,在這樣的目標下,他們又展現了江南人性格中睿智的一麵,比如奧康在此次奧運盛宴中,以極小成本獲得奧運贊助商資格便是典型的一役。這些特點無疑是現代中國製造中所缺乏的,也是溫州經驗至今仍在傳播的主要原因。
◆創業之火,可以燎原
我小時候家境不好,家中孩子多,沒上完初中就輟學了。為了能貼補家用盡一個長子的義務,我開過米廠,當過木匠,還去過湖北推銷我們溫州產的鞋子。之前的1982年國家頒布的《憲法》已經承認個體經濟的合法地位,並明確表示國家會保護個體經濟的合法權益,這其實對於我們那個年代的人走出農村發展個體經濟是個很好的鼓勵。但是當時國營經濟仍然占絕大部分,個體戶的地位並不高。
我在武漢推銷鞋子都是打陣地戰,沒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加上當時許多人對溫州貨存有偏見,進國營商場賣溫州鞋那是不可想像的。我想如果自己的鞋子能得到這些帶偏見的人的認可,那我的影響豈不是很大?於是我一次又一次地找當地一個商場的經理,提出由商場提供櫃檯,自己提供產品和人員的“廠商聯營”模式,最終我的鞋子進入了商場,這在當時可是開創先河之舉。後來我還發展了訂製鞋子的業務,生意有了起色,並先後在當地幾家有名的商場開設了多個櫃檯。
當時,溫州生產了不少假冒偽劣的皮鞋,在全國影響很壞。1987年浙江省工商部門將在全國各地查抄的假冒偽劣溫州鞋,集中在杭州武林門廣場,一把火燒掉,轟動了全國。那把火燒完的第二天,我正在從武漢回溫州的車上,準備進一批皮鞋回武漢賣。路上就聽見大家在議論燒溫州鞋的事情,不過感覺不以為然,因為我進的皮鞋質量一直都不錯,應該沒有什麽問題。可第二天剛進家門,杭州就打來電話,說是出大事了,我們價值二十多萬元的鞋全被沒收了。
誰能想到,一夜之間溫州鞋就成為了“瘟鞋”的代名詞,大家都避之惟恐不及。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自己賣的明明是真皮皮鞋,一下子也都打了水漂。雖然最後經過艱難的訴訟,我拿到了兩千多元的賠償,但是多年的辛苦和努力也都付諸東流。
溫州人向來以善於做生意而出名,但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以前,很多溫州商人都停留在隻注重賺錢的商人層次,而且相當多的人都是賺錢至上,一時之間假冒偽劣盛行,導致溫州貨很快就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不過,真沒想到,那把火反倒燒起了我的豪情和決心:溫州人如果連鞋子都做不好,還能夠做什麽?我要從頭做起,自己做鞋,做人見人愛的溫州鞋!於是,我回到老家,用借來的三萬元錢創辦了奧康集團的前身。我還為自己的皮鞋想了個朗朗上口的商標:奧林。奧林,奧林匹克,這在當時正在籌辦亞運會的中國,可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字。不過,因為涉及到國際共有品牌,不得不改為“奧康”:發揚奧林匹克精神,推進企業健康發展。我們要為溫州皮鞋雪恥。
我又扛著自己生產的皮鞋,重返武漢。把自己親手生產的皮鞋送到武漢大大小小的商場,但人家愣是不收。好不容易以試銷的方式,把鞋子擺進了漢陽一家商場的鞋櫃,一連半個月,就是無人間津。有一次,我一大早就在櫃檯前貼出告示:“這不是被焚燒的溫州皮鞋,而是經久耐穿的奧康皮鞋,保質期六個月,出現質量問題,以一賠二。”終於,開始有顧客光顧了。多年來,信譽一直就被我們奧康視為企業的生命線,因為正是憑著誠信經營,我們才贏得丁國內外客商的青睞,奧康集團也因此而得到迅猛發展。
◆從內部突圍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明確提出了“三個有利於”的判斷標準,即“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到這時中國的民營企業真正獲得了穩定成長的外部環境,需要做的就是加強自身的修煉。
奧康也是在改革開放大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我們對市場經濟基本上沒有概念,沒有這方麵的知識,更談不上經驗,就是憑感覺,摸著石頭過河。但是有一點很清楚,信譽是我們發展生存的根本。所以我最害怕的就是員工的質量意識淡薄,質量沒有保障,大家就要丟飯碗。2000年7月,奧康集團就解聘了八名高層人員,原因是他們所負責生產的皮鞋質量不合格。盡管這批產品基本達到各項工藝要求,但是我們仍然認為這些管理人員放鬆了對質量的要求,還是決定解除其職務,並銷毀了這批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