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魯迅對中國的記者發出告誡:千萬不要忘記,中國的報章“它還能為惡,自然也還能為善。‘有聞必錄’或‘並無能力’的話,都不是向上的負責的記者所該採用的口頭禪,因為在實際上,並不如此,——它是有選擇的,有作用的”。〔41〕所謂“純客觀”並不存在,每一個參與媒體者就必須考慮“為誰說話”,做出“為惡還是為善”的選擇。作為一種報刊文體,魯迅的雜文的真正特別之處,就在於他是自覺地為被剝奪了發言權的被壓迫、被侮辱的“弱者”說話的,〔42〕因此,他註定是中國媒體中的異類。
四
魯迅也必然在報刊上不斷遭到“圍剿”。隻要翻翻魯迅為他的雜文集所寫的《前記》、《序言》和《後記》,就不難看出,魯迅是怎樣艱難地進行著論者所說的“現代都市叢林”中的“遊擊戰”的〔43〕:怎樣使用某一固定筆名,在《自由談》上投稿,又怎樣被“告發”;〔44〕如何因“禁談時事,而我的短評卻時有對於時局的憤言”而“接連的不能發表”,又如何被“公開告密”,變成“日本的間接偵探”;〔45〕怎樣“另用各種的筆名,障住了編輯先生和檢察老爺的眼睛”,在《自由談》上繼續發文,但“不及半年,就得著更厲害的壓迫了,敷衍到十一月初,隻好停筆,證明了我的筆墨,實在敵不過那些帶著假麵,從指揮刀下挺身而出的英雄”;又怎樣被某“鷹犬”以“軍事裁判”相威脅,“含著甚深的殺機”,“受著武力征伐”的同時,又“得到文力征伐”,終於到了“我不批評社會,也不論人,而人論我的時期了”。〔46〕魯迅於是發出這樣的感慨:在中國向日報副刊投稿,“編輯先抽去幾根骨頭,總編輯又抽去幾根骨頭,檢查官又抽去幾根骨頭”,而實際上作者自己就先抽去了幾根骨頭,“發表出來的文章有被抽四次的可能”,“因此除了官準的有骨氣的文章之外,讀者也隻能看看沒有骨氣的文章”。魯迅說得很沉重:“在這種明誅暗殺之下,能夠苟延殘喘,和讀者見麵的,那麽,非奴隸文章是什麽呢?”〔47〕
盡管是不自由的奴隸,卻也要掙紮,做哪怕是最微弱的抗爭。魯迅的辦法是,盡可能地把這段奴隸的歷史記錄下來,“以存中國文網史上極有價值的故實”。〔48〕魯迅說,“這其實也並非專為我自己,戰鬥正未有窮期,老譜將不斷的襲用,對於別人的攻擊,想來也還要用這一類的方法,但自然要改變了所攻擊的人名。將來的戰鬥的青年,倘在類似的境遇中,能偶然看見這記錄,我想是必能開顏一笑,更明白所謂敵人者是怎樣的東西的”。〔49〕——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我們今天的讀者,正是魯迅當年所期待的“將來的戰鬥的青年”,麵對魯迅刻意留給我們的這些歷史的“記錄”,麵對自己當下的“境遇”,我們會有怎樣的思考呢?
因此,每到年終,魯迅都要把他所寫的雜文編輯成集,並採取種種編輯手段,將他的雜文在報刊上發表的原生形態,盡可能地保存下來。——今天,我們讀魯迅的雜文,也就不能孤立地讀,而要放到他的雜文集的整體中,進入寫作與發表雜文的那個時代的大環境與小環境中,也就是進入特定的歷史情境,盡可能地去捕捉原生形態的新鮮感、現場感,才可能有設身處地的感悟與理解。
首先要注意每一本雜文集的“前記”(或“序言”)與“後記”。魯迅說:“我的雜文,所寫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來,已幾乎是或一形象的全體”,加上“後記”,是為了使全書“更成為完全的一個具象”。而魯迅的後記的特點,是常常抄錄、“補敘”每篇雜文引發的“糾紛”的有關材料,魯迅說,這“同時也照見了時事,格局雖小,不也就描出了或一形象了麽?”〔50〕魯迅對有關材料,基本上原文照錄,但有時也略加點評,其本身就是很好的雜文,讀時不可輕輕放過。
在“前記”與“後記”的基礎上,魯迅總是給他的雜文集取一個獨特而又傳神的書名,以“畫龍點睛”。因此,我們幾乎可以根據他的書名而勾畫出一幅20世紀30年代魯迅的寫作圖景:他是在“且介亭”(半租界)裏,懷著對同階級的“二心”,〔51〕背著“革命文學家”賜予的“三閑”罪名,〔52〕以“不入調,不入流”的“南腔北調”,寫著“偽自由書”,因禁論國事風雲而作“準風月談”,卻被“同一營壘裏的青年戰友”譏為“花邊文學”。〔53〕——魯迅的寫作環境、邊緣位置,為各方麵所不容,不得不“橫站”的苦況中的堅守……都盡在其中了。
大可琢磨的還有所用的筆名。化用各種筆名,以“障住編輯先生和檢察老爺的眼睛”,這也是魯迅所說的“鑽文網”的法子。魯迅說,這也是為了“省得有人罵讀者們不管文字,隻看作者的署名”。但“這樣一來,卻又使一些看文字不用視覺,專靠嗅覺的‘文學家’疑神疑鬼”,“看見一個新的作家的名字,就疑心是我的化名,對我嗚嗚不已,有時簡直連讀者都被他們鬧得莫名其妙了”。於是,幹脆在編集時,“將當時所用筆名,仍舊留在每篇之下,算是負著應負的責任”。〔54〕關於魯迅在這一時期所用的筆名,許廣平寫過一篇文章,有詳細的考察,〔55〕這裏抄錄幾段:《偽自由書》裏“用得最多的是何家幹三字。取這名時,無非因為姓何的最普通,家字排也甚多見,如家棟、家駒,若何作誰解,就是‘誰家做’的,更有意思了”。《準風月談》的《推》、《“推”的餘談》等用的“豐之餘”,“是對那些說他是‘封建餘孽’而起的名字”;《“抄靶子”》、《“吃白相飯”》等署的“旅隼”,“隼,‘箋:隼,急疾之鳥也,飛乃至天,喻士卒勁勇,能深攻入敵也’。旅隼,和魯迅音相似,或者從同音蛻變。隼性急疾,則又為先生自喻之意”;《各種捐班》署名“洛文”,是“隋洛文”這一筆名的縮寫,“不用說是為了1930年國民黨浙江省黨部呈請通緝‘墮落文人魯迅’而起的了”;《夜頌》用“遊光”的名字,類似的幾篇如《秋夜紀遊》、《談蝙蝠》也用此名,顯然與談的“多半是關於夜的東西”有關。《花邊文學》裏《〈如此廣州〉讀後感》裏用“越客”的筆名,是強調自己的“浙江人”身份。而《論“人言可畏”》署名“趙令儀”,類似的還有“黃凱音”、“張沛”等,“蓋取其通俗,以掩耳目”。正如許廣平所說:“我們要了解某一時代的思潮,某一時代的文學背景,和產生這文學的關係,研究這特殊的,作者幻化許多名字,冀圖表達其意見的苦衷,對於將來從事文學的人們,或者不無裨益罷。”〔56〕
四
魯迅也必然在報刊上不斷遭到“圍剿”。隻要翻翻魯迅為他的雜文集所寫的《前記》、《序言》和《後記》,就不難看出,魯迅是怎樣艱難地進行著論者所說的“現代都市叢林”中的“遊擊戰”的〔43〕:怎樣使用某一固定筆名,在《自由談》上投稿,又怎樣被“告發”;〔44〕如何因“禁談時事,而我的短評卻時有對於時局的憤言”而“接連的不能發表”,又如何被“公開告密”,變成“日本的間接偵探”;〔45〕怎樣“另用各種的筆名,障住了編輯先生和檢察老爺的眼睛”,在《自由談》上繼續發文,但“不及半年,就得著更厲害的壓迫了,敷衍到十一月初,隻好停筆,證明了我的筆墨,實在敵不過那些帶著假麵,從指揮刀下挺身而出的英雄”;又怎樣被某“鷹犬”以“軍事裁判”相威脅,“含著甚深的殺機”,“受著武力征伐”的同時,又“得到文力征伐”,終於到了“我不批評社會,也不論人,而人論我的時期了”。〔46〕魯迅於是發出這樣的感慨:在中國向日報副刊投稿,“編輯先抽去幾根骨頭,總編輯又抽去幾根骨頭,檢查官又抽去幾根骨頭”,而實際上作者自己就先抽去了幾根骨頭,“發表出來的文章有被抽四次的可能”,“因此除了官準的有骨氣的文章之外,讀者也隻能看看沒有骨氣的文章”。魯迅說得很沉重:“在這種明誅暗殺之下,能夠苟延殘喘,和讀者見麵的,那麽,非奴隸文章是什麽呢?”〔47〕
盡管是不自由的奴隸,卻也要掙紮,做哪怕是最微弱的抗爭。魯迅的辦法是,盡可能地把這段奴隸的歷史記錄下來,“以存中國文網史上極有價值的故實”。〔48〕魯迅說,“這其實也並非專為我自己,戰鬥正未有窮期,老譜將不斷的襲用,對於別人的攻擊,想來也還要用這一類的方法,但自然要改變了所攻擊的人名。將來的戰鬥的青年,倘在類似的境遇中,能偶然看見這記錄,我想是必能開顏一笑,更明白所謂敵人者是怎樣的東西的”。〔49〕——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我們今天的讀者,正是魯迅當年所期待的“將來的戰鬥的青年”,麵對魯迅刻意留給我們的這些歷史的“記錄”,麵對自己當下的“境遇”,我們會有怎樣的思考呢?
因此,每到年終,魯迅都要把他所寫的雜文編輯成集,並採取種種編輯手段,將他的雜文在報刊上發表的原生形態,盡可能地保存下來。——今天,我們讀魯迅的雜文,也就不能孤立地讀,而要放到他的雜文集的整體中,進入寫作與發表雜文的那個時代的大環境與小環境中,也就是進入特定的歷史情境,盡可能地去捕捉原生形態的新鮮感、現場感,才可能有設身處地的感悟與理解。
首先要注意每一本雜文集的“前記”(或“序言”)與“後記”。魯迅說:“我的雜文,所寫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來,已幾乎是或一形象的全體”,加上“後記”,是為了使全書“更成為完全的一個具象”。而魯迅的後記的特點,是常常抄錄、“補敘”每篇雜文引發的“糾紛”的有關材料,魯迅說,這“同時也照見了時事,格局雖小,不也就描出了或一形象了麽?”〔50〕魯迅對有關材料,基本上原文照錄,但有時也略加點評,其本身就是很好的雜文,讀時不可輕輕放過。
在“前記”與“後記”的基礎上,魯迅總是給他的雜文集取一個獨特而又傳神的書名,以“畫龍點睛”。因此,我們幾乎可以根據他的書名而勾畫出一幅20世紀30年代魯迅的寫作圖景:他是在“且介亭”(半租界)裏,懷著對同階級的“二心”,〔51〕背著“革命文學家”賜予的“三閑”罪名,〔52〕以“不入調,不入流”的“南腔北調”,寫著“偽自由書”,因禁論國事風雲而作“準風月談”,卻被“同一營壘裏的青年戰友”譏為“花邊文學”。〔53〕——魯迅的寫作環境、邊緣位置,為各方麵所不容,不得不“橫站”的苦況中的堅守……都盡在其中了。
大可琢磨的還有所用的筆名。化用各種筆名,以“障住編輯先生和檢察老爺的眼睛”,這也是魯迅所說的“鑽文網”的法子。魯迅說,這也是為了“省得有人罵讀者們不管文字,隻看作者的署名”。但“這樣一來,卻又使一些看文字不用視覺,專靠嗅覺的‘文學家’疑神疑鬼”,“看見一個新的作家的名字,就疑心是我的化名,對我嗚嗚不已,有時簡直連讀者都被他們鬧得莫名其妙了”。於是,幹脆在編集時,“將當時所用筆名,仍舊留在每篇之下,算是負著應負的責任”。〔54〕關於魯迅在這一時期所用的筆名,許廣平寫過一篇文章,有詳細的考察,〔55〕這裏抄錄幾段:《偽自由書》裏“用得最多的是何家幹三字。取這名時,無非因為姓何的最普通,家字排也甚多見,如家棟、家駒,若何作誰解,就是‘誰家做’的,更有意思了”。《準風月談》的《推》、《“推”的餘談》等用的“豐之餘”,“是對那些說他是‘封建餘孽’而起的名字”;《“抄靶子”》、《“吃白相飯”》等署的“旅隼”,“隼,‘箋:隼,急疾之鳥也,飛乃至天,喻士卒勁勇,能深攻入敵也’。旅隼,和魯迅音相似,或者從同音蛻變。隼性急疾,則又為先生自喻之意”;《各種捐班》署名“洛文”,是“隋洛文”這一筆名的縮寫,“不用說是為了1930年國民黨浙江省黨部呈請通緝‘墮落文人魯迅’而起的了”;《夜頌》用“遊光”的名字,類似的幾篇如《秋夜紀遊》、《談蝙蝠》也用此名,顯然與談的“多半是關於夜的東西”有關。《花邊文學》裏《〈如此廣州〉讀後感》裏用“越客”的筆名,是強調自己的“浙江人”身份。而《論“人言可畏”》署名“趙令儀”,類似的還有“黃凱音”、“張沛”等,“蓋取其通俗,以掩耳目”。正如許廣平所說:“我們要了解某一時代的思潮,某一時代的文學背景,和產生這文學的關係,研究這特殊的,作者幻化許多名字,冀圖表達其意見的苦衷,對於將來從事文學的人們,或者不無裨益罷。”〔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