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麽偉大的蘇聯,偉大的俄國,偉大的莫斯科,怎麽連一條一截高速公路都沒有呢?尤其是雪後,莫斯科的堵車甚至超過了我所體驗過的以交通堵塞聞名於世的墨西哥城。雪後,我在莫斯科每天用在路上的時間五六個小時,而參加活動的時間隻有路上時間的一半。說是沒有錢,說是莫斯科人不能想像過路收費,所以也就無法進行良性循環,也就沒有人投資修路了。


    我想起二十多年前與一位匈牙利外交官的談話,他說,中國匈牙利現在經濟改革還來得及,因為革命前的商人企業家還都活著,而蘇聯十月革命已經六十餘年,懂商品經濟的人已經死光了,再想搞什麽商品經濟,隻怕後繼無人了呢。當時我還以為他是說笑話。


    俄國朋友說我們是幸運的,抵達莫斯科的時候是深秋,樺樹上的葉子還沒有落盡,柳條還是綠的,十月陽春,信然。幾天後大雪飄飛,寒風怒吼,冬天來了。


    莫斯科與北京


    不,還是不同。莫斯科沒有那麽多鋪麵、攤販、商店。看來,莫斯科的改革雖然激進,卻沒有像北京那樣深入到社會每一個角落。是不是這樣反而多了些“人文精神”,少了些銅臭呢?至少表麵看是如此。中國的不少人文知識分子大概喜歡這樣。


    何況莫斯科比北京有更多的空地,更多的即使白雪覆蓋下仍然保持碧綠的草坪,尤其是叢叢樹林,樹遠比人多得多。而莫斯科的四周,幹脆被森林所包圍。偉大的俄羅斯呀,得天


    獨厚的俄羅斯呀,這裏有更多的被有心人們苦苦守護了半天仍然守不住的大自然。


    但不論是入境、住店……辦手續都相當慢,住酒店還動輒扣住你的護照,過數小時至一兩天才還給你。這些事上,前蘇聯並沒有怎麽“前”,前起來也並非易事。有人說,中國規定,邊防辦入境手續正常情況下不得超過四十秒鍾,而俄國規定不得少於四分鍾。反正我覺得他們的認真管理精神大大超過了方便服務精神。


    莫斯科有北京想像不到的高質量街頭雕塑。普希金、柴可夫斯基、托爾斯泰、高爾基、羅蒙諾索夫,包括馬克思。我們在街旁的樹林中看到一位老人家的慈祥的塑像,我們問這是誰,答:馬克思。多麽慚愧,竟然認不出馬克思來了,在莫斯科。用文化人物名字命名了許多大街與廣場,你覺得這確是一個重視文化尊崇藝術的國家。蘇維埃時期被貶斥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坐式雕像也於近年落成。我想起了《 白夜 》《 白癡 》《 卡拉瑪佐夫兄弟 》《 被汙辱與被損害的 》,想起陀氏的癲癇病,想起他的陪綁絞刑,想起他的酷愛輪盤賭,想起他的落筆萬言泥沙俱下拷問靈魂扭住脖項的文風,悲憫無限的陀氏終於坐到了莫斯科的街頭,這使我感從中來,不勝唏噓。


    我忽發怪想,俄羅斯的文學太沉重太悲哀太激情也太偉大太發達了,這是不是造就她的獨一無二的歷史的因素之一呢?


    彼得大帝的雕像就矗立在從莫大回紅場的路上,底座是一艘巨大的帆船,身高二米多的彼得一世手持雙筒望遠鏡向遠處( 應該是向西方吧 )眺望,氣魄宏偉異常。而一想到北京近年來勉勉強強弄起的城市雕塑,實在牛不起來。


    說是人們不一定願意多提前蘇聯的話題。說是蘇聯七十年,農業產量始終沒有達到過沙皇時期的最高水平。而現在俄國人的收入也低於前蘇聯的水準……上蒼保佑吧。然而,莫斯科人穿戴打扮仍然美好,莫斯科的姑娘的美麗度遠遠超過其他訪問過的數十個國家和數百個城市,莫斯科的餐館仍然頗有情調品位。


    你到莫斯科大劇院看戲,你覺得這裏的人的文化素質很高。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新版的《 天鵝湖 》,白天鵝最後沒有得救,而是死在了魔鬼手裏。當黑天鵝攪得王子迷失本性的時候,背景上出現了一個小景框,小框裏是白天鵝的悲戚與掙紮,音樂也變得急促不安,驚慌乃至於恐怖,令人神移。去掉了大團圓的結局,留下了沉重的困惑與遺憾,留下了沉重的悲劇感。


    劇場的秩序與氛圍極佳,比北京的劇場文化強。


    蘇聯說沒有就沒有了,蘇共說解散就解散了,盧布說貶值就土崩瓦解,一塌糊塗,而莫斯科居然基本平靜有序,至少不像南斯拉夫也不像烏克蘭。再想想如果這樣的事發生在中國將會是怎樣的亂局……這在使你嘆息的同時卻也使你讚嘆。


    動盪年代的愛情


    為了發行新版的拙作中短篇小說集俄文版,我們在“找到你自己”書店舉行與讀者見麵會。


    這個集子由托洛普采夫翻譯編輯,他的眼光比較藝術。他選的是《 夜的眼 》《 雜色 》《 木箱深處的紫綢花服 》《 深的湖 》《 失去又找到了的月光園的故事 》《 焰火 》《 他來 》等。


    ( 俄女學者兼我們的導遊阿克桑娜博士表達了對於“紫綢花服”的理解與欣賞。而在我們後來訪問阿拉木圖的時候,哈薩克斯坦國家圖書館館長穆拉特先生引用“月光園”的故事評述世界與兩國關係的失而復得,這都應該感謝這個譯本。 )


    書店的樓下是禮品店,其中也有不少中國禮品,包括佛像、吉祥物、燈籠、刺繡等,快到聖誕節了,各種商品密密麻麻,碰頭撞臉擋胳臂絆腿,使我想起兒時舊北京街上開的文具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聯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蒙並收藏蘇聯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