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提出的悖論是一種邏輯悖論,當然也含有具體的內涵,它通過邏輯推理得出了和原命題不相容的結論,從而否定了原命題。這種邏輯悖論,促使人們對思維形式及其語言的表述進行反思。一方麵使人們在用詞語、語句構成命題、判斷時,盡量注意表達的準確性,使命題、判斷有確定的內容,追求盡可能嚴謹的自然語言的表達形式。另一方麵,對思維形式所表達的內容應該深入、反覆地分析,從思維形式和思維內容存在的邏輯矛盾,揭出矛盾產生的根源,從而使理論認識趨於完善。也就是說,悖論作為認識和思維活動不完善的標誌,對悖論產生、消除的分析、認識的過程是從思維邏輯本身促使理論思維嚴密化,悖論的方法是常識性思維方式向科學性思維方式過渡的催化劑,也是理論認識從不完備逐步趨於完備的一種邏輯手段。


    第八章 墨子思想的歷史影響


    墨子作為一代宗師,其開創的學派是與儒學並列的一代顯學,然而這麽一個顯赫的學派,至秦驟衰,一蹶不振,幾成絕學。二千餘年來《墨子》被排斥在官學之外,注家無幾。墨家作為一個學派是湮滅了,但他們的社會政治理想,人格道德力量,科學思想和方法卻或多或少地融入了以儒學為主體的傳統文化之中、在思想上、精神上對後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墨學的湮滅,也可作為一種比較參照係,從一個側麵揭示中國傳統文化、歷代農民起義,中國傳統科技模式的若幹特徵及其產生的社會原因。


    一、墨子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


    要比較明確地描繪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圖景是相當困難的,因為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發展歷史有數千年之久,但是有了個基本事實是大多數人所公認的。其一,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漢民族的文化為主體和主導方向的。其二,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儒學為主,佛道為輔,構成其理論核心,從社會思想的主體內容到民族的思維方式莫不如是。儒、佛、道相輔相成,三位一體滲透到社會意識的各個方麵,影響到社會各階層的言行舉止和民風習俗。其三,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建立在以家庭為單位,以宗法血緣為紐帶的小農經濟的基礎上。這裏,擬從這個角度簡略地分析一下墨子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結構


    中國傳統文化是幾千年文明歷史的積澱。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發展、衰落、沉澱、復起,影響瀰漫,觀念滲透,都表現為一個各種觀念相互衝突、揚棄、凝結、淘汰的過程。在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中,它的基本走向與中國的農業經濟和農業社會發展趨向一致,儒、佛、道互補,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核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理論的基本內容,“內聖外王”,“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其追求的理想境界。對絕大部分的知識分子來說,能取得“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成就的畢竟不多,諸如周公、孔子之類的人物也是很少有人能夠企及的。就是一般的仕途,也大都是坎坷艱辛,大部分名落孫山,潦倒一生,道家從清淨無為,全真養性方麵,佛學,特別是中國化的禪宗在修性寡慾,明性見心方麵發展了一整套的理論和修養、鍛鍊方法,使知識分子從內在的心理平衡上抑製或泯滅內心對名利追求的慾念。在內向自我反省這點上,道、佛兩家不僅和思孟學派的內聖之路相通,而且在理論內容和形式上表現的更優雅灑脫。因而道佛學說適應了失意知識分子自鳴清高,自我安慰的心理需求,也使得意的士大夫在充滿傾軋、黑暗、陰謀的官場之外找到了一個心靈安憩的樂園。


    中國的封建社會的長期穩定和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曲折性,這兩個歷史事實表徵了傳統文化巨大影響的存在。認識它的長處和局限,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結合,對中國現代化的進程都是一個不能迴避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活動是歷史傳統、現實生活和發展趨向這三者的統一,是人在一定歷史、地理環境中,在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會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價值體係,作為民族行為方式存在的內在依據,體現為民族自我認同的民族性格和氣質。


    人際關係的認識和協調是傳統文化研究的中心內容,它關心的是社會群體的穩定和協調。個人的思想和利益隻有在社會群體中才有其存在的價值。


    在宋明之後,以天下為己任的歷史責任感與其說是一種個體獨立的意識,更不如說是一種社會義務。民貴君輕,社稷江山為重的政治觀念,正是強調和諧、責任、義務、貢獻的社會群體意識的反映,它強調的是把修身、齊家、冶國、平天下融為一體。傳統文化主體對客體的認識主要是通過內省體驗,直覺領悟和付之言行實踐規範的方法。天、地、人在一種統一的圖式中得到了有機的聯繫,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協調的群體和諧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由於各社會階層的經濟、政治地位及活動方式的差異,對文化客體認識的表現形式也不一樣。統治階層主要是用政策、法律、製度的形式將文化觀念以強製的方式固定下來。知識階層主要是用理論形態(思維的內容和形式)提煉文化觀念,使之成為民族文化的核心,並通過教育、入仕的途徑,廣泛影響到社會意識、行為、生活的一切領域。平民百姓主要是通過行為方式的規範(民風習俗)表現出民族文化的表象特徵。這三種外在形式隻是基本文化觀念:社會心理、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在不同層次的文化主體上的展開。


    社會心理反映了人對生態環境(社會和自然)的主觀評價,是行為方式的內在穩定機製,持中、冷靜、和諧、克製是傳統的社會心理。價值觀念反映了人從現實的利害關係出發,對生態環境的一種評價尺度,表現力價值標準、價值取向和價值理想,是行為方式的直接動力。“德成而上,藝成而下”是傳統的價值標準,“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是傳統的價值取向。對完美精神世界的執著追求,理想人格的社會塑造,使這種價值標準和價值取向上升為社會的價值理想,成為社會的基本信條和行為準則。精神力量、道德榜樣的感召往往會掀起一股廣泛的社會思潮,特別是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迫時期,那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誌士仁人往往會成為社會崇拜的偶象和精神支柱。審美情趣反映了人的情感和美感的角度。對理想的生態環境(包括物質和精神)的一種追求,使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具有理想和幻想的色彩。


    對意境和神韻的追求,忽視具體和結構的分析,是傳統審美觀的基調。這一基調使理論思維趨於超脫現實生活所提供的經驗材料,而追求一種玄秘朦朧,超脫塵世的意境。老莊思想,魏晉玄學對知識階層之所以有那麽大的魅力,除了自我修養完善,心理調節平衡的原因,傳統審美情趣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傳統文化是以中華民族為載體,中華民族的言行交際將傳統文化表象化,具體展開為民族的情、知、誌、趣、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墨子評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邢兆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邢兆良並收藏墨子評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