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墨子理性主義的認識過程
如何對待實踐中形成的經驗事實,這是認識論的一個重要問題。它涉及到幾個方麵,其一是經驗事實和客觀事實的對應問題,即經驗事實反映客觀事實的真偽程度。從認識過程的主、客體來說,是關於人的認識能力和外部世界的可知性問題。其二是如何從眾多的經驗事實中,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整理歸納出一種對外部事物有條有理,脈絡清晰的認識。墨子認為,別異分類是一種有效的歸納分析手段。其三,墨子認為,普遍因果觀念的確立,是對外部世界固有規律的,是對經驗事實的一種抽象,它揭示了在經驗事實中所蘊涵的關於事物內部的本質聯繫。
(一)人的認識能力和外部世界的可知性
墨子認為人的認識能力分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指人的感官具有感知外部世界物體和現象,獲取感性知識的能力。“知,材也”。 “知,接也”。 “以其知過物而能貌之,若見”。 “身觀焉,親也”。 “聞,耳之聰也”。 “惟以五路智”。 墨子的這些有關論述說明了幾點,人具有感知外界事物的生理機能,人的感官如眼、鼻、耳、口、皮膚等是接受外部世界信息的必經的第一個環節。正是人的感官接觸到外界事物,才能感知到外界事物的一些現象。如眼睛看到事物,才能描繪出事物的一些外部特徵。人的耳朵具有聽覺和辯別外界各種聲響的能力。人的感官雖然具備感知外界事物的生理機能,但對外界事物的形成,感官必須接觸到外界事物。材是說人的主觀條件,接是強調人為,即人的感性實踐,隻有具備了這兩個方麵的條件,人的感官才有可能感知外部世界。
第二個層次是人的思維能力,它能通過知性分析,理性綜合,從直接的或間接的感性經驗材料中得到外界事物比較本質的、規律性的東西。“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知而不以五路,說在久。” “慮,求也。” “以其知有求。” 墨子認為,人的認識能力不隻限於感官的感知,而且具有一種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強調人從無知到有知轉化的要求,這種求知的能力表現在人具有知性分析和理性綜合的思維能力。從所見到,所聽到的關於事物表象的一些經驗材料中,進一步分析、概括表象後麵的本質特徵,這種抽象思維的能力也是人所具有的一種生理機能,墨子將其歸於心的功能。人的眼、鼻、口、耳、膚五種感官是獲取外界知識的一種基本途徑,但是有些知識並不是通過感官途徑獲取的。例如,時間這個概念,用五官不能感知,而是人們在長期的各種生產、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衡量人們行為長久或短暫的量度知識。從遠古到今,這是一個過程;走路先近後遠也是一個過程。這種過程的觀念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久,彌異時也。” “久,古今旦暮”。 “行修以久,說在先後”。“行。行者必先近而後遠。遠近,修也。先後,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歷史從古到今,一天從早到晚,這說明了運動過程的長短。路,由近及遠,從過程上說有先有後。由近及遠,這是一個空間距離的概念;有先有後這是一個時間間隔的概念。運動過程伴隨著空間距離的變化,必然有時間的消耗。時間概念的產生是基於運動的實踐,並不是五官直接感知的結果。它是在長期的實踐中,對這種現象通過思維的分析、綜合、抽象而形成的一種知識,所以,知久不以五路。
第三個層次是指人具有一種從已知推知未知的推理能力,傳授和接受已有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拓廣了由於個人有限實踐所限製的認識範圍和深度。“傳受之,聞也。” “或告之,傳也”。 “智也者,以其知論物,而其知之也著,若明。” “聞所不知,若所知,則兩知之,說在告。” “方不瘴,說也。”某人由實踐中獲取的知識對他本人來說是直接親知的知識,但對其他人來說,就是間接的知識。個人的實踐能力和範圍總是有限的,每個人不可能為了獲取每一種知識都親自實踐一番,因而,對已有知識的傳授和接受是個人獲取新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人類社會知識在質和量上不斷豐富的重要途徑。教育和學習是具有的一種生理和社會機能,正是通過教與學的環節,知識的傳授和接受才成為可能。人的推理能力克服了感性知識的狹隘性,在有限的實踐基礎上,根據人對事物因果聯繫的規律性認識,從有限的已知知識推知未知的東西。這種推理過程可以突破地理環境的局限,“以往知來,以見知隱”,獲取新的知識。由於根據已知的規律性認識去認識、推論未知事物所獲得的知識往往比感性知識更為深刻,所以墨子說“其知之也著”。對作為認識對象的外部世界,墨子肯定了兩點,一是外部世界的客觀實在性,“誹之可否,不以眾寡,說在可非”。 事物的存在與否,狀態特徵如何,並不以人的主觀意見的多寡而定。二是相信認識外部世界的可能性,“知。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 不僅人具有認識外部世界的能力,而且外部世界也必然是可認識的,這樣才構成了關於外部世界知識形成的兩個基本條件。
墨子關於外部世界可知性的認識是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的。墨子並認為外部世界的可知性對人的認識來說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是一個從不知到知的過程,是一個從少知到多知的過程。所以,墨子反對那種不知為上,絕學無憂的認識態度,“知知之否之足用也,誖. ” 墨子認為,基於外部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的實踐活動,從不知到知是認識發展的基本形式,因而,局限於知道知與不知就足夠的態度不僅是錯誤的,而且在邏輯上也是矛盾的。陰陽五行也相信外部世界的可知性,但這種可知性是在終始循環的先驗圖式中得到解釋,是以客觀世界比附於固定框架,而不是在實踐中,逐步擴大和加深對外部世界的認識。這種可知性不能獲得新的知識,相反卻否定實踐,使思維僵化,引導人們從這種先驗圖式中得到世界可知的慰藉。墨子在實踐的基礎上相信外部世界的可知性,首先是重視並相信各種實踐活動所得到的經驗材料的可靠性。所以,“有原之者……察眾之耳目之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 作為墨子認識活動依據的三表之一,成為墨子知識形成的出發點,“天下之所以察知有與無之道者,必以眾之耳目之實,知有與無,為儀者也。” 墨子為了論述他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多取材於百姓的耕、織、百工、商賈等生產和日常生活的經驗材料,因為墨子認為這些經驗材料反映了現實社會的真實情況。其次,墨子認為,外部世界的一些規律性的,本質性的東西,雖然感官不能直接感知,但是可以通過人的抽象思維能力,綜合各種感性的經驗材料,總結、概括出來,而為人所認識。
其三,墨子認為,有限的個人認識能力不妨礙對無限外部世界的認識,“無窮不害兼”,“不知其數而知其盡也,說在明者”,“不知其所處,不害愛之”。這幾段引文從認識論的角度看,表明了墨子對無限外部世界可知性的認識。兼愛的主張雖然是從有限的觀察材料概括出來的一種社會理想,但是它時無限的世界同樣是普遍適用的。根據普遍的因果規律,雖不知世界之無限,但可推知兼愛之主張是必然適用於無限的世界。對無限世界可知性的認識,是墨子徹底反對不可知論的一種表現。
如何對待實踐中形成的經驗事實,這是認識論的一個重要問題。它涉及到幾個方麵,其一是經驗事實和客觀事實的對應問題,即經驗事實反映客觀事實的真偽程度。從認識過程的主、客體來說,是關於人的認識能力和外部世界的可知性問題。其二是如何從眾多的經驗事實中,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整理歸納出一種對外部事物有條有理,脈絡清晰的認識。墨子認為,別異分類是一種有效的歸納分析手段。其三,墨子認為,普遍因果觀念的確立,是對外部世界固有規律的,是對經驗事實的一種抽象,它揭示了在經驗事實中所蘊涵的關於事物內部的本質聯繫。
(一)人的認識能力和外部世界的可知性
墨子認為人的認識能力分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指人的感官具有感知外部世界物體和現象,獲取感性知識的能力。“知,材也”。 “知,接也”。 “以其知過物而能貌之,若見”。 “身觀焉,親也”。 “聞,耳之聰也”。 “惟以五路智”。 墨子的這些有關論述說明了幾點,人具有感知外界事物的生理機能,人的感官如眼、鼻、耳、口、皮膚等是接受外部世界信息的必經的第一個環節。正是人的感官接觸到外界事物,才能感知到外界事物的一些現象。如眼睛看到事物,才能描繪出事物的一些外部特徵。人的耳朵具有聽覺和辯別外界各種聲響的能力。人的感官雖然具備感知外界事物的生理機能,但對外界事物的形成,感官必須接觸到外界事物。材是說人的主觀條件,接是強調人為,即人的感性實踐,隻有具備了這兩個方麵的條件,人的感官才有可能感知外部世界。
第二個層次是人的思維能力,它能通過知性分析,理性綜合,從直接的或間接的感性經驗材料中得到外界事物比較本質的、規律性的東西。“循所聞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執所言而意得見,心之辯也。” “知而不以五路,說在久。” “慮,求也。” “以其知有求。” 墨子認為,人的認識能力不隻限於感官的感知,而且具有一種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強調人從無知到有知轉化的要求,這種求知的能力表現在人具有知性分析和理性綜合的思維能力。從所見到,所聽到的關於事物表象的一些經驗材料中,進一步分析、概括表象後麵的本質特徵,這種抽象思維的能力也是人所具有的一種生理機能,墨子將其歸於心的功能。人的眼、鼻、口、耳、膚五種感官是獲取外界知識的一種基本途徑,但是有些知識並不是通過感官途徑獲取的。例如,時間這個概念,用五官不能感知,而是人們在長期的各種生產、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衡量人們行為長久或短暫的量度知識。從遠古到今,這是一個過程;走路先近後遠也是一個過程。這種過程的觀念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久,彌異時也。” “久,古今旦暮”。 “行修以久,說在先後”。“行。行者必先近而後遠。遠近,修也。先後,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歷史從古到今,一天從早到晚,這說明了運動過程的長短。路,由近及遠,從過程上說有先有後。由近及遠,這是一個空間距離的概念;有先有後這是一個時間間隔的概念。運動過程伴隨著空間距離的變化,必然有時間的消耗。時間概念的產生是基於運動的實踐,並不是五官直接感知的結果。它是在長期的實踐中,對這種現象通過思維的分析、綜合、抽象而形成的一種知識,所以,知久不以五路。
第三個層次是指人具有一種從已知推知未知的推理能力,傳授和接受已有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拓廣了由於個人有限實踐所限製的認識範圍和深度。“傳受之,聞也。” “或告之,傳也”。 “智也者,以其知論物,而其知之也著,若明。” “聞所不知,若所知,則兩知之,說在告。” “方不瘴,說也。”某人由實踐中獲取的知識對他本人來說是直接親知的知識,但對其他人來說,就是間接的知識。個人的實踐能力和範圍總是有限的,每個人不可能為了獲取每一種知識都親自實踐一番,因而,對已有知識的傳授和接受是個人獲取新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人類社會知識在質和量上不斷豐富的重要途徑。教育和學習是具有的一種生理和社會機能,正是通過教與學的環節,知識的傳授和接受才成為可能。人的推理能力克服了感性知識的狹隘性,在有限的實踐基礎上,根據人對事物因果聯繫的規律性認識,從有限的已知知識推知未知的東西。這種推理過程可以突破地理環境的局限,“以往知來,以見知隱”,獲取新的知識。由於根據已知的規律性認識去認識、推論未知事物所獲得的知識往往比感性知識更為深刻,所以墨子說“其知之也著”。對作為認識對象的外部世界,墨子肯定了兩點,一是外部世界的客觀實在性,“誹之可否,不以眾寡,說在可非”。 事物的存在與否,狀態特徵如何,並不以人的主觀意見的多寡而定。二是相信認識外部世界的可能性,“知。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 不僅人具有認識外部世界的能力,而且外部世界也必然是可認識的,這樣才構成了關於外部世界知識形成的兩個基本條件。
墨子關於外部世界可知性的認識是在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的。墨子並認為外部世界的可知性對人的認識來說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是一個從不知到知的過程,是一個從少知到多知的過程。所以,墨子反對那種不知為上,絕學無憂的認識態度,“知知之否之足用也,誖. ” 墨子認為,基於外部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的實踐活動,從不知到知是認識發展的基本形式,因而,局限於知道知與不知就足夠的態度不僅是錯誤的,而且在邏輯上也是矛盾的。陰陽五行也相信外部世界的可知性,但這種可知性是在終始循環的先驗圖式中得到解釋,是以客觀世界比附於固定框架,而不是在實踐中,逐步擴大和加深對外部世界的認識。這種可知性不能獲得新的知識,相反卻否定實踐,使思維僵化,引導人們從這種先驗圖式中得到世界可知的慰藉。墨子在實踐的基礎上相信外部世界的可知性,首先是重視並相信各種實踐活動所得到的經驗材料的可靠性。所以,“有原之者……察眾之耳目之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 作為墨子認識活動依據的三表之一,成為墨子知識形成的出發點,“天下之所以察知有與無之道者,必以眾之耳目之實,知有與無,為儀者也。” 墨子為了論述他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多取材於百姓的耕、織、百工、商賈等生產和日常生活的經驗材料,因為墨子認為這些經驗材料反映了現實社會的真實情況。其次,墨子認為,外部世界的一些規律性的,本質性的東西,雖然感官不能直接感知,但是可以通過人的抽象思維能力,綜合各種感性的經驗材料,總結、概括出來,而為人所認識。
其三,墨子認為,有限的個人認識能力不妨礙對無限外部世界的認識,“無窮不害兼”,“不知其數而知其盡也,說在明者”,“不知其所處,不害愛之”。這幾段引文從認識論的角度看,表明了墨子對無限外部世界可知性的認識。兼愛的主張雖然是從有限的觀察材料概括出來的一種社會理想,但是它時無限的世界同樣是普遍適用的。根據普遍的因果規律,雖不知世界之無限,但可推知兼愛之主張是必然適用於無限的世界。對無限世界可知性的認識,是墨子徹底反對不可知論的一種表現。